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鏡頭能對焦
佳能18-85mm鏡頭可以全時手動對焦。
在18-85mm鏡頭上有一個AF/MF的選擇撥鈕。
撥到MF就可以轉(zhuǎn)動鏡頭上的“聚焦”環(huán)進行手動對焦了。
尼康18-105鏡頭內(nèi)置自動對焦馬達,能自動對焦。成像效果可以(比18-55焦段全,但檔次是一樣的),今后不想換鏡頭了,就配這個鏡頭好了,出門旅游很實用。
2. 什么鏡頭對焦沒有鏡頭對焦馬達聲音
相機半按快門鍵是沒有快門聲音的,此時相機是進行測光和對自動對焦工作,只有的是自動對焦鏡頭輕微的對焦馬達轉(zhuǎn)動聲音,沒其他聲音,當測光、取景、對焦完成后右食指全按下快門鍵時刻快門啟動聲(單反相機反光鏡弾起聲)起,這是機械快門相機固有(電子快可設靜音)。
3. 什么鏡頭對焦速度快
EOS 90D單反相機以“高像素+高速度”成為了佳能新一代APS-C畫幅相機的主題,高達3250萬的有效像素,最高支持11張/秒追焦連拍,既有出色的畫質(zhì)又有強悍的捕捉能力。
在視頻拍攝方面,EOS 90D支持高達4K 30P無裁切記錄, 90D的廣角鏡頭性能非常的強,視頻的清晰度表現(xiàn)也非常出色。拍攝視頻時可以借助隨機搭配備的麥克風與耳機插孔,在視頻收聲及監(jiān)聽方面有著非常不錯的表現(xiàn),整體拍攝能力還是很全面的。
4. 什么鏡頭對焦靜音
佳能EF-S18-55stm鏡頭是專用于截幅機的標準變焦套頭,采用步進電機自動對焦,性能較以前的18-55ISII套頭提升了許多,起碼鏡頭前端不再隨自動變焦而旋轉(zhuǎn)(老式套頭因為前端旋轉(zhuǎn)安裝圓偏振鏡都困難)。佳能6D屬于全畫幅機身,根本不能配這種EF-S鏡頭,只適配EF鏡頭。如果想用最低價格配置鏡頭的話,建議考慮原廠17-40mmF/4紅圈鏡頭(4000元上下)?;蛘呖紤]支持全畫幅的副廠鏡頭。
5. 什么鏡頭對焦距離近
微距鏡頭的型號上一般標有micro,或者macro(尼康)。人們俗稱MacroIens為“微距”鏡頭,但微距鏡頭不一定在“微”近距離范圍內(nèi)來進行拍攝,有些變焦鏡頭在長焦端(或短焦端)設立微距檔,而有的變焦鏡頭可在所有焦距范圍內(nèi)進行微距攝影。
正確的叫法應稱為“巨像鏡頭”,而“micro”才是微小的意思,如“Micro Scope”為顯微鏡。微距鏡頭是一種用作微距攝影的特殊鏡頭,主要用于拍攝十分細微的物體,如花卉及昆蟲等。
為了對距離極近的被攝物也能正確對焦,微距鏡頭通常被設計為能夠拉伸得更長,以使光學中心盡可能遠離感光元件微距攝影鏡頭一般有兩種結(jié)構(gòu)。
一種微距攝影鏡頭采用內(nèi)置伸縮鏡筒的結(jié)構(gòu),另一種采用交換鏡頭內(nèi)光學鏡片組前后位置的結(jié)構(gòu)。擴展資料:民間有一種解釋,對微距鏡頭描述更為全面。微距鏡頭能夠比普通鏡頭在更近的對焦距離上工作且不導致成像劣化,為平衡這兩種工作距離,常常優(yōu)化了結(jié)構(gòu),一般做法是增加矯正鏡片數(shù)量、提升鏡片磨制和裝配精度,所以,微距鏡頭通常比同級光圈的普通鏡頭貴數(shù)倍,同時保證了近距和遠距的像質(zhì)。微距攝影鏡頭一般有兩種結(jié)構(gòu)。一種微距攝影鏡頭采用內(nèi)置伸縮鏡筒的結(jié)構(gòu),另一種采用交換鏡頭內(nèi)光學鏡片組前后位置的結(jié)構(gòu)。
前者在普通攝影時,攝影者只要旋轉(zhuǎn)鏡頭對焦環(huán)就能進行正常的對焦如果想近攝,只要把已旋轉(zhuǎn)至最 近對焦處的對焦環(huán)繼續(xù)旋轉(zhuǎn),就能把鏡頭的整個光學系統(tǒng)隨同內(nèi)置的鏡筒同步前移,從而使像距增大,達到近攝的目的;后者以變換鏡頭內(nèi)光學鏡片組前后位置來獲得較高的影像放大率,從而達到近攝的目的。
6. 鏡頭如何對焦
單反相機如何手動精準對焦:
1、將鏡頭對焦模式開關設為 mf (手動對焦)。
2、顯示放大框:在相機的背面,按下放大按鈕,可以在相機屏幕上看到,局部放大圖像。
