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賓得鏡頭拆卸
單反相機密封還可以,不是掉到水里而只是淋點毛毛雨一般沒事。如果感覺嚴重要及時關機,取出電池,外表水分擦干,把鏡頭和機身拆分,放進防潮箱里,把防潮箱的防潮檔位開到最大。第二之后再放入電池開機看看。當然,如果你還不放心可以拿去售后維修幫你處理,他們大多數(shù)情況也是這樣處理的。 個人建議還是帶傘,在下雨的時候及時把雨傘拿出來擋雨,人淋雨回家洗個熱水澡就沒事了,相機就要復雜了很多的。
如果對你有所幫助歡迎點贊評論轉發(fā)謝謝!
下面這組作品就是拍攝到一半的時候下雨,我因為帶有雨傘就直接拿出傘來繼續(xù)拍攝
2. 賓得鏡頭轉接
可以,需要加鏡頭轉接環(huán)才能用,因為相機和鏡頭卡口不一樣。。
a7簡直就是萬花筒,幾乎各個廠家的頭都有轉接環(huán),賓得的頭也不例外。
賓得鏡頭可以用在A7上,而且測光沒有問題,就是有一點,需要設置機身可用光圈環(huán),不然可能出現(xiàn)非自動測光鏡頭機身無法識別拍照的情況。
3. 賓得鏡頭維修點
相機品牌有:Canon佳能、Nikon尼康、PENTAX賓得、RICOH理光、OLYMPUS奧林巴斯、Panasonic松下、CASIO卡西歐、Leica徠卡、FUJIFILM富士、SONY索尼。
1、Canon佳能
Canon自1937年創(chuàng)業(yè)以來,至今已超過70年歷史,在光學領域居領導地位,并以創(chuàng)造世界一流產(chǎn)品為目標,積極推動事業(yè)朝向多元化和全球化發(fā)展,努力成為全球優(yōu)良企業(yè)集團。Canon在全球個人產(chǎn)品、辦公設備和工業(yè)設備等領域發(fā)揮影響力,除將商品多元化外,同時結合先進數(shù)位科技,讓Canon的產(chǎn)品更貼近消費者在生活或工作方面的需求。
2、Nikon尼康
Nikon的名稱由日文“日本”(Nippon)和“光學”(kogakn)組合而成,所以又有人稱之為日光公司。創(chuàng)建初期,曾聘請幾名德國光學技師,并于1932年開始生產(chǎn)尼柯爾(nikkor)鏡頭。許多照相機生產(chǎn)廠家都選用尼康公司的鏡頭,包括早期的佳能(Canon)。
3、SONY索尼
SONY索尼是橫跨電子3C、游戲、金融、娛樂領域的世界巨擘,擁有世界屈指的品牌影響力。SONY創(chuàng)立于1946年5月,由擁有技術研發(fā)背景的井深大與擅長公關、營銷的盛田昭夫共同創(chuàng)辦。
4、FUJIFILM富士
富士膠片株式會社(以下簡稱:富士膠片)自1934年創(chuàng)建以來,不斷以堅定的步伐向前邁進,發(fā)展至今已成為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的綜合性影像、信息、文件處理類產(chǎn)品及服務的制造和供應商之一。
5、Leica徠卡
徠卡測量系統(tǒng),總部位于瑞士Heerbrugg,擁有近200年的歷史。作為全球空間信息技術與解決方案的領導者,徠卡測量系統(tǒng)在機械控制、大地測量、測量工具、地理空間信息、大型工業(yè)產(chǎn)品測量、礦山和農業(yè)等方面為您提供先進、前端及可靠的解決方案,為全球專業(yè)人士所信賴。
6、CASIO卡西歐
卡西歐(CASIO)是世界領先的提供電子消費產(chǎn)品和商務解決方案的知名廠商之一。1957年,樫尾四兄弟(樫尾忠雄、樫尾俊雄、樫尾和雄、樫尾幸雄)成功研制并生產(chǎn)出世界首臺全電動小型計算器,卡西歐(卡西歐計算機株式會社)由此創(chuàng)立。
