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拍集體照應該用什么樣的鏡頭
1.拍集體視頻,關鍵是拍人與人的情感,而不只是“場景”。集體視頻最重要的功能是增強團隊“凝聚力”、增進同事“情誼”、挖掘個人“潛力和魅力”等,這些都可以用同事間的互動和情感來表現(xiàn)。所以好的集體拍攝拍攝,就不單是紀錄具體項目,關鍵是要將人的情感、飽滿的狀態(tài)捕捉下來。比如,拍頒獎場景,就不只是拍一個大全景,而要拍攝領獎人的表情、臺下歡呼的隊員等等。
為拍攝定調(diào),拍攝的主題是什么?你想要表現(xiàn)什么思想?
2.按照流程預想情景。你要先過一遍團建的流程,想一想每個流程中會產(chǎn)出什么有意義的場面。比如,一開始分組環(huán)節(jié),可以拍同事們組隊時的意外與驚喜;各小組PK前,可以拍攝大家整理裝備和緊張的狀態(tài)。
3.提前準備一個拍攝備忘清單,列出你想拍的內(nèi)容,打印或者存在手機里。一次團建活動,有可能需要拍攝的內(nèi)容非常多,現(xiàn)場還可能有各種突發(fā)情況。一個好的拍攝清單,可以解放你拍攝時的大腦,幫助你有條不紊專注在拍好這件事情。提醒你,在清單上還要標明每個場景要拍攝什么景別的鏡頭,是大全景,還是特寫。
4.綜合運用五種景別。推薦你用10%左右遠景,15%左右全景,40%左右中景,20%左右近景,15%左右特寫。這個比例并不是硬性的,可以根據(jù)你的內(nèi)容調(diào)整。
5.景別一共有五種:遠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寫。遠景、全景用于記錄整個團隊活動的場面,中景記錄人物關系,近景突出個人,特寫記錄個人有趣的動作和表情。給你一個順口溜記這5個景別:“從前有座山,山上有個廟(遠景),廟里有個老和尚(全景),在給小和尚講故事(中),小和尚在聚精會神地聽故事(近景),小和尚眼睛里閃著光(特寫)"
2. 拍集體照要用什么鏡頭
可以用85mm焦距鏡頭拍攝20人以下的集體照。
當超過50人以上時,85mm鏡頭就需要與被攝者拉開較遠的距離。這樣,如果場地有限,距離就無法拉開。
遇到上述情況,本人通常就改用50mm焦距來拍攝集體照。這樣就可以解決問題。而且成像清晰度也更佳。
3. 拍集體照怎么看鏡頭
可以拍的,用廣角端拍攝就可以。建議:用手動模式 M檔 ,光圈調(diào)到F8-9左右,支上三腳架,根據(jù)光線情況 調(diào)節(jié)好快門速度就可以了。
4. 集體照鏡頭選擇
1、用標準鏡頭 標準鏡頭的視角與人眼一致,用廣角鏡頭拍集體照時會出現(xiàn)透視變形現(xiàn)象,前排人物離鏡頭近而頭大,后排人物離鏡頭遠而頭小。因此,拍集體照不能使用廣角鏡頭。如果使用變焦鏡頭拍集體照也應選擇50毫米焦距段。
2、光圈和快門速度的選擇 集體合影的特點是:人物是靜止的且縱深大。要獲得較大的景深,一般得使用小光圈和較慢的快門速度。20~30人的合影宜用f/5.6~f/8光圈;在60~70人合影時宜用f/8~f/11光圈,在100人以上合影時宜用f/11~f/16光圈??扉T速度最好不低于1/30秒,這樣可避免個別人在拍攝中突然的晃動。當然,在光線較差的情況下,為了保證有足夠的景深,只好犧牲快門速度,但一般不能低于1/8秒。
