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對焦與景深
景深,就是對焦點前后的清晰范圍。當我們拍攝一張照片,在合焦的時候會形成一個焦平面,焦平面前后范圍內(nèi)的景物會清晰呈現(xiàn),這就是景深范圍。
一般情況下,我們會對拍攝主體進行對焦,使得拍攝主體在景深范圍內(nèi),讓拍攝主體成像清晰,而雜亂的元素則放在景深范圍之外,令其虛化模糊,使得畫面更加簡潔干凈。當然,畫面背景等并不會移動,我們通過控制景深范圍的大小,從而控制哪個區(qū)域虛化,哪個區(qū)域成像清晰。
景深對于拍攝效果主要有兩個影響,一個是讓畫面背景或清晰虛化模糊,這是拍攝特寫時較為常用到的,特別是人像拍攝,這是淺景深帶來的背景虛化效果;另一個是讓畫面元素都清晰呈現(xiàn),在拍攝風光、集體照等場景最為常用,這是大景深帶來的背景清晰效果。
2. 對焦景深的1/3怎么理解
景深:當鏡頭聚集于被攝影物的某一點時,這一點上的物體就能在電視畫面上清晰地結(jié)像。在這一點前后一定范圍內(nèi)的景物也能記錄得較為清晰。超過這個范圍就不清晰了。這就是說,鏡頭拍攝景物的清晰范圍是有一定限度的。鏡頭的這種記錄得“較為清晰”的被攝影物縱深的范圍便為景深。當鏡頭對準被攝景物時,被攝景物前面的清晰范圍叫前景深,后面的清晰范圍叫后景深。前景深和后景深加在一起,也就是整個電視畫面從最近清晰點到最遠清晰點的深度,叫全景深。有的畫面上被攝體是前面清晰而后面模糊,有的畫面上被攝體是后面清晰而前面模糊,還有的畫面上是只有被攝體清晰而前后者模糊,這些現(xiàn)象都是由鏡頭的景深特性造成的??梢哉f,景深原理在攝像上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正確地理解和運用景深,將有助于拍出滿意的畫面。決定景深的主要因素有如下三個:
1、光圈在鏡頭焦距相同,拍攝距離相同時,光圈越小,景深的范圍越大;光圈越大,景深的范圍越小。這是因為光圈越小,進入鏡頭的光束越細,近軸效應越明顯,光線會聚的角度就越小。這樣在成像面前后.會聚的光線將在成像面上留下更小的光斑,使得原來離鏡頭較近和較遠的不清晰景物具備了可以接受的清晰度。
2、焦距在光圈系數(shù)和拍攝距離都相同的情況下,鏡頭焦距越短,景深范圍越大;鏡頭焦越長,景深范圍越小。這是因為焦距短的鏡頭比起焦距長的鏡頭,對來自前后不同距離上的景物的光線所形成的聚焦帶(焦深)要狹窄得很多,因此會有更多光斑進入可接受的清晰度區(qū)域。
3、物距在鏡頭焦距和光圈系數(shù)都相等的情況下,物距越遠,景深范圍越大;物距越近,景深范圍越小。這是因為遠離鏡頭的景物只需做很少的調(diào)節(jié)就能獲得清晰調(diào)焦,而且前后景物結(jié)焦點被聚集得很緊密。這樣會使更多的光斑進入可接受的清晰度區(qū)域,因此景深就增大。相反,對靠近鏡頭的景物調(diào)焦,由于擴大了前后結(jié)焦點的間隔,即焦深范圍擴大了,因而使進入可接受的清晰度區(qū)域的光斑減少,景深變小。由于這樣的原因,鏡頭的前景深總是小于后景深。
3. 焦距跟景深
景深:對焦點前(靠近相機)、后一定距離內(nèi)的景物的成像都可以是清晰的,這個前后范圍的總和,即景深。 簡單的說,只要在這個范圍之內(nèi)的景物,都能清楚地拍攝到。 景深的大?。?
1.與鏡頭焦距有關(guān),焦距長的鏡頭,景深小,焦距短的鏡頭景深大。
2.景深與光圈有關(guān),光圈越小,景深就越大;光圈越大景深就越小。
3.前景深小于后后景深,也就是說,精確對焦之 后,對焦點前面只有很短一點距離內(nèi)的景物能清晰成像,而對焦點后面很長一段距離內(nèi)的景物,都是清晰的。
4. 對焦景深合成功能
景深,就是對焦點前后的清晰范圍。當我們拍攝一張照片,在合焦的時候會形成一個焦平面,焦平面前后范圍內(nèi)的景物會清晰呈現(xiàn),這就是景深范圍。
5. 對焦景深范圍外人物和超焦距
在我們拍攝風光時,有時用了很小的光圈也不能讓畫面中所有的物體都清晰。為了保證畫面的清晰,我們需要知道一個基本概念:超焦距是一個距離,就是當你對焦在無窮遠的時候,離你最近的清晰的距離。
那么如何來操作呢?
