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100升級自動對焦
佳能c200用CFast2.0存儲卡。
佳能正式發(fā)布了C200以及C200B攝像機,這是C100 Mark II的升級版本。供影視工作者使用的4K攝像機。
采用了全像素雙核CMOS自動對焦技術,并支持觸控對焦和Wi-Fi遠程對焦,對焦性能更加平順,也添加了更多的對焦選項。增加了新的RAW記錄格式,也可使用新開發(fā)的Cinema RAW Light 格式,文件容量僅為Cinema RAW文件的1/3~1/5,無需外置記錄器,使用CFast2.0存儲卡。
2. c100升級自動對焦 破解
質量不錯
c100芯片和alc5686芯片能夠通過對用戶可能拍攝場景的預分析,自動優(yōu)化對焦的掃描范圍,從而保證了高速對焦。這項技術還可以通過預分析用戶可能拍攝的場景,提供優(yōu)化的算法,實現精確曝光和白平衡。更加節(jié)省電源,由于芯片處理速度高,因此同樣的計算過程花費的時間就少,再加上高度的功能集成,自然比較省電。
3. c100升級連續(xù)對焦
將相機上部的電源開關撥至短片拍攝的標識,相機進入短片的狀態(tài)。選擇P(程序自動曝光)模式。
2、在此先決定構圖再開始拍攝。
3、決定構圖后,拍攝前半按快門按鈕進行對焦。
4、合焦:合焦時會發(fā)出噼噼聲并顯示自動對焦點,合焦后再開始拍攝。
5、輕輕按下短片拍攝按鈕,開始拍攝。
6、拍攝開始后,液晶監(jiān)視器右上顯示紅色圓點。再次按短片拍攝按鈕終止拍攝。
7、拍攝完成后可以編輯錄像,在液晶監(jiān)視器的回放畫面上顯示所拍短片,按機身背面的SET(設置)按鈕。
8、選擇“編輯”圖標,按SET(設置)按鈕。
9、顯示編輯畫面,可以刪除短片的首段或末段。編輯完成后選擇“保存”圖標。
10、保存編輯的短片,可以選擇“覆蓋”或“取消”。在回放畫面中顯示所拍短片,再按機身背面的SET(設置)按鈕。
4. 佳能c100一代升級自動對焦
佳能c100拍攝具體如下
1)EOS C100 Mark II使用全系列EF卡口鏡頭(自動和手動),可以實現自動光圈和自動對焦功能,副廠頭我沒有,不知道是否完美支持?手動頭電影頭我還沒玩過,不過嫌轉接環(huán)啥的麻煩,看重的就是便利~~,由于圖像感應器畫幅的關系,所有鏡頭的焦距要乘以系數1.6,這樣,我現有的鏡頭最廣的16-35變成了25~56了,下一步準備再進一個8-15來彌補下廣角的缺失。
2)EOS C100 Mark II使用EF自動頭可實現自動中心對焦(連續(xù)和單次),實際用下來,對自動對焦支持最好的是帶STM馬達的鏡頭,對焦快速無聲,簡直和攝像機無差別,就是STM系列里面的幾只鏡頭素質都不咋滴,只是為了方便,我勉強進了一只EF-S18-135STM用用,C100II對USM馬達的支持還是可以的,驗證下來我?guī)字患t圈老頭新頭都可以自動連續(xù)對焦,馬達聲音不是無聲但可以接受,速度比STM慢點,但還沒到對焦遲疑的程度
5. 佳能c300一代升級自動對焦
最根本的區(qū)別是是傳感器的尺寸,電影機傳感器最小的尺寸是s35,相當于單反的APS-C畫幅,而廣播級攝像機傳感器對角線有1英寸就不錯了,不管它是不是3coms,尺寸都比電影機小很多,看圖最明確。
大尺寸傳感器帶來的好處是有:更細膩的畫質、更高的寬容度、更好的低照度(更少的噪點)、更淺的景深、更高的像素……嗯,大概就是這些。這也是為什么用單反拍視頻跟廣播攝像機有質的區(qū)別,單反的畫質更接近電影機。
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區(qū)別是寬容度,本身大尺寸的傳感器寬容度就比較大,再加上各家電影機制造商都推出了自家的log色彩風格,通過灰度很高的畫面來記錄更多亮度信息?,F在電影機普遍的寬容度都在14檔以上,廣播機只有可憐的8-10檔。
還有一個區(qū)別就是記錄格式了,很多電影機都可以記錄RAW格式。最不濟的準電影級攝像機比如fs7和C300等,也可以錄4:2:2 12bit采樣率的格式,這個采樣率貌似在廣播級里是最高的了。
反過來說,廣播級和電影級的區(qū)別主要是使用方式的不同,正所謂干什么活拿什么工具。電影級這么高的寬容度還要后期調色,高碼流的格式也需要花很多時間來處理,滿足不了電視臺快速出片的需要。電影級的淺景深加大對焦的難度,電視臺可沒有跟焦員這個職位,沒有觀眾希望在電視上看到虛焦的畫面,電視節(jié)目可不像拍電影可以一遍遍重來,很多都是一次過的。很多電影機錄音都是渣音質,特別是老大ARRI,滿足不了電視臺采訪的需要。電影機很多都是模塊化需要很多配件支持,不像廣播級一體化那么強,拿起來就能拍,在以記錄為主的電視臺,速度很重要,很多時候都是單兵作戰(zhàn)的,不像電影機后面跟著一堆助理來伺候機器。電影機的電池續(xù)航能力、耗卡水平都大大高于廣播機。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