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黑白攝影欣賞
(一)相機參數設置及拍攝準備
1、每個相機操作不同,可在菜單里面找到“畫質”這一個選項,照片格式選擇raw格式+jpg格式的雙格式拍攝,這樣方便我們后期觀察效果。因為就算設置為黑白拍攝模式,在raw格式中還是會記錄完整的色彩信息,如果之后覺得黑白照片不好看,還是有機會制作成彩色作品的。
2、因為直接拍攝彩色照片不利于觀察明暗細節(jié),所以在拍攝過程中,我需要彩色和單色模式來回切換,各拍攝幾張,以觀察最佳效果。在相機菜單的“照片風格”里面設置并切換。
3、靜物拍攝最好準備三腳架,就算暗光環(huán)境下也不至于犧牲ISO來保證曝光。
4、相機拍攝模式最好選擇M檔,如果新手還掌握不熟練,可以選擇光圈優(yōu)先A/AV模式,光圈設置在F2.8-3.2左右為宜,感光度設定為100,由相機自動匹配快門速度。
5、曝光補償,如果拍攝過程中發(fā)現照片過亮,就調整撥輪,朝負數方向調整,如果發(fā)現照片過暗,就朝正數方向調整。
(二)布景
接下來就開始靜物臺布置啦!
1、在確定拍攝靜物的主體后,根據主體的色彩選擇背景布的顏色。黑白照片和彩色照片搭配色彩原則略有出入,黑白照片是以明度來表現細節(jié),說白了就是亮一點還是暗一點。所以搭配原則就是主體物是淺色,背景就搭配成深色;如果主體物是深色,背景就選淺一點的顏色。深色還是淺色與選擇哪一種顏色(色相)無關。家里的圍巾、絲巾一類的都可以派上用場,宜家買的各種毯子也都十分好用。
2、我在工作室拍攝使用的是門型背景架,在家里可以用夾子把背景布夾在升降晾衣桿上面?;蛘呒依锏谋诩堄屑y理比較好看的,也可以直接以墻為背景。
3、在確定主體物之后,可以選擇一兩個材質相符的小物件作為陪襯,另外在構圖方面可以平衡畫面。最終我選擇的是盛水的水壺,所以旁邊同樣搭配了幾個小一點的玻璃瓶子作為點綴。
(三)布光
1、主光源:在布光的時候,最好選擇在窗邊拍攝,窗戶的自然光作為攝影的主光源(黃色箭頭所示)。
2、遮光布:每家窗戶都有窗簾,窗簾的作用也非常大,讓畫面的焦點集中在玻璃瓶上,所以必須把窗簾拉上一半,以遮擋窗外自然光照射到背景上形成過亮搶眼的效果(紅色箭頭所示)。
3、輪廓光:我使用的是常亮燈作為輪廓光源(藍色箭頭所示),如果在家中拍攝可以利用臺燈作為輪廓光,輪廓光需要有指向性的照射在玻璃瓶上,不要照射到背景布上。光線和靜物都布置好之后,就可以按下快門進行拍攝了,前幾張都是測光拍攝,曝光正確之后再進行構圖。
(四)后期調色
1.打開LR點擊右上角“圖庫”按鈕,再點擊左下角“導入”按鈕,選擇自己要修飾的照片,之后照片就被導入到LR中了。
2.再點擊圖庫右邊的“修改照片”按鈕,進入后期調色界面。在調色面板中點擊右側藍色框選的三角按鈕,都可以打開折疊的詳細修改選項,我們按照從上到下的順序開始制作。
2. 黑白攝影的
黑白照片的色彩看似單一,事實則由黑、白、灰三種色階組成,這三種色階包容紅、綠、藍和黃、品、青等人眼所能看到甚至看不到的各種顏色,構成濃淡不同的色階,我們才得以在黑白天地中領略物質世界的質感與層次;與彩色照片比,黑白照片單純、樸實、含蓄而有想象空間,在視覺傳播中有獨特優(yōu)勢。自然界所有的顏色(即固有色)有三個主要特征:色彩的色調、飽和度和明度。但對黑白照片而言,多種可見色反映在黑白照片上,只形成黑白灰三個色階,其間的差別只在亮度上,這樣自然界千變萬化的色彩便失去了兩個最重要的特征――色彩的色相和飽和度,只保留了明度(亮度)。不同亮度的景物變化為相對應的黑白灰色階,所形成的明暗層次。因為不具備有色彩的特征,我們將黑白攝影中的基調稱為“影調”,以能表現出五彩繽紛的色調為特征。
3. 黑白攝影藝術
攝影術一開始是以黑白容貌呈現在世人面前的。黑白照片的色彩看似單一,事實則由黑、白、灰三種色階組成,這三種色階包容紅、綠、藍和黃、品、青等人眼所能看到甚至看不到的各種顏色,構成濃淡不同的色階,我們才得以在黑白天地中領略物質世界的質感與層次。
