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山水鳥花畫
我是此岸,我來試著回答這個問題。
花鳥畫是國畫的一種,與人物畫,山水畫是有些區(qū)別的。
花鳥畫講究意趣,就是要有意思,有趣味,就像詩詞要有味兒。六朝的謝赫將氣韻生動作為品畫的第一要素,也可以在欣賞花鳥畫中適用。
其它的用筆,用墨,用色,位置經(jīng)營等。當中都可以體會畫畫者的藝術(shù)匠心。
古人對骨法用筆很重視,文人畫更是以書入畫。從文同,蘇東坡畫竹,到元趙孟頫提出書畫同源,再到后來的文人畫都如此。所以,學習筆法也是賞析花鳥畫的一個方面。
花鳥畫又分為工筆畫,寫意畫。其中寫意畫又有小寫意和大寫意之分。小寫意可以兼工帶寫,大寫意又看似隨意些。
如徐渭開創(chuàng)了大寫意,他的墨牡丹別具一格。他的墨葡萄也很有名。卻是,筆底明珠無處賣。白石老人曾說愿做青藤門下走狗,但當時,徐渭的生活卻是極為窘迫的,窮困潦倒的。所以,我們在鑒賞花鳥畫時,應該結(jié)合詩書畫印,共同賞析。也要結(jié)合畫畫者的生平,經(jīng)歷更加深入的了解畫背后,詩背后的東西。
同時,花鳥畫不同的題材,也是代表不同的意思的。
如,梅蘭竹菊是常見的題材,體現(xiàn)了畫畫者追求的不同品格。牡丹富貴吉祥,也有人掛牡丹花。還有其它的題材,我們可以慢慢體味……
2. 山水畫 鳥
人來鳥不驚是一幅山水畫。遠遠望去,畫中有山有水,走近畫前一聽,卻聽不到流水的聲音;春天雖然早已過去,但畫中依然山花爛漫,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人雖然就在跟前,但畫中落在枝頭的小鳥沒有被嚇到,這是一幅能讓人置身于畫里的山水畫。
3. 山水花鳥繪畫作品
那要看畫~5000-10萬之間吧
4. 山水花鳥人物畫
中國的人物畫,是中國畫中的一大畫科,歷史悠久,出現(xiàn)較山水畫、花鳥畫等為早;大體分為道釋畫、仕女畫、肖像畫、風俗畫、歷史故事畫等。據(jù)記載,商、周時期,已經(jīng)有壁畫。東晉時的顧愷之專尚畫人物畫,在我國繪畫是上第一個明確提出"以形寫神"的主張。唐代閆立本也擅長人物畫。還有吳道子、韓斡等等。都為人物畫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唐以后畫人物畫的畫家就更多了,歷代都有。
山水畫(俗稱風景畫、風光畫或彩墨畫),是專門的藝術(shù)學科。山水畫在魏晉、南北朝時逐漸發(fā)展,但仍附屬于人物畫,作為背景的居多。隋唐始獨立,如展子虔的設(shè)色山水,李思訓的金碧山水,王維的水墨山水,王洽的潑墨山水等。自唐代以來,每一時期,都有著名畫家,專尚從事山水畫的創(chuàng)作。
5. 國畫山水花鳥
中國畫并不是實景寫生,而是為舒達思想而營造的畫里乾坤,花鳥畫是不受現(xiàn)實自然規(guī)律約束的。品味花鳥畫或者創(chuàng)作,更多的是其意趣,至于選擇的物象或者物象之間是不是在一個季節(jié),并不重要。
遠山、近山,俯視、仰視,可否一景,西洋畫肯定不能,而這種創(chuàng)作恰恰是中國畫創(chuàng)作的重要手法,山水畫畫勢很重要,畫面的深遠意境也必須能夠顯現(xiàn),所以,為了達到創(chuàng)作的效果,可以用任何的視角,任何的手法,任何的構(gòu)圖。
因為中國畫的所有門類都是圍繞畫面意境,折現(xiàn)自己思想而創(chuàng)作。至于畫面物象怎么表現(xiàn),符不符合現(xiàn)實,并不是很重要,但是并不代表可以互抹亂畫,而是對物象的一種更深層次的挖掘與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