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佳能50鏡頭尺寸
配置鏡頭建議:
喜歡旅游,希望手持微單可以一機走天下,鏡頭選擇上就要考慮大變焦鏡頭。推薦選擇搭配EF-M 18-150mm f/3.5-6.3 鏡頭的套機( EOS M50套機約5500元)。如果已經(jīng)買了搭配EF-M 15-45mm f/3.5-6.3鏡頭的套機也沒關系,只需要增購一支EF-M 55-200mm f/4.5-6.3鏡頭( EOS M50組合約5500元)。另外,值得一提的是M50新增提高靜止圖像手抖動補償效果的雙重檢測IS功能,搭配鏡頭EF-M 15-45/3.5-6.3 IS STM、EF-M 18-150/3.5-6.3 IS STM、EF-M 55-200/4.5-6.3 IS STM時,能夠實現(xiàn)高精度靜止圖像補償。在昏暗場景或手持拍攝時,提高拍攝成功率。(需要固件升級)
喜歡拍攝人像,追求那種焦外虛化的效果,鏡頭選擇上就要考慮大光圈鏡頭或者長焦鏡頭。其實在我看來哪個鏡頭都能拍攝人像,就是視角不同而已。推薦單機身+佳能EF-M 32mm f/1.4 STM鏡頭,以35mm規(guī)格換算相當于約51mm視角,適合人像、風光、街拍等場景拍攝, F1.4大光圈可以輕松獲得虛化效果,同時大光圈提供更大的進光量。如果希望兼顧環(huán)境人像及室內(nèi),人文掃街的話,推薦單機身+ 佳能EF-M 22mm f/2 STM( EOS M50組合約4800元 ),以35mm規(guī)格換算相當于約35mm的視角,常用的環(huán)境人像焦段。當然,由于EOS M機身可以通過EF-M卡口適配器轉接佳能單反鏡頭群,所以你可以使用類似EOS M機身+EF-M卡口適配器+佳能 EF 50mm f/1.8 STM組合(等效約80mm視角)依然能夠獲得大光圈虛化效果人像照片,且EF-M卡口適配器+佳能 EF 50mm f/1.8 STM價格也就1000出頭,同樣是高性價比的選擇,就是看起來不如EF-M鏡頭協(xié)調。你甚至可以用EF-M 11-22mm f/4-5.6 IS STM廣角拍妹子大長腿,肯定會討妹子歡心的。
2. 佳能50鏡頭多少錢
首先就是焦段的區(qū)別,40和50的視角差別不小,用APS-C畫幅,家庭小聚會50mm就會很麻煩。
其次是最大光圈,50mm可以開到1.8,40mm是2.8開始。但是50 1.8不是這款鏡頭的最佳狀態(tài),要收縮一下更好一些。
然后就是畫質了。這兩款鏡頭的設計差不多,40 2.8減少了一片一組,多了一個非球面后鏡,提高了透光效率,減小了色差像差,這就是技術進步的力量了。
外型上40mm外露部分很短,被形象的稱為餅干,直接上到機身上可能還沒有超過握柄的高度,很適合便攜掃街。
3. 佳能50鏡頭價格
佳能50 1.4這個老鏡頭還是值得買的。優(yōu)點很多:
一:光圈大,低光拍攝優(yōu)勢不用多說,而且在幾家的原廠f1.4定中它是非常便宜的。
二:發(fā)色相對準。曾被推薦為佳能的標準發(fā)色鏡頭。公認的發(fā)色比較客觀的,色彩也還算濃郁。(當然,它沒有50L那種迷人的色彩和氛圍)
三:USM馬達,對焦快速,也還算精準。
四:小巧便攜。
五:光圈收到f1.8-f2可用度就很高了,收到f2.8以后很銳。(這點比消痰盂好很多,消痰盂需要收更多才能達到類似的可用度,當然,消痰盂更便宜,也不適合拿來比較)
缺點也不少:
一:全開肉。而且略有紫邊和色散。
二:據(jù)說馬對焦環(huán)易壞。不過我用了它很久, 也經(jīng)常轉動對焦環(huán),至今完好無損。
三:做工略松散,外觀一般。(畢竟不是L頭,亮騷這個問題上要求也不能太高~~)
4. 佳能50l 鏡頭
佳能rf50 1.4是2019年出的。
這款新的rf50 1.4鏡頭,采用的是一種復雜的鏡頭設計。并采用了一些高級鏡片。從這個鏡頭的結構可以判斷,這是一款具有佳能L標記加持的高素質鏡頭。這個鏡頭將與尼康的Z50/1.8S鏡頭屬于一個檔次的,專注畫質的高級鏡頭。
完全不是老EF50/1.4鏡頭的簡單的雙高斯結構,所以也不會出現(xiàn)像新痰盂那樣,只是將其中的一個鏡片更換成非球面鏡片來應付低端市場。
5. 佳能50鏡頭口徑是多大
佳能50f18是全畫幅的。
它的主要參數(shù)如下:
鏡頭用途:廣角鏡頭
鏡頭類型:定焦
鏡頭結構:5組6片
鏡頭卡口:佳能RF卡口
濾鏡尺寸:43mm
驅動馬達:STM
最大光圈:F1.8
光圈葉片數(shù):7片
圓形光圈:是
焦距范圍:50mm
最近對焦距離:0.3m
最大放大倍率:0.25倍
鏡頭直徑:69.2mm
鏡頭長度:40.5mm
鏡頭重量:16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