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賓得對不上焦
單就機身而言K30實際上是K5的COST DOWN, 除了RAW輸出只有12BIT色深. 沒金屬外殼, 其他別無二致. 還送了峰值對焦.完全是中階機身的配置了.它的弱點是對焦, 主要是追焦不如NC, 大光圈狀態(tài)下合焦成功率,在光線條件不好時不如NCS. PENTAX系統(tǒng)就是被這個事情拖累的. 但是綜合評定, 如果是非職業(yè)的愛好者. 很不錯了. 對了P的機身有個很好的功能, LCD可調整顏色. 我本人非常喜歡. 非常.....D90當然好,對焦比PENTAX任何一臺機身都好. 但它用的是KX一樣的CMOS, 現(xiàn)在看來有些古老了(以新機器算),價格好的話中古還可以. 全新就不推薦了.D7000的當然是最好的一臺. 除了LV時AF表現(xiàn)比較差, 而且沒有峰值對焦. 我沒有理由說它不好. 尤其是D7100出來后,這臺的可買性要好過D90. 畢竟對焦和CMOS的提升太明顯了. 它唯一不如K30的估計就只有價格了.結合鏡頭群而言OK, 咱就不比粗黑長了. 這事兒地球人都知道. 說些夠得著的吧.PENTAX推薦的鏡頭群包括 DAL18-55,DA35/2.4,DA40/2.8XS, DA50/1.8, DAL55-300.這幾支應該夠一般人使用了. 沒有一支是2K以上的. 但是成像尤其是幾支定焦, 保證交足功課, 這是PENTAX家比較厚道的一個地方. 高階鏡頭,兩支 DA*16-50/2.8. DA*50-135/2.8. APS-C規(guī)格上算是頂級的鏡頭了.NIKON, 當然買D90/7000, D鏡頭是不錯. AF-S35/2D,58/1.8D,都是很劃算的鏡頭. 但我本人更推薦新推出的G鏡. 28/1.8G,35/1.8G,50/1.8G,85/1.8G,配合N家超好的對焦. 真心安逸. 這個層次的鏡群. 暫時獨一份.別家都沒有它齊全. 而且成像都很利. 一般愛好者完全夠用了. 至于變焦. 大燈泡, 各種炮, N當然更多選擇,我就不一一提及了. 對了. N的廣角,好的很多.結論:我還是那句話, 如果只是一般愛好, 都可以的. 我本人選PENTAX,僅僅因為我覺得適合自己而已.任何人都應該選擇自己喜歡的東西.不是么?
2. 賓得對焦鎖定
單反機身是否有對焦馬達,有一個很明顯的地方可以看出來,那就是在機身鏡頭鎖旁邊是否有切換對焦模式的開關(A/M)。
早期的單反或者比較高端的機型會有,隨著技術的發(fā)展,越來越多鏡頭都實現(xiàn)了自動對焦,機身上的對焦馬達也就取消了。
如賓得K20、尼康D7000有機身馬達,佳能5D3、550D沒有機身馬達,
3. 賓得對焦模式
這得調節(jié)鏡頭到手動對焦MF模式,轉動對焦環(huán)進行對焦。
由于取景器里面不好判定合焦,一是用Lv功能,在取景屏上觀看,二是用陷阱對焦功能,先按下快門,然后緩緩進行對焦。4. 賓得合焦提示
都AF了還什么陷阱。
手動對焦MF模式,或者選老式的手動鏡頭,按下快門(其實不釋放),慢慢手動對焦,當合焦的瞬間,快門釋放。
5. 賓得半按快門對焦失靈
1.硬件問題
如果是快門硬件本身壞了,建議拿到店鋪里去修。當然,這種幾率比較小。
2.對焦問題。
非常非常大的可能是這種情況。
題主很可能設置的是自動對焦,然而被拍攝物體很單調,比如一面干凈的墻壁。相機自動對焦無法識別,快門也就按不下去。
還有一種可能是鏡頭焦距問題。比如題主用的是長焦鏡頭,卻距離被拍攝物體太近,這時候自動對焦也是對不了的。
6. 賓得放大對焦
都是自動對焦的,只要目標不是快速移動的,自動對焦一般都是準確的。
如果目標在移動,可以啟動連續(xù)對焦AF-C。
7. 賓得相機自動對焦對不起來了
可以,賓得 K-1 采用 SAFOX 12 AF 自動對焦系統(tǒng),具備 33 個對焦點, 包括 25 個十字對焦點。此外還搭載了實時場景分析系統(tǒng),號稱可以提高動態(tài)物體拍攝時的追焦性能。
另一個應用的新技術的 Deep Learning 深度學習人工智能技術,可以讓系統(tǒng)對場景的辨別更為精細,從而得到最合適的曝光和成像。曝光補償范圍 ±5EV,可以以 1/3EV 或者 1/2EV 步進。
賓得 K-1 還采用了SR II(Shake Reduction II)機身五軸防抖系統(tǒng),機身五軸防抖意味著使用什么鏡頭都能獲得出色的防抖效果。不僅是日常拍攝時的手部抖動,對于微距拍攝時出現(xiàn)的上下抖動和轉動型抖動都能進行一定的補償,防抖性能達到 5 檔快門級別。
8. 賓得k1對焦不準
可以的 ,按OK鍵,然后方向鍵可以自由選擇對焦點。lv模式下可選區(qū)域近90%,非常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