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近攝鏡怎么用啊,我的頭是尼康18-105
1、AF-S
18-105套頭的濾鏡口徑是67mm,故選購67mm的近攝鏡即可。至于牌子,當然是越貴的效果越好了。
2、最好拆下來棗森模,否則在廣角端拍攝時會出現(xiàn)暗角(不過微距一般都是用長焦端拍的)。再說UV濾鏡始終會影響畫質(zhì),在講求畫質(zhì)的微距拍攝題材中,最好盡量排除影響畫質(zhì)的因素。
3、可以正常拍,但是近攝鏡不多不少都會影響畫質(zhì)并且會帶來畸變,并且在廣角端拍攝也有可能出現(xiàn)暗角,因此雖然可以成功對焦,但是還是建議只在拍攝凳緩微距時春茄才把近攝鏡扭上,平時則拆下來。
二、尼康vr,dx18-105的鏡頭在手動對焦時對焦環(huán)是否可以三百六度旋轉(zhuǎn)?
可以,旋轉(zhuǎn)好幾圈都沒問題,但前提是別把相機設成自動對焦,否則馬達很容易損壞
三、新手求教尼康D3100鏡頭18-105比18-55的鏡頭好在哪兒。
18-55和18-105的問題前面的兄弟已經(jīng)回答的差不多了,我就不做補充了,一句話圖省事就18-105或者18-200畫質(zhì)可以,喜歡折騰不嫌換鏡頭麻煩就55-200或55-300,焦段更長成像略優(yōu)。
我主要回答下關于夜景的問題,拍夜景主要取決于光圈,這幾個頭光圈都不大,定焦才是王道。35 1.8或者50 1.8都是不錯的選擇,而且微距效果都比上面的效果好。
遮光罩主要是避免雜光進入鏡頭干擾測光,uv鏡也已經(jīng)退化為鏡頭保護鏡,便宜的uv會對成像造成影響,貴的有覺得有些不值,看你的鏡頭吧,如果鏡頭較貴就買個百元以上的,18-55就不必配了,其實遮光罩也能起到保護鏡頭的作用,鏡頭藏在里面還是挺安全的,配的時候要看你的頭是內(nèi)對焦還是外對焦的來選擇是桶形的還是花瓣形的。
另外友情提示一下,新手買單反多半是沖著“專業(yè)”去的,興奮勁兒過去了就碰都不碰了,這破玩意兒又重又麻煩。所以先別忙著一步到位,配齊所有鏡頭,先玩玩18-55看看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歡單反,再根據(jù)自己的興趣點,長焦,廣角,微距,人文...去配鏡頭,會省下不少銀子的,畢竟鏡頭這東西不便宜,鏡頭買回來不用多可惜呀...
四、騰龍17-55 A16和尼康35 1.8加18-105怎么選擇?
18-105 各段焦距鏡頭中央和邊緣銳度都很高,但缺點是:第一沒大光圈弱光下玩不好,第二焦外干澀放大細看有點惡,第三焦段太長變形控制難免有欠缺。
35 1.8 很不錯 是個很好的定焦頭 適合室內(nèi)拍人像攝影
17-50(不是55)A16 恒定2.8的大光圈 鏡頭中央和邊緣焦內(nèi)很銳焦外也較油潤,變形控制優(yōu)良,戶外和一般人像創(chuàng)作可以。但缺點是:第一偏黃影響直接出片,第二沒有防抖,拍ISO400-800的夜景沒腳架不行
你是N家用戶,推薦你B005,這款望遠端中央和邊緣銳度比A16略差,但加了防抖,安全快門至少可以降4檔,擴大了此頭的使用范圍,還有就是此頭在N機身比在C機身上表現(xiàn)要優(yōu)異的多,而且焦外奶油超A16,顏色正,也就多個500元,手感完全不一樣。
五、尼康18-70和18-105買哪個
說實在的,6000以下的變焦鏡頭,換來換去真的是浪費金錢,我是一個業(yè)余玩家,我只是根據(jù)我從網(wǎng)上學習的資料和觀察網(wǎng)友評測加上實踐來發(fā)表,絕對沒有鄙視低端的意思,以事論事。
好的鏡頭普遍規(guī)律是大光圈,至少2.8,另外焦距前者乘以3大于后者焦距數(shù)值。像70-200 、24-70、12-24都是不錯的鏡頭,什么18-200、18-70、18-105都是雞肋,成像區(qū)別不大,不過16-85我用過還是不錯的,就是光圈小了點,不適合人像只適合風景。
6000以下你要搭配d300s,建議是35 1.8g,這個是標準電影頭,焦距適中,室內(nèi)室外都可以應用自如,加上d300s有錄像功能,用此頭會有意外的效果??扇秉c是不能變焦,外觀小氣。但業(yè)余攝影注重的是隨意的態(tài)度,優(yōu)秀的畫質(zhì),而不是糾結(jié)于器材的選擇和自信于個人的能力。
我自d80開始就用35 1.8到現(xiàn)在d700還一直用來做掛機頭,個人相當喜愛。你可以去無忌論壇看看各個鏡頭的評測再作選擇,不要在百度聽一些偽專業(yè)胡言亂語了。
六、單反問題。 前兩天買了個尼康3100D,本來說好是帶套頭(18-55),但或發(fā)來我發(fā)現(xiàn)鏡頭是18-105的。
多錢買的,D3100配18-105的話正常5200左右了
18-105的區(qū)別LS說的差不多,最關鍵的一點是18-105的焦段長,一支鏡頭就足夠用了,18-55太短了,不方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