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景深鏡頭和長焦鏡頭
華為景深和長焦哪個都好,傳統(tǒng)LCD屏幕依靠單獨的背光層照亮像素顯示圖像,如果圖像中有深色或者黑色時,只能通過遮蔽光線來實現(xiàn),實際背光亮度沒有減弱,功耗不變。而現(xiàn)在很多中高端手機基本上都標配OLED屏幕,除了輕薄、顯示效果好之外,還支持單個像素自發(fā)光,和LCD有本質(zhì)區(qū)別。
2. 景深鏡頭和長焦鏡頭的區(qū)別
先說說基礎概念。 鏡頭從焦距分 就是超廣角 廣角 中焦段 長焦 超長焦幾檔,從效果來講說白了就是越來越像望遠鏡。 景深是另一個概念,指的是鏡頭在合焦狀態(tài)下焦平面的厚度(說白了就是有多少東西是清楚的),跟鏡頭的光圈、焦距的長短、相機離被攝物體的遠近有關系。 回到你的問題。。。你想問的我沒看懂。 廣角鏡頭和長焦鏡頭的區(qū)別?廣角鏡頭視角比較大,能拍大場景,容易有視覺沖擊力。長焦鏡頭視角比較小,容易突出拍攝主體。 景深鏡頭和長鏡頭的區(qū)別?長鏡頭是在視頻領域的名詞,指的是用同一個連貫不停的鏡頭來表現(xiàn)多個事物和內(nèi)容(感覺就像做什么事睜著眼一直再看,不眨眼)。我查了一下資料好像在電影拍攝手法里的確有景深鏡頭這個概念,我的理解應該就是用大光圈情況下用畫面里焦點的變化來進行視線的引導。
3. 景深鏡頭和長焦鏡頭哪個更實用
沒有景深鏡頭,長焦鏡頭就具有景深
4. 長焦鏡頭跟景深鏡頭
景深是指可以清晰成像的空間距離。比如拍人物時使用淺景深,那人物的背景是模糊的,景深越淺,清晰的范圍就越小。如果適用大景深拍人像,則前后背景都會很清楚。景深和光圈、焦距有很大關系。在同焦距下,光圈越大,景深越淺,焦外越模糊,反之也是。在一個光圈下,焦距越長,景深越淺。但是對于大多數(shù)非恒定光圈頭來說,焦距變化可能會影響光圈值(比如18-105mmf3.5-5.6vr鏡頭,在18mm廣角端,光圈最大可以開到f3.5,但在105mm長焦端,光圈最大只能開到5.6;對于24-70mmf2.8這樣的鏡頭,在24mm-70mm全焦段都可以保持f2.8這樣的大光圈,所以很貴)。光圈簡單理解就是透光量,以f+數(shù)字來表示,f1.4、f1.8、f2.0、f8、f22這一串光圈越來越小。
小光圈一般用于大景深的風景拍攝,或需要延長曝光時間的拍攝(比如拍流水)廣角鏡頭可以拍更大的范圍,主要用于風景拍攝。
長焦鏡頭可以拍更遠的人、物,構(gòu)圖上可以壓縮空間,適合人物拍攝和捕捉遠處風景。200或300mm以上的長焦普通愛好者就很少用到了。
5. 景深鏡頭和長焦鏡頭哪個好
長焦鏡頭的特色,就是壓縮空間透視效果,有利于虛化雜亂的背景。
按照人眼視角的空間透視感,通常都是近處景物大,遠處景物小,越遠越小。
這種透視效果與鏡頭的焦距數(shù)值相關聯(lián),焦距數(shù)值越小,畫面視角越大,近大遠小的空間透視效果越強。
反之,則越弱。
比如鏡頭焦距越長,近大遠小的空間透視效果明顯減弱。
6. 景深鏡頭是長鏡頭嗎
景深,就是在拍攝的場景中,被攝主體呈現(xiàn)出清晰的范圍。景深可能很長,也可能很短、很淺,我們可以根據(jù)需求調(diào)整攝影的模式來控制景深的長短。 一般會影響到景深長短的原因,有下面三種:
1.光圈越大、景深越淺,光圈越小、景深越長 在拍攝距離不變的拍攝情況下,使用大光圈來拍攝時,因為景深變淺,被攝體的前后景物會變得比較模糊。而使用小光圈時,被攝體前后景物清晰的距離就會變長。
2.鏡頭的焦距越長、景深越淺,鏡頭的焦距越短、景深越長 在光圈、快門都不變時,拍攝同一個場景,使用長鏡頭會讓景深變淺。而使用廣角鏡時,景深就會變長。
