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
一、學會有效地觀察
攝影既然是記錄世界的手段,這個過程必然是以觀察為前提的。也就是前面講到的有關“看”的問題。攝影的觀察是人眼與照相機結合的過程。要提高觀察力,應該從自身的眼睛觀看與照相機取景兩個方面入手解決。
首先,我們應該提高自身的眼睛觀察力,我們的眼睛從早上起床睜開就隨時隨地在觀看身邊的萬事萬物。對于身邊早已熟悉的事物我們可能不會過多地留意,或許正是你這一次的漠不在意錯過了一朵鮮花在陽光下優(yōu)美的姿態(tài)!攝影并非一味地讓大家去表現(xiàn)一些非同尋常的事物,而是把最平常的事物表現(xiàn)得非同一般,這也正是攝影藝術性記錄世界的魅力所在。對于初學攝影的人來講,要做到有效地觀察身邊的事物,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試著改變你既定地觀察事物的方式。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采用平視的觀察角度。當某一天你將自己的觀察點升高或降低或傾斜,你看到了什么?是不是會看到一些與平視觀察點不一樣的景象?我記得,在我大學期間,一位老師讓我們彎下腰從自己分開的兩腿間倒著向后看,雖然這個動作不太雅觀,但其結果讓我們看到了一個自己平常不注意的倒立的世界,這種倒立的影像顛覆了正常的上下力量的平衡。既定的觀察方式最容易讓我們將一個事物的形象就此固定下來,不能充分發(fā)掘事物在不同角度,不同狀態(tài)下的美。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應該改變一下既定的觀察方式了,練習以新的角度來觀察你想拍攝的對象。讓我們來看看美國攝影家多伊芬格在《攝影觀察藝術》一書中是怎么說的吧——“讓你的想像力擺脫束縛,從盡可能多的角度來表現(xiàn)一個被攝體??梢栽谠绯颗?,在正午拍;俯拍、仰拍;使畫面朦朧、使畫面清晰;近攝、遠攝……在夏天拍,在冬天拍;突出中心,淡化主題,凡此種種,盡可一試?!?
2、不要忽視光線在攝影觀察中的作用。這里所指的光線不僅僅是指那種能夠讓我們看得見東西和讓膠片曝光的必備條件。而是多注意光線投射在我們所觀察的對象之上而形成的造型變化以及產生的投影的造型變化。光線投射在物體之上因受光線的方向、光線的強弱的影響,同一物體在不同光線的條件下會呈現(xiàn)不同的面貌以及產生形態(tài)各異的投影。你曾經(jīng)嘗試過在逆光的情況下觀察一棵樹的外部輪廓嗎?
3、掌握簡潔的原則。在運用語言表達的時候,你常常會遇到類似這樣的問題,當你試著用更多更長的文字去闡述一個事物的時候,你發(fā)現(xiàn)自己說的文字越多,似乎這個事物被你表現(xiàn)述得越復雜、越支離破碎,直到說完后,你都搞不清你到底說出了這個事物的什么特征,什么本質……也就是說,如果你能用一句簡單的話將一個事物表述清楚,那就絕不要添加第二句話。攝影,也是這樣。如果你要將一棵樹最美的姿態(tài)表現(xiàn)出來,最好也就是一張圖片,絕不要將幾張圖片拼接起來,而且還要加上一段冗長的說明文字。觀察,尤其是在攝影之中的觀察,簡潔的原則會讓你的洞察力更加敏銳。
4、留意你所觀察的對象與它周圍環(huán)境的關系。一個事物與其周圍環(huán)境的關系可以歸納為幾個方面:主體與背景的關系、主要與次要的關系、明與暗或深與淺的關系、清晰與模糊的關系、色彩飽和與不飽和的關系等。一個物體之所以我們認為它大或小,完全取決于它與周圍物體比較得來的。換而言之,這個世上所有事物包括我們每個人無時無刻不處在與其周圍環(huán)境的各種對比關系之中,要在如此多而復雜的關系之中發(fā)現(xiàn)對象的美感,我們應該充分提取它與環(huán)境之間形成的各種狀態(tài),并將這些狀態(tài)變成攝影中可以利用的視覺元素,最終定格在膠片上或變成數(shù)字信號保存在我們的儲存設備上。
