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單反像素高低對拍照的影響
很有可能是你把像素設低了,重新設置像素為最高,品質為優(yōu),即可解決。
2. 單反有效像素越高越好嗎
拍出來的照片清楚與否與像素無關。像素的多少只是和照片的大小有關系。
在相機使用方法正確,對焦準確的前提下,相片的畫質由感光元件決定,感光元件面積越大,畫質越號??ㄆ瑱C及消費級便攜數(shù)碼相機一般使用CCD原件,該原件尺寸用倒數(shù)表示,其絕對值越大,畫質越好,比如1/1.8的就比1/2.3的好。單反及專業(yè)相機使用CMOS或其他感光元件,其尺寸一般直接用長×寬的尺寸表示,面積越大畫質越好。
如果只是畫面不清楚,多數(shù)是因為相機使用方法不當,比如曝光是否正確、對焦是否準確、拍照時是否有抖動等等。
3. 像素高低對照片的影響
像素越高拍照越好嗎?
No!像素越高拍照越好可能是所有不了解手機拍照者的誤區(qū),然而實際上這是錯誤的。相機的高像素,可以提升照片的解析力,也就是照片的尺寸,理論上來說你像素越高,照片放大越大,在比較低像素的照片時細節(jié)還能得到保留。
但是高像素的缺點是進光量會減少,所以高像素的手機在白天進光量充足的情況下,照片可以拍出細節(jié),但是在夜景拍攝中,由于進光量更少,高像素的相機反而拍不出細節(jié)。
所以當你聽到手機導購員和你介紹這個手機像素高,拍照好的時候,千萬不能完全相信。不然為什么當年2070萬像素的魅族mx4在拍照上仍然比不過800萬像素的iPhone6呢?
優(yōu)秀的相機模組是拍照的基礎。手機相機優(yōu)秀的成像,最基礎的工程來自優(yōu)秀的相機模組,簡單來說就是這款手機采用的攝像頭型號,一般來說行業(yè)里比較好的相機模組都是由索尼提供。俗話說:“底大一級壓死人?!?/p>
拍照好的關鍵是感光元件的大小,感光元件越大,進光量越充足。
這方面涉及的內容比較多,其實一般的用戶就根據(jù)價格去選擇,不要妄想著1000元的手機拍照能夠和3000檔的手機比就可以了,在相同的價格區(qū)間內進行比較和選擇就可以。 原來照片模糊是我們“抖了抖”。很多人可能都體會過,更早時候的手機,拍照更容易模糊。
那是因為以前的手機不支持防抖技術,在拍攝過程中輕微的抖動都會造成拍照的變糊。
而手機攝影的發(fā)展,從電子防抖到光學防抖,技術有了大幅進步,即便這樣,在有些機型中,還是會出現(xiàn)拍照模糊的情況。
簡單來說,就是支持光抖的手機拍照的效果會更好,而四軸光學防抖應該是目前的最高級別,iPhone X的雙攝像頭都支持光學防抖,成像素質還算優(yōu)秀。
4. 單反像素高低對拍照的影響有哪些
一般來講,像素高,拍出的片子大,便于后期剪裁,是高的好。但是單反相機是一個綜合體,結合了光學,電子,機械,材料等各方面的學科。不能光看像素,還要看傳感器的大小。
相片品質的好壞取決于鏡頭、感光元件 與運算能力等多種變因,像素只代表著最后的解析度大小,且因為太多人認為像素等于品質,最后常常變成誤導的行銷手法。
同樣大小的傳感器,還要看內部處理系統(tǒng)的能力,連拍速度,低感噪點的控制,操作上的便利性,耐用度等。還有,鏡頭也是重要因素,要不也不會有牛頭,狗頭之分了。
5. 單反拍照像素差什么原因
1、調焦不實。
在照相時,相機對準被攝物體后不能馬上按下快門,要先半按下快門,等鏡頭調焦清晰后再全按下快門,這時就會照清晰了。
2、是否在相機的拍攝范圍內。
每個數(shù)碼相機都有一個能拍攝清晰的最小距離,在拍攝時不能小于這個最小距離,否則會拍不清楚的。
3、在光線較暗時,也會因曝光時間過長而會照的不清晰,可以用三角架,或將感光度調高,但這樣會使相片的顆粒度變大,會有噪點,不太清晰。
4、拍攝時手抖動。
可以選擇合適的拍攝姿勢。
6. 單反像素高低對拍照的影響是什么
對于手機像素一直都是熱門話題,也是很多用戶購機的主要需求之一。不過,有一個問題好像大家走進了一個誤區(qū)——手機像素越高越好。其實真相是很殘酷的,一億像素的手機你未必能夠拍出好照片。那么,對于手機的拍照素質,我們應該如何判斷它的好壞呢?
首先大家要搞明白一件事,像素是什么
所有我們看到的圖片其實都是由“色點”組成,而每一個單獨的色點就是我們常說的“像素”。一張圖片由100萬個色點組成,那圖片的像素就是100萬。
平時,我們接觸到的手機像素,指的就是手機傳感器上感知光線并進行成像的單個電子元件。舉個例子:有1000萬個感光器件的相機就是1000萬像素的相機,有6400萬個感光器件的相機就是6400萬像素,以此類推。
像素點越高意味著照片的尺寸也就越大,后期處理起來更加有余地。此外,像素的尺寸不是固定的,它的排列順序也不唯一,例如普遍的RGB子像素排列、RGBW技術排列、Pentile排列等等,這種排列方式的改變也可以提高畫面的分辨率和拍照體驗,但更重要的還是取決感光元件的大小。
理論上Pixel Size(單個像素尺寸)越大成像越好,感光元件與像素相配合起來才是一部好手機。
畫質的好壞取決于感光元件捕捉到的光子數(shù)量,越大的感光元件捕捉的光子也就越多,感光性能也就越好,所拍攝出來的照片也就更加細膩。所以說,重點不只是高像素還要有大底。
參考上圖,Pixel Size越大,圖像的噪聲和動態(tài)范圍也就可以控制的更好,而且受彌散圓的影響也更小。在普通場景下拍照素質的提升外,極限場景下的提升更加明顯,例如逆光等高光比環(huán)境下的高動態(tài)范圍呈現(xiàn)能力大幅提升,夜景、室內燈暗光環(huán)境下拍攝時更強的感光能力帶來更出色的照片細節(jié)和更少的噪點等。大底加持之下,像素高者得天下。
蘋果此前一直采用800W的低像素,很大的原因就是為了保持大Pixel Size。
全畫幅感光元件與手機感光元件面積對比
大光圈值
數(shù)值越大,光圈越小
一般情況下,光圈較大的鏡頭,進光量更大,從而更容易獲得較高的快門速度和更清晰的圖像。而對于普通用戶來說,大光圈鏡頭還能夠獲得神奇的前景、背景虛化效果。
目前拍照手機的攝像頭已經(jīng)做到了f/2.0甚至是f/1.4的水平。搭載了獨立的深度ISP,可記錄拍照場景的深度信息。因此在其特有的大光圈模式下可以模擬單反相機+大光圈鏡頭拍出的超淺景深效果。用戶在拍照前和拍照后都可以選擇拍攝光圈值與焦點,即先對焦(并調整光圈值)后拍照和先拍照后對焦(并調整光圈值)。
除此之外,才是手機廠商們關于產品的軟件算法的調教。
歡迎收看本篇文章,如果覺得文章有幫助,希望大家能留言評論、點贊、關注、轉發(fā)、收藏,非常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