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攝影鏡頭
至少為消費者提供一點3倍變焦。購買作物傳感器相機的人可以購買18-55mm 3X“套件”變焦包,相當于全畫幅27-83。舊的可靠的“正常”焦距大約在中間。27或相當于一個溫和的廣角。80左右的焦距是一個很好的頭像人像焦距,因為你可以在站得足夠遠的情況下獲得特寫鏡頭;這似乎讓鼻子和耳朵更接近正常的關(guān)系。
2. 攝影鏡頭上的鍍膜的作用是什么?
不能擦,極米鍍膜是液化的,擦拭的話會影響觀影效果。不擦不會對鏡頭有傷害,也不影響觀影效果的。如果有灰塵,用皮老虎吹吹即可。鏡頭的鍍膜主要作用是防止眩光、雜光等干擾。脫膜面積不大且在鏡頭邊緣,影響不會太大,如果嚴重脫膜,那它抗干擾的能力就會減弱,但總體上不會影響畫質(zhì)。
3. 攝影鏡頭的視角大小主要取決于
鏡頭的視角取決于鏡頭的焦距,焦距越短,視角就越大,拍攝的范圍也就大;長焦鏡頭的焦距長視角就小,拍攝的范圍就小。視角不是衡量鏡頭好不好的因素,它是起到拍攝范圍的一個指標。是根據(jù)拍攝的內(nèi)容,選擇適當?shù)慕咕嗟溺R頭(即鏡頭視角),進行拍攝。
如拍攝野生動物,短焦距大視角的鏡頭,拍攝出的畫面,野生動物只占畫面的一小部分,難以看清;若使用長焦距小視角的鏡頭拍攝,可以把野生動物拍滿畫面,細節(jié)能夠看的很清楚。
4. 攝影鏡頭可分為哪幾種
一般攝影愛好者需要幾個鏡頭?
鏡頭的多少或是擁有,得看每個人各自的條件了。
有些人一生只用著一支套頭,但是他們拍攝過很多優(yōu)秀的作品,而有的人擁有著很多的鏡頭。這之類的差異主要還是我們經(jīng)濟能力的差異。
如果我們的經(jīng)濟許可,當然可以購買更多的鏡頭。
如果是普通攝影愛好者,一般有三五個鏡頭還是很正常的。
如果條件允許,我們應當擁有一支廣角,這支鏡頭我們可以用來拍攝風光。
如果你是很喜歡攝影,本人覺得你至少得擁有一個長焦鏡頭,這個鏡頭可以用來拍攝人像或是花卉,還可以拍攝風光呢。
如果你覺得有需要,你還可以購買一支中焦段鏡頭,可用于拍攝人文紀實或是風光等。
有這樣的鏡頭之后,你就可以用于一般的創(chuàng)作了,基本上的題材都可以足夠拍攝了,如果你還有畫質(zhì)等方面的追求,你可以適當購買幾款定焦鏡頭。比如:
如果你喜歡拍攝微距,你可以購買一支微距頭,比如尼康105,佳能100、騰龍90等。
如果你喜歡拍攝人像,你可以擁有一支或數(shù)支定焦鏡頭,比如人父常用的35、50、85、105等。
如果你喜歡拍攝鳥類,那么超長定焦你需要購買,只是這一類的鏡頭價格太昂貴。
說個最中肯的話:大家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濟能力購買鏡頭吧。
我們沒有必要攀比,鏡頭再多,用不好也是閑的,攝影,比的主要還是我們自身的技巧。
各位朋友,你有幾支鏡頭?
