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繪畫與攝影結合的論文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
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2. 繪畫與攝影之間有什么聯系
攝影與畫畫從物質上說沒有任何牽連,但從本質上說又有千絲萬縷的聯系!他們所表現的、所記錄的都是作者想傳達的美與情感!是作者讀過的書,是作者走過的路!攝影是畫畫的另外一種延伸!
3. 攝影與繪畫的相互影響
這根本就不存在誰取代誰的問題。
攝影與繪畫是兩種不同的藝術表現形式,攝影表現更多的是寫實的畫面,借助寫實向氛圍轉化。攝影可以向繪畫借鑒,但卻不能像繪畫一樣自由的表達,很大程度上受到器材的約束,攝影必須借助客觀存在去拍攝完成。
繪畫的門類、畫種眾多,有寫實、抽象之分,有西畫、國畫之分。即便是寫實,也不是完全的描摹現實存在,一個人物、一棵小草、一根線條、一塊色彩,都是經過畫家的提煉升華,很大程度上是一種主觀創(chuàng)造,表現作者的內在精神。繪畫可以畫沒有的東西、可以畫未來的東西、可以畫過去的東西,這是攝影所不具備的。
4. 繪畫與攝影結合的藝術家
媒體工作者,自媒體工作者,照片需要自己拍攝,也需要美工操作。
5. 繪畫與攝影結合的論文怎么寫
說白了大部分美術學的學生畫的都比較次,因為美術學的繪畫考試內容較簡單,還有寫論文的考試。比較注重文化課內容。學習的是理論美術。專業(yè)繪畫就不用介紹了吧。
6. 繪畫與攝影結合的論文題目
楊家安 - 東北師大美術學院美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免費編輯 修改義項名
所屬類別 :
教師
楊家安,1950 年出生于哈爾濱,東北師大美術學院,藝術理論研究中心主任,美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楊家安
出生日期
1950.8
職業(yè)
教授、博士生導師
性別
男
職稱
教授、博士生導師
目錄
1人物經歷
2研究方向
3主要貢獻
4獲獎記錄
折疊編輯本段人物經歷
1950 年出生于哈爾濱。
1968年高中畢業(yè)后赴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三師二十團六營工作。
1978年畢業(yè)于東北師大中文系。
1978年至今任東北師大美術學院,藝術理論研究中心主任,美學教授,博士生導師。1979 年北京大學哲學系美學研究室進修。
1980年中央美術學院 中央音樂學院進修。
1980年參加由文化部、教育部、北師大聯合舉辦的第一屆全國高校美學教師進修班。
社會學術兼職:
歷任教育部人文社會學科專家組評委。
吉林省普通高中新課程改革實驗專家組成員。長春市普通高中新課程改革實驗專家組成員。
中華全國美學學會、吉林省美學學會常務理事。
吉林省美學學會藝術學科教育委員會會長。
民進吉林省教育委員會主任。
民進長春市委常委。
民進東北師范大學總支主任。
長春市第 9、 10、 11屆政協(xié)委員教學工作。
折疊編輯本段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方向:美育教育,美術課程與教學論。
折疊編輯本段主要貢獻主要科研項目
主持:
農村中小學藝術教育發(fā)展策略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 牟云剛,楊家安。
農民中小學美術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現狀與策略 教師教育研究基金項目 楊家安。
吉林省中小學藝術教育現狀與對策研究 吉林省教育廳十一五社科重點項目 楊家安。
美學概論 校內項目 楊家安。
長春市高新產業(yè)開發(fā)區(qū)街道景觀美學研究 企事業(yè)單位委托項目 楊家安。
基于擴大長春國際影響力的塑造城市建設特色文化問題研究 市科技局 楊家安。
高校美術專業(yè)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的研究與實踐 校內項目 楊家安。
著作:
《藝術美學》 吉林大學出版社 2008.12.1 二人合著。
《偽滿時期長春城市規(guī)劃與建筑研究》 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8.1.1二人合著。