3.距離拍攝體越近時、景深越淺,距離拍攝體越遠時、景深越長 在光圈、快門、鏡頭焦距都不變的情況下,拍攝同一場景,離被攝體越近時,景深就會越淺。離被攝體越遠時,景深就會越長。
7. 深焦鏡頭和景深鏡頭
光刻機的分辨率越高,芯片刻錄的線路就越小,從而集成更多線路,提高計算能力,降低功耗,光刻機的焦深越大,芯片就能構(gòu)筑更多架構(gòu)層數(shù),從而提升芯片的性能,兩者相結(jié)合就能大幅度提高芯片性能,并且降低芯片功耗。
1.焦深與總放大倍數(shù)及物鏡的數(shù)值孔徑成反比。
2.焦深大,分辨率降低。由于低倍物鏡的景深較大,所以在低倍物鏡照相時造成困難。在顯微照相時將詳細介紹。
焦深:物體上的點在鏡頭后的成像軸線上所能夠獲得的較清晰的成像距離。焦深:指在保持影像較為清晰的前提下,焦點(焦平面)沿著鏡頭光軸所允許移動的距離。
焦深:與景深相互共軛的眼視網(wǎng)膜像位間的距離(不是很準確)。焦深(簡單的說):鏡頭的像平面兩邊的成像清晰范圍。
定義:焦深從像平面前開始,到達像平面時匯聚的光錐形成最小程度的彌散圈,然后在像平面背后發(fā)散光錐延伸到焦深開始時同樣的直徑上時而消失,它的深度很小只為一英寸的百分之幾而已。因此焦深所提供的調(diào)焦寬容度很小。
8. 長焦鏡頭景深深還是淺
1、調(diào)整光圈大小
基于成像的原理,大光圈的景深淺,而小光圈的景深深,也就是F2.0比F8同樣的焦距下,前者的景深更淺。但是普通數(shù)碼相機成像的CCD尺寸比菲林小很多,即使用上了F1.8的大光圈,景深也很深,所以這條定律只適用于傳統(tǒng)相機和成像CCD尺寸接近菲林的數(shù)碼單鏡反光相機(相對而言)。
2、改變焦距長短
天氣好的時候去荷塘旁邊,你會看到一些攝影愛好者拿著長長的鏡頭在那里忙碌,而拍攝出來的荷花就象開在你面前一樣清楚,背景又十分朦朧。如果荷花逆光,使用點測光更可以拍出背景全黑,出淤泥而不染的感覺。這就是長焦距出淺景深的道理。
但是長焦距獲得淺景深的效果并不如大光圈來得好,因為背景的范圍會變得很小,而且背景如果太遠,立體感會大打折扣,另外長焦距容易使得畫面抖動明顯,建議采用焦距的一倍以上快門來拍攝(譬如200mm焦距拍攝時,快門約要1/350或者1/500比較能保證畫面清晰)。
現(xiàn)在流行的數(shù)碼相機一般都有三倍光學變焦,焦距最遠在11x mm左右(35mm相機的換算值),拍攝些小花小草可以獲得不錯的淺景深的效果,但是對于半身人像,焦距起碼要200mm以上效果才比較明顯。
3、拍攝距離與拍攝物背景
數(shù)碼相機要拍攝出背景虛化明顯的照片,被攝物體要離鏡頭很近,背景虛化的效果才明顯。但是人身畢竟那么大,不能和花草昆蟲相比,只有長焦的數(shù)碼相機能勉強辦到,所以長焦的數(shù)碼相機雖然體積都比較大,但是也不乏追捧者(當然有些也是為了拍遠距離的景物和偷拍)。所以長焦距適合拍攝人像,短焦適合拍攝建筑,因為拍攝建筑一般要求整體清晰,拍攝范圍廣。
除了拍攝物離鏡頭近容易出淺景深的效果外,被攝物體與背景距離越遠,效果也越明顯。如果遇到人物離背景很遠,而且背景相對簡單(譬如樹林、湖泊之類)的場合,別猶豫,馬上試兩張吧!
上述說的是后景深深淺的營造方法,前景深清晰與否,則取決于拍攝景物與前景的距離。被拍攝景物離前景離的越遠,前景深就越淺,反之就越深。
9. 景深鏡頭和長焦鏡頭的優(yōu)缺點
之前用的就是這支鏡頭。優(yōu)缺點都很明顯。
優(yōu)點是變焦范圍廣,用起來很方便,不需要頻繁地更換不同焦距的鏡頭。
缺點是
1.光圈小,長焦端的最大光圈只有6.3,明顯不夠用,拍不出小景深,弱光狀態(tài)下的對焦性能也不好。
2.畫質(zhì)比較一般,銳利度不夠,而且這種差別是肉眼可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