3、使用三腳架和快門線 因為拍攝集體合影需要較大的景深,所以常選用較小的光圈拍攝,這時快門速度較慢,為防止拍攝中出現(xiàn)“手震”,影響畫面清晰度,因此在拍照中必須使用三腳架穩(wěn)定照相機。
4、光線的選擇 拍集體合影以柔和的自然光為好,應盡量避免直射陽光和逆光。時間應選在上午10點至下午4點這個時段,不要在樹蔭下拍照,以防產(chǎn)生花臉。
5. 拍集體照應該用什么樣的鏡頭好看
50毫米焦距段;標準鏡頭的視角與人眼一致,用廣角鏡頭拍集體照時會出現(xiàn)透視變形現(xiàn)象,前排人物離鏡頭近而頭大,后排人物離鏡頭遠而頭小。因此,拍集體照不能使用廣角鏡頭。如果使用變焦鏡頭拍集體照也應選擇50毫米焦距段。集體合影的特點是:人物是靜止的且縱深大。
6. 拍集體照應該用什么樣的鏡頭拍
個人建議如果在拍婚禮之外還打算拍人像寫真的話,那么5D3是個很好的選擇,如果打算一心一意拍婚禮,那么尼康的寬容度和對焦會更有優(yōu)勢一些。
鏡頭上我是定焦黨,而且基本單機,廣角的話不經(jīng)常用,所以個人還沒有計劃買,有時用搭檔的14-24拍一拍,目前鏡頭是35 1.8G 50 1.8G 85 1.8G 70-200 F2.8 ,機身是D750。對于題主我推薦原廠50 1.4 預算夠就上適馬S50,黑科技確實很強,35對于新手來說,除了拍合影有優(yōu)勢,對于婚禮現(xiàn)場并沒有50更容易出片,適馬720不推薦購買,在我看來拍婚禮就是個垃圾頭,攢錢以后上小白兔更好一些,廣角的話可以選擇16 35 F4,差兩檔光圈并不是很大的問題,其實不買也可以,畢竟以后拍攝婚禮,雙機位會更多一些,如果需要廣角,和別人借一下就好了,而且視頻團隊也都有廣角,妹子拍婚禮人緣會很好的。
手里的賓得如果賣不上價格,就先留著用拍合影用,我猜你應該是個變焦頭,這樣還省得婚禮經(jīng)驗不足,換鏡頭時手忙腳亂,5D3掛50,就完全可以出片了。最后歸納一下,我推薦賓得+佳能5D3配原廠50 1.4(S50 1.4)雙機拍攝,剩下的鏡頭都不需要上,下一步攢錢買小白兔,或者85 1.2。最后上一些個人的婚禮作品雪花是撒的鹽粒失落的父親開心的孩子也是一位交接后表情失落的父親新娘肖像送走女兒的母親焦急的新郎和困惑的小男孩,一樣的肢體動作。
清晨打扮的新郎妹妹和新郎的奶奶,女人不管年齡多大都一樣愛美。參加婚禮的朋友們
7. 拍集體照用什么相機好
拍集體照,你可以使用自動模式或是IA智能模式。也可以用光圈優(yōu)先模式。這里并沒有更好的說法。只是如果是可換鏡相機,需要避免淺景深引起的邊緣虛化。所以需要使用小光圈以增大景深,包括其他卡片機也是一樣
8. 簡述拍集體照要注意哪些方面
您好,下面供你參考,不足之處請包涵
1-首先領導的位置要優(yōu)于你的位置。
2-分清領導是你的直屬領導,還是你的虛線領導;距離直線領導近一點,距離離的遠一點。
3-根據(jù)你在領導心目中的排位進行選擇位置;
4-照相還分兩人照還是團體照?
