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賓得性價比鏡頭
這幾款鏡頭剛好我都曾經(jīng)擁有過,說點自己的看法,供樓主參考。
1、原廠17-70性價比不高,除非有強烈的原廠情節(jié),不然請忽略。
2、騰龍a16在不跑焦的情況下,銳度不錯,顏色發(fā)干,況且這頭內(nèi)部容易進灰,請忽略,因為不跑焦的a16好難。
3、適馬17-70是個好鏡頭,以前適馬的老涂層讓人很糾結(jié),現(xiàn)在新款沒問題的,做工沒問題,我個人認為比騰龍好了,而且70端當微距很不錯,推薦。
4、我最后還是把適馬17-70出了,入了適馬的17-50,因為適馬的17-70給了我對適馬鏡頭的信心,而且心里總是經(jīng)不起全程f2.8的誘惑,進了17-50后,可以說,也是支好鏡頭。和適馬17-70相比,優(yōu)勢是全程2.8,劣勢是少了20mm的焦段和微距功能。
2. 賓得鏡頭便宜
從價格來看,肯定值,但是還是要考慮K-200機身的質(zhì)量及鏡頭是否有損傷. K-200上市不止兩年,快門及其他部件是否有問題,因為現(xiàn)在這么老的型號如果維修換件的話費用很高,至少1000元以上,還不如買新的了. 鏡頭是否有瑕疵,是否摔過,要仔細檢查,鏡片如果有損傷整個鏡頭就廢了,不值什么錢了. 買二手相機還是要謹慎啊,如果成色好,價格是沒問題啊.
3. 賓得鏡頭評測
1、賓得鏡頭以前是老大,已經(jīng)出了很多鏡頭了,特別是M42口年代的takumar,很多都是時代的經(jīng)典;當年是老大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2、賓得在數(shù)碼市場落后了,現(xiàn)在還沒有追上來,單反機銷售數(shù)量不大,導(dǎo)致鏡頭銷售不大,導(dǎo)致無法多研發(fā)鏡頭。這不完全是雞和蛋的問題?;旧鲜菣C的數(shù)量決定鏡頭數(shù)量的。
3、賓得對老鏡頭支持很好,使用幾十塊錢的機械轉(zhuǎn)接環(huán)就可以使M42口的鏡頭(當年的事實上的鏡頭口標準,除賓得自己外,當時幾乎全部鏡頭廠家都生產(chǎn)這樣口的鏡頭),而且可以準確測光,準確合焦。因而,賓得事實上已經(jīng)有很多鏡頭(遠多于尼康和佳能),不過多是手動鏡頭。尼康要用M42鏡頭,要么改口,要么忍受無法無限遠合焦,要么使用帶鏡片的轉(zhuǎn)接環(huán)(這樣已大大破壞原鏡頭的成像了);佳能不厚道,明明在機械允許的情況下電子設(shè)計卻不能方便準確提供M42鏡頭的合焦提示。
4、賓得在數(shù)碼單反上正在追趕N、C,隨著K20d、KX等推出,比N/C家同級的單反性價比高不少,市場份額在提高。這恐怕會促進賓得新鏡頭的推出。不過,暫時我看到的情況就很糟糕--新鏡頭是推出了一些,不過導(dǎo)致老鏡頭在2~3年間漲價近50%。(真是XXXX的?。?/p>
其實,上面的朋友說得對?!澳阈枰玫挠芯托辛?,再多你也不會全買了?!?!要我說,除非你準備用5萬元以上買鏡頭,否則,在你需要的成像質(zhì)量范圍內(nèi),賓得鏡頭完全可以滿足你的要求了。 要是錢太多(多于5萬),那倒是賓得鏡頭不夠用了;或者你想同類型級別的鏡頭想多買幾種,那賓得確實提供不多。
4. 賓得性價比高的鏡頭
賓得k-5系列,目前性價比最高的是k-5,k-5ii只是比k-5改善了對焦算法,使k-5ii對焦更快更準確而已。
k-5ii只是比k-5ii減少了低通濾鏡,使銳度、分辨力更高,但是減去低通濾鏡的副作用就是在拍攝較大的整齊有規(guī)律的畫面時容易產(chǎn)生摩爾紋。綜合衡量,k-5iis性價比比k-5ii高。
至于鏡頭,要由攝影者本人根據(jù)被拍攝對象、拍攝環(huán)境、對片子的要求以及攝影師自己的習慣等綜合考慮來決定,即使是很了解你的人,也未必能給你準確的建議,更何況對你的這些一無所知的網(wǎng)友們,怎么能給你提供好的建議呢?
