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物攝影反光
背景要用一張灰色漸變紙 白色在下平鋪 灰色在上做背景 這是文物拍攝常用的 攝影燈和正常拍攝一樣 一邊一個 使器物無影就行 然后不要開閃光燈 因為閃光燈會使瓷器反光
2. 文物攝影圖片
1.ISO感光度 感光度,又稱為ISO值,是衡量底片對于光的靈敏程度。 簡單來說,就是當ISO值越高,越能在光源不理想的情況下實現(xiàn)正常拍攝,但是ISO的提高也意味著畫質的下降。 日常拍夜景的話,建議大家設置在400-800之間,這樣拍出的夜景比較理想。 假如你想拍攝突出燈光效果比較強的夜景,也可將ISO參數(shù)調至100左右,使用腳架長時間曝光。這樣可保持影像品質清晰銳利。 2.S快門速度 手機相機上的“S”圖標就是快門,快門速度影響著進光量的多少,所以它可以控制畫面的明暗。 如果是要拍快速移動的物體,可以將快門調至1/1000秒、1/1600秒、1/2000秒。 如果快門速度長達30S的時候,我們就可以拍攝光繪,拍攝星空。不確定的情況下,可使用不同快門的畫面進行對比調整。 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在曝光時間結束前保持手機靜止,這樣才能拍出好看的畫面,否則畫面會很模糊。 3.EV曝光補償 EV就是曝光補償,這個設置很簡單:光線太暗就調高曝光補償值,突顯畫面的清晰度;光線太亮,就降低曝光補償值,數(shù)值調到能拍出清晰的照片就行了。 如果你拿不準該調高還是調低,多拍幾張,對比一下就有答案了。 4.AF對焦方式 對焦方式,手機相機的專業(yè)模式有三種,分別是AF-S、AF-C、MF。 三種模式分別對應三種不同的拍攝對象,AF-S適合拍靜物,AF-C適合拍移動的物體,MF則是手動對焦。 重點說一下AF-C連續(xù)自動對焦,在這個模式下,相機會鎖定被攝主體所在區(qū)域,一旦目標與相機之間的相對焦點發(fā)生改變,相機會自動再次對焦。 所以AF-C特別適合運動中的物體。 5.AWB白平衡 為了讓我們拍出的照片不受外界光源影響,相機專業(yè)模式下將光源劃分為了不同的種類,如鎢絲燈、白熾燈、陰天等等。 拍照的時候根據(jù)所處的環(huán)境,選擇相應的模式即可。懶得分辨模式或搞不清楚光源的時候,自動模式AWB是最好的選擇。 以上就是手機拍照專業(yè)模式中的主要參數(shù)設置。其實拍照這件事主要在于實踐,在實踐中積累自己的經(jīng)驗。 當你不明白應該如何設置參數(shù)時,多嘗試、多對比,然后記住這個參數(shù),遇到同樣的場景就可以反復使用了。
3. 文物攝影反光怎么辦
鑒定方法有:
1.用紫光燈照射外盒上的徽章,會出現(xiàn)“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并且需要注意一點“點”字的四個點是不反光的是黑色的。假的則做不到這點。
注意看點字的4個點是黑色的。
2.用紫光燈照射外盒上兩側開口處,分別印有“國窖1573”的熒光字樣,并且熒光字兩側有虛線。
顯示“國窖1573”字樣
3.用紫光燈照射外盒底部,會出現(xiàn)四條橫線。
顯現(xiàn)4條橫線暗記
用肉眼觀察
1.在不借助工具的情況下,看外盒國字缺陷處的底色是紅色的,假的底色則是金色。
仔細對比觀察
2.肉眼觀察包裝上的橫切面是紅色的,假的則是紙盒顏色。
4. 文物透光鏡
相信不少人逛博物館看到銅鏡時,都有這樣的疑問。
其實銅鏡正面就是像今天一樣的鏡面,平滑光潔干凈,是用來照見自己的。但博物館中的銅鏡都是千年之前的文物,已經(jīng)生銹,所以就沒展示出來。是的,玻璃鏡直到明朝才逐漸出現(xiàn)并普及,漢唐時候沒有玻璃鏡,只能用磨光的銅作鏡子。在漢代時,有一種銅鏡,其外形與一般銅鏡無殊,但當光線照射鏡面時,在墻上可以映出與鏡背銘文和紋飾相應的影像,稱為“透光鏡”,甚為珍貴。主要是官營手工業(yè)的閉塞性。官營手工業(yè)經(jīng)營特點:由官府統(tǒng)一管理,工匠世代為官府勞作;其生產范圍廣泛,資金雄厚,規(guī)模大,分工細,水平高;古代手工業(yè)占主導地位;由于官營手工業(yè)缺乏競爭,產品質量低,生產效率低,弊端叢生。官營手工業(yè):(1)產生:西周時期(2)特點:①官府統(tǒng)一經(jīng)營管理、工匠職業(yè)世襲②生產范圍廣、規(guī)模大、分工細致③明代以前占據(jù)著古代手工業(yè)的主導地位。(3)優(yōu)勢: 資金雄厚,規(guī)模經(jīng)營有利于精細分工與協(xié)作,工匠集中,管理嚴格,有利于古代手工業(yè)技藝的提高。(4)不足:不計成本,不入市場,供官府和貴族消費,缺乏競爭,采取強制勞動,超經(jīng)濟剝削手段,激化矛盾。5. 文物攝影反光圖片
一般在博物館拍照不允許使用閃光燈的,因為閃光燈的強光會損傷文物的,所以在拍攝中用大光圈、提高感光度,或直用A十模式。下面是去年4月在寧夏吳忠市博物館拍的展品。
6. 文物攝影的用光方法
①木靈,經(jīng)常發(fā)生變化,即綠色25頁可翻動的花瓶,四花同現(xiàn),翻出四朵花,利用兩張透明紙,拼出四花同現(xiàn)文字,把四花同現(xiàn)文字放入25頁框里,圈中文字為“關鍵字葫蘆”
②金靈,利用24頁的鏡子,在46頁,拼出圖案,鏡中文字為“龍珠碎裂”
③光靈,滅火的缸,在第26頁,用光照射缸的背面,對話框中文字為“終于提取到力量啦!下一步的關鍵詞是茶壺”
④土靈,橫豎都是二,井,38頁的井,反向平視井的圖案,得到文字“風箏背后” 風箏在封皮斗上,風箏背后,文字為“提速到力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