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55—250mm鏡頭
佳能55—250mm鏡頭是EF—S卡口,與EF卡口通用。佳能系列半畫幅單反相機都是EF—S卡口,該55—250mm鏡頭也是為半畫幅數(shù)碼相機設計的,適配程度高,可以更好地發(fā)揮自動對焦等功能,也有利于消除感光元件四周暗角,當然半畫幅單反相機不免存在等效焦距換算問題,55—250mm焦距在實際應用中要考慮乘以1.6修正系數(shù)。
2. 55-250mm鏡頭
18-55mm,55-200mm都是表示鏡頭的焦段。以上兩個鏡頭都是尼康的半幅機專用的鏡頭,乘以1.5倍的換算系數(shù),相當于全幅機上的27-82mm和82-300mm鏡頭。一般認為,35mm焦段以下的鏡頭為廣角,適合拍攝風景與建筑;35-85mm焦段的鏡頭為標準焦段,是使用得最多的焦段;85-135mm焦段為中焦,適合拍攝人像,尤其是特寫;135mm以上的鏡頭為長焦,適合拍攝野生動物如飛鳥等等,也適合拍攝體育項目。
18-55mm涵蓋了部分廣角到標準焦段的范圍,因此也是很多入門級別的單反的套機頭之一。55-250mm則涵蓋了中焦到長焦的范圍,是一個長焦鏡頭。
3. 55-220mm鏡頭
長尾巴的鳥有白冠長尾雉;黑長尾雉;藍鷴等等。
一,白冠長尾雉
俗稱“長尾野雞”,又叫“地雞”。身體大小近似野雞,但尾羽極長。雄鳥的尾羽長約1.2-2.0米,羽色絢麗。
二,黑長尾雉
體長53-88厘米。雄較雌大。雄鳥通體紫藍色,臉鮮紅色,翅上有一條顯著的白色翅斑,尾甚長,黑色,具顯著的白色橫斑,腳綠褐色。雌鳥通體橄欖褐色,臉紅色,背和翅滿布棕褐色斑紋和灰白色羽緣,腳綠褐色,尾棕栗色,具黑色橫斑。
三,藍鷴
又名藍腹鷴、臺灣藍腹鷴、華雞,是一種大型雉類。雄鳥全長72-81公分,羽色深藍,有白色短羽冠,上背、中央尾羽為銀白色;肩羽暗紫紅色,尾長390-500mm;雌鳥體型較小,身長在55-60公分之間,尾長200-220mm色大致為灰褐色規(guī)則斑紋。
4. 55一250mm鏡頭的用途
這款屬于長焦鏡頭了,能拍清晰度至少也要500米以外了
5. 55到250鏡頭
區(qū)別在于特點不同,三代采用了高規(guī)格的鏡組結構。工藝辨識度非常高。在操控層面依然有著非常精準的響應。efs55-250鏡頭一代性能顯得游刃有余。整體看上去頗為時尚。足以彰顯出豪華高品格。
6. 55-250mm鏡頭是什么意思
18--55頭可以拍攝從全身到半身的人像,合影,絕大多數(shù)的風景照,55-250頭則可以拍人物特寫,或者具有較強背景壓縮感而且背景虛化的人物照,或者把遠處的景物“拉近”(這對于拍攝距離較遠的美景,或者掃街拍人物是很有效的)。
出門的話,只要帶一個大一點的攝影包就可以把一機一頭都戴上了,更換也不費事,多數(shù)情況下用18--55頭,需要時再換上55--250頭就可以。
這兩個鏡頭是給入門者使用的,在焦段上兩個互補,前者是廣角到中焦,后者是中焦到長焦,互不沖突,有涵蓋了最常用的大部分焦段。前者有廣角,可以用來拍攝大場景,大場面,室內(nèi)因為空間狹小,用廣角端比較多。后者是長焦鏡頭,類似于望遠鏡,用來拍攝遠處的物體,比如鳥類等等。人家老板也是好心,等到你想拍攝遠景的時候,就不會因為焦距不夠而去買長焦鏡頭了。
它是一款很輕便的長焦鏡頭,結構簡單,成像也不算差。作為佳能專為18-55頭配套的初級鏡頭,比較便于攜帶(如果你要看到專業(yè)長焦頭,就知道它們重量相差有多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