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推薦 lilacmyron 的建議! 但有補充和修改的地方!其一,ef100l不是2.0,而是2.8,其二,選擇50d更好,這點我會細解!
對于有些攝友推薦60d,550d,我是不攢同的,既然推薦了定焦頭,為什么沒有考慮過會跑焦?550d,60d(雖然是升級之作)都沒有af微調功能,這對于定焦頭來說是一個完完全全的敗筆,樓主是要拍攝大光圈的片子,需要有體現(xiàn)細節(jié)的地方,跑焦就會成為常有的事,這與微不微距無關,而是無法突顯主體,特別是光圈達到1.4的情況之下。相反,50d雖然已被淘汰,但除了攝像功能,我實在看不出哪一點比60d差了,推薦的幾位攝友不要談什么像數(shù),還有什么畫質。
個人保守推薦50d+ef50 1.4 定焦! 算下來的價格不到8500就可以搞定了!其它的配件不算計在內, 剩下來可以再配一個變焦鏡頭了,就不做推薦了(初學者的話套頭也可以滿足了) ,至于后期會增哪些附件就完全看個人需要而定了,三角架200-500之間即可,uv鏡2百左右(推薦b+w多鍍膜大約480元左右),再就是包包100塊(佳能原裝的就行了)。
特別推薦7d+ef50-1.4 定焦,原因是7d此機的對焦非常完美,有比5d2更優(yōu)秀的對焦系統(tǒng),這對于定焦的撐控來說是由為重要的,但由于lz是完全靜物,所以,一般來說也就不是非常有必要了,如果要涉及到抓拍什么的,此機就是非常強大的好手。此套大約11500塊!
至于尼康的機器,其實我也瞞想推薦d7000,或者是d90,但是在定焦領域,尼康還是做的沒有佳能出色,雖然尼康的中低端機身做的非常棒!
有什么問題也可以短信我!
攝影棚的搭建我開始確實沒考慮到,這樣預算估計要增加到1萬5.我拍攝選擇的背景是白色或米白,不知道你推薦的5D或7D拍出的效果會不會偏黃。
另外燈光的選擇也是一大難題,如果有時間希望你能詳細指到一下,比如燈光數(shù)量、功率選擇、色溫以及拍攝場地需要多大(一般面料面積是160cm*100cm)等。
如果我要拍出平鋪的效果,是不是還要另外配個梯子,從上往下拍?
攝影棚是定位于專業(yè)級攝影師! 但你也可以搞一些簡單而又實用的攝影棚(最簡單的通常千把塊就可以搞定了),這方面不是說說就可以實際行動的,我建議你還是買點關于影 棚方面的書學習學習! 買一兩本入門的攝影教材先學習(推薦《數(shù)碼單反攝影從入門到精通》),至于后期也需要一本教材(推薦《Photoshop CS4數(shù)碼照片專業(yè)處理技法》)。
對于你所說的是否會偏黃,這點完全不用去考慮的。這點是相機自身的白平衡問題了,而這個問題,呵呵! 不好多說的!環(huán)境是占了很大因素的。但對此問題也不必過于擔心,別忘了,你還可以進行后期處理!
我推薦樓主的是佳能的60D機身,相機這東西買新不買舊是有道理的,別看網(wǎng)上對60D罵聲一片,其實60D有很多優(yōu)點的,像素高,高感強大,翻轉屏,短片....現(xiàn)在的報價是6K多。鏡頭的話我推薦定焦加變焦的組合,變焦用18-200吧,這個頭雖說不是什么好頭,但是的確方便,出去旅游趕上景色誘人光線通透也可以出大片。定焦我推薦50MM的定焦,這個焦段在60D上可能偏長,但是還算方便,用到的機會也不少,人像,靜物,室內拍攝所需要的成像質量,大光圈都具備。說到光圈嘛,有錢就上1.4的,沒錢就上1.8的。再加上UV,包,卡什么的,你的預算差不多用完,希望對你有用啊。
根據(jù)你的要求,在室內為客戶出片子。
那應該是先設置好影棚,再來考慮相機。
三支燈,軟硬光源組合,照射角度的控制,加上蜂巢和擋板的 這才是關鍵 還有腳架
至于相機 尼康D5000套機就好了 4500元。
如果不考慮影棚等只看相機
D90單機 5800
AF-S VR 105/2.8G 5700 (百微無弱旅,專業(yè)微距鏡頭,小品、靜物沒問題)
尼康AF 35/2D鏡頭 2300 (這個頭用起來舒服也方便,有能力就上吧)
超出預算了
大家都說挺多的了,不過總覺得多數(shù)意見都超過預算了。
尼康“銳”佳能“黃”之類的都市傳說不信也罷,每臺相機每只鏡頭都有不同的特點。
因為要考慮的東西很多,燈、攝影臺、三腳架都得算進去,所以來補充個控制預算的方案。
推薦50D+EF-S 60/2.8微距,這個鏡頭因為百微的存在被嚴重的低估了。雖然跟100L沒法比但是絕對不比老款百微差。價格能便宜一千多。最重要的是60的焦距配APS機身在室內可以微距人像兩用。既然不考慮升級,這個鏡頭就沒什么可挑剔的。
(說起標頭,在蔡司的Planar 50/1.4 ZE上市之后,佳能原廠的5014就徹底尷尬掉了)
%E3%83%9E%E3%82%AF%E3%83%AD_usm/order/popular/page/2/ 日本網(wǎng)站的60/2.8微距實拍
燈的話一兩萬的預算考慮幾只不同功率和色溫的影室燈是不現(xiàn)實的。Sigma新出的EF610DG Super性價比不錯,可以配合副廠柔光罩反光板用。不過國內不知道是不是暫時沒貨。
這樣50D+60/2.8微+燈=6000+2800+2200=11000(左右)?;驘魮Q成日清Di622,還能便宜七八百。
拍微距用的三腳架五六百的完全不堪用,好在不用經常移動,可以買個1000左右的鋁合金腳架加五六百的三向云臺。
---------------分割線----------------
貌似gavinchou長篇大論N優(yōu)于C的口水最多?其他諸位沒見一句否定尼康的評論,除了本人說了句尼康銳佳能黃屬于不靠譜的都市傳說,何來“口水戰(zhàn)場”?莫非連“尼康其實也未必銳”都是說不得的么?
