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電影鏡頭多少毫米
16毫米電影幕布是0.016米
16毫米=0.016米
1毫米(mm)=0.001米(m)。
毫米,英文縮寫mm(或毫米,又稱公厘(或公厘),是長度單位和降雨量單位,英文縮寫mm。1毫米相當于1米的一千分之一。也可以是main memory的縮寫,即主存儲器的縮寫。是計算機硬件的一個重要部件,其作用是存放指令和數(shù)據(jù),并能由中央處理器(CPU)直接隨機存取。
2. 多少毫米的鏡頭
mm為鏡頭焦距,意思是毫米。
計算方法就是:鏡頭轉(zhuǎn)換系數(shù)(裁切系數(shù))x 鏡頭的實際焦距
鏡頭焦距是指鏡頭光學后主點到焦點的距離,是鏡頭的重要性能指標。鏡頭焦距的長短決定著拍攝的成像大小,視場角大小,景深大小和畫面的透視強弱。
鏡頭的焦距是鏡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鏡頭焦距的長短決定了被攝物在成像介質(zhì)(膠片或CCD等)上成像的大小,也就是相當于物和象的比例尺。當對同一距離遠的同一個被攝目標拍攝時,鏡頭焦距長的所成的象大,鏡頭焦距短的所成的象小。
根據(jù)用途的不同,照相機鏡頭的焦距相差非常大,有短到幾毫米,十幾毫米的,也有長達幾米的。
擴展資料
如何選擇鏡頭
1、工作波長、變焦與定焦
視覺系統(tǒng)通常使用環(huán)境是在可見光范圍內(nèi),這樣的鏡頭是我們最常用的,也有一些系統(tǒng)比較特殊,使用環(huán)境是在紫外或者紅外波段,需要選用專門的紫外或者紅外鏡頭。
大多數(shù)視覺系統(tǒng)的工作距離和放大倍數(shù)是不變的,因此鏡頭焦距也是固定的,但部分系統(tǒng)需要在工作距離變化后保持放大倍數(shù)穩(wěn)定,或者在工作距離不變的情況下獲得不同的放大倍數(shù),這樣我們需要選用變焦鏡頭。
2、 遠心鏡頭與標準工業(yè)鏡頭
對于精密測量的系統(tǒng),需要選用遠心鏡頭,它的特點是:物體在景深范圍內(nèi)移動,光學放大倍數(shù)不變,這就避免了測試過程中工作距離的輕微改變導致系統(tǒng)放大倍數(shù)的變化,保證了系統(tǒng)規(guī)定測量精度。對于一般的工業(yè)測量、缺陷檢測或者定位等,對物體成像的放大倍率沒有嚴格要求,只要選用畸變小的鏡頭,就可以滿足要求。
3、靶面大小與分辨率
鏡頭成像面大小必須大于與之配套的CCD相機的靶面,這樣CCD相機的芯片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
鏡頭的選擇要考慮其分辨率要與相機的像元大小等匹配,這樣設(shè)計的系統(tǒng)能充分利用CCD相機的分辨精度,還能使系統(tǒng)的經(jīng)濟性達到最佳。
4、 視場角與焦距
通過系統(tǒng)要求的視場角可以找到對應(yīng)焦距的鏡頭,而通過系統(tǒng)提供的分辨率和相機的像元等參數(shù),可以利用基本的幾何光學原理計算出合適的系統(tǒng)焦距。
下面來看一個實際的鏡頭選型的例子:為視覺檢測系統(tǒng)選擇鏡頭,已知條件是:相機靶面為2/3”,像元尺寸為6.45um x6.45um ,C-mount,工作距離大于200mm,系統(tǒng)分辨率為0.05mm, 光源采用白色LED光源。
第一:因為采用白色光源,所以肯定是普通的可見光鏡頭;
第二:工作距離不變,分辨率固定,可以知道鏡頭是定焦鏡頭;
第三:相機的Nyquist頻率為:1000/(2x6.45)=77.5,所選用的鏡頭分辨率應(yīng)該不小于77.5lp/mm,這樣才能保證系統(tǒng)分辨率最佳;
第四:工作焦距計算:鏡頭放大倍數(shù)為M=6.45/(0.05X1000)=0.13,焦距=工作距離*放大倍數(shù)/(放大倍數(shù)+1)=23mm,選擇25mm焦距的鏡頭;
第五:根據(jù)以上說明,我們選擇的鏡頭是:2/3”, C-mount,焦距為25mm,分辨率在80-100lp/mm的工業(yè)鏡頭。
3. 電影鏡頭多少毫米好
攝像頭的16MM或者是6MM只是攝像頭鏡頭的大小,16MM的鏡頭能夠看得遠但是范圍沒有那么寬,而6MM的鏡頭看不了那么遠但是確能看得比較寬,所以兩者各有優(yōu)點缺點。
4. 電影畫面尺寸是多少厘米
中國電影博物館(高21米,寬27米,屏幕面積567平方米)
廣東東莞萬達影城(高22米,寬28米,屏幕面積616平方米)
上海和平影都(高15米,寬20米,屏幕面積300平方米)
北京華星影城雙安店(高18米,寬26米,屏幕面積468平方米)
北京石景山萬達影城(高12.6米,寬21.3米,屏幕面積268平方米)
長春萬達歐亞影城(高13.4米,寬21.8米,屏幕面積292平方米)
