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鏡頭防抖與機身防抖
蘋果的位移防抖和光學防抖的區(qū)別就是實現防抖的位置不一樣,位移防抖,是機身CCD感光器件的抖動來實現防抖的,俗稱機身防抖。而光學防抖是在鏡頭里,可以理解為通過鏡片的抖動來防抖的。
2. 鏡頭防抖和機身防抖
兩種可以同時用,但最好不要用!索尼和賓得是這類的典型。
如果是配適馬的鏡頭,開其中一種就好,兩種同時開的話只能說患了帕金遜,比沒開還要差很多,基本都是糊的。兩種而言,鏡頭防抖比機身防抖的效果要好很多,因為機身防抖有一個延遲。我用賓得K5和尼康d700,兩種曾對比過。
3. 鏡頭防抖機身防抖哪個優(yōu)先
答案是不能。
根據相機的使用說明書,開啟STEADY SHOT(抖動補償)后,相機會自動識別鏡頭的焦距信息(8-1000mm)并自動進行抖動補償,不論這只鏡頭是否具有OSS,補償值都是一樣的。如果機身的STEADY SHOT不能識別鏡頭焦距(比如轉接其它品牌鏡頭),那就需要將抖動補償設為手動,并設定鏡頭焦距,才能得到抖動補償。
4. 鏡頭防抖 機身防抖
索尼微單機身具有五軸防抖,而之前出的防抖鏡頭(OSS)也是可以用在它身上的。那么,機身和鏡頭的防抖功能能否疊加呢?答案是不能。
5. 鏡頭防抖與機身防抖哪個好
鏡頭防抖和機身防抖一起打開不會效果更好。鏡頭防抖和機身防抖只能二選一,也就是必須關閉其中一個,否則拍出來的畫面只會更模糊。因為防抖鏡頭的防抖信息不能和機身聯動,而當發(fā)生抖動時,鏡頭和機身都會正常開啟防抖,而造成的后果是,其中一者本來已經完成了防抖,另外一者卻又為了防抖而位移一次,結果反而模糊了。
6. 相機機身防抖和鏡頭防抖
光學防抖
作為光學防抖技術,并不是讓機身不抖動,它是依靠特殊的鏡頭或者CCD感光元件的結構在最大程度的降低操作者在使用過程中由于抖動造成影像不穩(wěn)定。通過鏡頭組實現防抖主要是以佳能和尼康為代表,它們依靠磁力包裹懸浮鏡頭,從而有效克服因相機振動產生的圖像模糊,這對于大變焦鏡頭的數碼相機所能起到的效果更加明顯。
通常,鏡頭內的陀螺儀偵測到微小的移動,并且會將信號傳至微處理器立即計算需要補償的位移量,然后通過補償鏡片組,根據鏡頭的抖動方向及位移量加以補償,從而有效的克服因相機的振動產生的影像模糊。
光學防抖功能的效果是相當明顯的,一般情況下,開啟該功能可以提高2-3檔快門速度,使手持拍攝不會產生模糊不清的現象,對于初學者來說效果非常明顯,另外在長焦型數碼相機中,效果也是立竿見影的。
電子防抖
電子防抖,是針對CCD上的圖像進行分析,然后利用邊緣圖像進行補償,就像光學變焦和數字變焦一樣,它只是對采集到的數據進行后期處理,治標不治本,并沒有什么實際作用,相反,對于畫質有一定程度的破壞。目前市場上有卡西歐和富士采用的是電子防抖技術。消費者在選擇的時候,追求防抖功能的話,一定要看清楚到底是光學,還是電子,如果是電子的話,可以考慮放棄。
7. 鏡頭防抖機身不防抖
要看匹配性。
鏡頭防抖是用過鏡頭內馬達驅動陀螺儀對鏡片進行位移修正抖動補償;而機身防抖是由感官元件ccd/coms的位移來達到防抖功能。鏡頭防抖可以在取景器中直觀地看到圖像的修正,而機身防抖則看不到。機身防抖可適用于任何鏡頭,從這一點上來說,確實可以節(jié)約些購買高級防抖鏡頭的支出,但機身防抖的效果在使用不同鏡頭時可能不是很穩(wěn)定。
但是有的相機有單獨說明,不能同時開啟鏡頭和機身防抖。
8. 鏡頭有防抖機身有沒有防抖重要嗎
這個問題需要針對鏡頭類型而看,對于廣角鏡頭來說,鏡頭防抖功能并沒有什么作用,重要性不大;而對于長焦鏡頭來說,增加了鏡頭防抖對于拍攝就具有非常大的作用,它能夠幫助攝影師拍攝出精美的照片,不錯過任何的瞬間,不拍糊掉任何照片。
鏡頭防抖和不防抖區(qū)別 1、鏡頭防抖可以用更慢速度的快 門 手持進行拍攝,如原來1/60秒拍攝可以降低到1/30秒拍攝;如果沒有防抖,那么快門手持拍攝是不可能實現的。 2、小光圈拍攝。在拍攝風景的時候常常會因為光照太大的關系而需要加大光圈,但這么做可能會影響到最終拍攝效果。有了鏡頭防抖后,就可以降低快門來保障小光圈拍攝,不必為了光線充足而拼命的加大光圈。
3、降低畫質。鏡頭防抖相機在光學設計上也會有一定的差異,加入了鏡頭防抖后,它原本的畫質會進行了修飾,所以畫質會變得更低,而有不防抖相機就不存在這方面的困擾,不會對其畫質有任何的影響;但只要不將防抖功能打開,同樣不影響它的畫質。 4、更費電。雖然鏡頭防抖為拍攝者在攝影的過程中提供了不少的便利,但要知道它也是一項非常費電的功能,如果長時間將鏡頭防抖打開,那么就會大量消耗相機的電池,導致電量很快消耗掉。 5、不需要三腳架。很多人在拍攝的時候為了固定性,避免抖動都會運用三腳架的幫助,去哪里拍攝都帶著個三腳架很麻煩,但增加了鏡頭防抖后就可以擺脫三腳架了。
9. 鏡頭防抖與機身防抖的區(qū)別
在任何的相機鏡頭里,對焦比防抖更重要,對焦是拍攝的必要的功能,不可對焦的鏡頭就是有故障的相機鏡頭,拍攝的相片就不清晰,而防抖則是新型鏡頭為拍攝的穩(wěn)定性而添加新的功能(特別是對新手把控相機的能力差有幫助),因為相機鏡頭可不防抖但是一定可對焦。
10. 機身防抖加鏡頭防抖
準確地說,佳能數碼單反相機都沒有防抖功能。 因為你說的是相機,也就是機身。 佳能和尼康單反的防抖都不是做到機身里的,而在鏡頭上。 所以,你需要購買防抖鏡頭才能實現防抖功能。 如果用的是沒有防抖功能的鏡頭,那就無法實現防抖功能。 佳能防抖鏡頭的標志是“IS”。 比如: 佳能 EF 70-200mm f/2.8L IS USM 就是防抖的(俗稱愛死小白); 佳能 EF 70-200mm f/2.8L USM 就是沒有防抖功能的(俗稱小白)。 這個“愛死”就是IS的諧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