3、移動放大框,把放大框移動到想要精確對焦的位子,如果想讓放大框返回中央,可以按下設置鍵或者刪除鍵按鈕。
4、放大圖像:每次按下放按鈕框,放大倍率為,一倍、五倍、十倍和取消放大中循環(huán)。
5、在注視放大圖像的同時轉(zhuǎn)動鏡頭對焦環(huán),對放大器中的圖像進行對焦,在合焦后,按放大按鈕取消放大顯示,回到通常顯示界面。
6、得到合適的對焦和曝光后,按下快門按鈕,拍攝照片。
擴展 根據(jù)原理:
1、這里是在屏幕取景的模式下使用的。一般,我們可以使用三腳架,來防止相機因為抖動而造成的模糊景象。
2、這里根據(jù)的原理是,我們通過放大的倍數(shù),可以看到很小的,很細微的物
體,然后,根據(jù)這個物體進行對焦,就可以回到原圖的時候,周圍的景物,就也可以得到對焦。
3、這里比如說,我們在任務對焦的時候,我們需要對被攝體的眼睛進行對焦,我們可以使用三腳架,然后,通過放大倍數(shù),來給眼睛進行對焦,同時,還可以給眼睛加入眼神光。
注意事項
該拍攝模式只是在實時取景模式可用,在實時取景模式下不可用。
7. 什么鏡頭對焦快
其實很難說什么“最好”,生產(chǎn)相機廠家不同,每家的鏡頭也有差異,每個人使用習慣不同,常拍場景不同,每個人認為的最好也許有差異。
泛泛而談,廣角,標準鏡頭,中長焦都可以拍人像,但獲得的立體感有差別,中長焦有比較強的壓縮感,50mm接近人眼視角,廣角更有空間感,看個人喜好和環(huán)境條件,人像常用到大光圈定焦鏡頭35mm,50mm,85mm,100mm,135mm都是常用焦段,個人使用方便還是配35mm,1.4和70-200,2.8這樣基本可以滿足焦段,至于具體型號可以查閱參數(shù)與測評,性價比高適馬35mm1.4和佳能愛死小白兔。
8. 相機對焦跟鏡頭有關嗎
手機對焦系統(tǒng)會“蒙圈”找不到對焦的主體,解決方法是尋找純色背景中的明顯線條或其他顏色的色塊,對焦完畢后再移動手機拍攝,或者把
一個物體放在純色背景上,對焦完畢后再移走拍攝。
在光線良好的情況下對焦速度確實十分迅速,但是在弱光條件下則會慢很多,不過在對焦成功率方面沒有問題。
相比于傳統(tǒng)智能手機采用相位對焦的方式,LG G3、OPPO R7 Plus出乎意料的采用了主動式對焦,大大增加了手機相機對焦的成功率,雖然激光對焦在智能手機應用場景中還有一定的局限性,但這種主動尋求創(chuàng)新和改變的態(tài)度還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9. 什么鏡頭能對焦最清晰
這個問題我理解題主的意思是拍的場景有近景和遠景,對焦近景,遠處虛化,對焦遠處近處虛化。是這個意思嗎?
如果是,那么這就不是對焦的問題了,有個后期處理技術“景深合成”,可以達到你要的效果。
對于有近遠景的風光拍攝,一般需要使用腳架,把相機固定好,焦點對遠景,中景,近景拍攝至少兩到三張照片(畫面中的對象越多,越需要拍攝多張),具體張數(shù)看實際需要。拍攝完成后導入電腦,打開photoshop,選擇“文件”-“腳本”-“將文件載入堆?!薄?/p>
之后選擇所有圖層,選擇“編輯”-“自動混合圖層”。選項參見附圖(但處理完看效果,如果不好就可以把無縫色調(diào)...和內(nèi)容識別選項去掉再試)。
這樣生成的效果基本上沒有大的問題了,之后就可以在軟件中對一些處理不到位的細節(jié)進行一些微調(diào)即可。
10. 什么鏡頭能對焦拍照
答:
富士x t3轉(zhuǎn)接徠卡m鏡頭對焦方法:
方法一:單眼對焦。最常用的,特別是用過單反的都會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方法二:雙眼對焦。對,右眼睛看取景器,左眼向前看。能判斷自己在哪里,對方在哪里,整個環(huán)境要去哪里,將要有什么進入取景框,將要有什么走出取景框。
方法三:三眼對焦。我最喜歡和常用的對焦方式。把景深標尺指到3米,徠卡M正掛在肚臍眼上。一雙眼睛負責偵查,肚臍眼負責定位,俗稱三只眼對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