7、Panasonic松下
松下Panasonic是全球最大的電子廠商之一。Panasonic的中文為“松下”。早期叫National,1986年開始逐步更改為Panasonic,2008年10月1日起全部統(tǒng)一為Panasonic。
8、OLYMPUS奧林巴斯
奧林巴斯作為世界相機領域的巨頭在2001年實現(xiàn)了μ系列相機全球銷量超過2000萬臺的輝煌業(yè)績。同樣在中國,奧林巴斯已連續(xù)八年牢牢地站在“民用相機全國銷量第一”的位置上。
9、RICOH理光
理光(Ricoh),是日本著名的辦公設備及光學機器制造商,世界五百強企業(yè)。市井清在1936年成立理化學研究所,研究所主要研究理研陽畫感光紙,1963年正式易名為理光,并在同年成立香港分公司?,F(xiàn)在理光的主要產(chǎn)品包括影印機、傳真機、打印機等文儀器材,文檔解決方案,以及輕便型數(shù)碼相機。
10、PENTAX賓得
理光映像儀器商貿(上海)有限公司【RICOHIMAGINGCHINACo.Ltd.】于2007年2月9日在上海設立,公司從事數(shù)碼相機及其配件附件、鏡頭及其它光學儀器、閉路電視監(jiān)控設備在中國國內的進口銷售、銷售支持、廣告宣傳、售后服務等業(yè)務。以加強對中國市場的市場營銷,確立起從銷售、銷售支持、廣告宣傳,到售后服務的完整的銷售體系。
相機選購技巧
1、走出高像素的誤區(qū)。
2、感光元件尺寸的重要性。
3、CCD和CMOS的選擇。
不能以數(shù)碼相機使用的是CCD還是CMOS感光元件來衡量品質,CMOS感光元件的好壞只在于制作的品質和技術是否成熟。
4、鏡頭的重要性
數(shù)碼相機采用的光學鏡頭的解析能力一定要優(yōu)于感光元件的分辨率。
5、注意變焦功能的細節(jié)
一臺相機的最小焦距越小,它的廣角拍攝范圍就越大,有利于拍攝大場面,而最大焦距越大則遠攝能力越強。
4. 賓得相機怎么換鏡頭
安裝,鏡頭.相機上各有一個安裝標記,對準后旋轉鏡頭;卸下,按下機身上的卸鏡頭鎖鈕,然后旋轉鏡頭。
5. 賓得鏡頭怎么拆
1.首先DA鏡頭在變焦環(huán)邊上是一圈綠圈,而DAL鏡頭是銀圈。
2.鏡頭前鏡有DA或DAL標識,鏡身上的標牌也有標識。
3.DA是金屬卡口,DAL是塑料卡口。
4.DAL沒有全時手動對焦功能 。
5.DA鏡頭前鏡處拍攝距離標尺,DAL沒有。
6.DA原配有遮光罩,DAL沒有配
6. 賓得smc鏡頭拆解
1、賓得 smc DA 18-135mm f/3.5-5.6ED AL IF DC WR ¥2900
2、賓得 DA★ 16-50mm f/2.8 ED AL IF SDM ¥6600
3、賓得 FA 77mm f/1.8 Limited(三公主之一 ¥5500
4、賓得 PENTAX-DA 35mm f/2.4 AL ¥1200
5、賓得 HD PENTAX-DA 16-85mm f/3.5-5.6 ¥4700
6、賓得 DA 17-70mm f/4 AL [IF] SDM ¥4000
7、賓得 SMC PENTAX-DA 50mm f/1.8 ¥1100
8、賓得 DA 55-300mm f/4-5.8 ED ¥2390
9、賓得 DA 18-55mm F3.5-5.6 AL WR ¥1100
10、賓得 smc PENTAX DA 18-270mm f/3.5-6. ¥4450
7. 賓得鏡頭拆解
