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apsc固定鏡頭相機
首先,不含鏡頭的機身選擇。
在1萬元這個區(qū)間內,如果購置單機身,可以買到性價比比較高的入門級全畫幅單反相機,這是目前最值得入手的機型。為什么不是微單?主流性能比較靠譜的微單全畫幅機型目前機身1萬元還買不到,都超過了1萬元,比如佳能eos r,尼康z6,索尼a7m3這些最新一代的微單全畫幅都超過了1萬元,反而單反機型有性價比不錯的選擇。主要推薦兩個,一個是佳能6d2:
6d2作為佳能比較新的一代單反機型,比上一代在對焦上有了較大提升,實用性已經(jīng)非常好,光學取景系統(tǒng)對焦范圍、對焦精度比6d更上了一個臺階,雖然無法與5d系列比,但是對于家用、旅行、拍娃、拍美食、拍美女等用途來說已經(jīng)完全夠用,另外具備全像素雙核對焦系統(tǒng),可以流暢、穩(wěn)定地通過屏幕取景、對焦,拍攝照片和視頻都有很不錯的感受。機身在全畫幅相機中比較輕便,快捷操作鍵、轉盤都比較豐富,對于學習攝影,剛剛入門的朋友來說,是非常有幫助的。可匹配佳能全系ef鏡頭,未來選擇鏡頭非常豐富,幾年之內家用完全足夠,價格8千多,還是很有性價比的。
另一個推薦是尼康d750:
尼康d750比d6xx系列高一個等級,可以說并不是最初階的入門全畫幅單反,屬于中等級別,比d8xx系列低,但功能一點也不弱,現(xiàn)在價格已經(jīng)在萬元以內,非常適合入手了。這臺相機具有比佳能6d系列更好的光學對焦系統(tǒng),cmos采用索尼的感光元件,寬容度比較高,拍攝大光比風光還是可以勝任的,機身功能完善,除了最高快門速度被閹割為1/4000秒,其它各方面均不差。但比起佳能的機器來說,lv屏幕實時取景對焦還是弱了一些,對拍視頻不太感冒,純攝影用途來說,要比佳能更合適。尼康的f卡口鏡頭群也非常豐富,還有比較經(jīng)濟的d型鏡頭可以使用,未來鏡頭匹配也不是問題。
雖然單反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夕陽,但是正是性價比突出的階段,無反相機全面超越單反還要至少幾年的時間,在這期間入門消費者完全可以選用性價比更高的單反作為主力機型,對于學習攝影,掌握攝影技能反而更有利。
其次,含鏡頭的相機選擇。
如果包含鏡頭,也就是說直接購買套機。全畫幅產(chǎn)品還是要超過萬元的,很難控制在萬元以內,并不是沒有,只是性能真的有些過時了,現(xiàn)在入手萬元以內的全幅套機并不太合適,比如佳能6d一代,索尼a7二代,這些機器都屬于上一代產(chǎn)品,但是在感光元件、對焦上都有些過時了,并不建議購買。如果想認真學習攝影,不追求大變焦的鏡頭,有一種方案可以在萬元以內實現(xiàn),就是上文推薦的兩個機型基礎上,都配備一支便宜的50mm定焦大光圈鏡頭,也就是f/1.8的版本,這樣加起來也不會超過萬元,只是焦距不能變換,固定在50mm,但這樣并不影響攝影入門學習,還能體驗大光圈帶來的虛化效果。如果并不想購置定焦鏡頭,還是想配備一支方便的套機鏡頭,那么就需要降級到apsc畫幅相機了。主流的三個推薦:第一個是佳能80d:
80d可以說是6d2的殘幅版本,功能很類似,甚至比6d2的功能更有優(yōu)勢,比如對焦方面,比如最高快門速度方面,都比6d2更高,但核心的cmos是apsc畫幅,比全幅畫質差了一個級別,高感也沒有全幅那么純凈,鏡頭焦距要有折算。但是這仍然是目前佳能主力的中端機型,對于家用來說非常夠用,配備18-55mm或者18-135mm套機鏡頭可以很好地勝任家用,余出來的資金還可以購置一支50mm定焦,感受到大光圈的魅力,只不過視角比全幅要有折損。
另一個是尼康d7200:
d7xxx系列是尼康中端定位的單反機型,性價比極高,對于平面攝影來說,專業(yè)性已經(jīng)與高端機型無異,做工更扎實,只不過是殘幅,高感比較差。鏡頭可以匹配套機鏡頭18-140mm,真正做到了一鏡走天下,除了光圈有點小,比較吃光以外,旅行攝影非常方便。
還有就是一臺微單產(chǎn)品了,索尼a6300:
