1. 過云木冰記的內容是什么 歲在壬午,余與晦木澤望入四明,自雪竇返至過云。靄L濁,蒸滿山谷局耐告,云亂不飛,瀑危弗落,遐路窈然。夜行撤燭,霧露沾衣,嵐寒折骨,相視褫氣。呼嗟咽續(xù),忽爾冥霽地表。云斂天末,萬物改觀,浩然目奪。小草珠圓,長條玉潔,瓏松插于幽篁,纓絡纏于蘿闕。琮俯仰,金奏石搏。雖一葉一莖之微,亦莫不冰纏而霧結。余愕眙而嘆曰:“此非所謂木冰乎?春秋書之,五行志之,奈何當吾地而有此異也?”言未卒,有居僧笑于傍曰:“是奚足異?山中苦寒,才入冬月,風起云落,即凍飄山,以故霜雪常積也。”
蓋其地當萬山之中,囂塵沸響,扃人間。屯煙佛照,無殊陰火之潛,故為陽之所不入。去平原一萬八千丈,剛風疾輪,侵鑠心骨。南箕哆口,飛廉弭節(jié);土囊大隧,所在而是。故為勃郁煩冤之所不散,溪回壑轉,蛟螭蠖蟄,山鬼窈窕,腥風之沖動,震瀑之敲嗑。天呵地吼,陰崖冱畝則穴,聚雹堆冰,故為玄冥之所長駕;群峰灌頂,北斗墮脅,藜蓬臭蔚,雖焦原竭澤,巫吁魃舞。常如夜行秋爽,故為曜靈之所割匿。且其怪松入楓,N石罔草,碎碑埋U,枯h碧骨,皆足以興吐云雨。而仙宮神治,山岳炳靈,高僧懸記,冶鳥木客,幽深。其氣皆斂而不揚,故恒寒而無燠。
余乃喟然曰:“嗟乎!同一寒暑,有不聽命于造化之地;同一過忒,有無關于吉兇之占。居其間者,亦豈無凌峰掘藥,高言畸行,無與于人世治亂之數(shù)者乎?”余方齟齬世度,將欲過而問之。
2. 過云木冰記譯文 過云木冰記?(清)黃宗羲 歲在壬午[2],余與晦木、澤望入四明[3],自雪竇返至過云[4]。
靄L濁[5],蒸滿山谷,云亂不飛,爆危弗落。遐路窈然[6],夜行撤燭,霧露沾衣。
嵐寒折骨[7],相視褫氣[8],呼嗟咽續(xù)。忽爾冥霽地表[9],云斂天末,萬物改觀,浩然目奪。
小草珠圓,長條玉潔。瓏松插于幽篁[10],纓絡纏于蘿闕[11],b琮俯仰[12],金奏名搏[13],雖一葉一莖之微,亦莫不冰纏而霧結。
余愕眙而嘆曰[14]:“此非所謂木冰乎?《春秋》書之[15],五行志之[16],奈何當吾地而有此異也?” 言未卒,有居僧笑于旁曰:“是奚足異?山中苦寒[17],才入冬月,風起云落,即凍[冫各]飄山[18],以故霜雪常積也。蓋其地當方山之中,囂塵沸響[19],扃~~人間[20],村煙佛[21]照,無殊陰火之潛[22],故為愆陽之所不入[23]。
去平原一萬八丈,剛風疾輪[24],侵鑠心骨。南箕哆口[25],飛廉弭節(jié)[26]。
土囊大隧所在而是[27],故為勃郁煩冤之所不散[28]。溪回壑轉,蚊螭蠖蟄[29],山鬼窈窕[30]。
腥風之沖動,震瀑之敲嗑[31],天呵地吼,陰崖冱穴[32],聚雹堆冰,故為玄冥之所長駕[33]。群峰灌頂,北斗墮脅,藜蓬臭蔚[34],雖焦原竭澤,巫吁魃舞[35],常如夜行秋爽,故為曜靈之所割匿[36]。
且其怪松人楓[37],N石罔草[38],碎碑埋磚,枯h碧骨[39],皆足以興吐云雨。而仙宮神治,山岳炳靈[40],高僧懸記[41],冶鳥木客[42],幽深[43],其氣皆斂而不揚,故恒寒而無燠[44]?!?/p>