數(shù)碼相機不開機故障的檢測維修我們常常會遇到數(shù)碼相機不開機的情況,就此來說說數(shù)碼相機不開機的檢修思路: 第一步:弄清相機的品牌和型號。數(shù)碼相機型號眾多,外觀多種多樣,就連開機按鍵也差異很大。比如是索尼的有滑蓋開機的,T系列。有翻出屏就開機的,M1,M2.按鍵開機的W系列的。拔動開機開關開機的F707,F(xiàn)717,F(xiàn)828.切換開關(on/off).如果一個相機連開機鍵在哪里,開機方式是什么也不知道,比個那更是無從談起了。想要修得好,先要用得好。以索尼為例看來也挺合適。因為其它的相機倒都沒有這么復雜的開關方法的。現(xiàn)在把主要品牌的相機開機方向羅列一下。佳能的多是按是開機,通常在相機機身的頂部,輕按一下就可以開機。而同樣是按式開關,三星的卻要長按住才能開機。奧林巴斯也多為按式開關,但也有例外的,比如C-5050,C-5060都是撥動開關,還有另一種撥動開關是(off,play,照相)比如FE-160。松下幾乎全是切換(on/off)開關,也在機身頂部。佳能尼康也多為按式開關。另:有些相機可以用回放鍵直接開機,比如尼康和三星,佳能新出的一些卡片也可以通過回放鍵開機?! 〉诙剑合鄼C的電池是否有電。這個比較簡單,找一個有電的電池一試即可。但是在沒有第二塊電池的情況下,或者有2塊電池也不確定第二塊電池是否有電的情況下,要怎么檢查是否是電池的問題引起的呢。以索尼和卡西歐為例:電池倉內或者后屏有一指示燈,只要是電池有電放入相機中,就會有指示燈可以亮。維修術語中的不開機實際上指的是相機主板沒有電流,至少沒有驅動指示燈的電流。而很多用戶把不能照相統(tǒng)統(tǒng)說成是不開機是錯誤的。這里說的不開機,是指指示燈皆不亮,屏背光也不亮。比如有些相機在鏡頭有故障的時候顯示屏是不亮的,很多用戶和低級維修人員把其描述成不開機;比如三星的機器,鏡頭如果伸在外面沒有縮在機身內就會報警,嘀嘀二聲。如果不注意聽就以為是不開機了。而卡西歐相機則是報警聲音一點也沒有,有更多的維修人員以為是主板的問題。實際上像碰到這種情況就要好好觀察一下了。以卡西歐為例,按menu鍵不放,同時再按開機鍵,而進入了工廠模式,后面會顯示此機的固件版本。對于那些一碰到不開機的故障就要拆機機器檢查的方法是不付責任的?! 〉谌綑z測開機開關組件,比如佳能的ixus A 尼康的P3 P4,電池和卡蓋上有一個開關,如果卡蓋沒有關上或者此開關壞了,就會引起不開機故障。其實不是進水,不是嚴重摔壞,相機的主板故障率是很低的。一個是相機使用率很低,二是相機主板的做工相對較好。全世界的相機除了明基,愛國者,柯達,多為日本人生產(chǎn),日本人對產(chǎn)品質量關還是把得嚴一些的。而對于摔壞的相機。一般是主板板層級故障,幾乎沒有修復的可能?! 〉谒牟酱罅渴占鄼C的常見不開機故障原因知識。以佳能為例,比如A720,ixus960,G9如果不開機了。檢測一下電池是否有電,如果不是過水。一般是鑼絲釘?shù)粼谥靼迳狭?,這個屬于設計缺陷。如果經(jīng)常維修此型號一看到不開機,一看是這個型號就大體知道是什么故障了。所以為什么看病要去找老醫(yī)生,找專家。對維修的來說,知道故障原因就等于成功了一半,至少維修思路清晰了。是主板壞了,還是電源板壞了。維修報價分成維修費和更換配件費。這個時候就可以馬上給客戶報價了。從這個角度出發(fā),如果是一個即將邁入維修來的從業(yè)人員來說,如果接觸不到大量的要維修的機器,也就沒有必要學習維修。 第五步檢查保險電路。通常只有松下和索尼的維修提供電路圖紙,像佳能奧林賓得只提供機械圖。三星雖然也提供電路圖,而三星的板子做工極少有燒了保險而不開機的。相機的主板構成其實也很簡單原理與計算機主板的構成相當。大體是一個cpu,CCD處理芯片(AD),鏡頭驅動芯片,電源芯片,顯示屏驅動芯片,存儲器。不像電腦主板,有南北橋,有cpu,有顯卡,聲卡,bios等有眾多芯片。 完成以上5個步驟,基本上就可以快速地診斷出一個相機的不開機故障原因了。也就是通常說的初步檢測了。而剩下的步驟就是修復了。