以上就是本人的一點看法,歡迎各位朋友補充或評論。
劍舞影像,西部攝影愛好者,歡迎關(guān)注
5. 攝影鏡頭的焦距與視角視野成正比
您好,感謝您的信任。
1、拍人(拍小孩),首先需要選擇大光圈鏡頭,因為大光圈鏡頭可以贏造淺景深,可以將主體剝離背景,使主題更鮮明,這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背景(前景)虛化。最大虛化 = 大像場(傳感器面積)+ 大光圈 + 長焦距 + 近攝距,四要素相輔相成,只要有一項變?nèi)酰摶芰蜁陆担?/p>
2、光圈和虛化。所謂大光圈,一般是指F2.8以上的光圈,(這個F2.8是以全畫幅的效果為標準的,而不是其他相機或鏡頭參數(shù)中標注的F2.8),富士微單鏡頭最大的光圈是F1.2,光圈越大,虛化越好,(至于焦外的成像質(zhì)量比如彌散圓質(zhì)量、二線性水準等等就不展開說了)。但是,由于傳感器的面積不同,相同光圈的鏡頭在不同傳感器上達到的虛化程度是不同的。比如以全畫幅傳感器鏡頭光圈F2的虛化為基準,半畫幅傳感器的F2光圈的虛化能力約等于全畫幅的F3,這是根據(jù)彌散圓的差別推算出來的,(推算公式比較專業(yè)、復雜,沒有高等函數(shù)的基礎(chǔ)不容易懂,就不再詳述了)。通常情況下,相同光圈下的虛化能力,全畫幅與半畫幅之間有大約接近等效焦距的虛化系數(shù)差別,即半畫幅大約是1.5系數(shù),(其他畫幅不再贅述,有人稱之為等效光圈,但不太確切,因為鏡頭的通光量是不存在等效的,影響快門的程度都是一樣的),這個應該有所了解;
3、焦距和視角。等效焦距是常識性概念,即以全畫幅為基準,半畫幅鏡頭的焦距都要乘以1.5(佳能是1.6)系數(shù),即半畫幅50mm鏡頭的焦段等于全畫幅75mm鏡頭的焦段,因為全畫幅下50mm鏡頭的視角大約是46°,半畫幅下50mm鏡頭的視角大約是32°,相當于全畫幅的75mm鏡頭的視角。由于鏡頭視角的不同,用途也就有不同。在人像拍攝的常用焦段中,通常以等效35mm焦段(富士有23mmf1.4、23mmf2等,以下不再例舉)為人文鏡頭,拍攝人像是可以帶入一定的環(huán)境要素;等效50mm焦段為標準鏡頭,除了拍風光比較局促,其他用途是最多的,近距離拍攝的效果比較好;等效85mm焦段為人像鏡頭,拍人像是最為適宜的焦段,但用途則比較單一;等效135mm、200mm焦段也是人像鏡頭,但更適宜拍攝全身人像,因為焦距比較長,配備大光圈,可形成極其強烈的虛化效果,故200mm大光圈鏡頭被稱為“空氣切割機”,135mm大光圈鏡頭則被稱為“小空切”,空切效果是非常唯美的,拍攝人像效果極好,當然價格也不便宜;
4、焦距對拍攝的影響。焦距與虛化存在正比關(guān)系,在相同的光圈下,焦段越長,虛化越強,而85mm焦段居于中間,故是使用率最高的人像焦段。但是,焦段與拍攝距離存在反比關(guān)系,如果拍攝相同場景內(nèi)容時,焦段越長,拍攝距離也要越大,這就對拍攝環(huán)境有一定的要求,如果使用85mm或者更長的焦段拍人,雖然效果更好,但如果環(huán)境局促,就難以發(fā)揮,比如在家里使用,而家中缺乏比較開闊的空間(別墅例外),85mm焦段就難以發(fā)揮作用,俗稱“耍不開”,因此,室內(nèi)人像和室外人像的鏡頭也是有所不同的;
5、我上面說了這么多,核心就是不同的人像鏡頭有不同的用途。樓主說主要用來拍小孩,如果室內(nèi)拍攝較多,選擇有兩個,一是主要用于記錄小孩的生活、成長,推薦富士的XF23F1.4,F(xiàn)1.4的人像效果比F2要好的多得多,(F2聽上去光圈很大,但實際虛化能力約等于全畫幅的F3,其實已經(jīng)不算大光圈了),但價格小貴,如果對性價比敏感,則可選富士XF23mmF2;二是主要拍攝小孩的肖像,則推薦富士的XF35mmF1.4,價格不貴;如果室外拍攝較多,推薦富士的XF56mmF1.2,富士的人像鏡皇,焦內(nèi)焦外都非常好,人像拍攝很唯美,但價格小貴,便宜一點的則可選富士XF50mmF2;
6、至于鏡頭發(fā)布的時間,并不是重要的。定焦鏡頭的焦段往往都是逐漸補全的,新發(fā)布的定焦鏡頭更多的是在填補某一焦段的空白,因而新發(fā)布的鏡頭與舊發(fā)布的鏡頭之間沒有任何關(guān)系。只有在相同焦段、相同參數(shù)的鏡頭出現(xiàn)新款時,才可以解讀為這是某款鏡頭的升級版。
6. 攝影鏡頭一般分為廣角、標準和( )鏡頭
我喜歡用手機拍風景,隨時隨地,不受限制,遇上好景色絕對不會錯過。日月星辰,清晨黃昏,紅墻碧瓦,麗日藍天,一個都不能少。只要有心,一切皆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