黑白攝影不同于彩色攝影,可以用豐富的色彩吸引人們的視線,但是恰恰這一點,也更考驗攝影師的實力?!安噬^黑白更為真實,常常是過于真實,讓你停留在此時此地而已,而不是給人以更深刻、更抽象的形象”?!昂诎讛z影能賦于景物一種氣魄,能強調它的重要性,而色彩是無法揭示這些的”。因為用樸素的畫面打動人心,就需要更加豐富而敏銳的內心世界來早就畫面的內容。
4. 黑白攝影鑒賞
現今,我們用手機就能拍攝色彩豐富的照片,但是攝影從不會忘記有一種照片叫黑白照,因為黑白照有著獨特的魅力。
一、黑白照片的三個特點
我認為黑白照片有著三個特點:
(一)黑白照片內容更純粹。褪去色彩的黑白照更能讓人專注于照片的內容本身,彩色照片在往往會因為多彩的顏色,容易分散照片主題內容,被雜亂的色彩干擾;
(二)黑白的視覺效果更好。無論是框型構圖還是引導線的構圖,黑白的照片總讓我感覺更有沖擊力;
(三)黑白風景照更有意境。我認為大多數風景照是彩色的更好,但部分的黑白風景照,如煙霧繚繞的森林、山峰,像中國山水畫般,就有種特別的意境。
二、大師優(yōu)秀作品賞析
如何拍攝優(yōu)秀的黑白攝影作品?我認為學習是必不可少的,我們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欣賞和了解大師們的優(yōu)秀作品,從中總結作品的優(yōu)點。我結合三名中外優(yōu)秀攝影師的黑白作品,斗膽淺析一番。
(一)法國著名攝影師馬克呂布,我們新中國成立后首位獲準進入中國拍攝的西方攝影師,而后二十多次到訪中國,留下了很多珍貴照片。
(1)這張《古董店櫥窗》,很經典的框式構圖,形成縱深效果,增強畫面透視感。同時,照片突出建筑物的特點,而且在每個框內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故事,組合在一張照片內,十分巧妙。
(2)《槍炮與鮮花》,當時的環(huán)境背景是1967年示威者在華盛頓舉行的反對越南戰(zhàn)爭的集會。圖中的女孩走進示威隊伍中,面對荷槍實彈的軍警,手持鮮花試圖勸說士兵放棄戰(zhàn)爭,這一幕被攝影師馬克呂布捕捉到,成就了這一經典瞬間。其實即便是不知道背景,都可以感受到這張照片要表達的內容。剛硬的士兵冷冰的槍械、單薄的女子柔軟的鮮花,形成強烈的對比,很容易知道這是要表達爭取和平,反對暴力戰(zhàn)爭。
(二)被譽為“現代新聞攝影之父”的著名攝影師布列松,在攝影界無人不知的大師人物,這張布列松拍攝的《巴黎穆費塔街》,用抓拍的方式拍攝到小男孩自然的體態(tài),除了主體真實自然之外,這張照片的構圖線條也巧妙,房子的線條,背景的小女孩眼神都指向主體。
再放一張經典的照片,大家可以自行賞析這張照片構圖的巧妙之處。
(三)王身敦,曾任路透社攝影記者、荷賽評委,他在《街拍中國》的欄目中拍攝哈爾濱,其中這張作品讓我印象深刻。這作品利用了框型構圖,而且再在每一個框里面都有人經過,這張圖在某些方面有點像馬克呂布的《古董店櫥窗》。
三、分析照片是否適合調成黑白
賞析了部分優(yōu)秀大師作品之后,我們如何拍攝優(yōu)秀的黑白攝影作品?那就要對哪些適合和哪些不適合調成黑白照片有所了解。
(一)哪些照片適合調成黑白
不少人經常調侃,照片拍得不好,轉成黑白就好看了。有這種情況,多數是因為照片本身色彩過于雜亂,不能突出照片主體,當照片轉成黑白之后,減少了色彩的干擾;又或者整個拍攝環(huán)境比較臟,黑白能減輕臟的感覺,讓照片“變得”簡潔了。
如上圖所示,在彩色照片中,有黃色的塑料桶、綠色的樹葉、藍色的衣服,顏色較多,而且環(huán)境有點臟。轉成黑白之后,讓人分散注意的各種顏色沒有了,環(huán)境的臟點也被黑白掩蓋,人物主體更加突出。
(二)哪些照片不適合調成黑白