8. 賓得鏡頭蓋
雍正時還沒有相機。雍正死于1735年10月8日,而最早的相機發(fā)明于1822年。
清世宗愛新覺羅·胤禛(yìn zhēn)(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8日),清朝第五位皇帝,清朝入關后第三位皇帝,康熙第四子,母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烏雅氏,1722—1735年在位,年號雍正。
相機的發(fā)展歷程:
1822年,法國的涅普斯在感光材料上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張照片,但成像不太清晰,而且需要八個小時的曝光。1826年,他又在涂有感光性瀝青的錫基底版上,通過暗箱拍攝了一張照片。
1839年,法國的達蓋爾制成了第一臺實用的銀版照相機,它是由兩個木箱組成,把一個木箱插入另一個木箱中進行調焦,用鏡頭蓋作為快門,來控制長達三十分鐘的曝光時間,能拍攝出清晰的圖像。
1841年光學家沃哥蘭德發(fā)明了第一臺全金屬機身的照相機。該相機安裝了世界上第一只由數(shù)學計算設計出的、最大相孔徑為1:3.4的攝影鏡頭。
1845年德國人馮·馬騰斯發(fā)明了世界上第一臺可搖攝150°的轉機。1849年戴維·布魯司特發(fā)明了立體照相機和雙鏡頭的立體觀片鏡。1861年物理學家馬克斯威發(fā)明了世界上第一張彩色照片。
1860年,英國的薩頓設計出帶有可轉動的反光鏡取景器的原始的單鏡頭反光照相機;1862年,法國的德特里把兩只照相機疊在一起,一只取景,一只照相,構成了雙鏡頭照相機的原始形式;1880年,英國的貝克制成了雙鏡頭的反光照相機。
1866年德國化學家肖特與光學家阿具在蔡司公司發(fā)明了鋇冕光學玻璃,產(chǎn)生了正光攝影鏡頭,使攝影鏡頭的設計制造,得到迅速發(fā)展。
隨著感光材料的發(fā)展,1871年,出現(xiàn)了用溴化銀感光材料涂制的干版,1884年,又出現(xiàn)了用硝酸纖維(賽璐珞)做基片的膠卷。1888年美國柯達公司生產(chǎn)出了新型感光材料--柔軟、可卷繞的“膠卷”。這是感光材料的一個飛躍。同年,柯達公司發(fā)明了世界上第一臺安裝膠卷的可攜式方箱照相機。
1906年美國人喬治·希拉斯首次使用了閃光燈。1913年德國人奧斯卡·巴納克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臺135照相機。
從1839年至1924年這個照相機發(fā)展的第一階段中,同時還出現(xiàn)了一些新穎的鈕扣形、手槍形等照相機。
從1925年至1938年為照相機發(fā)展的第二階段。這段時間內,德國的萊茲(萊卡的前身)、祿來、蔡司等公司研制生產(chǎn)出了小體積、鋁合金機身等雙鏡頭及單鏡頭反光照相機。
1931年,德國的康泰克斯照相機已裝有運用三角測距原理的雙像重合測距器,提高了調焦準確度,并首先采用了鋁合金壓鑄的機身和金屬幕簾快門。