索尼這臺體積要比單反小很多,如果匹配套機鏡頭,也非常輕盈,但其性能一點也不比單反差,甚至對焦更精準,速度也非???,cmos寬容度非常高,拍攝視頻的能力比上面兩個單反都要好很多。只不過索尼直出色彩還是比佳尼稍微有所不同,可能需要后期調色才能看上去更討喜。另外,索尼的鏡頭比較貴,而且apsc畫幅的鏡頭可選余地并不多,更多可以選擇適馬等副廠鏡頭。
2. apsc變焦鏡頭
18200鏡頭好一些。佳能18-55和18-200都是apsc畫幅的套機鏡頭,如果都是原廠的,成像質量沒啥區(qū)別,盡管通常來說大變焦比鏡頭兩端成像稍差,但是實際拍攝效果很多人都看不出來。
如果不升級全畫幅,那么后者更實用一些,更適合旅游紀念照,能適應所有題材,即一鏡走天下,價格也貴一點。
3. apsc鏡頭用在全畫幅相機
全畫幅換算apsc一般是x1.5左右,所以等效35mm的apsc鏡頭相當于24mm的全畫幅鏡頭。
4. apsc用apsc鏡頭
單反鏡頭標注的都是實際焦距,包括全副鏡頭和非全副鏡頭,如果是非全副鏡頭,比如套機鏡頭的18-55,等效焦距就要乘1.5或1.6(各品牌APS-C的尺寸定義并不一樣,尼康索尼賓得大部分都是1.5,佳能的尺寸稍小,所以是1.6,另外佳能1D系列,比如1D Mark IV用的是APS-H幅面,要乘1.2),如果是全副鏡頭比如24-70,在APS-C相機上同樣也要乘1.5/1.6,那么就變成36-105,失去廣角端了。
5. apsc 固定鏡頭
尼康單反相機的全幅和半幅卡口是一樣的。
半幅鏡頭以可在半幅相機也亦可在全副相機上使用!
反之全幅鏡頭也可以用在半幅相機上。
但是鏡頭不同,apsc的鏡頭擰到全畫幅機身上相場不一樣。
不管是全幅頭還是殘幅頭,只是為了適配各自的畫幅而分別設計的而已,殘幅頭相場一般不能覆蓋全幅,且有的廠家在卡口上還做了限制。
6. apsc畫幅鏡頭用在全幅相機上
全畫幅單反相機使用的鏡頭與apsc畫幅并不相同,如果使用全畫幅相機就需要匹配全畫幅鏡頭使用。而反過來,apsc畫幅單反可以完全兼容使用全畫幅鏡頭,只不過視角有裁切。
為什么全畫幅相機不能使用apsc畫幅的鏡頭?
同一個品牌的相機其鏡頭卡口都是相同規(guī)格的,如果用同一品牌的apsc畫幅專用鏡頭安裝到全畫幅機身上,這是沒什么問題的,可以安裝上去,但使用中會遇到問題。由于全畫幅cmos面積比較大,需要使用像場能夠完全覆蓋cmos的鏡頭才能正常成像,而apsc畫幅cmos小,所對應的專用鏡頭像場也比較小,這類鏡頭像場并不能覆蓋全畫幅的cmos。這樣會有什么樣的后果呢?如果全畫幅相機使用了apsc畫幅鏡頭,一般拍攝出來的照片會有一個環(huán)繞照片的黑圈,這個黑圈就是沒辦法覆蓋cmos的那部分成像。而佳能則設計更為奇葩,如果你安裝了ef-s鏡頭到全畫幅機身上,最好別按下快門拍攝,因為佳能ef-s半畫幅鏡頭后屁股上有一個墊,它會阻礙全畫幅單反反光板的抬升,弄不好反光板就損壞了。而尼康則沒有這種問題,但也會產(chǎn)生成像黑圈的問題。如果想克服這個問題,需要這臺相機具有畫幅裁切功能,有很多尼康相機具有這樣的功能,需要打開這個功能,則可以使用apsc畫幅的鏡頭進行拍攝,不過視角也和在apsc機身上一樣得到了裁切,同時像素也受到了損失,還不如直接將鏡頭用在apsc畫幅機身上拍攝的效果好呢。
全畫幅鏡頭是不是很貴?
全畫幅鏡頭從價格上來看確實比apsc畫幅鏡頭要貴。通常全畫幅鏡頭焦段更齊全,鏡頭畫質也更出色,因為廠家都非常注重自己全畫幅鏡頭體系的構建,而入門家用為主的apsc規(guī)格相機鏡頭則相對比較少。當然,在全畫幅鏡頭中的牛頭價格自然不菲,因為確實從生產(chǎn)成本上來看,全畫幅鏡頭確實要更高。不過全畫幅鏡頭中也有一些非常物美價廉的高性價比鏡頭。比如各家都有的50mm f1.8這支鏡頭,定價大概都在幾百元的樣子,同時還兼具大光圈。另外常規(guī)套機變焦鏡頭價格也并不算高昂,比如佳能的24-105mm、尼康的24-120mm等等,是比較實惠的常用鏡頭。但是鏡頭這東西,一分價格一分貨,十分價格兩分貨。想要畫質更高,沒辦法,就要付出更多的金錢代價,雖然它并不是非常值那個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