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賓得新鏡頭HD70-300
1、騰龍70-300有兩款,分別為不帶防抖的A17和帶防抖的A005,前者放大倍率為1:2,最近對焦距離0.95m,具有“偽微距”功能;后者的放大倍率為1:4,最近對焦距離1.5m,無微距功能。
2、同一焦距鏡頭是否帶微距功能,主要取決于鏡頭的最近對焦距離,對焦距離近放大倍率就大,達到1:1才能稱為真正的微距鏡頭。
3、在單反相機上進行微距拍攝不需要特定的操作,能夠完成構圖、對焦和測光即可。拍靜物時,建議上三腳架并用手動對焦。把鏡頭變焦到180_300端既可使用微距。只能達到 1:2。
2. 賓得hd da70
綜合考慮性價比,應該是適馬1770新版更適合些
1、價格差了幾百塊,但是作為原廠頭應該來說DA1770現(xiàn)在的價格也算很合理了。
2、適馬的光圈雖然是浮動的,但是仍然比1770恒定的要大一些,還帶微距功能,這點聊勝于無。
3、適馬的HSM感覺比賓得的SDM馬達可靠些,對焦性能要強一些;而適馬新版本的做工也不錯了,這點原廠沒有拉開很大差距。
4、原廠的1770光圈全開可用,銳度不錯,色彩出色。
所以如果執(zhí)迷于賓得原廠色彩,選擇DA1770
如果普通使用,看重性價比的,適馬1770
PS:其實目前比較火、性價比更高的鏡頭,是適馬17-50 2.8
3. 賓得新鏡頭2021
pentax應該是奔馳牌子
4. 賓得新鏡頭發(fā)布
1.PENTAX SMC FA 31mm F1.8 AL Limited
2.PENTAX SMC FA 43mm F1.9 Limited
3.PENTAX SMC FA 77mm F1.8 Limited
4.PENTAX SMC DA 21mm F3.2 AL Limited
5.PENTAX SMC DA 40mm F2.4 Limited
6.PENTAX SMC DA 70mm F2.4 Limited
7.大金:Pentax SMC FA* 250-600mm F5.6 ED-IF
8.小金:Pentax SMC FA* 80-200mm F2.8 ED-IF【鏡皇“小金”】
9.小小金:Pentax SMC FA* 28-70mm F2.8 AL。
5. 賓得新鏡頭研發(fā)
所謂紅字就是F系列,賓得第一代自動對焦鏡頭,紅色的字體配色僅僅是一個巧合,不代表有任何更深的含義。
F系列很短命,很快就被FA系列取代。盛傳的哈蘇實驗室評測19支最好鏡頭里有兩支F頭,未必是因為F比FA強,而是因為哈蘇實驗室搞這個評測時恰巧FA還沒推出來。還有人說紅字F全采用玻璃鏡片和金屬內鏡筒,而FA開始使用樹脂片和塑料鏡筒,檔次更高。這也是毫無根據(jù)的,任何同時擁有很多F和FA頭的老用家都不會贊同這個觀點。實際上F外層橡膠皮容易開膠,手動對焦環(huán)也很窄,根本談不上比FA檔次高?!百e得紅字”和“佳能紅圈”根本不是一個概念,僅僅是炒家借涂裝上的一個偶然吹捧出來的。賓得有很強的光學實力,這一點賓得用家應該有足夠的自信,賓得的光學水平并不僅僅體現(xiàn)在曇花一現(xiàn)的F系列上。從實用角度講,F(xiàn)A、DA都好于F;用做工手感角度講,更早的螺口、K、M、A都比F好得多。F的時代,是自動對焦技術迅速風靡的時代,諸家黯淡,只有美能達獨領風騷。尼康守著手動在死扛,奧林巴斯搞出一些怪東西后干脆放棄,佳能忍痛壯士斷腕,賓得也是疲于應付。賓得的精華還是在最早的Takumar時代和近期的“公主”時代。引用某P家資深用戶的說法: “我也來說兩句。Modern Photography(《現(xiàn)代攝影》)的這個老測試的確只能說明在當時,F(xiàn)50/1.4的表現(xiàn)非常出眾。但是,為什么找不到《現(xiàn)代攝影》的FA50/1.4測試報告來為那些斷言FA50不如F50的同學們提供論據(jù)呢?答案很簡單,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Modern Photography被競爭對手Popular Photography(《大眾攝影》)給兼并了,《現(xiàn)代攝影》雜志從此消失了。而《大眾攝影》很快就推出了一套他們至今還在延續(xù)使用的鏡頭測試評估體系,這個體系和原來《現(xiàn)代攝影》的測試評估方式完全不同,沒有可比性?!冬F(xiàn)代攝影》消失的時候,F(xiàn)A系列鏡頭都還沒有面世。所以,我們永遠也沒有機會看到《現(xiàn)代攝影》用同一套測試評估方式對F和FA50的數(shù)據(jù)。我個人認為F和FA兩者光學設計是一樣的,只可能有個體差異?!?下面有人回復: “恨死你們了,剛想整兩個紅字頭當js,你們就說的這么明白,怎么賣啊” “你注定當不了JS,是接盤,哈哈。曾經(jīng)也動過紅字的念頭,但想想那個花花綠綠的顏色就不爽。慶幸啊,沒接這盤”6. 賓得k70鏡頭
根據(jù)胡子哥的評測,K70畫質很好,解析力甚至優(yōu)于K32,另外可用ISO最高102400,比K32高,但既然同樣大小的底,K70高感可能比K32高一些,但目測不會太明顯。 K70對新手和普通家庭用戶更友好,有翻轉屏、WIFI、體積更小巧、價格更便宜。 K32傾向于專業(yè)級用戶,金屬機身、肩屏、更強的續(xù)航、雙SD卡槽、內置GPS追星功能。 對焦系統(tǒng)和連拍性能,K70是弱于K32的,尤其是對焦,K70已經(jīng)不是這個年代應該有的水準了,被牙膏廠完爆,視頻能力也被牙膏廠完爆。但如果你只是拍靜態(tài)照片,主要是一些擺拍,而不太涉及運動題材和視頻拍攝,K70的對焦系統(tǒng)也完全夠用。 一句話K70的核心性能完全能夠滿足你的需求,而如果你想要追焦、連拍、視頻,K32、K1都滿足不了你。 而且根據(jù)買新不買舊的道理,我也推薦K70。
7. 賓得70-210鏡頭測評
理光就算了,老掉牙的手動頭。玩手動就玩定焦,變焦老頭真就算了。
賓得70-210,你說的是那只A頭吧,色彩膠片特征,就是說的“德味”吧,70端有微距,很不錯。
DA50-200,的確套頭素質,但不算很差很超值。
仁者見仁,一些玩家認為不如上面70-210。但DA50-200是數(shù)碼優(yōu)化鏡頭,理論上更適用數(shù)碼機身,改善膠片鏡頭紫邊現(xiàn)象等。買哪個還是自己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