你現(xiàn)在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鏡頭,我建議你那就先買一只狗頭18-55mmwr,就這一只先用著,熟悉相機操控,學(xué)習攝影技術(shù),等以后你有了一定的技術(shù),你也就知道自己需要什么鏡頭了,那時再買最適合你的需要的鏡頭。
5. 賓得最值得入手的鏡頭
一步到位很難的。
這個也看樓主的預(yù)算了。
我的建議是樓主可以考慮下賓得DA18-135,這個鏡頭。從廣角端到長焦端都有覆蓋,可以滿足平時拍攝百分之八十以上場合的需求。
DA1224雖然廣,但真正拍大場景的時候你就會發(fā)現(xiàn),太廣了,以至于沒有細節(jié)。
如果樓主不排斥副廠的話,那么騰龍和適馬的18-300鏡頭也都可以考慮。
其實賓得還有一只DA18-250的鏡頭,不過知道的人不多,這個頭成像一般,不過可以滿足你更多的需要。
6. 賓得6×7最好的鏡頭
精選高分辨率手動鏡頭讓照片更清晰
排名前三的分別為索尼全畫幅廣角大光圈定焦鏡頭、索尼靈活變焦鏡頭、索尼大光圈定焦鏡頭。亮點描述:鏡頭融入索尼專業(yè)的光學(xué)技術(shù),可滿足攝影師對畫質(zhì)的苛刻需求。鏡頭除擁有柔美的焦外虛化效果,還能兼具高分辨率,成像非常出色。
1、索尼 全畫幅廣角大光圈定焦鏡頭
鏡頭融入索尼專業(yè)的光學(xué)技術(shù),可滿足攝影師對畫質(zhì)的苛刻需求。鏡頭除擁有柔美的焦外虛化效果,還能兼具高分辨率,成像非常出色。
2、索尼 靈活變焦鏡頭
搭載直驅(qū)超聲波馬達,對焦迅速且精準,手動自動對焦都非常流暢且自然。內(nèi)置九枚光圈葉片,能夠創(chuàng)造出順滑而柔美的焦外效果。
3、索尼 大光圈定焦鏡頭
鏡頭采用10組13片的結(jié)構(gòu),內(nèi)置兩枚XA鏡片三枚ED鏡片,能夠有效抑制彗形象差。鏡頭設(shè)計緊湊輕巧,長時間拿在手上也不累。
4、適馬 大光圈遠攝變焦鏡頭
擁有F2.8大光圈,能輕松捕捉遠處或快速運動的物體。300mm遠攝變焦性能,不管是拍人像還是自然風光,都能游刃有余。
5、老蛙 生態(tài)微距鏡頭
鏡頭采用全金屬結(jié)構(gòu)制作,鏡身結(jié)實耐用,無懼野外惡劣環(huán)境。鏡頭支持水下拍攝,配有防水LED燈可有效解決水下光學(xué)不足的問題。
6、松下 全畫幅標準定焦鏡頭
采用直線電機和步進電機雙焦點系統(tǒng),自動對焦可以快速精準地被執(zhí)行。鏡身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即使在零下十度的環(huán)境也能正常工作。
7、蔡司 全畫幅手動對焦鏡頭
鏡頭采用現(xiàn)代浮動鏡頭補償像差技術(shù),可以改變鏡片與鏡組的軸向距離,矯正光線偏差和影像變形。光線不足時成像也很細膩。
8、徠卡 廣角定焦相機鏡頭
這款鏡頭體重不足80克,體積非常小巧,攜帶非常方便。18mm的廣角鏡頭可以容納更多地場景,非常適合拍攝遼闊的大山大河。
9、賓得 中畫幅單反鏡頭
這款鏡頭采用10組11片的鏡片結(jié)構(gòu),最大光圈F32,支持中遠距離兩倍變焦,可以捕獲中遠距離景物。機身輕巧精致,攜帶方便。
10、哈蘇 XCD定焦鏡頭
鏡頭采用標準葉片鏡間快門,不用專業(yè)級引閃或高速同步技術(shù),也能實現(xiàn)閃光同步。瑞典工匠設(shè)計,能夠滿足無反光板攝影需求。
以上就是給大家推薦的精選高分辨率手動鏡頭讓照片更清晰。
7. 賓得性價比鏡頭推薦
賓得Espio系列“傻瓜”相機一直被大眾所忽略,取而代之的是康泰時T2和雅西卡T4等更受歡迎的高端相機。然而,仍然有很多人喜愛這部賓得 Espio Mini相機(美國地區(qū)UC-1型),該相機配備了32mm F3.5鏡頭,三片三組庫克結(jié)構(gòu),拍攝出的圖像銳利清晰、低失真、強烈的對比度和恰到好處的漸暈效果,都贏得了緊湊型相機攝影師們和相機收藏家的喜愛。
