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生第一臺相機說說
1.這就是我的自信之處,我人丑只能靠著美顏相機,我覺得在美顏相機的我就像仙女般!
2.我天生長相比較丑陋,我只能靠著美顏相機,我覺得這樣才能勇敢面對生活!
3.我對自己的容顏真的非常的無語,真的是難以形容了,人丑只能靠著美顏相機!
2. 第一個相機誕生
照相機是達蓋爾發(fā)明的。
1839年,法國的達蓋爾制造了第一臺實用的銀盤相機。其基本思想是將一塊表面有碘化銀的銅板曝光,然后用水銀蒸汽蒸,再用普通的鹽溶液固定,形成永久的圖像。
后來,達蓋爾用這種方法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臺照相機。同時達蓋爾攝影是世界上第一種成功的攝影方法。
3. 第一臺相機買什么好
卡片機買3000,不算貴嗎?個人感覺有些小貴,如果有3K,還不如多加幾百買微單nikon J1了。
如果樓主只是相中這三款的話,個人感覺選s100v或xz-1。兩個各有所長,xz-1性價比高點,光圈大點,拍人會好點。相比較而言,s100能拍1080P這是個優(yōu)點,因為好多時候,錄像確實很常用(錄像機太大,袖帶不方便),慶典上(照片無法留聲),兒童(嬰兒或兒童在很多時候你無法讓他擺POSS),這個時候就經常使用錄像,這點是經驗之談,我買相機就是為了給剛生的兒子拍照,后來發(fā)現根本無法拍照,錄像居多。還有就是牌子響,但就像lz所說,奧林巴斯,不懂數碼產品的人一般都不知道這個牌子,人家問你,你這是什么牌子,你說:奧林巴斯。呵呵,我曾經遇到過,有人問我手機牌子,我說是HTC,他說我的手機是山寨,我只能無奈的笑笑。4. 第一臺相機叫什么名字
1839年,法國的達蓋爾制造了第一臺實用的銀盤相機。其基本思想是將一塊表面有碘化銀的銅板曝光,然后用水銀蒸汽蒸,再用普通的鹽溶液固定,形成永久的圖像。
后來,達蓋爾用這種方法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臺照相機。同時達蓋爾攝影是世界上第一種成功的攝影方法。
5. 人生第一臺相機說說文案
簡短的攝影獨白文案:
1、我真的相信有些東西如果我不拍下來就沒人會看見。
2、構圖完整、構圖干凈、角度到位、角度獨特、用光巧妙、作品細膩。
3、如果我能用語言來講述故事,我就不必帶上相機了。
4、最重要的是思想的震撼力。
5、攝影技藝的獲得是靠花功而不是靠花錢。
6、任何攝影創(chuàng)意都是靠自己拍出來的,而不是靠自己在夢中等來的。其中準確邁出第一步,是尤為重要的。
6. 第一臺相機誕生的時間
19世紀初,一個叫尼普斯的法國陸軍軍官,花了10年時間研究保存影像的方法終于在1826年成功地將他家窗外的景象拍攝在白錫板上。這是世界上第1張照片,它的曝光時間長達8小時。第二年,他又和達蓋爾研究照相術,試圖把影像拍攝在玻璃板上。不幸的是,尼普斯沒有等到成功的那一天就去世了。1833年,達蓋爾把玻璃板底片的靈敏度,提高到足以拍攝人像。后來,他又發(fā)明了銀版照相法——“達蓋爾照相術”。它是由兩個木箱組成,把一個木箱插入另一個木箱中進行調焦,用鏡頭蓋作為快門,來控制長達三十分鐘的曝光時間,能拍攝出清晰的圖像。
1841年光學家沃哥蘭德發(fā)明了第一臺全金屬機身的照相機。該相機安裝了世界上第一只由數學計算設計出的、最大相孔徑為1:3.4的攝影鏡頭。
1845年德國人馮·馬騰斯發(fā)明了世界上第一臺可搖攝150°的轉機。1849年戴維·布魯司特發(fā)明了立體照相機和雙鏡頭的立體觀片鏡。1861年物理學家馬克斯威發(fā)明了世界上第一張彩色照片。
1860年,英國的薩頓設計出帶有可轉動的反光鏡取景器的原始的單鏡頭反光照相機。
1862年,法國的德特里把兩只照相機疊在一起,一只取景,一只照相,構成了雙鏡頭照相機的原始形式。
1880年,英國的貝克制成了雙鏡頭的反光照相機。
1866年德國化學家肖特與光學家阿具在蔡司公司發(fā)明了鋇冕光學玻璃,產生了正光攝影鏡頭,使攝影鏡頭的設計制造,得到迅速發(fā)展。
隨著感光材料的發(fā)展,1871年,出現了用溴化銀感光材料涂制的干版,1884年,又出現了用硝酸纖維(賽璐珞)做基片的膠卷。
1888年美國柯達公司生產出了新型感光材料--柔軟、可卷繞的“膠卷”。這是感光材料的一個飛躍。同年,柯達公司發(fā)明了世界上第一臺安裝膠卷的可攜式方箱照相機。