1935年,德國出現(xiàn)了??怂_克圖單鏡頭反光照相機,使調焦和更換鏡頭更加方便。為了使照相機曝光準確,1938年柯達照相機開始裝用硒光電池曝光表。1947年,德國開始生產(chǎn)康泰克斯S型屋脊五棱鏡單鏡頭反光照相機,使取景器的像左右不再顛倒,并將俯視改為平視調焦和取景,使攝影更為方便。
1956年,聯(lián)邦德國首先制成自動控制曝光量的電眼照相機;1960年以后,照相機開始采用了電子技術,出現(xiàn)了多種自動曝光形式和電子程序快門;1975年以后,照相機的操作開始實現(xiàn)自動化。
在20世紀五十年代以前,日本的照相機生產(chǎn)主要是引進德國技術并加以仿制,如1936年佳能公司按照徠卡相機仿制了L39接口的35mm旁軸相機,尼康是在1948年才仿照康泰克斯制造出了旁軸相機。
PENTAX的前身旭光學工業(yè)公司1923年開始生產(chǎn)鏡頭,隨著日本侵略戰(zhàn)爭的擴大,日本軍隊對光學儀器的需求急劇增加,尼康、賓得和佳能等日本光學儀器廠都接到了大量的軍隊訂單,為侵華日軍生產(chǎn)望遠鏡、經(jīng)緯儀、飛機光學瞄準儀、瞄準鏡、光學測距機等等軍用光學儀器。隨著戰(zhàn)爭的結束,這些軍隊訂單已經(jīng)不再有,戰(zhàn)后軍工企業(yè)為生存不得不轉向民用品的生產(chǎn),光儀廠商尼康、佳能、賓得都先后開始了照相機生產(chǎn)。
1952年賓得引進德國技術并引入德國“PENTAX”品牌,生產(chǎn)出了“旭光學”的第一部相機。1954年,日本第一部單鏡頭反光照相機在旭光學-賓得公司制成。1957年作為日本照相機的后起之秀,又制造出了日本的第一部五菱鏡光學取景的單反照相機。此后美能達、尼康、瑪米亞、佳能、理光等公司爭相仿制、改進單反照相機及鏡頭技術,從而推動了民用照相機技術在日本的發(fā)展,世界單反照相機技術重心逐漸由德國轉移到了日本。
1960年,賓得推出的PENTAX SP相機問世,開創(chuàng)了照相機TTL自動測光技術。
1971年,賓得公司的SMC鍍膜技術申請了專利,并應用SMC技術開發(fā)生產(chǎn)出了SMC鏡頭,使得鏡頭在色彩還原和亮度以及消除眩光和鬼影兩方面都得到極大改善,從而顯著提高了鏡頭品質。得益于SMC技術,此后賓得鏡頭的光學素質達到了極大的改善,有多只賓得鏡頭被職業(yè)攝影師們推崇,甚至超越了德國頂級鏡頭蔡司鏡頭,成就了賓得相機一時的輝煌。(SMC是英文Super-Multi Coating的縮寫,意即超級多層鍍膜技術,應用這一技術,使得鏡頭中鏡片間光線的單次反射率能夠由5%下降到0.96-0.98%,整只鏡頭的光透過率高達96%以上。)雖然幾乎所有廠商生產(chǎn)的照相機鏡頭都聲稱采用了SMC技術,但是實測證明,在這一點上做得最好的,還是賓得鏡頭。
1969年,CCD芯片作為相機感光材料在美國的阿波羅登月飛船上搭載的照相機中得到應用,為照相感光材料電子化,打下技術基礎。
1981年,索尼公司經(jīng)過多年研究,生產(chǎn)出了世界第一款采用CCD電子傳感器做感光材料的攝像機,為電子傳感器替代膠片打下基礎。緊跟其后,松下、Copal、富士、以及美國、歐洲的一些電子芯片制造商都投入了CCD芯片的技術研發(fā),為數(shù)碼相機的發(fā)展打下技術基礎。1987年,采用CMOS芯片做感光材料的相機在卡西歐公司誕生。
9. 賓得sp鏡頭拆卸