團體照領導通常都在 c位;兩人照按照領導喜好為主。
如果你覺得對你有用,
請關注點贊。
如果你覺得對更多人有用。
請分享轉(zhuǎn)發(fā)。
如果你覺得有不妥之處。
請評論回復,以便改善。
9. 拍集體照應注意什么
個人戶口:在工作單位上班(如在市級機關以上的,工作上很容易調(diào)動的),持有個人戶口;
但也有(如鎮(zhèn)一級工作人員、學校等),因臨近居委會就近統(tǒng)一辦理集體戶口;
家庭戶口:就是農(nóng)村家庭戶成員的戶口。
有關戶籍管理的資料:
戶籍辦理時限:工作具體時限:派出所職權(quán)范圍內(nèi)戶口,凡具有能夠確認符合政策規(guī)定的憑證,均應當場辦理;需要在轄區(qū)內(nèi)調(diào)查核實的,應當自受理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nèi)辦理完畢。上報縣(市、區(qū))公安機關審批的戶口申報事項。公安派出所能當場辦理的,均應當場辦理,不能當場辦理的,應從受理之日起,在10個工作日內(nèi)完成調(diào)查核實工作,需要發(fā)函調(diào)查的,應當在接到回函后3個工作日內(nèi)辦理完畢,每月5日前將有關材料上報縣(市、區(qū))公安機關;縣(市、區(qū))公安機關在接到公安派出所上報材料的5日內(nèi)作出批準或不批準的決定。公安派出所在接到上級公安機關的審批決定七日內(nèi),將審批結(jié)果通知申請人。
市行政服務中心公安窗口直接審理核發(fā)戶口準遷證手續(xù),憑證完備、符合政策規(guī)定的,應當當場辦理。
居民身份證申、換、補領的條件:
1、申領居民身份證的對象:常住居民戶口屬本轄區(qū)的年滿16周歲公民,應當申請領取居民身份證;未滿16周歲的公民,由監(jiān)護人代為申請領取居民身份證;
2、來本轄區(qū)定居的香港同胞、臺灣同胞、澳門同胞,華僑和被批準加入或者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外國人、無國籍人,在辦理常住戶口的同時,應當申請領取居民身份證。
申請換領、補領居民身份證的對象:
1、居民身份證有效期滿的,應在期滿之日的3個月前申報換領新證;
2、居民身份證污損、殘缺不能辯認時,應當申報換領新證;
3、居民身份證登記項目變更、更正,在履行申請變更手續(xù)的同時,申報換領新證。
4、常住戶口在本市行政區(qū)域之間和行政區(qū)域內(nèi)遷移變動的,可以換領居民身份證,也可以不換領居民身份證;
5、被征集服現(xiàn)役的公民,退出現(xiàn)役后,原地址已變動的,可以申請換領新證(入戶地派出所應通知原注銷地派出所繳銷其原居民身份證);
6、被釋放或被解除勞動教養(yǎng)的人,回原戶口所在地居住,居民身份證有效期未滿的,可以繼續(xù)使用,有效期已滿的,申報換領新證;原地址已變動的可以申請換領新證(入戶地派出所應通知原注銷地派出所繳銷起居民身份證);
職責權(quán)限和審批程序
1、派出所職責:受理公民申請領取、換領、補領居民身份證工作
(1)對公民申請領取、換領、補領居民身份證的,符合條件,申報材料齊全,應當場受理。辦理時由公民填寫《居民身份證申領登記表》,承辦人應當核驗其《戶口簿》、《常表》、人口信息中的登記項目無誤后,由申辦人提交近期標準相片兩張(一張貼于《常表》上,一張制證用,并將照片及時掃描到人口信息系統(tǒng)中);在《常表》“居民身份證簽發(fā)日期”或“備注”一欄、《戶口簿》“登記事項”一欄中對辦證情況進行記載。保證自受理之日起60日內(nèi)發(fā)到公民手中。
(2)公民因居民身份證丟失,重新申領時,申辦人應持補領申請和丟失證明及時向派出所報告,由公民填寫《公民遺失居民身份證登記表》,從報告之日起三個月后仍未找到的,應持《公民遺失居民身份證報告回執(zhí)》申請補領新證。
(3)窗口民警在受理時,必須以申領人的居民身份證號碼為關鍵字進行檢索人口信息,不應使用姓名進行檢索(無證號的可用姓名+出生年月,并認真核對住址和其他相關的信息項目),避免造成新的重號。