5、保持敏感的觀察狀態(tài)。我們身邊每天都在發(fā)生這樣那樣的事情,有的是突發(fā)的,有的是每天有規(guī)律發(fā)生的,有的是你意想不到的……諸如種種這些事情,都足以讓你從中發(fā)覺出一些有意思的畫面。即使是那些我們每天從其面前經(jīng)過的路邊的野花,你有停下腳步仔細觀察過它嗎?即使偶爾停下來看過,那你有過一天之中分別在黎明、早晨、中午、傍晚、路燈下觀察過這朵花的各種狀態(tài)嗎?從事攝影的人應該隨時保持對生活的熱情,保持對身邊事物敏感的觀察狀態(tài),無疑會讓你收獲到更多于平常人有用的信息。
其次,除了提高我們自身眼睛的觀察力以外,還應該結合相機的取景特點做到有的放矢的觀察。在接下來的第二章我們會講到,相機的片幅和鏡頭的取景范圍是有一定限制的。拿常見的135相機為例,其單張膠片的片幅尺寸為24×36mm,我們在用這種相機去取景的時候,就仿佛在我們的眼前附加一個尺寸為24×36mm的小格子,相機就是要讓我們用這個小格子有選擇性地“框”進物象。要讓一個物體進入或不進入這個小格子,就要看我們怎樣去選擇了。在實際拍攝過程中,你會發(fā)現(xiàn)出現(xiàn)在畫幅頂端的雜亂的樹枝破壞了遠處山峰與天空的關系,這個時候你就應該毫不猶豫地將相機稍稍往下移動以避開這些樹枝,將其“趕”出畫面。當然,我們并不是任何時候都隨身攜帶有一部相機。在沒有相機的情況下,我們就要假想眼前有一個那樣的“小格子”,逐漸地當你習慣了這樣有選擇的觀察方式,你的觀察結果就會讓你越來越滿意。
學會有效地觀察身邊的事物,所謂“有效地觀察”就是如前所述的那些一眼就能抓住主體,分清各種關系并且有選擇性地取景的觀看之道。你,還在猶豫什么?趕快去發(fā)掘你的觀察潛力,投入到攝影的有效觀察之中吧!
二、掌握適當?shù)募夹g
有效地觀察只是解決了如何觀察生活,如何選取拍攝對象的問題。攝影的另一大難題,在于掌握適當?shù)呐臄z技術。攝影過程離不開攝影技術的參與。在書店的攝影書刊專柜,你會找到很多本介紹攝影技術技巧的書籍,諸如“如何拍攝花卉”、“如何拍攝夜景”、“如何拍攝漂亮模特”等等,面對如此眾多的技術技巧書刊,你該選擇哪些呢?是不是都應該選擇呢?要是都應該選擇的話,或許你今天買了“如何拍攝夜景”,明天又有一本“如何拍攝黃昏”的書上市,那你的家儼然如同一個圖書館。顯然,我們只能掌握適當?shù)募夹g。
在眾多的攝影技術技巧中,我們應該主要掌握以下一些必要的技術:
1、有關相機、鏡頭、感光材料、常用附件的屬性和使用方法;
2、測光原理與曝光組合
3、基本構圖法則
4、影像的輸出過程及方法。
技術從來都是無止境的,在這個鋪天蓋地都是“技術創(chuàng)新”口號的社會里,如何把握住那些基本的、必要的技術是你創(chuàng)新的根本之源。另一方面,技術歷來都是被人所利用,并非成為左右人的障礙。就如同規(guī)則一樣,“只是一種指導原則,決不能做規(guī)則的奴隸?!?
三、堅持不懈地參與拍攝
攝影,絕非只是書本上的理論文字。攝影訓練更多的時間是放在實踐拍攝之上。不管你對測光與曝光理論知識熟知到哪種程度,如果你不親自拿起相機去體驗一番,這種理論知識就算你熟知得再多,也無濟于事,頂多你只能算是一個“攝影理論家”。學會了有效地觀察生活,掌握了適當?shù)募夹g,剩下的任務恐怕就是利用你那些原本想去娛樂,想去視頻聊天的空閑時間去“浪費”你的膠片,去裝滿你的存儲設備了。俗話說“天才出于勤奮”,堅持不懈地參與拍攝,會不斷提高你對技術的掌握水平,會激發(fā)你創(chuàng)作的激情,會讓你體會到攝影帶給你的無窮樂趣……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