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佳能5d3對焦后重新構(gòu)圖技巧?
對焦5d3對焦后重新構(gòu)圖的技術巧如下:使用對焦點對拍攝目標的最重要部分對焦,比如模特的眼睛,然后半按快門鎖定對焦,平移相機重新構(gòu)圖后完全按下快門拍攝。但這時測光點沒有鎖定,所以有可能測光不準。
二、我用的5D3 想問下先對焦在構(gòu)圖怎么設置
快門是兩段式的,半按對焦后,保持不動,構(gòu)好圖后再按到底。
這個不需要專門設置。所有相機通用。
三、5D3+光圈優(yōu)先模式+怎樣才能鎖定測光+然后+構(gòu)圖拍攝。
機身后面板左邊顯示屏下有個*字按鍵,辦案快門測光后按*鍵鎖住測光,2次構(gòu)圖直接按下快門便可
四、請問5D3和5D2最大的區(qū)別是什么???
5D3 用了 快半年了
感覺 5D2 跟 5D3 最大的提升是 攝影師的操控體驗的提升
兩個方面:
1、整體響應速度的提升,包括操作、對焦、連拍等
2、人性化操控舒適度的提升,主要在對焦點選擇方面
像素幾乎沒變化,這一點在外行看來是“不厚道”在內(nèi)行眼里是“實在”,因為CMOS尺寸恒定的狀態(tài)下,像素越高相應的解像力越低,并且過大的照片尺寸只不過是內(nèi)存卡跟處理器的負擔而已,沒有任何實際意義。
最大的好處就是:你跟一些外行人說起來自己相機像素的時候,可以嚇唬他們一下。
其他地方基本上也是傳承了5D2的設計理念,沒有太大變動。處理器的更新?lián)Q代提升了連拍速度,并且將JPEG的每秒6張連拍實現(xiàn)了“無限連拍”,這一點雖然實際使用意義不是很大,但是有些時候確實讓連拍變的更爽。
高感ISO的提升雖然顯著,不過只是正常進步速度的一種延續(xù),5D2相對于它的前身5D也是類似的進步幅度,5D3在這方面雖然比5D2有提升,但是并不是飛躍性的。只能說是意料之中的。
說道最大的提升還是對焦系統(tǒng)。
這里不要去看那個什么“61點對焦”,之類的。對焦點多,不一定都是好事兒,這個東西不是以量取勝的。
61點對焦也只不過有41個 可靠地十字對焦點,剩下20個我是常閉狀態(tài),因為線性對焦的精度很難保證。雖然精度最高的“8方向雙十字對焦點”5D3增加到了5個,但是也是豎線排列的,很集中,覆蓋面很窄,跟過去的中心一個雙十字對焦點來說,提升并不大。
但是41個雙十字對焦點,所提供的對焦點可選范圍增加無疑是非常非常有意義的!
很多情況下你可以放心的選用其中任意一點,進行對焦,而減少移動構(gòu)圖的機會,避免跑焦。
而且5D3在光線充足環(huán)境下的對焦速度堪稱同級別的頂級性能!比D800快了大概0.01秒左右,不要小看這10毫秒,這個大概是20%的性能超越了。
還有就是5D3 的對焦系統(tǒng)在對焦模式選擇,對焦點操控方面也非常人性化。
在橫排,左轉(zhuǎn)豎排,右轉(zhuǎn)豎排,三種構(gòu)圖模式下會分別保留你最近一次使用的對焦點位置跟相關對焦模式設定,這樣一來你可以在橫排與豎排切換的時候不用重新設定對焦點,相當相當?shù)姆奖?!這個在拍攝過程中為你節(jié)省下來的時間跟精力是相當可觀的。它讓你把更多的時間跟精力放在對光影的把握上,而不用揪心對焦點頻繁調(diào)整。
其實單就拍攝出來的照片效果上,我不認為5D3比5D2有質(zhì)的提升。
但是在拍攝過程中,他帶來的使用體驗,跟操控度提升是巨大的!讓拍攝過程更具效率!
這一點我覺得就值得它比5D2貴出來的價格!
當然,想體驗這種提升 ,肯定你得是那種經(jīng)常抱著相機,1年用掉幾萬快門的那種攝影師。
如果只是買個相機,偶爾一個月出去玩兒一次拍拍合影留念啥的,5D3的這些提升真心意義不大!不如買5D2 或者 6D
五、佳能中心點對焦,先對焦再構(gòu)圖時,相機移動的軌跡其實是帶弧度的,不是嚴格上的左右平移,這樣拍出來的片
你的意思好像是,如果左右平移就不會糊,如果是弧線軌跡移動就會糊。
首先得確定你說糊的意思是失焦還是由于機身移動造成的模糊?
拍攝靜止的物體,佳能的one shot對焦模式,對焦之后重新構(gòu)圖,不會模糊。
如果用伺服自動對焦AI SERVO,即使物體或者相機移動也能跟焦。
而且不一定是中央對焦點,只要別的對焦點能起作用也能用
六、5D3測光后不能再改變對焦點重新構(gòu)圖?
將*號鍵設定為曝光鎖定就ok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