要知道,并不是所有的照片都適合調成黑白,尤其是要表現色彩對比、或者表現色彩呼應的照片,盲目調成黑白會破環(huán)照片本身要表達的意思,失去精彩的顏色。
我在街拍的時候,看到路邊擺放的兩輛四輪車,一輛紅一輛藍色,然后背景的植物是綠色的,紅藍綠是三基色,覺得整個畫面很有意思,就拍下來了。如果把這張照片調成黑白,則失去了色彩的意義,也背離了我自己拍攝這張照片的原意。
在拍攝黑白照片時,自己內心要有意識為什么要拍黑白的,或者為什么要調成黑白,要清楚自己用黑白表達什么,要與內容搭得上。
以上。
5. 黑白攝影作品欣賞 光影
黑白片 (B/W,BLACK-AND-WHITE FILM)指在藥膜上呈現不同層次的灰色影像的底片所制作的影片。黑白片為表現主義式的光影運用提供了很大的發(fā)揮空間,心理意涵往往也可以透過灰色層次的巧妙變化來傳達,場面的氣氛也可以經由影調的處理來加以創(chuàng)造黃宗沾1955年憑《玫瑰文身》獲奧斯卡最佳黑白片攝影獎
6. 經典黑白攝影
黑+白+灰=永恒的經典
黑白影像更具有藝術的特性,彩色影像更具有描寫的特性黑白影像更有利于表現線條,彩色影像相對弱些。
黑白攝影沒有色澤的干擾,聚光點都在自然美上,使我們更能專注于欣賞她們與眾不同的神韻。
黑白攝影由于沒有了色彩的影響,更加能夠突出照片的主題,影像以更加真實的形式保存下來。
在更一波女神的照片
7. 黑白經典攝影
在彩色照片普及的今天,不少人還在堅持拍攝黑白照片,這是因為黑白照片能體現攝影藝術的最佳色彩,因為黑白灰所體現的某些情感是彩色所無法體現出來的。
數碼相機幾乎可以替代以往膠片相機的所有功能,當然也包括直接拍攝黑白照片的功能,這樣就帶來了一個問題:利用數碼相機拍攝黑白照片,是直接調到黑白模式拍攝,還是拍完彩色照片后再利用軟件轉換成黑白照片呢?
對于這個問題不能片面地說哪種方法最好,因為這兩種形式確實是各有利弊。
首先,與色彩紛呈的彩色影像相比,黑白影像只以黑、白、灰三種色調來表現被攝景物。所以,黑白影像的品質控制就顯得尤為重要。要拍攝出高品質的黑白影像需要對景物的線條、形狀、光影等因素有著高超的控制能力,是需要通過長時間的觀察與親身感受才能達到的境界,對拍攝者有較高要求。
????對于那些喜歡用數碼相機直接拍攝黑白照片的影友來說,也許很多人都是膠片相機時代的過來人,對傳統(tǒng)的黑白影像有著很深的理解,不管是膠片相機還是數碼相機,對于他們來說不過是不同的載體而已,拍攝黑白影像已經是輕車熟路了。但是使用數碼相機直接拍攝有一個弊端,目前數碼相機的感光元件還遠沒有達到膠片那樣的寬容度,尤其是黑白膠片,就更沒法比了。數碼相機拍攝黑白照片的原理是在機內進行二次運算,在彩色照片的基礎上直接去色,去色后的影像只剩下黑白灰三種顏色,在這個轉化過程中,相近的色彩可能被轉化成黑色也有可能被轉化為灰色,同樣的在白色和灰色之間也存在這樣的問題,這樣一來整個影像就會失去很多層次與細節(jié),而且是不可控的,這一點是目前使用數碼相機直接拍攝黑白照片最致命的缺陷。
????第二,目前很多人都在采用的把彩色照片后期轉成黑白的方式。采用這種方式的影友可能出發(fā)點有所不同,有些人可能是限于相機的功能;有些人可能認為先拍彩色照片把握更大一些,后期處理的余地大;有些人可能是因為拍完的彩色片子不能用,只能轉成黑白;再有一些則完全是為了要獲得黑白照片更多的層次與細節(jié),要自己控制整個轉換過程。不管是基于哪種原因,使用軟件實現彩色照片與黑白照片的轉換在效果上更優(yōu)于利用相機直接拍攝黑白照片。利用軟件對彩色照片轉換成黑白照片有很多方法,有些人誤認為使用軟件轉換會使得到的黑白照片看上去很假,是偽黑白,這其實是個錯誤的觀點。我們知道,黑白是彩色的一種顏色表現,在紅(R)、綠(G)、藍(B)這三原色的搭配中,R+B+G=白色、R-B-G=黑色,所以白色和黑色同在一個色域象限內,不能說是偽黑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