(4)申、換、補領居民身份證,原則上應由本人攜帶有關證明到派出所辦理申、換、補領居民身份證的手續(xù)。特殊情況,可由證件申、換、補領人的直系親屬代辦,但直系親屬必須提供本人的戶口簿和居民身份證,其他人員一律不得代替申領證件的當事人申請或者領取居民身份證。承辦人在受理由本人申領辦理居民身份證手續(xù)的,應在《常表》中“備注”欄注明“本人申請”,由直系親屬代辦的,注明“稱謂+姓名”記載辦證情況備查,以杜絕張冠李戴和落實經(jīng)辦人責任。承辦人在受理后,不作任何記載的,出現(xiàn)張冠李戴情況和其他問題,由窗口經(jīng)辦民警負責。
(5)各大、中專院校,人才市場、單位集體戶集中辦理證件的,應由申請人所在單位負責主管集體戶口的部門,開具介紹信,提供集體戶口簿、花名冊、相片由專人與派出所聯(lián)系制作居民身份證事宜。
(6)公民在申領、換領、補領居民身份證期間,確因急事需用身份證的,可以申請領取“臨時身份證”。承辦人受理時,應當核驗其《戶口薄》、《常表》、人口信息中的登記項目無誤后,由申辦人提交近期標準照片3張,(一張貼于《臨時居民身份證申領登記表》存根上,一張貼在《申領臨時居民身份證登記表》上,一張制證用);在《常表》和《戶口薄》中“登記事項”一欄中對公民申領“臨時身份證”情況進行記載。
(7)公民證件丟失、登記內(nèi)容有變更、更正的,因急需使用居民身份證,可以申請領取“快件居民身份證”。如已申請辦理普通證件的,并將制證信息傳送到制證中心,一律不允許再辦理“快證”手續(xù);如普通證件還沒有傳送到制證中心的,可以將普通證申領手續(xù)撤回后,再申請辦理制作“快證”通知書。承辦人受理時,應當核驗其《戶口簿》、《常表》、人口信息中的登記項目無誤后,由申辦人提交近期標準相片3張(一張貼于《制作居民身份證“快證”通知書》存根上,一張貼在《制作居民身份證“快證”通知書(正聯(lián))》上,一張制證用),并在《常表》和《戶口薄》中“登記事項”一欄中對公民申領“快證身份證”情況進行記載。
(8)申請換領的,在發(fā)給新證的同時應當收繳舊證;
(9)公民在申請領取、換領、補領居民身份證期間辦有臨時身份證的,派出所在發(fā)放居民身份證時,應當收繳其臨時居民身份證;
(10)對出國定居注銷戶口的,應當收繳其居民身份證;
(11)對公民參軍注銷戶口的,應將其居民身份證收回后另存,待復員后,住址不變可以重新使用;
(12)申領補領新證后,又找回原證的,應當將原證交回發(fā)證機關按廢證處理;
(13)死亡注銷戶口的同時,應當收繳其居民身份證;
(14)因犯罪被拘留或逮捕的,其身份證由執(zhí)行拘留、逮捕的公安機關收繳歸入本人檔案,當被判處刑罰或勞教時,由人民法院或批準勞教的機關交執(zhí)行刑罰或勞教的機關保存。釋放后,由保存機關將其身份證發(fā)還本人;
(15)使用虛假證明材料騙取居民身份證的,應當收繳其居民身份證;
(16)對偽造、變造的居民身份證,應當予以收繳。
對收繳作廢的居民身份證,應將證件簽發(fā)機關印章的一角剪掉,填寫《居民身份證銷毀登記表》,每季度經(jīng)派出所長批準后,上報縣(市、區(qū))戶政管理部門進行統(tǒng)一銷毀。
出生登記:1998年7月22日以后出生的嬰兒,辦理正常的嬰兒報出生落戶手續(xù),實行嬰兒落戶隨父隨母自愿的政策。核驗以下材料:
1、《準生證》;
2、《出生醫(yī)學證明》;
對居民要求辦理的7周歲以下的非婚生育、計劃外生育的嬰兒落戶,核驗以下材料:
1、個人書面申請;
2、居(職、村)委會證明;
3、嬰兒出生醫(yī)學證明;
經(jīng)責任區(qū)民警調(diào)查核實后,寫出書面調(diào)查報告,填表報所長審批后,戶籍內(nèi)勤辦理落戶手續(xù)。
死亡登記:死亡人員,家屬應持戶口本、死者身份證、經(jīng)驗核醫(yī)院出具的《死亡醫(yī)學證明書》、火葬廠火化證明、村委會出具的死亡證明或者法醫(yī)出具的死亡鑒定書等其中一種手續(xù)辦理;公民下落不明的,憑人民法院宣告失蹤或者死亡的法律文書辦理注銷;