《美學概論》 吉林大學出版社 2004年 6月 自著。
《藝術概論》 吉林美術出版社 2003年 8月 自著。
《文藝美學》 中國展望出版社 1996年 9月 合著。
《繪畫美》 吉林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 自著。
《美的欣賞》 吉林美術出版社 自著。
《藝術概論》 遼寧人民出版社 2005年 5月 主編。
《美術欣賞》(中國部分) 時代文藝出版社 1996年 8月 二人合著。
《美術欣賞》(外國部分) 時代文藝出版社 1996年 8月 二人合著。
《美術教師參考書》( 4本 ) 吉林美術出版社 主編。
12. 《美術高考題解》 吉林攝影出版社 2000年 8月 主編。
論文:
《后現代藝術的先行者杜尚》 文藝爭鳴 CSSCI( A)級 10.2.獨撰。
《關于農村中小學藝術教育的調查與思考》 光明日報 國家級 09.10.23獨撰。
《關于農村藝術教師隊伍建設的幾點思考》 光明日報 國家級 08.11.26獨撰。
《行為藝術的界限》 光明日報 國家級 02.09.06獨撰。
《建構高素質教師隊伍》 光明日報 國家級 01.03.01獨撰。
《創(chuàng)新精神--素質教育的核心》 光明日報 國家級 00.05.01獨撰。
《剪紙藝術的美學品格》 文藝爭鳴 CSSCI( A)級 08.02.15獨撰。
《反觀現實主義在當代人文精神中的價值作用》 美術研究 01、 04、 10獨撰。
《書籍裝幀藝術之美》 中國教育報 重點刊物 00.04.01獨撰。
《基礎教育的基礎性》 中國教育報 重點刊物 00.05.01獨撰。
《新世紀的人才與素質》 美術觀察 學科二 00.04.01獨撰。
《試論繪畫藝術的多視角性》 東北師范大學學報核心期刊級 00.04.01獨撰。
《做一名先進文化的傳播者》 東北師范大學學報核心期刊級 05.10.01獨撰。
《全面建構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 國家高級教育行政學院學報 01.05.01獨撰。
《高校人才美育素質教育理論與實踐的研究》 現代教育科學 04.08.01獨撰。
《和諧之道(序)》 長春出版社 09.06 獨撰。
《我們的未來會更美好 (文苑往事)》 吉林人民出版社 09.11 獨撰。
《長春建筑文化發(fā)展研究 》 吉林畫報社 2010.03 獨撰。
先后在吉林日報、工人日報、新文化報、長春日報發(fā)表的文章還有:
《荒誕藝術與人的內在生命力》。
《撒在畫布上的泥土》。
《繪畫作品的價值》。
《一支古老的歌》。
《好難看的少女》。
《陽光下的耕耘者》。
《用童心去描繪世界》。
《中學生美術大詞典》。
《一個成功者的足跡》。
《基層干部也要講政治》。
《兒童節(jié)談兒童畫》。
《藝術中的主觀色彩》。
《永恒的魅力之迷》。
《飲食與藝術》。
《美容與美發(fā)》。
《給網絡提個醒》。
《當代工人的文學在何處》。
《劇作家們的辮子武俠情結》。
《中產階級的愛情生活》。
《讓孩子們走進健康的網絡》。
《謙卑的詩歌精神》。
《知名度、神話、婊子》。
《網絡性愛能否激起文壇第三次浪潮》。
《"水鼓"、"失語"與"水泄"》。
《提高教師素質的思考》。
《美術高考題解》。
《永遠到底有多遠》。
《紅樓夢圓夢論》。
《清宮里的愛情戲》。
《為愛而生的杜麗娘》。
《北宋時期的道德整殤》。
《吉林省高校素質教育教學大綱對比分析的研究報告》。
折疊編輯本段獲獎記錄1. 關于長春特色文化的研究 2008年度長春優(yōu)秀調研成果獎 長春市委市政府政策研究室 二等獎 09.05.11。
2.偽滿時期長春城市規(guī)劃與建筑研究 東北師范大學第七屆社會科學研究優(yōu)秀著作獎 東北師范大學 特等獎 09.02.01。
3.后現代藝術的先行者——馬塞爾 .杜尚 吉林省美學學會 2007年學術年會大會宣讀論文 吉林省美學學會 一等獎 07.11.18。
4.《美學概論》 2007年吉林省藝術學科教育論文 吉林省美術家學會 一等獎 07.05.15。
5.《藝術概論》東北師范大學第六屆社會科學研究優(yōu)秀著作獎 東北師范大學 一等獎 07.02.01。
6.淺談現代與后現代藝術 2006年吉林省藝術學科教育論文 吉林省美術家學會 一等獎 06.12.25。
7.《藝術概論》 * 2006年吉林省藝術學科教育論文 吉林省美術家學會 一等獎 06.08.25。
8.《藝術概論》 ** 2006年吉林省藝術學科教育論文 吉林省美術家學會 一等獎 06.08.25。
是這個嗎?