長沙萬達影城(高16.5米,寬22.5米,屏幕面積371平方米)
5. 拍電影用多少毫米的鏡頭
全畫幅的話,剛好這幾個鏡頭,我都有,包括:35mm,50mm,85mm。如圖一,即是我的幾個定焦鏡頭。
圖二是我用85mm拍攝的圖片,85mm人像之王,屬于長焦,配合大光圈,很容易做到背景虛化,特寫適合,不過需要掌握好光線,角度,85mm拍人像可能會有點點發(fā)胖。
圖三是我用50mm鏡頭拍的圖片,當然不是50mm1.8,是我已經(jīng)出掉的50mm 1.2拍攝的,不過這個可以做參考,焦段適中,拍人像掌握好的話,畸變不大,50mm在比較小的室內(nèi),有點點拉不開,室外還好,我覺得50mm頭比較適合拍小品,拍日系。
圖四,是我用35mm鏡頭拍攝的照片,35mm有畸變感,小廣角了,拍人像會看起來比較瘦,拍環(huán)境人像蠻合適。
其實,樓主可以優(yōu)先選擇50mm鏡頭,進行練習,畢竟價格實惠,投入不大。對距離感有一定把握之后,再考慮35mm和85mm。
6. 電影鏡頭一般多少焦距
每個鏡頭都是以毫米表示的焦距來區(qū)分的,比如50mm鏡頭,一些常見的焦距范圍從17mm鏡頭到200mm鏡頭。不過,有些鏡頭的焦距非常短,如4mm的魚眼鏡頭,或者超長焦距,如1200mm長焦鏡頭。焦距就是透鏡的光學中心到圖像傳感器之間的距離,焦距越長,比如100mm,視角就越窄;焦距越短,比如
24mm,視角就越寬。
7. 拍電影鏡頭一般用多少mm的
拍攝視頻是選用35mm定焦鏡頭還是選用550mm定焦鏡頭,首先要看多數(shù)情況下拍攝的對象與場景,如果以拍攝大場面如風光、建筑等等為主,建議使用廣角的35mm定焦鏡頭,如果是以拍攝人像為主,建議使用50mm定焦鏡頭,又被稱為標準鏡頭,其視角比較符合人眼視覺效果,近距離拍人像不會畸變。
8. 電影鏡頭多少毫米最好
攝像頭焦距2.8mm好。
1、焦距越短,視角越大:看的范圍越大。焦距越長,視角越下。看的范圍越小。2.88mm的毫米數(shù)值小,4mm的毫米數(shù)值大,相比較而言,2.88mm的監(jiān)控看的比4mm監(jiān)控近,適合小范圍的。而4mm的監(jiān)控更適合大范圍的區(qū)域,6mm就更大了。
2、監(jiān)來控攝像頭的鏡頭毫米數(shù)值越大,看的越遠:但是攝像頭的有效角度就越小,角度小距離攝像頭近的東西可能就不在有效范圍內(nèi),因為在它的角度之外。
3、監(jiān)控攝像頭的鏡頭毫米數(shù)值越小,看的越近:但是攝像頭的有效角度就越大或?qū)?,角度大距離攝像頭近的東西也能很好的覆蓋,并且也能看清楚,反之看遠了就不清晰。
9. 電影每個鏡頭多少秒
如果是在電影中,一般一秒有24幀,但是現(xiàn)在向高清邁進,一秒有48幀。如果是電視中,有兩種制式,PAL制式每秒鐘25幀,NTSC制式每秒鐘30幀。
1、在電影中應(yīng)用,在放映電影的過程中,畫面被一幅幅地放映在銀幕上。畫幅移開時,光線就被遮住,幕上便出現(xiàn)短暫的黑暗;每放映一個畫幅后,幕上就黑暗一次,人眼在觀察景物時,光信號傳入大腦神經(jīng)需經(jīng)過一段短暫時間,光的作用結(jié)束時,視覺也不立即消失,這就增強了人的視覺享受效果。
2、可以當成圖像,幀又稱為內(nèi)部畫面,通常是一組連續(xù)畫面的第一個幀,經(jīng)過適度地壓縮,做為隨機訪問的參考點,就可以被當成圖像。
10. 電影鏡頭口徑
普通電影攝影鏡頭的種類繁多,有多種的分類方法,其中是依據(jù)焦距值的大小以及焦距能否調(diào)節(jié)進行分類是一種主要的方法。按這種方法可以將攝影鏡頭分為定焦距攝影鏡頭與變焦距攝影鏡頭兩大類。
其中定焦距攝影鏡頭是指焦距固定不變的鏡頭。
根據(jù)焦距的長短,又可將拍攝同尺寸畫幅的定焦距攝影鏡頭分為
短焦距攝影鏡頭
標準攝影鏡頭
長焦距攝影鏡頭三類。
現(xiàn)在電影界著名的 攝影師普遍認為應(yīng)該把所拍攝畫幅水平像角與人眼視場水平的視角(30度)相接近的那個焦距的攝影鏡頭,稱為該類型電影攝影機的標準焦距攝影鏡頭。
電影攝影機的標準攝影鏡頭。在將焦距小于標準鏡頭的攝影鏡頭統(tǒng)稱為是短焦距攝影鏡頭又稱為是廣角鏡頭。而把焦距大于標準鏡頭的攝影機呢稱之為視場焦距攝影鏡頭。
短焦距攝影鏡頭的焦距比較短,在電影攝影和圖片攝影中又被細分為超廣角攝影鏡頭和普通廣角攝像鏡頭兩類。
一般35mm電影攝影鏡頭系列中焦距自9mm至20mm的鏡頭,135相機圖片攝影鏡頭系列中焦距在17mm至21mm的鏡頭(視角大于90度的非魚眼)稱之為超廣角鏡頭。
在35mm電影攝影中,把焦距等于或大于24mm,而又比40mm標準鏡頭焦距段的攝影鏡頭成為普通廣角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