佳能的無防抖小白是2001年上市的,無防抖小小白1999年上市,四款同時在產只是產品線配置的關系罷了怎么到您口中就成了四款鏡頭追趕一個03年上市的小竹吶?
個人喜歡佳能鏡頭的味道清淡干凈方便后期,且恰好有以為合適的組合滿足樓主要求,于是推薦佳能。并不代表否認尼康有強于佳能的地方(14-24 24-70和85/1.4我都挺喜歡的),既然知道CN大戰(zhàn)毫無意義您又何必非要用不通的論證置佳能于死地呢?“無論定焦還是變焦,高端鏡頭和低端鏡頭,佳能是無法跟尼康站在同一層面上的”這種論斷,只能顯得您摸過的器材太少,未免掉了您professional的價(如果翻拍畫冊可以算職業(yè)攝影師的話)。
無意爭分,寫上面一大堆是為了集思廣益,寫下面一大堆是為了正本清源。作為被人敬仰的高手,答疑解惑的時候夾帶太多個人感情的私貨就沒意思了。
----------再答gavinchou的分割線----------
幾萬元一只的鏡頭沒見過就下佳能鏡頭不行的判斷是不是說服力差了點?不是器材派對器材的結論還是保留個三分比較好吧。
“檔次高的在拍電影,中檔在影樓拍婚紗”說明您貌似對攝影師這個職業(yè)本身也不夠了解。電影那個叫攝像,靠展覽、畫冊和給圖片社、媒體提供圖片吃飯的才算是攝影師。到您口中連街邊拍證件照的小店也成攝影師了,未免把這三個字看得太也輕了?
“好圖片是不做后期的”,一句話將多少兢兢業(yè)業(yè)的商業(yè)攝影師不放在眼里?盡管他們在您眼中乃是高中低檔都不是的不入流之輩。
70-200鏡頭佳能不如尼康我承認,您非要把好事媒體的評測當成“佳能出4款70-200mm的鏡頭去追趕尼康唯一的70-200 VR XZP”的證據(jù)我也可以無視,但您能給我解釋一下鏡頭跟噪點的關系出自什么“鏡頭理論”嘛?第一次聽說噪點跟鏡頭有關,倒是要討教一番。
本來不想回復這些廢話污了樓主寶地的。但我還是那個觀點,既然被人當高手信任,就得有個高手的樣子,否則未免也太不負責任了。骨鯁在喉,不吐不快,在此給樓主陪個不是了。
這個價位 C家的 就兩位數(shù)的機器~! 50D 推薦 ·!
掉到底了~! 便宜實用~! 還得視頻 ~!
配個 501.8 定焦頭 拍面料~!
留下的資金擬還得陪個 三角架 ~!+ 兩個燈架+ 一個頂燈 這些錢都不少·! +燈頭~!
60d 的預算肯定不夠
另外這個 機器也算夠專業(yè)了~!你也可以配個 50D套機~!