19世紀初,一個叫尼普斯的法國陸軍軍官,花了10年時間研究保存影像的方法終于在1826年成功地將他家窗外的景象拍攝在白錫板上。這是世界上第1張照片,它的曝光時間長達8小時。第二年,他又和達蓋爾研究照相術,試圖把影像拍攝在玻璃板上。不幸的是,尼普斯沒有等到成功的那一天就去世了。1833年,達蓋爾把玻璃板底片的靈敏度,提高到足以拍攝人像。后來,他又發(fā)明了銀版照相法——“達蓋爾照相術”。它是由兩個木箱組成,把一個木箱插入另一個木箱中進行調焦,用鏡頭蓋作為快門,來控制長達三十分鐘的曝光時間,能拍攝出清晰的圖像。
1841年光學家沃哥蘭德發(fā)明了第一臺全金屬機身的照相機。該相機安裝了世界上第一只由數(shù)學計算設計出的、最大相孔徑為1:3.4的攝影鏡頭。
1845年德國人馮·馬騰斯發(fā)明了世界上第一臺可搖攝150°的轉機。1849年戴維·布魯司特發(fā)明了立體照相機和雙鏡頭的立體觀片鏡。1861年物理學家馬克斯威發(fā)明了世界上第一張彩色照片。
1860年,英國的薩頓設計出帶有可轉動的反光鏡取景器的原始的單鏡頭反光照相機。
1862年,法國的德特里把兩只照相機疊在一起,一只取景,一只照相,構成了雙鏡頭照相機的原始形式。
1880年,英國的貝克制成了雙鏡頭的反光照相機。
1866年德國化學家肖特與光學家阿具在蔡司公司發(fā)明了鋇冕光學玻璃,產(chǎn)生了正光攝影鏡頭,使攝影鏡頭的設計制造,得到迅速發(fā)展。
隨著感光材料的發(fā)展,1871年,出現(xiàn)了用溴化銀感光材料涂制的干版,1884年,又出現(xiàn)了用硝酸纖維(賽璐珞)做基片的膠卷。
1888年美國柯達公司生產(chǎn)出了新型感光材料--柔軟、可卷繞的“膠卷”。這是感光材料的一個飛躍。同年,柯達公司發(fā)明了世界上第一臺安裝膠卷的可攜式方箱照相機。
1906年美國人喬治·希拉斯首次使用了閃光燈。1913年德國人奧斯卡·巴納克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臺135照相機。
從1839年至1924年這個照相機發(fā)展的第一階段中,同時還出現(xiàn)了一些新穎的鈕扣形、手槍形等照相機。
從1925年至1938年為照相機發(fā)展的第二階段。這段時間內,德國的萊茲(萊卡的前身)、祿來、蔡司等公司研制生產(chǎn)出了小體積、鋁合金機身等雙鏡頭及單鏡頭反光照相機。
1902年,德國的魯?shù)婪蚶觅惖脿栍?855年建立的三級像差理論,和1881年阿貝研究成功的高折射率低色散光學玻璃 ,制成了著名的“天塞”鏡頭,由于各種像差的降低,使得成像質量大為提高。在此基礎上,1913年德國的巴納克設計制作了使用底片上打有小孔的 、35毫米膠卷的小型萊卡照相機-徠卡單鏡頭旁軸照相機。不過這一時期的35毫米照相機均采用不帶測距器的透視式光學旁軸取景器。
1931年,德國的康泰克斯照相機已裝有運用三角測距原理的雙像重合測距器,提高了調焦準確度,并首先采用了鋁合金壓鑄的機身和金屬幕簾快門。
1935年,德國出現(xiàn)了??怂_克圖單鏡頭反光照相機,使調焦和更換鏡頭更加方便。為了使照相機曝光準確,1938年柯達照相機開始裝用硒光電池曝光表。
1947年,德國開始生產(chǎn)康泰克斯S型屋脊五棱鏡單鏡頭反光照相機,使取景器的像左右不再顛倒,并將俯視改為平視調焦和取景,使攝影更為方便。
1956年,聯(lián)邦德國首先制成自動控制曝光量的電眼照相機;1960年以后,照相機開始采用了電子技術,出現(xiàn)了多種自動曝光形式和電子程序快門;1975年以后,照相機的操作開始實現(xiàn)自動化。
