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樣用單反相機拍攝紅外攝影作品?
怎樣用單反來拍紅外照片?用我個人的經驗補充說明幾點。
我拍紅外攝影10多年了。最早的時候使用紅外膠片,例如伊爾福的,還有柯達的,我用的最多的就是祿來公司的,伊爾福的,可以使用c41工藝沖洗,而其他幾種可以使用柯達的d72工藝沖洗。拍紅外膠片,最大的難度就是要解決曝光和對焦問題。普通的測光表對紅外測光基本無效,所以,剛開始學習的時候,拍攝的成功率并不是很高。另一個就是測光紅外線的對焦點和混合光的對焦點不一樣,焦點要進行調整。紅外膠片攝影最終的成果都是黑白作品。
如今已經使用數碼相機了。事實上,無論是單反還是無反相機均可以拍攝紅外作品。用數碼相機拍攝紅外作品就來的輕松簡單多了。要想拍紅外數碼,要解決如下幾個問題。
第1個問題,相機改造或者是改裝。兩種方式,第一種方式是拆解相機,換掉內部的低通濾鏡,裝上紅外濾鏡或者是普通的無色濾鏡。紅外濾鏡可以根據你的喜好選相應的波長,例如720納米或者是850納米等等。第二種方式就是直接在鏡頭前加裝紅外濾鏡。請注意,改裝方式不同最終導致拍攝效果會有很大差異。不拆除低通濾鏡的,曝光時間較長,不適合于拍攝高速攝影。鏡頭前置紅外濾鏡的,容易在膠片中心出現“熱點”。所以你要有所選擇。
第2個問題,關于對焦。如果使用單反相機,且前置紅外濾鏡分兩次進行對焦的話(第1次對焦不裝紅外濾鏡,因為裝了紅外濾鏡黑暗,可能看不見),對焦點是會有差異的。換句話說,眼睛看到實際清晰的景物,但紅外成像焦點并不清晰,需要進行焦點的校正。但如果使用鏡前紅外濾鏡且是無反相機(采用肉眼一次對焦)和鏡后紅外濾鏡方式的,可以不需要校正焦點。這個問題,主要是要搞清楚紅外線的焦點和混合光的焦點不在同一個焦平面上的道理就可以理解了。
第3個問題,關于熱點。紅外濾鏡前置,容易在圖像的中心出現過曝圓斑,這個原班就叫做熱點。原班的大小和過曝量取決于光圈的大小和曝光時間的長短。這里的光學原理不多細講。主要原因就是因為紅外線的折射率和普通的混合光不一樣,經過鏡頭的折射之后,會在圖像中心形成高灰高亮度。但是如果紅外濾鏡是通過置換低通濾鏡改造形成的,就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
第4個問題。關于紅外數碼片的后期制作。所有的紅外數碼照片必須經過后期制作。例如通過通道混合器進行紅藍通道置換等,關于紅外片后期制作,有很多書可以參考學習,這里就不贅述啦。
如下就是紅外照片,尼康D3,紅外濾鏡前置拍攝方法。動感汽車那張,尼康D200改造,紅外濾鏡置換低通濾鏡拍攝。
二、單反 紅外 濾鏡?
這是使用了紅外濾鏡拍攝的照片
拍攝好之后, 需要后期處理
簡單點說就是將色彩通道的紅色和藍色通道進行反轉, 才可以出現這樣的效果
直接拍攝的畫面就是一片紅....
具體方法推薦你去百度一下: infrared photography
這一點上鬼子比國內的玩家做得好
是進行過紅外改裝的相機拍攝的,把相機感光元件前面的紅外截止濾鏡去掉再裝上另一種鏡片就可以拍攝出這種效果,有好幾種波段的濾鏡可選。去專門的紅外攝影論壇看看就知道了,全是這這種片子。
后期制作的,d5100性價比還可以啊,關鍵不是機身,是好的鏡頭和經驗的積累,另外還有錦上添花的 后期!
PS 處理的,樹上是樹葉變成雪了,沒有哪個綠鏡可以做到,明顯 這是改變了色相,PS手法
三、普通單反相機能拍攝遙控器的紅外線嗎
由于紅外線的會對感光產生干擾,所以普通單反相機在感光元件前面有一塊紅外濾鏡,紅外線都被擋住了,也就無法拍攝紅外線。
某些特殊設計的相機有開關可以選擇是否挪開這個濾鏡,乃至切換成可見光濾鏡,這樣也就能拍攝紅外線了,比如索尼當年的F828。
但是這種相機大多都是不可換鏡頭的,沒有聽說過這種設計的單反相機。當然某些DIY強者也有拆機自己把紅外濾鏡換掉的例子,你有興趣可以上網搜搜DIY攻略。
四、尼康D90的單反相機,配什么樣的紅外濾鏡好呀?
看你的鏡頭,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直接用附加鏡片的方式,另一種則是改用紅外濾鏡,需要拆機加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