遷出登記、變更、更正登記:1、市區(qū)、縣(市)城區(qū)、鄉(xiāng)鎮(zhèn)范圍內(nèi)和本縣(市)鄉(xiāng)鎮(zhèn)之間同類性質(zhì)戶口遷移。驗核《結(jié)婚證》、戶籍證明、合法有效的關系證明以及合法有效的住房證明等辦理。
2、普通高等學校、中等專業(yè)學校學生戶口。
(1)新生入學遷入:派出所根據(jù)《戶口遷移證》、分局簽發(fā)的《戶口準增證》辦理入戶。
(2)新生入學遷出:憑準考證、錄取通知書辦理。
(3)畢業(yè)返原籍遷入:驗核《戶口遷移證》、《派遣報到證》、分局簽發(fā)的《戶口準增證》辦理。
(4)畢業(yè)返原籍遷出:根據(jù)畢業(yè)分配去向辦理遷移手續(xù),未分配的畢業(yè)生應遷回原遷出地派出所落戶,對因戶口性質(zhì)變化無法落戶的,可先在當?shù)厝瞬沤涣髦行募w戶口落戶。
(5)改派的,憑《戶口遷移證》和《畢業(yè)生遷移戶口關系介紹信》、《改派報到證》、分局簽發(fā)的《準增證》辦理。
(6)轉(zhuǎn)學、退學、開除學籍的,憑《戶口遷移證》和分局簽發(fā)的《準增證》及轉(zhuǎn)學、退學證明、處理決定辦理。
恢復戶口:
(1)回國入境
辦理公民回國(入境)恢復戶口,派出所核驗省公安廳批準并發(fā)給的定居通知書、公派出國人員和外出勞工人員持市縣外事辦開具的出國人員恢復戶口介紹信辦理落戶。如有全戶搬遷的,可到原注銷戶口所在地派出所開局注銷戶口證明,到現(xiàn)駐地派出所辦理落戶手續(xù)。
(2)復員轉(zhuǎn)業(yè)(非異地安置)。憑安置證明、戶口介紹信辦理。
(3)刑滿釋放和解除勞動教養(yǎng)人員回原籍、被宣告失蹤或者死亡重新出現(xiàn)或者確知其下落的,驗核釋放證明、解除勞動教養(yǎng)通知書恢復戶口。
(4)被宣告失蹤或者死亡者重新出現(xiàn)或者確知其下落的,驗核法院撤銷失蹤或者死亡的法律文書恢復戶口。
分戶、立戶和并戶:驗核《結(jié)婚證》、房產(chǎn)證、單位證明、居委會證明和合法有效的住房證明其中一種證明材料辦理。
戶口登記項目的變更:變更職業(yè)、服務處所、婚姻狀況、住所、文化程度等,分別驗核單位證明、結(jié)婚或者離婚證明、合法有效的住房證明、國家承認學歷的畢業(yè)證書辦理。
“農(nóng)轉(zhuǎn)城”戶口手續(xù):派出所驗核戶籍證明和能夠確認符合政策規(guī)定的憑證,由所長在《來焦落戶審批表》上簽字,派出所蓋章后,到市行政服務中心辦理報批手續(xù)。
變更姓名、年齡、民族:①、理由正當需要更改姓名,未滿18周歲的,憑學校教務處證明(已退學的憑居委會證明)和監(jiān)護人書面申請,18周歲以上的憑本人書面申請、單位人事部門或街道(鄉(xiāng)、鎮(zhèn))證明,經(jīng)責任區(qū)民警填寫居民戶口登記事項變更、更正審批表,所長審批后辦理報批手續(xù)(14歲以下,所長審批變更)。凡被派出所列為工作對象的人員不允許辦理變更。
②、更正年齡,憑監(jiān)護人書面申請(18周歲以上的憑本人書面申請),驗核原始戶籍證明(出生證或原籍派出所遷移錯誤證明)和已參加工作人員檔案管理部門檔案記載情況及意見,經(jīng)責任區(qū)民警填寫居民戶口登記事項變更、更正審批表,所長審批后辦理報批手續(xù)。
③、更正民族,18周歲以下根據(jù)父母申請,18周歲以上不滿20周歲的根據(jù)本人申請、縣級以上民族工作部門證明,辦理報批手續(xù),20周歲以上的,不予變更.
公民所需提供材料主要有:
①、用資機構(gòu)證明;
②、固定資產(chǎn)證明;
③、聘用合同及相關證書;
④、工作調(diào)動有關手續(xù)(勞動、人事部門調(diào)令、招工表);
⑤、房產(chǎn)證明(四城區(qū)必須是市房管局辦理的房產(chǎn)證或者經(jīng)市房管部門簽章的購房合同);
⑥、結(jié)婚證明;
⑦、原籍派出所戶籍證明或身份證復印件;
派出所依據(jù)申報理由,驗核以上相應證明,辦理報批手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