7. 攝影與繪畫的關系論文
攝影與繪畫緊密相連攝影與繪畫緊密相連,特別是構圖技巧,攝影,繪畫是非常相似的,拍出來的照片是否是一幅好的作品?
其中衡量的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構圖技巧,而這個構圖技巧就是繪畫的基本技能和要求,當然了,繪畫中有留白,攝影中也得有留白,不然一副作品拍出來感覺到很擁擠,不協(xié)調。
8. 繪畫與攝影結合的論文范文
攝影流派有 1.繪畫主義攝影 繪畫主義攝影是流行于20世紀初攝影領域的一種藝術流派,它產生于十九世紀中葉的英國?! ≡撆蓴z影家在創(chuàng)作上追求繪畫的效果,或“詩情畫意”的境界。它大致經歷了這樣三個階段:仿畫階段;崇尚曲雅階段;畫意階段?! ?.印象派攝影 1899年,英國舉辦了法國印象派繪畫的首次展覽。繪畫主義派攝影家羅賓森在其影響下,提出“軟調攝影比尖銳攝影更優(yōu)美”的審美標準,提倡“軟調”攝影。該流派是繪畫印象派在攝影藝術領域中的反映?! ?.寫實攝影 寫實攝影是一種源遠流長的攝影流派,延綿至今,仍是攝影藝術中基本的、主要的流派。它是現實主義創(chuàng)作方法在攝影藝術領域中的反映。 4.自然主義攝影 1899年,攝影家彼得·亨利·愛默生鑒于繪畫主義創(chuàng)作的弱點,發(fā)表了一篇題為《自然主義的攝影》的論文,抨擊繪畫主義攝影是支離破碎的攝影,提倡攝影家回到自然中去尋找創(chuàng)作靈感。他認為,自然是藝術的開始和終結,只有最接近自然、酷似自然的藝術,才是最高的藝術。他說,沒有一種藝術比攝影更精確、細致、忠實地反映自然,“從感情上和心理上來說,攝影愛好的效果就在于感光材料所記錄下來的,沒有經過修飾的鏡頭景象。”該派另一位大師A·L·帕邱說得更明確:“美術應該交給美術家去做,就我們攝影來說,并沒有什么可借重美術的,應該從事獨立性的創(chuàng)作?!薄 ∮纱丝梢姡@種藝術主張,是對繪畫主義的反動,它促使人們把攝影從學院派的桎梏中解脫出來,對充分發(fā)揮攝影自身特點有著促進作用。這一流派的創(chuàng)作題材,大都是自然風光和社會生活。 5.純粹派攝影 純粹派攝影是成熟于二十世紀初的一種攝影藝術流派。其創(chuàng)導者為美國攝影家斯蒂格里茲(1864-1946)。他們主張攝影藝術應該發(fā)揮攝影自身的特質和性能,把它從繪畫的影響中解脫出來,用純凈的攝影技術去追求攝影所特具的美感效果--高度的清晰、豐富的影調層次、微妙的光影變化、純凈的黑白影調、細致的紋理表現、精確的形象刻畫??傊?,該派攝影家刻意追求所謂的“攝影素質”:準確、直接、精微和自然地去表現被攝對象的光、色、線、形、紋、質諸方面,而不借助任何其他造型藝術的媒介?! ?.新即物主義攝影 新即物主義攝影又稱“支配攝影”、“新現實主義攝影”。為20世紀二十年代出現的一種攝影藝術流派?! ≡摿髋傻乃囆g特點是在常見的事物中尋求“美”。用近攝、特寫等手法,把被攝對象從整體中“分離”出來,突出地表現對象的某一細部,精確如實地刻畫它的表面結構,從而達到眩人耳目的視覺效果。它不考慮藝術的本質在于提示對象的本質,因而其美學思想是屬于自然主義范疇的。例如,攝影家帕邱在一九二三年拍攝的火車頭的回轉軸就是用近攝手法,表現了火車頭回轉軸運轉時的狀態(tài),由于畫面摒棄了其他細部因而給予觀眾的視覺印象是強烈的。 7.超現實主義攝影 超現實主義攝影為達達派沒落時期出現于攝影藝術領域中的一種流派,興起于上世紀三十年代?! ∵@一流派有著較為嚴謹的藝術綱領和藝術理論。