余乃喟然曰:“嗟乎!同一寒暑,有不聽命于造化之地[45];同一過忒[46],有無關系于吉兇之占。居其間者,亦豈無凌峰桐明掘藥,高言畸行[47],無與于人世治亂之數(shù)者乎[48]?余方齟齬世度[49],將欲過而問之?!?/p>
注釋: [1]過云:浙江四明山內的一個地段。據(jù)唐代陸龜蒙《四明山詩序》云:“山中有云不絕者二十里,民皆家云之南北,每相徙,謂之過云?!?/p>
木冰:一種自然現(xiàn)象,雨著木即凝結成冰。又稱“木介”。
[2]壬午:指明崇禎十五年(1642)。[3]晦木:黃宗羲的弟弟,名宗炎,世稱立溪先生。
澤望:亦作者弟弟,名宗曾,號縮齋,人稱石田先生。四明:山名,在浙江省寧波市西南,屬天臺山支脈。
[4]雪竇:山名,在浙江省奉化縣西,為四明山分支。[5](fēn):霧氣。
L(diǎn)濁:混濁,污垢。[6]窈然:深遠貌。
[7]嵐:山林的霧氣。[8]L(chǐ):剝,奪。
[9]冥:晦暗。霽:本指雨止,這里指云霧散。
[10]瓏松:同“瓏璁”,即玉簪。篁:竹林,竹叢。
[11]纓絡:串珠玉而成的裝飾物,多用為頸飾。闕:通“缺”,空隙處。
[12]b琮:玉石碰擊聲。俯仰:高低。
[13]金:金屬樂器,如鐘、鈸。石:石制的樂器,如磬。
[14]愕眙(chì):驚視。眙,直視貌。
[15]《春秋》成王十六年:“春王正月,雨(下)木冰?!盵16]五行:指劉向《五行傳》。
其書曰:“木先寒,故得雨而冰也。”[17]苦:極。
[18][冫各](luò):冰凍。[19]囂塵:喧鬧多塵埃。
[20]扃~(jué):關鎖,引申為隔絕。[21]佛照:寺廟的燈火。
[22]陰火:磷火,野地夜間常見的青色火焰,俗稱鬼火,實際是磷的氧化現(xiàn)象。[23]愆陽:陽氣過盛,多指天旱或酷熱。
愆,超過。[24]剛風:強大的風。
[25]南箕:星宿名,古人認為南箕主風。哆(chǐ):張口貌。
[26]飛廉:風神。弭節(jié):駐車。
弭,止。節(jié),策,馬鞭。
[27]土囊:土穴。隧:洞。
[28]勃郁:蘊積,壅塞。煩冤:風回旋貌。
宋玉《風賦》:“勃郁煩冤,沖孔襲門?!盵29]蛟:傳說的動物,龍類,能發(fā)洪水。
螭(chī):傳說的動物,龍類。蠖(huò)蟄:像蠖一樣伏藏。
蠖,一種昆蟲。[30]窈窕:深遠貌。
[31]嗑(kè):碰,敲擊。[32]冱(hù):閉塞。
[33]玄冥:水神?!抖Y記?月令》孟冬之月:“其神玄冥?!?/p>
駕:騎,乘。[34]臭(xiù)蔚:氣味濃郁。
[35]魃(bá):神話中的旱神。[36]曜(yào)靈:太陽。
割匿:割舍和躲藏。[37]人楓:即“楓人”,楓樹上生成的人形癭瘤。
晉嵇含《南方草木狀》曾有記載。[38]N(yù)石:《山海經(jīng)》中記載的有毒的礦石。
罔草:糾結的叢草。[39]h(zì):肉腐爛。
[40]炳靈:顯赫的魂靈。[41]懸記:高處的題記。
