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拍文物的攝影師叫什么
一位來自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寶藏”攝影師趙震登上熱搜。他是給兵馬俑拍“證件照”的文物攝影師,為拍一張照片甚至要等一年,偶然發(fā)現兵馬俑唇邊的指紋,讓這位感性的70后大男孩激動哭了……采訪中,他跟揚子晚報記者分享了那些打動自己,“一眼即千年”的神奇瞬間,他說,“我擁有世界上最棒的工作”。
拍“證件照”
每個兵馬俑都要拍正臉、側臉,最后拍編號
秦始皇帝陵及兵馬俑是中國第一批世界文化遺產,經歷2000多年歲月洗禮,他們不僅是當時整個政治經濟文化,以及社會變化發(fā)展的縮影,也是赳赳秦風的精神守護者。
你知道嗎?在陜西車牌上的水印就是一尊跪射武士俑。跪射武士俑雙手在腹前作握弓狀,這樣的動作代表他的兵種是弩兵。在秦始皇帝陵中,像這樣的各類秦俑(按照密度估算)有近八千個。
給兵馬俑做“身份證”的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文物攝影師趙震走到臺前講述他們的故事。疫情期間,他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一號坑內,為每尊兵馬俑拍攝頭部正面證件照,完善文物檔案。”
目前出土的1300尊兵馬俑,每尊兵馬俑都有文物檔案,而這些文物檔案的總和,稱之為“文物總賬”。趙震說,“就像現在我們國家正在進行的第七次人口普查一樣,我和同事在給兵馬俑的總賬做新的補充。目前為止,我已經完成了一號坑862尊陶俑的拍攝?!?趙震說,“我們有個原則,工作的時候,盡量不會干擾觀眾參觀,因此沒有大塊的時間可以完成這項拍攝工作。秦始皇帝陵博物院40年來沒閉過館,就利用疫情期間閉館一個多月的時間來完成。”趙震說,每個兵馬俑都有自己的編號,考古編號、庫藏編號,以及狀況介紹等。你像今年世界博物館日期間,鎧甲武士俑和跪射武士俑就來南京博物館巡展過,“出去一趟,這些‘旅行’記錄也要更新。”
拍攝的過程從了解前期資料開始,然后給每個俑拍正臉、側臉,最后拍編號,一個俑至多要拍一百多張,少則三四十張。讓趙震開心的是,這次拍攝可以讓文物總賬得到更新?!皩<蚁肟促傅陌l(fā)髻是什么樣子,就不用下坑,查閱電子信息就可以了,還可用于公眾傳播?!碑斎?,這項工作還沒完,1300件秦俑還有剩余部分要拍攝,也還會有新的挖掘發(fā)現等待被記錄。
2. 拍攝文物用什么鏡頭
鏡頭焦距長短最直接影響的是畫面的視角寬窄,短(廣)焦鏡頭視角較寬,機位不動畫面收納進來的對象更廣更多(左右上下);長焦鏡頭也叫望遠鏡頭,可以把遠處的對象拉近了,但視角也窄了;中焦鏡頭介于兩者之間,跟我們肉眼看見的視角比較接近。
還有,短焦鏡頭有一種變形夸大作用,更有縱深遼闊感,拍的場面看起來近處的物體大,遠處的物體偏小,近處對著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