他們認為,用現實主義創(chuàng)作方法去表現現實世界是古典藝術家早已完成了的任務,而現代藝術家的使命是挖掘新的、未被探討過的那部分人類的“心靈世界”。因而,人類的下意識活動,偶然的靈感、心理變態(tài)和夢幻便成了超現實主義攝影藝術家們刻意表現的對象?! z影中的超現實主義者也象達達派攝影家一樣,利用剪刀、漿糊、暗房技術作為自己主要的造型手段,創(chuàng)造一種現實和臆想、具體和抽象之間的超現實的“藝術境界”。所以其效果是奇特、荒誕而又神秘的。 8.抽象攝影 抽象攝影為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出現的一種攝影藝術流派。該流派的攝影家否定造型藝術是以可審視的藝術形象來反映生活、表現藝術家審美感受的這一基本特性,宣稱要把攝影"從攝影里解放出來"。 9.堪的派攝影 堪的派攝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興起的、反對繪畫主義攝影的一大攝影流派。這一流派的攝影家主張尊重攝影自身特性,強調真實、自然,主張拍攝時不擺布、不干涉對象,提倡抓取自然狀態(tài)下被攝對象的瞬間情態(tài)。法國著名的“堪的”派攝影家亨利·卡笛爾·布列松說過:“對我來說,攝影就是在一瞬間里及時地把某一事件的意義和能夠確切地表達這一事件的精確的組織形式紀錄下來。”因而這一流派的藝術特色是客觀、真實、自然、親切、隨便、不事雕琢、形象生動而富有生活氣息?! 翱暗摹迸芍械臄z影家,就其美學思想和創(chuàng)作傾向而言,情況是比較復雜的,雖然他們都崇尚人性世態(tài)的表現,且大部分都從事于新聞攝影工作,但有的為自然主義者,有的為寫實主義者?! ?0.“達達派”攝影 “達達派”是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出現于歐洲的一種文藝思想?!斑_達”,原為法國兒童語言中“小馬”或“玩具馬”的不連貫語匯。因為達達主義藝術家在創(chuàng)作中否定理性和傳統(tǒng)文化,宣稱藝術和美學無緣,主張“棄繪畫和所有審美要求”,崇尚虛無,使創(chuàng)作近乎戲謔,因而人們把該藝術流派稱之為“達達派”?! ∮捎谶_達派攝影藝術作品不符合人們一般的審美趣味和審美要求,1924年以后就逐漸受到有較明確、完整的藝術豆腐和綱領的超現實主義藝術流派的沖擊。但其影響仍可在以后出現的現代派攝影藝術中窺見?! ?1.主觀主義攝影 主觀主義攝影是一種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形成的比抽象派攝影更為“抽象”的攝影藝術流派,所以又稱作“戰(zhàn)后派”。 它是存在主義哲學思潮在攝影藝術領域中的反映。其創(chuàng)始人是德國攝影家奧特·斯坦內特。他認為,“攝影是本來具有發(fā)揮自己能力的寬闊領域,也具有高度的主觀能動作用。但目前卻成了一種機械的寫實主義”。于是提出了“攝影藝術主觀化的藝術主張。極力主張攝影藝術的終極應該是提示攝影家自身的某些朦朧意念和表現不可言傳的內心狀態(tài)和下意識活動?!敝饔^攝影就是人格化、個性化的攝影。這便是該流派的藝術綱領。主觀攝影的藝術家們極度強調自己的創(chuàng)造個性,蔑視一切已有藝術法則和審美標準。該派理論家公開表示,“主觀攝影不僅僅是一種試驗性的圖像藝術,而是一種自由的不受限制的創(chuàng)造性藝術?!薄拔覀兛梢匀我馐褂眉夹g手段去創(chuàng)造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