[42]冶鳥:晉干寶《搜神記》中所載的鳥名。木客:山中的精怪。
[43](yǎo):深遠。:通“萃”,聚集。
[44]燠(yù):暖。[45]造化:創(chuàng)造化育,指天地、自然界。
[46]過忒(tè):此處猶言“變更”。[47]畸行:異味行。
[48]與(yù):參預,在其中。數(shù):氣數(shù),命運。
[49]齟齬(jǔ yǔ):不合,不融洽。 黃宗羲(1610―1695),字太沖,號梨洲,又號南雷,浙江余姚人,明清之際著名思想家、歷史學家。
父親黃尊素是東林黨代表人物,被魏忠賢閹黨殺害。黃宗羲到京都訟冤,用鐵錐斃傷仇人。
后領導復社成員進行反宦官權貴的斗爭。明亡,他組織武裝力量在浙東一帶活動,被魯王任為左副都御史。
失敗后隱居不仕,潛心著書,成為清朝“三大儒”之一。 這是一篇奇特的游記。
四明山過云地區(qū)的木冰本來就是罕見的奇特景觀,作者繪聲繪色,善造意境,寫木冰的景象,使人仿佛置身于晶瑩的世界,寫木冰的形成,又令人奪魄心驚,紙上生寒,確實是揉細膩的工筆與磅礴的氣勢于一體。更奇特的是它的結尾,感慨似乎漫不經(jīng)心。
3. 【常羊學射文言文答案原文常羊學射于屠龍子朱.屠龍子朱曰:“若欲聞 譯文常羊跟屠龍子朱學射箭.屠龍子朱說:“你想聽射箭的道理嗎?楚國國王在云夢打獵,派掌管山澤的官員去哄趕禽獸出來射殺它們,禽獸們跑出來了,鹿在國王的左邊出現(xiàn),麋在國王的右邊出現(xiàn).國王拉弓準備射,有天鵝掠過國王的赤色旗,翅膀大得猶如一片垂云.國王將箭搭在弓上,不知道要射誰.養(yǎng)叔進言說道:‘我射箭的時候,放一片葉子在百步之外去射它,十發(fā)箭十發(fā)中.如果放十片葉子,那么能不能射中,就很難說了!’”1.置一葉于百步之外/而射之2.國王拉弓準備射3.做任何事情都必須專心致志,集中一個主要目標,如果三心二意,必然會落得一事無成.。
4. 過云木冰記的原文第2段 蓋其地當萬山之中,囂塵沸響,扃人間。
屯煙佛照,無殊陰火之潛,故為陽之所不入。去平原一萬八千丈,剛風疾輪,侵鑠心骨。
南箕哆口,飛廉弭節(jié);土囊大隧,所在而是。故為勃郁煩冤之所不散,溪回壑轉,蛟螭蠖蟄,山鬼窈窕,腥風之沖動,震瀑之敲嗑。
天呵地吼,陰崖冱穴,聚雹堆冰,故為玄冥之所長駕;群峰灌頂,北斗墮脅,藜蓬臭蔚,雖焦原竭澤,巫吁魃舞。常如夜行秋爽,故為曜靈之所割匿。
且其怪松入楓,N石罔草,碎碑埋U,枯h碧骨,皆足以興吐云雨。而仙宮神治,山岳炳靈,高僧懸記,冶鳥木客,幽深。
其氣皆斂而不揚,故恒寒而無燠。 余乃喟然曰:“嗟乎!同一寒暑,有不聽命于造化之地;同一過忒,有無關于吉兇之占。
居其間者,亦豈無凌峰掘藥,高言畸行,無與于人世治亂之數(shù)者乎?”余方齟齬世度,將欲過而問之。