以后再升級也不后悔
樓主,你的偏向里,恰恰遺漏了最靠譜的尼康。
要知道,拍攝細節(jié),靠的是鏡頭能夠達到的銳度(就是清晰度)。我是做印刷設計的,我們公司拍產品,用的是早期的尼康D200,鏡頭是50mm/F1.4的標頭,用來拍攝產品和翻拍照片的,之前有用過同事的佳能5D拍過產品,效果遠不如尼康,佳能出片肉(模糊),而且圖片色彩表現(xiàn)平均,整體偏灰,僅藍色很好,但黃色泛粉,紅色偏品,細節(jié)上明顯不如尼康出片好,佳能的圖片在應用前,還要做大量的PS后期處理;而尼康出片后,能拍到一些平時肉眼不會注意的細節(jié),色彩方面基本不需要調整,只要做簡單的裁減,即可輸出制版。我們的行業(yè)特性使我們對圖片的細節(jié)要求很高,而能夠勝任的只有尼康鏡頭。
建議:尼康D7000 像素1620萬 8500元
鏡頭:50mm/f1.4D 1500元(拍景物、風景),可再配個尼康微距85mm f/3.5G ED VR(拍局部細節(jié)) 2700元,總計:12700元
一機兩頭的產品拍攝實用配置。
另外:拍產品還需要,有三腳架和閃光燈,腳架配的500-600元的就很好,閃光燈要SB600,1500元上下。
至于賓得嘛,也不錯,很多想玩電影畫面效果的色友都喜歡玩弄賓得鏡頭,這也算是賓得的一個特點吧。
最后建議,能夠自備SD卡一枚,去商店試拍,在同樣的環(huán)境拍攝,在電腦上看實際效果,這才是挑選相機最好的方法。
--------------------------------------------
12月1日補充回答:
這里又快成為N家C家口水戰(zhàn)場了,有些長篇大論卻沒有效的回答樓主的問題,問題扯太遠了。銳不銳,肉不肉,都是靠圖片成像說話的。
我來回答樓主的新問題:
色溫: 室內拍攝產品,色溫不是很重要,色溫問題,只有在室外太陽光下,用傳統(tǒng)膠片機拍攝,才顯得比較重要。而色溫的調節(jié)在數(shù)碼相機電子測光時,已經自動調節(jié)完成,叫做自動白平衡,完全沒有必要自己手動設定。除非自己想要特殊的色溫效果,再去手動調節(jié),如:拍雪景,要調高色溫,拍夕陽,就要把色溫調低。色溫在數(shù)碼時代,是很淺的問題,等樓主玩熟相機后,以后再弄明白也不晚。
鏡頭:論電子系統(tǒng),可能佳能強過尼康;但論鏡頭,無論定焦還是變焦,高端鏡頭和低端鏡頭,佳能是無法跟尼康站在同一層面上的,否則,佳能也沒有必要出4款70-200mm的鏡頭去追趕尼康唯一的70-200 VR XZP了;再說50m的標頭,多數(shù)測評中,佳能總是拿出50mm/F1.2的標頭與尼康50mm/F1.4做比較,先不說效果誰家的好,僅厚著臉皮拿出C家F1.2去對比N家F1.4時候,就已經輸了。畢竟,尼康是專業(yè)精密光學研發(fā)巨頭。精密光學研究方面,理光都強過佳能,看看市場上都有那些品牌的顯微鏡就知道答案了。我確信,佳能在辦公自動化和廣告方面是強項。
對焦:至于自動對焦,算爛熟的基礎數(shù)碼電子技術,本不值得一提的,非要說說,那么就看看,誰,能強過D7000的39點立體對焦吧!
燈光:畢竟樓主不是天天拍產品,也不是靠拍產品掙錢,沒有必要浪費預算,要根據(jù)自己的條件和需要做出合理的配置。上面朋友那些介紹都是棚拍人像的燈光;而拍攝產品,要求越真實越好,越清晰越好;需要燈光也可以自制簡易的,拍“柔和光線”可用日光燈管+硫酸紙,都是便宜貨,30塊錢就能自制一個柔光燈箱,但考慮紡織面料沒什么高光反光,所以根本上也用不到什么柔光燈。
我就不信,拍紡織面料的要求“人造光環(huán)境”比我們翻拍照片和畫冊的要求還高?
回答完畢。
如果選尼康的話,個人推薦尼康的D7000,D3100完全就是低端機,沒有機身馬達,而且專業(yè)操控性能不如D90,但是D90是老產品了,數(shù)碼這東西歷來就是買新不買舊,何況D7000是剛上市的產品,高感噪點控制的很好,就算是ISO1600的片子也沒有多少噪點,還有,D7000是部分金屬機身,D90\D3100都是工程塑料機身,耐用度自然不如D7000,而且對焦點也多,白平衡也一改以前不準確的問題。
如果選佳能的話,我推薦60D,首先50D是即將停產的東西了,盡管50D是金屬機身,60D不是,但是60D在畫質上高于50D的可不是一星半點,還是那句話,數(shù)碼產品,買新不買舊。
現(xiàn)在的單反同質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選擇哪家并不重要,效果其實沒啥太大的區(qū)別,但是如果我選的話,我會選D7000,金屬機身,再加上尼康的定焦鏡頭價格較為平價,還是很劃算的,要知道,每一個鏡頭都是有性格的,鏡頭在出圖的畫質和風格上確確實實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比如尼康的兩代頂級變焦28-70和24-70,一個色彩淡雅一個色彩濃郁,你可以去看看評測色彩的差別還真是不小。
尼康風景佳能人像的說法,是錯誤的,切勿聽信,這都是數(shù)碼時代了,經過后期的修片,甚至不用修片,都沒有太大區(qū)別的。
以上僅個人拙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