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相機視差補償是什么
旋升眼罩的作用是為了使眼睛和目鏡保持適當?shù)木嚯x,這樣觀測起來就不容易有黑影。
視差補償環(huán)是為了方便有左右眼有視力差想要裸眼觀測時微調(diào)用的,方便讓雙眼同時看清晰。仰角調(diào)節(jié)螺絲很顯然意見的,是用來調(diào)節(jié)望遠鏡所看角度的。。
望遠鏡的第一個作用是放大遠處物體的張角,使人眼能看清角距更小的細節(jié)。望遠鏡第二個作用是把物鏡收集到的比瞳孔直徑(最大8毫米)粗得多的光束,送入人眼,使觀測者能看到原來看不到的暗弱物體。
2. 攝影測量視差
取景器的畫面與實際拍攝的畫面都有差異,比如對比度、色彩等等。
即便是所見即所得的100%光學取景器和100%電子取景器,雖然畫面比例是一致的,但色彩、反差等還是不一樣的。 相機的取景器主要分為兩種種,一種是光學取景器,其中,又分為棱鏡(包括模仿棱鏡的面鏡)取景和旁軸取景,另一種為電子取景,不同的取景器對拍攝到的畫面有不同的影響。 所謂取景視差是指普通35毫米相機中,帶測距式取景框的、雙鏡頭反光相機,折疊式相機,手提式相機等,及老式機中帶有反射取景鏡或框式取景相機。
因為攝影鏡頭和取鏡各在一處,所以拍下的實際畫面和取景器中看到的視野會有少量差別,這就是視差。
3. 相機補償值
佳能相機以EOS 600D為例,首先按住相機機身上的Av按鈕,然后向右轉(zhuǎn)動主撥盤,即可增加曝光補償;向左轉(zhuǎn)動主撥盤,即可減少曝光補償。尼康相機以D7000為例,首先按住相機機身上的按鈕,然后向右轉(zhuǎn)動主指令撥盤,就可以可增加曝光補償;向左轉(zhuǎn)動主指令撥盤,就可以減少曝光補償。
4. 圖像視差
立體感強,仿佛身臨其境一般,真正的虛擬現(xiàn)實是具備多感知性和可交互性的,單靠一個眼鏡,只能作為顯示,立體可視化的效果。 魔幻眼鏡的原理,戴上看視頻的感覺 人之所以能夠看到立體的景物,是因為我們的雙眼可以各自獨立看東西,左右兩眼有間距,造成兩眼的視角有些細微的差別,而這樣的差別會讓兩眼個別看到的景物有一點點的位移。而左眼與右眼圖像的差異稱為視差,人類的大腦很巧妙地將兩眼的圖像融合,產(chǎn)生出有空間感的立體視覺效果在大腦中?!?/p>
5. 徠卡 視差補償
徠卡是傳統(tǒng)相機品牌,經(jīng)典中的經(jīng)典,無論品牌還是做工都比佳能、尼康要高檔。徠卡品牌自古以來注重的是操作和成像素質(zhì)。對于大多數(shù)色友來說屬于奢侈品,夢寐以求的高檔相機……M9號稱全畫幅機皇,是徠卡第一款全畫幅的旁軸數(shù)碼相機,且旁軸取景器具備放大和自動視差補正功能。采用了1800萬像素全畫幅感光元件,支持目前徠卡所有M系列的鏡頭。全金屬機身,2.5英寸液晶屏,全手動操作模式。
6. 旁軸相機視差補償
旁軸與單反的區(qū)別
1、旁軸和單反相比沒有反光鏡,這樣一是減少了相機的厚度,二是減輕了機震,三是可以使用鏡間快門實現(xiàn)閃光全同步。
2、旁軸相機由于對焦基線的原因和沒有反光鏡的限制,一般廣角鏡頭可以做得非常貼近底片,結(jié)構(gòu)和成像也比單反的要好。所以短、標焦距是它的強項,長焦幾乎是虛設。而單反的優(yōu)勢是焦段覆蓋廣,在長焦和微距有旁軸無可比擬的優(yōu)勢。
3、拍攝態(tài)度的不同。旁軸屬于其貌不揚,通過取景器能看到畫面外的場景,審時度勢隨時按下,讓你有導演的感覺。而單反是招搖過市,而且一按快門就兩眼一黑啥也看不到了,但讓你有攝影工作者的成就感。
4、旁軸有視差,而單反是所見必所得。旁軸是想好了拍,單反是看準了拍。
7. 視差攝影
3D動態(tài)攝影就是立體拍照技術(shù),起源于十九世紀的三十年代,美國的Wheatstone著手研究人的視覺,于1838年發(fā)明了立體鏡。
在1839年銀鹽版拍照法的出現(xiàn)帶動了立體拍照的發(fā)展。立體照片的拍攝和傳統(tǒng)拍照沒有大的差異的,只不過對于一張立體的照片而言,必須拍一組兩張具有視差效果的照片,這一技術(shù)可以用特殊的雙鏡頭立體相機或兩部相機同時快門完成。負片制作后用立體看片器看這一組圖片就是3D形式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