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4~105鏡頭可以拍人像嗎
可以的
24-105鏡頭,當然也是完全可以拍攝人像的,比如室內(nèi)拍攝,過長的鏡頭是施展不開的,而這個中焦正好適合拍攝,另外如果不是對背景有強烈虛化要求或是喜歡拍攝環(huán)境人像拍攝的話,那么這支鏡頭也是很適合的。本人也是見過不少朋友用狗頭拍攝出很不錯的人像作品。
其實,鏡頭的適合或是不適合,關(guān)鍵是看我們使用它的人。
2. 35㎜鏡頭
可以用以下這些鏡頭
用單反直播通常是室內(nèi)固定地點,以人像直播為主,通常采用50鏡頭。如果想拍的視角更廣闊一些,也可以采用35毫米鏡頭。如果房間夠大,想拍攝出更唯美的虛化效果。也可以使用85毫米鏡頭。以上三種定焦鏡頭都是直播常用的人像鏡頭。
3. ⅴr鏡頭
鏡頭上的“VR”是防抖的意思。也就是說表示鏡頭是防抖鏡頭。
最早推出防抖概念的是日本尼康公司,在1994年推出了具有減震(VR)技術(shù)的袖珍相機。次年,日本佳能公司推出世界上第一支帶有圖像穩(wěn)定器的鏡頭EOS 75~300mm f/4~5.6 IS,其中IS是影像穩(wěn)定系統(tǒng)(Image Stabilizer)的縮寫,這就是習慣上提到的"防抖系統(tǒng)"。 防抖,到目前為止,分三大類型:光學防抖、電子防抖和感光器防(CCD)。
4. 18~140鏡頭
18焦段是廣角,140焦段是長焦焦段,拍攝大景就可以用廣角拍攝,但是會讓畫面產(chǎn)生畸變,長焦焦段可以壓縮空間,不畸變
5. 55ー300的鏡頭能拍多遠
這個價位的長焦都是小光圈晴天頭,陰天,夜間及室內(nèi)基本殘廢,你要有心理準備。
正好這幾個頭我也都用過,簡單說說個人看法吧。
55-300,現(xiàn)在水貨才1300不到。成像還算銳利,色彩和55-200差不多,防抖也還不錯,大約減兩檔半的快門,唯一的缺點就是半幅頭,全幅不可用,如果你是用半幅機個人比較推薦。
騰龍有兩個70-300,不帶防抖的A17大約700的樣子,在這個價位來說,銳度不錯,色彩稍微有點干,開到最大光圈紫邊非常兇猛,因為無防抖,300端在C幅上安全快門需要到1/500,非常影響出片率,想用好需要很好的耐性。所以不是很推薦。
這個頭由于我長期持有,拍的比較多,待會我上一些圖給你參考。
騰龍還有一個帶防抖的70-300 VC,型號A005,和前面兩個頭完全不是一個檔次。和原廠的70-300VR水準相近。
對我來說唯一的缺點是騰龍的防抖我不太喜歡(這個誰用誰知道)。
這個頭現(xiàn)在水貨2000左右,行貨3000左右,如果價格能接受強烈推薦。
6. 16~35mm鏡頭適合
16—35,這個鏡頭是一個廣角端變焦鏡頭,鏡頭的使用場景就是風光類,寬廣的,宏大的拍攝題材,拍攝環(huán)境。
比如,遼闊的草原,浩瀚的星空,荒蕪的沙漠,江河湖海等場景的拍攝。
16—35,這個鏡頭的35焦段,在拍攝人文,紀實,城市風光,旅游掃街拍攝過程中,也是非常給力的。
7. 24~70鏡頭
只有一代
rf24-70mm焦段在佳能用戶中都擁有很高的聲望。
佳能RF24-70mm F2.8 L IS USM鏡頭也由此而誕生。但是這支鏡頭在RF卡口上變得與眾不同,在保持高畫質(zhì)的同時,還繼承了RF卡口鏡頭的新操控系統(tǒng),也是首次配備IS影像穩(wěn)定器的佳能全畫幅F2.8標準變焦鏡頭,不僅拓展了在不同環(huán)境場景下的適應性與影像表現(xiàn)力,更豐富了RF卡口鏡頭產(chǎn)品線,為專業(yè)用戶和攝影愛好者提供了更多實用、易用的鏡頭組合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