雖然該相機鏡頭沒有采用多層鍍膜技術(shù),但它所拍攝出圖像絲毫也不遜色。
一些攝影師甚至還把它比作奧林巴斯mju II相機,因為它們的體積和重量都差不多,其小巧輕便的外型深受攝影師們的喜愛。
8. 賓得最具性價比長焦鏡頭
先說套頭18-55,盡量不要買DA防水的,這個價格新的在1000元左右吧,但二手不值錢了,由于太多。
處于初學(xué)者焦段基本夠用,但還是建議買更廣泛焦段或者更好成像的。如果要是圖便宜建議買DAL18-55,二手也就300,不用了也不算可惜。不買這個標頭的有兩個方向。方向一。焦段覆蓋,這個一般初學(xué)者都是這么過來的,追求手里的頭能夠覆蓋所有焦段,最好是一鏡走天下。資金不寬裕情況下推薦,騰龍18-200(好處是焦段廣泛,成像銳利。不好是,不是原廠的顏色略差,大變焦畸變大),或者18-135,,(原廠頭,比套頭成像好,焦段合適,機械性能好。成像還是沒有恒定光圈的頭好{另一方案了}) 這個方案整體好處是出門不用換鏡頭,成像基本夠用,以后發(fā)展是在合適焦段上配備成像較好的定焦頭(如50F1.4,DA40xs等,做特定用途使用。方向二,用好頭逐個焦段堆砌, 廣角:騰龍17-50(A16)便宜些或者原廠16-50(賓得風景最終選項); 人像:配個50-135(人像變焦唯一終極選項)或者按喜歡焦段上31、35、40、43、70、85、百微等定焦的一個或幾個,這些包含了三公主,三餅干,星鏡等,可謂是星光閃耀,量力而為。其他鏡頭:55-300,無論哪種方案都是廉價的好長焦。18-250,素質(zhì)不錯,不過焦段范圍過大,價格不便宜,遠不如18-135實用。17-70,好鏡頭,但性價比不高。9. 賓得相機哪一款最值得
知名日系光學(xué)品牌賓得,起源于1919年成立的旭光學(xué)公司,1952年推出首臺日本制造的35mm單鏡反光相機Asahiflex I,并憑著70年代發(fā)明的M42螺口單反相機,一舉成為當時全球最大的單反制造商,SMC鍍膜、K卡口相機系統(tǒng)即使放到現(xiàn)在,也是行業(yè)的典范。需要注意的是,因為被收購的關(guān)系,賓得的主體影像業(yè)務(wù)劃歸理光集團,醫(yī)用光學(xué)部分則屬于HOYA株式會社。
賓得在上世紀50年代開始踏入望遠鏡市場,并從70年代起打響品牌的知名度,天文望遠鏡、赤道儀、攝星鏡系列獲得較好的市場反響,一度成為明星產(chǎn)品。但由于一向的高價策略和保守宣傳,賓得望遠鏡曾在2008年停產(chǎn)天文望遠鏡。然而依托過硬的制鏡技術(shù),賓得運動光學(xué)望遠鏡這一產(chǎn)品線至今仍表現(xiàn)活躍,其中也包括雙筒望遠鏡。
Z系列是賓得雙筒望遠鏡的旗艦機型,售價6000元左右,裝設(shè)特殊低色散ED玻璃,色彩校正功能表現(xiàn)優(yōu)異,能高度還原事物的細節(jié)。同時,該系列還運用混合非球面透鏡和透射率涂層,保持圖像充足的銳度。在耐用度上,其采用耐油,疏水的涂層,以及耐寒的鎂合金機身,能起到較好的保護作用。另外,15mm以上的高眼點距,即使長時間觀察,眼睛也不易產(chǎn)生干澀感,對于戴眼鏡人士而言,同樣使用方便,獲得的視野開闊,而且沒有明顯暗角。
S系列集合了屋脊和保羅棱鏡的型號,主打時尚的外觀和便攜式橋接設(shè)計,售價1210到2510元,相對Z系列而言,性價比較高。該系列改用輕巧堅固得鋁制機身,所有透鏡和棱鏡表面都有用于抑制閃光或重影的全多層涂層,還采用高折射率玻璃棱鏡BAK4,從中心到邊緣的視覺觀感明亮。相較于同價位的國產(chǎn)產(chǎn)品,S系列的光學(xué)設(shè)計更勝一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