在20世紀五十年代以前,日本的照相機生產(chǎn)主要是引進德國技術并加以仿制,如1936年佳能公司按照徠卡相機仿制了L39接口的35mm旁軸相機,尼康是在1948年才仿照康泰克斯制造出了旁軸相機。
PENTAX的前身旭光學工業(yè)公司1923年開始生產(chǎn)鏡頭,隨著日本侵略戰(zhàn)爭的擴大,日本軍隊對光學儀器的需求急劇增加,尼康、賓得和佳能等日本光學儀器廠都接到了大量的軍隊訂單,為侵華日軍生產(chǎn)望遠鏡、經(jīng)緯儀、飛機光學瞄準儀、瞄準鏡、光學測距機等等軍用光學儀器。
隨著戰(zhàn)爭的結束,這些軍隊訂單已經(jīng)不再有,戰(zhàn)后軍工企業(yè)為生存不得不轉向民用品的生產(chǎn),光儀廠商尼康、佳能、賓得都先后開始了照相機生產(chǎn)。1952年賓得引進德國技術并引入德國“PENTAX”品牌,生產(chǎn)出了“旭光學”的第一部相機。1954年,日本第一部單鏡頭反光照相機在旭光學-賓得公司制成。
1957年作為日本照相機的后起之秀,又制造出了日本的第一部五菱鏡光學取景的單反照相機。此后美能達、尼康、瑪米亞、佳能、理光等公司爭相仿制、改進單反照相機及鏡頭技術,從而推動了民用照相機技術在日本的發(fā)展,世界單反照相機技術重心逐漸由德國轉移到了日本。
1960年,賓得推出的PENTAX SP相機問世,開創(chuàng)了照相機TTL自動測光技術。1971年,賓得公司的SMC鍍膜技術申請了專利,并應用SMC技術開發(fā)生產(chǎn)出了SMC鏡頭,使得鏡頭在色彩還原和亮度以及消除眩光和鬼影兩方面都得到極大改善,從而顯著提高了鏡頭品質。得益于SMC技術,此后賓得鏡頭的光學素質達到了極大的改善,有多只賓得鏡頭被職業(yè)攝影師們推崇,甚至超越了德國頂級鏡頭蔡司鏡頭,成就了賓得相機一時的輝煌。雖然幾乎所有廠商生產(chǎn)的照相機鏡頭都聲稱采用了SMC技術,但是實測證明,在這一點上做得最好的,還是賓得鏡頭。1969年,CCD芯片作為相機感光材料在美國的阿波羅登月飛船上搭載的照相機中得到應用,為照相感光材料電子化,打下技術基礎。
1981年,索尼公司經(jīng)過多年研究,生產(chǎn)出了世界第一款采用CCD電子傳感器做感光材料的攝像機,為電子傳感器替代膠片打下基礎。緊跟其后,松下、Copal、富士、以及美國、歐洲的一些電子芯片制造商都投入了CCD芯片的技術研發(fā),為數(shù)碼相機的發(fā)展打下技術基礎。1987年,采用CMOS芯片做感光材料的相機在卡西歐公司誕生。?
2018年9月,世界海關組織協(xié)調制度委員會第62次會議作出了對中國無人機產(chǎn)品有利的決定,將無人機歸類為“會飛的照相機”。
10. 賓得相機拆解
最通行的做法是,留鏡頭,扔掉機身,完畢。
分兩種情況。
第一是理光單反相機,大部分是賓得的PK口,可以直接上到賓得數(shù)碼機身,只能手動對焦。
第二種是旁軸類,只能挖頭,裝上轉接環(huán),可以適用各類微單相機機身(因為法蘭距的原因,單反機身不能用)。
而數(shù)碼后背的價格,足夠你買數(shù)碼相機機身了,適用重度玩家。
多數(shù)的數(shù)碼后背,皆對標645或66(120相機)機身,重要的原因是這些機身,均使用獨立的片匣與供電系統(tǒng),安裝更簡單。而類似于哈蘇之類的120相機系統(tǒng)價格貴、成像質量高,不會讓數(shù)碼后背的價格成為負擔。
所以,理光雖有120膠片相機系統(tǒng),但它是雙反,沒有可拆卸的片匣系統(tǒng),就不在考慮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