1. 確定好拍攝場景所需的焦距和光圈,且保持不變。
2. 將相機或者鏡頭調(diào)節(jié)至手動對焦,同時將對焦點調(diào)節(jié)到無窮遠。
3. 對著有縱深的景物拍攝一張照片,回放照片找到離你最近的清晰的物體。
4. 切換成自動對焦,對這個物體對焦。
5. 切換成手動對焦。此時你鏡頭上的對焦距離就是超焦距,保持這個對焦距離拍攝即可。
6. 對焦距離和景深的關(guān)系
潛望式長焦相機最短對焦距離約 1m。
超廣 角相機最短對焦距離約 5cm。 前置相機為定焦,景深范圍 30cm~40cm。
小米 11 Ultra 的主攝最短對焦距離約 10cm。
7. 對焦與景深的區(qū)別及影響因素有那些
對焦環(huán)的作用是改變成像最清晰的平面到鏡頭的距離,也就是說,調(diào)節(jié)對焦環(huán)來保證被攝主體是清晰的。
變焦環(huán)的作用是改變鏡頭的焦距,也就是說,調(diào)節(jié)變焦環(huán)來改變照片的視角、被攝主體的大小、各個主體間的透視關(guān)系。景深由三個因素控制:焦距、光圈、被攝主體與鏡頭的距離。所以,景深是由變焦環(huán)、光圈環(huán)、對焦環(huán)共同控制的。8. 對焦與景深的區(qū)別
對焦在景深三分之一處是指拍風光時的一種技巧,對焦在三分之一處整個照片的前后都是清晰的。
9. 對焦與景深的關(guān)系
1、焦距短,成像的景物越多,照片上的視野越廣,容許彌散圈比較大。畫出前景后景反射的光在焦點處的前后位置,這個時候焦深就出來了,焦深對應的景深的相對位置確定。具有短焦距的光學系統(tǒng)比長焦距的光學系統(tǒng)有更佳聚集光的能力。
2、焦距越長,最后生成的照片上的物體是越大的,這個時候容許彌散圈的直徑越小。畫出前景后景反射的光在焦點處的前后位置,這個時候發(fā)現(xiàn)焦深相比焦距短的鏡頭形成的焦深要短,對應的景深也就比較淺。長焦鏡頭俗稱“望遠鏡頭”,長焦距鏡頭適于拍攝遠距離景物,景深較小,因此容易使背景模糊,主體突出。如球場上的特寫以及野生動物的拍攝,因無法靠近被攝物,超長焦距鏡頭就大有用武之地。所以:“焦距越長,景深越淺;焦距越短,景深越大?!苯咕嘌苌斓母拍睿?、變焦:拍攝時對于焦點和焦距的相應調(diào)整。2、對焦:調(diào)整焦點,使被拍攝物位于焦距內(nèi)(in focus),成像清晰。
3、失焦(out of focus):被拍攝物偏離出焦距以外,成像模糊。
4、選焦:選擇景深中的某一個層面清晰對焦,其他層面成像模糊(失焦)。
5、跟焦(follow focus):改變焦點,使移動的人物位于焦距之內(nèi)。
6、拉焦(rack focus或focus pull):焦點由一處重點移到另一處,速度相當突然。
10. 什么是攝影的對焦和景深
有對焦功能的相機,拍照時把焦點對在所攝物體上,加上前后景深,可以把物體拍得很清晰(當然如果運動物體或相機抖動除外)。
無對焦功能的相機就不同了,它省了對焦機構(gòu),用超焦距的原理來拍照,采用短焦(廣角),小光圈的方式來獲得在一定范圍內(nèi)的物體看起來都清晰,也就是用長景深的辦法來實現(xiàn)不用對焦。這樣照出來的照片,除非碰巧了,焦點一般不會落在被拍物體上。放大了就更看得出來了。所以無對焦方式只能用在非專業(yè)機上。
11. 全景深對焦方式
如果想不對焦,就想從被攝體到遠景都清晰,一般都是使用廣角鏡頭,它的清晰程度,大光圈情況下,一般都是從2~3m到無限遠,焦距越長,拍攝距離越近,景深越小,也就是對焦情況下只有被攝體及其周圍清晰,其它都模糊,也就是大家說的虛化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