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考慮畫幅的話,當然能。
?
不過畫質的話就得看你那天文望遠鏡了。
?
拍攝天文建議在晚上。如果在白天,一旦不小心對上太陽,很容易燒壞反光板 或者 下面的AF 對焦傳感器的。
?
幾個天文與天文攝影的問題
1。實際焦距就是18.6mm,因為數(shù)碼相機的傳感器比膠片或者是全副單反的小很多,所以就有一根等效焦距這個概念。底片比例公式肯定是用等效焦距那個114mm
2。相片在長度和像素還有屏幕的分辨率有關。PS的分析-標尺工具可以測量兩個點之間有多少個像素。如果要用顯示器上的長度單位來表示就比較麻煩。因為不同尺寸的顯示器還有圖片在不同比例顯示的情況下長度都不同。比較笨的辦法就是把圖片放大到100%時測量。然后根據(jù)顯示器的分辨率,例如1024*768的分辨率就是水平有1024個像素,垂直有768,再測量屏幕實際尺寸后,根據(jù)比例換算圖片的大概長度。
哈勃望遠鏡是怎么照相的,為什么能看到那么深廣的星空,我們平時所看到的照片,拍出來的時候就是那樣子的
哈勃太空望遠鏡是在地球大氣層外運行的一臺天文望遠鏡,它的工作原理與現(xiàn)代光學天文望遠鏡的原理是一樣的,都是通過鏡頭,接收來自遠處的光信號,轉化成電信號后儲存的存儲器內,再轉換成圖像。
我們知道,要拍攝到遠處的圖像,一是要求光信號要足夠強,二是信號源要穩(wěn)定。哈勃太空望遠鏡能夠拍攝到清晰的深空圖像,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它是在大氣層外工作,影像不會受到大氣湍流的擾動,視相度絕佳又沒有大氣散射造成的背景光,因而圖像非常清晰,不會有地面望遠鏡拍攝像片時無法避免的光源擴散現(xiàn)象。二是不論是拍攝還是圖像的多次傳送和轉換,都是用數(shù)字化信號,避免了電信號的衰減和失真。因此,圖像的清晰度比地面上所有的光學天文望遠鏡都要好。
至于哈勃太空望遠鏡為什么能夠“看”得那么深遠,原因還是不受大氣層的影響。在沒有大氣層影響時,哈勃太空望遠鏡的鏡頭能夠長時間定位于某一片空間,接收并積累遠處的光信號,直到形成足夠亮度的圖像。在地面上,雖然也可以長時間定位曝光,但由于大氣湍流擾動和光線通過大氣層時的衰減,光源太弱時,地面天文望遠鏡是無法拍攝到清晰的深空圖像的。勉強拍攝,也只是一片光斑,看不清細節(jié)。而在真空環(huán)境中,光線再弱,也不會有散射、折射和衰減,理論上可以用無限長的曝光時間,拍攝到無限遠處天體的影像。所以雖然哈勃太空望遠鏡的鏡頭口徑只有6.5米,比不上地面天文望遠鏡的鏡頭口徑,但拍攝效果卻是再大的地面天文望遠鏡也無法達到的。
天文攝影有經(jīng)濟效益嗎
展開全部
很難有,最簡單的一點,究竟通過什么方式把天文攝影中的某一塊內容轉化為經(jīng)濟收益?似乎在我的淺薄的才學中,很難想到什么答案。
但是作為天文(兔)愛好者,盡管不玩攝影,但我知道它有多難,需要花費多少時間、心血以及不可避免的經(jīng)濟。為的,或許是美輪美奐的照片,但更多的是心中的那一份崇高的理念。
獵戶座大星云是什么天體
獵戶座大星云是成分以氫氣為主的氣體星云;獅子座流星雨是天文現(xiàn)象,由于地球穿過彗星脫落下來的大量塵埃群而造成;北極星就是普通的恒星,只不過特別的是它很接近北天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