5. 文言文答案2、翻譯下列句子.(1)坐窺井邑,俯拍云煙,亦荊吳形勝 1)坐窺井邑,俯拍云煙,亦荊吳形勝之最也 (2)事列《神仙》之傳,跡存《述異》之志.(3)重檐翼館,四闥霞敞 3、文中概括黃鶴樓外觀特征的句子是 為了說明黃鶴樓這一外觀特征,具體描寫黃鶴樓的位置,外觀以及登樓所見的句子是 4、對這篇文章解釋與分析,不當?shù)囊豁検?( ) A.費t登仙的傳說,給全文抹上了神秘的浪漫主義色彩.B.“荊吳形勝之最”這一句,是對黃鶴樓的重要性的扼要概括.C.“賞觀時物,會集靈仙者”一組對偶,從正面突出了黃鶴樓的價值.D.這篇文章表達了作者熱愛山川勝跡和仰慕仙人的思想感情.(三)《于園》 于園在瓜洲步五里鋪,富人于五所園也.非顯者刺,則門鑰不得出.葆生叔同知瓜州,攜余往,主人處處款之.①園中無他奇,奇在磊石.②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果子松數(shù)棵,緣坡植牡丹、芍藥,人不得上,以實奇.③后廳臨大池,池中奇峰絕壑,陡上陡下,人走池底,仰視蓮花,反在天上,以空奇.④臥房檻外,一壑旋下如螺螄纏,以幽陰深邃奇.⑤再后一水閣,長如艇子,跨小河,四圍灌木蒙叢,禽鳥啾唧,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頹然碧窈.⑥瓜州諸園亭,俱以假山顯,至于園可無憾矣.1、本文作者張岱是 (時。
6. 夏之雨 閱讀答案 仿佛,夏之雨,只為迎娶荷而傾落! 雨驟然落,驟然歇。如夢般,掀起人的希望。卻又在乍然休止后,重新點燃夏的火炬。于是,希望、失望;興奮、咒詛交替里 蒸漚的熱浪,堆疊著、郁積著。潺潺的汗珠滴動著,翻滾著。粘答答的肌膚掙不脫薄衫的依附。雨,成了人間的渴盼與最愛。
一半的天,藍得不帶一絲猶疑,另一邊的天際,卻是塵煙滾滾,黑云片片,黑濃的云迅即卷漫開來,撲騰跌宕、漫漫溢溢。鑲著金邊,繡著鏍絲,只展現(xiàn)上蒼詭譎的晝風,氤氳一場天地神奇。
乍然的雷閃里,雨,如根根銀箭,帶著雪亮的簇矢,疾射而下??癖┟挽宓纳湎蛎恳粋€角落。似乎,要把上蒼的怒意傾瀉凈盡;似乎要將人間的忿懣恣肆填平。于是,奔騰在柏油路面上,馳騁在朵朵傘花上,激迸的弦箭,彈射在一洼洼
的水痕里,帶著一朵朵半圓的氣泡,奔向滔滔的街頭。
荷,擎著碧翠傘蓋,迎一場雨的婚禮。蛙,在荷畔鼓掌歡呼,蟈蟈的鳴叫,仿佛催喚著易害羞的荷,快快在短促的夏雨中,展露生命的精華。
雨停歇,荷香幽遠,浸浸漫漫籠罩著一方水塘。盛妝的荷猶綴著 *** 的雨珠。天邊的虹折射在雨珠上,幻化出不可思議的寧謐。沁涼。
似乎,塵世里,唯有荷在的地方,才有清涼!
仿佛,夏之雨,只為迎娶荷而傾落!
雨驟然落,驟然歇。如夢般,掀起人的希望。卻又在乍然休止后,重新點燃夏的火炬。于是,希望、失望;興奮、咒詛交替里,雨來了又去。人,在雨的戲弄中,無奈的蒼老,消沉!
枝折花傾,窗破瓦掀。上蒼以它的威猛、酷戾回報眾生的貪得無厭。上蒼以它的冷峻,殘苛曉諭世人,四時有定,強求不得。
風,只在心靜,身靜時才能感受到它的存在!風,只在無所欲,無所求時,才彌漫周身!浮泛的人生,遍布的枷鎖,妄求夏之風,如何可得?
