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延時攝影步驟是怎樣的?求大神指點迷津
主要器材:相機、三腳架
輔助器材:定時快門線、延時軌道、鏡頭濾鏡、赤道儀等
拍攝機器:延時攝影其實是一種有要求的攝影方式,所以所有能夠拍攝照片或視頻的攝影設備都可以拍攝延時攝影。一般為了達到較好的影像效果,延時攝影主要以單反相機拍攝為主。
定時快門線:使用單反相機拍攝延時攝影,需要等時間間隔拍攝一系列照片,不太可能完全用手按動快門。很多相機不具備間隔拍攝功能,這就需要外部定時器了。
延時軌道:裝有步進電機與快門控制器的攝影軌道。通過精密的電子和機械控制,使相機每拍攝一張照片便在軌道上移動一定距離,達到移動拍攝的目的。延時軌道是一種比較專業(yè)延時拍攝設備。
三腳架:延時攝影的拍攝需要穩(wěn)定的拍攝平臺,任何的晃動都會造成后期視頻畫面抖動晃動。三腳架可以保證拍攝畫面的穩(wěn)定。對于大范圍位移延時,三腳架更是不能缺少。
中鵬
二、如何拍延時攝影
長時間定時定格延時拍攝。亦稱低速攝影或定時定格攝影、 “縮時”攝影。定時、間斷記錄并以明顯變化的影像再現(xiàn)景物緩慢變化過程的手段。譬如花蕾的開放約需3天3夜,即72小時。每半小時拍它的一個畫幅,以順序記錄開花動作的微變,共計拍攝144個畫幅,再通過放映機按正常頻率放映(每秒24幅),在6秒鐘之內,重現(xiàn)3天3夜的開花過程。
延時攝影需用能定格拍攝的攝影機,延時自動控制器、穩(wěn)壓電源、照明燈、光照燈(代替太陽光照),在恒溫攝影室內拍攝。拍攝時還應注意溫、濕度以及光照時間長短對被攝體的影響,并控制好“鏡頭”的動作節(jié)奏感。
自然界中如細胞分裂、卵的孵化、日蝕月蝕、云彩變幻、天文、地理等多種題材的拍攝,經(jīng)常采用延時攝影,以便積累科研資料。
三、白天怎么延時攝影
1.前期準備:
器材:定時快門線(推薦永諾MC-36b,注意相應機身型號)、三腳架、濾鏡(依情況而定)。機身鏡頭自備,存儲卡最好在8G以上,4G也可以。
軟件:Photoshop、會聲會影X4(Corel VideoStudio Pro X4)。VeryCD上可以下載到。最好用X4版,里面有導入延時圖像序列功能。
2.拍攝方法:
(1)機身設置:
*M檔,ISO手動。
注:除特殊情況,如地鐵因為場景單一(不影響測光系統(tǒng)),光線變化較大,所以我使用自動ISO200—ISO1600。
*白平衡手動,可以用預設,也可以手動調節(jié)K值。
*JPG直出,彩色,1000W像素以上機型,選擇圖片質量最高,圖片尺寸為中等。
*關閉機身高感降噪、關閉機身自動暗部補償(尼康的D-lighting,佳能的高光優(yōu)先模式、索尼和賓得的自動HDR)。
注意點:在傍晚和日出的時候,光線變化較大。根據(jù)經(jīng)驗,冬季30分鐘內,光線變化最高可達2~3EV,請適當調整曝光。
(2)快門線設置:
只需要設置INTVL選項(永諾MC-36b),這一項是每次拍攝的間隔時間。
1)在拍攝城市白天的車流和行人時,間隔時間設置為1秒,機身設置快門速度在1秒以內。
2)在拍攝城市夜晚的車流時,間隔時間設置為2秒到5秒之間,機身設置快門速度為間隔時間減1。(例:間隔時間為3秒,機身設置快門速度為2秒)
3)在拍攝天空云層運動時,依云層運動速度,設置間隔時間為3秒到10秒不等,云層運動速度越慢,間隔時間最越長。
(3)拍攝過程:
三腳架固定相機、取景:預判位置(由于后期視頻編輯的長寬比是16:9,務必注意圖片的上下部分需要裁減)。
注意點:
*不要升起三腳架的中軸,以保證穩(wěn)定;
*使用中長焦(50mm以上)鏡頭務必保證三腳架穩(wěn)定;
*拍攝時要加上目鏡蓋,防止后部光線入射影響照片的曝光(沒有的話可以用深色的衣服或布蒙住取景器,固定好)。
(4)確定拍攝時長
拍攝時長(分鐘)=間隔拍攝的時間(秒)×24×最終想要片段的時長(秒)÷60;
拍攝張數(shù)=24×最終想要片段的時長(秒);
例:我最終想要一段20秒的延時攝影片段,間隔拍攝時間為3秒,那么拍攝時長為:
3×24×20÷60=24(分鐘),拍攝張數(shù)為:20×24=480張;
注意點:一般盡量多拍,假如需要一個10秒的片段,那么最好原始片段在15秒到20秒,為視頻后期的轉場留下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