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服裝平鋪拍攝缺乏立體感真實感 請教高手該如何布光
用photoshop里面的camera raw調的,參數看左邊,你上面那個樣圖里左邊的影子深,右邊幾乎看不到影子,所以你的右燈可以再近一點,影子會比較深,左燈再靠中間一點,亮度減一檔,會與樣圖更像
二、只拍一滴牛奶,誰能寫個拍攝方案?要有布光布景配色構圖拍攝數據?
只拍一滴牛奶,誰能寫個攝影方案?要有布光布景配色構圖拍攝數據?拍水滴圖效果不難,整個流程用圖文碼字闡述,真不如視頻講解直接和詳細。拍牛奶滴珠與拍水滴方法一樣,都屬于靜物創(chuàng)意攝影。
具體操作如下:
1. 場地選擇;影棚或居室均可,使用拍攝架或自制滴水架助拍。
2. 輔助器材準備;醫(yī)用輸液膠管(需帶液體控制器 ),礦泉水瓶,攝影架。
水滴高度設定為50公分,這樣高度滴落水濺有力效果好。
3. 燈光及背景;燈光可使用相機閃光燈加柔光罩,拍攝助光燈應使用無影燈防止陰影產生。背景可使用各色無影布,擬創(chuàng)作色彩和效果選擇背景布布局。
4. 拍攝方法;拍攝方法與所使用鏡頭相關聯,若用變焦鏡頭應事先找準拍攝焦點距離,扭動變焦環(huán)反復調試至最佳狀態(tài)。使用微距鏡拍攝不僅片質清晰,動態(tài)細膩也逼真。
拍攝應使用三腳架、快門線助拍,相機開啟M檔(手動模式)。拍一滴牛奶的測光模式相機設定為點測光,感光度100、光圈f8~f11、快門速度125范圍、白平衡設置擬環(huán)境光自定義。
也許有人會問拍水滴類攝影,為什么不使用高速連拍?使用高速連拍會有二個不確定因素產生;
1.開啟閃光燈高速連拍,閃光燈電路回放跟不上連拍速度,導致連拍后續(xù)中圖片失敗。
2.由于水滴的不確定性,使用TV模式和高速拍攝,第一張也許對焦清晰,其后的高速連拍,會因不斷的水滴原因,光圈變化跟不上速度,水滴處于失焦或不清晰狀況中。
若使用高速連拍方法拍水滴,如有條件建議使用高性能、高速度、連拍功能好的相機,以及高性能快速回電閃光燈,匹配牛頭掛機作業(yè),這樣也能拍好水滴圖,但不能保證連拍中后續(xù)圖片的成功性。
關于后期制作;對前期拍出的圖片,后期可使用Ps、MIX、Snapseed修圖軟件,進行二元次創(chuàng)作調整,即可得到或創(chuàng)作出一幅幅唯美水滴圖片。
以上是本人的看法供參考,不足歡迎攝友們補充完善。頭條號@攝影微談
三、攝影拍旗袍,如何布光效果好?
謝謝系統推薦問題。
旗袍是我國的傳統服飾之一。這幾年,改良旗袍大行其道,這也讓旗袍這款傳統服飾變得更加接地氣,更能融入于日常生活之中了。
有人穿出來示人,自然就會有人拍照。
既然想要拍照,就要研究光影。
畢竟,攝影就是玩轉光線的藝術嘛!