夏,熱熱烈烈地來,卻也在西風的吹拂下,凄凄涼涼地去,留下的是孤寂的心,蕭索的情,以及一聲聲無可奈何的嘆惋。
嘆惋人世倉卒無常,嘆惋紅顏成白發(fā)!
不曾去思索,不曾去回顧,只沉湎在浪涌去,只浮泛在浪花里,一年年,紅的是風凰花,白的是少年頭!
夏,年年來,年年去,而紅塵依舊,炎涼依舊,而這人生,卻再也不能重新走過!
1. 第一段第一句是( )描寫,第2句( )描寫,全段寫出了酷暑盛夏的( )以及人們對雨的( )
2.第2段描寫( )來之前的天空,著重寫( )之狂,( )之厚.
3.第三段中的”銀箭””疾射”用得好,好在哪里?
4.第3段中兩個”似乎”用了( )的修辭手法,渲染了( )
5.第4段中的荷的婚禮指( ),第5段中( )
( )與 之呼應
6.第6段中感嘆”塵事間,唯有荷的地方,才有清涼!”從你學過的文章中找依據(jù)
7.第8段中講夏雨的”驟然落,乍然歇”,第10段中講夏雨的”不可得”,其用意在是( )
8.最后四段作者眼前景的感嘆轉到世間情的感慨,其作用在與( )
9.本文1-7重在寫( ),8-14段重在寫( ),是一篇( )的優(yōu)美散文.
1、第⑵段描寫 來之前的天空,著重寫 之狂,
之厚,采用了 態(tài)描寫。
2、文中第⑶段中加點詞“銀箭”、“疾射”用得好,好在哪里?試做評析。
銀箭 。
疾射 。
3、第⑶段中兩個“似乎”用了 的修辭手法,渲染了 。
4、第⑹段中感嘆“塵世里,惟有荷在的地方,才有清涼!”請另從你學過的課文中找出有關對荷贊美的句子。
答: 。
5、最后⑷段作者由對眼前景物的感嘆轉到對世間情的感慨,其作用在于
幫幫忙吧,謝謝了!
1、第⑵段描寫暴雨來之前的天空,著重寫風之狂,云之厚;采用了動態(tài)描寫。
2、用形象比喻,寫出雨大且急;借用前面比喻擬物,寫出了雨密集的威力 3、擬人;暴雨狂虐的威力
4、①荷有君子之稱;②荷出淤泥而不染 5、暗示人們不要屈服于大自然的肆虐,要珍惜自己的青春和光陰
7. 求游黃山閱讀答案 1.馬尾似的卷云 山峰似的積云 飄在天空上的浮云2.東岳泰山、西岳華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五座名山.3.①游覽過五岳后就不用再看其他山了,游覽過黃山后就不用看五岳了,五岳比其他山美麗,而黃山比五岳還要美麗.②黃山的云輕輕的飄在天空中似乎有三萬尺那么長,像是美麗的銀河降臨在人間.③山峰在日光照耀下,紫氣蒸騰,煙霧繚繞,遠遠的觀望山間舞動的云海,云中包裹著奇特的山峰與特別的樹木,天下的美景都在黃山.4.山有千姿百態(tài)、高、險的特點,云有白、靜、長、妙的特點.5.排比,“黃山可真奇啊,一座座山峰玲瓏俊秀,有的像雕紋精美的香爐,有的像層層疊疊的彩緞,有的像含苞欲放的蓮花……”;比喻“白得就像一匹白紗緞”;夸張“綿綿長飄三萬尺,疑是銀河降人間”6“.我看見過冰雪覆蓋的長白山,瀏覽過紅葉似火的香山,卻從沒看見過這“云奇山異”的黃山.”與“難怪從黃山回來的人都說:‘黃山云海是個奇觀,的確是名不虛傳?。 焙锰幨鞘刮恼陆Y構完整,突出文章主題,承上啟下7.對黃山的喜愛與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