1906年美國人喬治·希拉斯首次使用了閃光燈。1913年德國人奧斯卡·巴納克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臺135照相機。
從1839年至1924年這個照相機發(fā)展的第一階段中,同時還出現了一些新穎的鈕扣形、手槍形等照相機。
從1925年至1938年為照相機發(fā)展的第二階段。這段時間內,德國的萊茲(萊卡的前身)、祿來、蔡司等公司研制生產出了小體積、鋁合金機身等雙鏡頭及單鏡頭反光照相機。
1902年,德國的魯道夫利用賽得爾于1855年建立的三級像差理論,和1881年阿貝研究成功的高折射率低色散光學玻璃 ,制成了著名的“天塞”鏡頭,由于各種像差的降低,使得成像質量大為提高。在此基礎上,1913年德國的巴納克設計制作了使用底片上打有小孔的 、35毫米膠卷的小型萊卡照相機-徠卡單鏡頭旁軸照相機。不過這一時期的35毫米照相機均采用不帶測距器的透視式光學旁軸取景器。
1931年,德國的康泰克斯照相機已裝有運用三角測距原理的雙像重合測距器,提高了調焦準確度,并首先采用了鋁合金壓鑄的機身和金屬幕簾快門。
1935年,德國出現了埃克薩克圖單鏡頭反光照相機,使調焦和更換鏡頭更加方便。為了使照相機曝光準確,1938年柯達照相機開始裝用硒光電池曝光表。
1947年,德國開始生產康泰克斯S型屋脊五棱鏡單鏡頭反光照相機,使取景器的像左右不再顛倒,并將俯視改為平視調焦和取景,使攝影更為方便。
1956年,聯邦德國首先制成自動控制曝光量的電眼照相機;1960年以后,照相機開始采用了電子技術,出現了多種自動曝光形式和電子程序快門;1975年以后,照相機的操作開始實現自動化。
在20世紀五十年代以前,日本的照相機生產主要是引進德國技術并加以仿制,如1936年佳能公司按照徠卡相機仿制了L39接口的35mm旁軸相機,尼康是在1948年才仿照康泰克斯制造出了旁軸相機。
PENTAX的前身旭光學工業(yè)公司1923年開始生產鏡頭,隨著日本侵略戰(zhàn)爭的擴大,日本軍隊對光學儀器的需求急劇增加,尼康、賓得和佳能等日本光學儀器廠都接到了大量的軍隊訂單,為侵華日軍生產望遠鏡、經緯儀、飛機光學瞄準儀、瞄準鏡、光學測距機等等軍用光學儀器。
隨著戰(zhàn)爭的結束,這些軍隊訂單已經不再有,戰(zhàn)后軍工企業(yè)為生存不得不轉向民用品的生產,光儀廠商尼康、佳能、賓得都先后開始了照相機生產。1952年賓得引進德國技術并引入德國“PENTAX”品牌,生產出了“旭光學”的第一部相機。1954年,日本第一部單鏡頭反光照相機在旭光學-賓得公司制成。
1957年作為日本照相機的后起之秀,又制造出了日本的第一部五菱鏡光學取景的單反照相機。此后美能達、尼康、瑪米亞、佳能、理光等公司爭相仿制、改進單反照相機及鏡頭技術,從而推動了民用照相機技術在日本的發(fā)展,世界單反照相機技術重心逐漸由德國轉移到了日本。
1960年,賓得推出的PENTAX SP相機問世,開創(chuàng)了照相機TTL自動測光技術。1971年,賓得公司的SMC鍍膜技術申請了專利,并應用SMC技術開發(fā)生產出了SMC鏡頭,使得鏡頭在色彩還原和亮度以及消除眩光和鬼影兩方面都得到極大改善,從而顯著提高了鏡頭品質。得益于SMC技術,此后賓得鏡頭的光學素質達到了極大的改善,有多只賓得鏡頭被職業(yè)攝影師們推崇,甚至超越了德國頂級鏡頭蔡司鏡頭,成就了賓得相機一時的輝煌。雖然幾乎所有廠商生產的照相機鏡頭都聲稱采用了SMC技術,但是實測證明,在這一點上做得最好的,還是賓得鏡頭。1969年,CCD芯片作為相機感光材料在美國的阿波羅登月飛船上搭載的照相機中得到應用,為照相感光材料電子化,打下技術基礎。
1981年,索尼公司經過多年研究,生產出了世界第一款采用CCD電子傳感器做感光材料的攝像機,為電子傳感器替代膠片打下基礎。緊跟其后,松下、Copal、富士、以及美國、歐洲的一些電子芯片制造商都投入了CCD芯片的技術研發(fā),為數碼相機的發(fā)展打下技術基礎。1987年,采用CMOS芯片做感光材料的相機在卡西歐公司誕生。?
2018年9月,世界海關組織協調制度委員會第62次會議作出了對中國無人機產品有利的決定,將無人機歸類為“會飛的照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