侍墨姑娘是女性攝影愛好者,同時我也非常喜歡旗袍。喜歡做,喜歡穿,也喜歡拍。以我自己的拍攝經驗來講,攝影拍旗袍,拍攝重點肯定是要放在旗袍上面。所以,拍攝時的所有準備工作(其中就包含布光和布景),肯定也是要圍繞著旗袍來進行。
攝影拍旗袍,順光拍攝是首選方案。攝影拍旗袍的話,拍攝重點是表現旗袍的款式設計風格,各個部位的工藝細節(jié)。
在最常用的攝影光位當中,順光拍攝可以體現出更多的細節(jié),逆光拍攝可以讓立體感更加突出,側逆光則結合了二者的優(yōu)點。
而體現服飾細節(jié),恰恰是旗袍攝影當中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
所以說,順光拍攝是首選方案。
攝影拍旗袍,要選擇柔和的漫反射光線。拍旗袍,和拍人像還不一樣——旗袍攝影的重點是衣服,人像攝影的重點是模特。
拍攝人像時,很多攝影師都會利用高反差的光線,營造視覺沖擊力——但是旗袍攝影,這一條并不適用。
旗袍攝影的主旨是——把衣服的款式特點體現出來。旗袍無論再怎么改良,都是以修身的款式為主;而且,旗袍的領、袖、肩、腰、下擺……都是款式設計的重點部位。
如果用高反差的光線拍攝,立體感是有了,但很有可能會缺失一部分服飾細節(jié)。
所以,倒不如退而求其次,采用稍微“平和”的漫反射光線來拍攝旗袍,盡量減少畫面當中,高光和暗部之間的反差。
攝影拍旗袍,最好采用反光板。拍攝旗袍,最常見的兩個場景就是室內和室外。
室內拍旗袍,其實也是在類似于攝影棚的環(huán)境中布光、布景。
如果是在攝影棚里,一般的攝影師都會采用蝴蝶光進行拍攝。畢竟,蝴蝶光又被稱為是“美人光”,很容易營造出攝影主體的立體感。
不過呢,如果是拍攝旗袍的話,布光還可以再“溫柔”一些。
加用反光板,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如果是在室外拍攝旗袍,反光板的作用就更加明顯了。室外的光線,并不能隨著攝影師的主觀意識而調控。如果室外的光線較強,用反光板,可以起到平衡光線的作用;如果攝影主體的光線不夠,反光板又可以起到補光的作用。
而且,反光板本身的成本也不高,攜帶還方便。
無論是拍攝旗袍的整體上身效果,還是拍攝旗袍的局部款式變化,反光板都是不可多得的“補光神器”。
不管是時裝人像拍攝,還是其它人像拍攝,人物的外形特點和氣質類型,以及人物的動作表情和燈光的運用,都非常關鍵。
不同的表現主題內容和人像風格,對光線的要求和運用都有所不同。那么,我們在拍攝旗袍的時候,怎么樣運用光線會更好?
不管是運用人造光線,還是運用自然光線拍攝,對光線的強弱、軟硬、方向、冷暖運用,主要是看表現的目的和表現形式。不同的表現風格和表現形式,對光線的運用有所不同。
弄清旗袍的特點有利于布光旗袍是非常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的服裝,在設計上線條優(yōu)美,工藝精致,比如右衽大襟的開襟形式,立領盤扣、擺側開衩,以及刺繡、鑲嵌工藝的運用等。非常注重細節(jié)的表現,
因此,在拍攝旗袍的時候,布光一定要考慮旗袍本身的材質和細節(jié)的展現。包括布紋的呈現和刺繡的質感等,同時,還得要考慮旗袍本身的氣質展現。
拍攝旗袍的補光要更好的塑造立體感因為旗袍的特點,需要更好的塑造其立體感,才能更好的給觀者展現出旗袍的氣質和文化內涵。因此,在布光的時候需要考慮光線的均勻性。光比不能太強,一旦光比較強,暗部就會失去很多細節(jié)。
同時,還得要充分體現出“三大面”和“五大調”,即主光源和輔助光源對比不要太強。只有充分的體現出旗袍的“三大面”和“五大調”時,才能更好的表現出旗袍的細節(jié)和立體感。
拍攝者的拍攝技術很關鍵雖然在布光的時候,做得非常到位,但在拍攝的時候,還得需要攝影師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審美意識和觀察能力。選擇到最好的拍攝角度,把控好色彩的平衡,表現出旗袍本身的顏色和質感。
總之,布光好是拍攝的基礎,沒有好的布光就拍攝不出旗袍的特點和內涵。沒有好的拍攝技術,同樣拍攝不出好的旗袍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