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國際攝影大賽作品
2021亞太青年國際攝影大賽含金量非常高,首屆“亞太青年國際攝影大賽暨巡回展”,是海內外華人聯(lián)合為助力世界攝影事業(yè)的發(fā)展所做出的重大舉措,為發(fā)掘國際型攝影人才,進行培養(yǎng)、推薦獨立創(chuàng)新的優(yōu)秀青年攝影人,為中國乃至世界的攝影事業(yè)的發(fā)展提供富有活力源泉的人才保障,也為促進中澳在各領域的友好交流合作做貢獻。
2. 國際攝影大賽作品名稱
1、國際新聞獎在不同的國家有著不同的名稱,比如普利策獎、中國新聞獎、世界新聞攝影荷賽獎、羅納德.里根新聞獎等等。
2、普利策獎分為兩類,新聞界和創(chuàng)作界。普利策獎也是一個鼓勵美國的獎。新聞界的獲獎者可以是任何國籍,但是獲獎條目必需在美國周報(或日報)中發(fā)表的。創(chuàng)作界獲得者必須是美國公民,唯一例外是歷史獎。只要是關于美國歷史的書都可獲獎,作者不必是美國人。
3、羅納德.里根新聞獎 ,每年在世界上僅授予一名在體育報道中表現(xiàn)杰出的記者(包括電視、廣播、報刊、雜志、攝影或著名的電影演員)。獲獎者須在現(xiàn)代社會的體育領域中,表現(xiàn)出使公眾認可的想象力、激情、勇氣和天分。羅納德·里根新聞獎是美國體育學院頒發(fā)的獎項之一,是以曾當過體育評論員的前美國總統(tǒng)羅納德·里根命名的。
4、世界新聞攝影荷賽獎,“WPP”這三個大寫英文字母的組合,是“世界新聞攝影”,即 World Press Photo三個英文字頭的縮寫,成為一年一度在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舉行的世界新聞攝影比賽的專有名詞。由于這一比賽是荷蘭人發(fā)起并主辦,所以中國攝影界習慣地稱之為“荷賽”。
5、“中國新聞獎”是全國優(yōu)秀新聞作品年度最高獎。從1990年開始,每年評選一次。目前,中國新聞獎按報紙、通訊社、廣播電臺、電視臺等系列設消息、通訊、評論、新聞攝影、報紙版面、新聞專題節(jié)目、新聞性節(jié)目編排等評獎項目。
普利策新聞獎于1917年根據美國報業(yè)巨頭約瑟夫.普利策的遺愿設立,最初只有“為公眾服務優(yōu)異獎”一個獎項,現(xiàn)發(fā)展為14項新聞界獎和7項創(chuàng)作界獎,成為美國新聞界的一項最高榮譽獎,每年春季,由哥倫比亞大學普利策獎評選委員會的14名會員評定,5月由哥倫比亞大學校長正式頒發(fā)。
3. 國際攝影大賽作品 獲獎作品
1泡沫保羅胡夫獎
2LensCulture 大獎
3·范羅森獎
4無人區(qū)藝術貧民窟攝影大賽
5英國野生動物攝影獎是奧斯卡·巴納克獎
6世界新聞攝影基金會
7比利時攝影公開賽
8布魯塞爾街頭攝影節(jié)
9百達獎
10哈蘇獎(全稱:哈蘇基金會國際攝影獎)
11哈蘇大師獎
12倫納特·尼爾森獎
13福格達爾攝影師獎
14挪威專業(yè)攝影銀獎
15芬蘭攝影獎
4. 國際攝影大賽作品圖片
2010國際新聞攝影比賽獲獎作品《致命邂逅》:2009年8月18日,在廣東省珠海美景花園小區(qū)門口,一只老鼠遇到一只花貓,但花貓并沒有立刻捕殺老鼠,而是與它在街邊上演了戲劇性的一幕。
陳坤榮 攝
5. 國際攝影大賽獲獎作品高清
儲衛(wèi)民。
2019年國家地理旅行攝影大賽獲獎作品終于揭曉了。大賽分為城市、自然和人物三大類別,每張獲獎作品都是萬里挑一的優(yōu)秀作品。
今年 6 月,國家地理 2019 年旅行者攝影大賽落幕,這場賽事最重磅的獎項全球總冠軍大獎和城市組一等獎,都頒給了一位 90 后中國攝影師 —— 儲衛(wèi)民。
他摘得兩項大獎的攝影作品《北極的冬天》,拍攝的是格陵蘭島西北部烏佩納維克鎮(zhèn)的冰雪美景。
儲衛(wèi)民,1990 年出生的重慶小伙兒,長期在戶外與高山極地為伴。儲衛(wèi)民說,他最喜歡的是浩瀚的星空和巍峨的雪山,在這樣的天地間行走,用鏡頭定格大自然的絢麗,讓更多的人看到大自然用千萬年時間描繪的杰作。
儲衛(wèi)民,1990年出生,重慶人,戶外旅行攝影師,著有作品《風光攝影后期基礎》。作品《北極的冬天》獲國家地理 2019 年旅行者攝影大賽全球總冠軍和城市組一等獎。
6. 國際攝影大賽作品 小孩
1.兒童攝影,讓孩子顯得輕松快樂的童年,給兒童一份回憶,讓我感覺畫面非常的清晰,這就是一份足夠的好評!
2.你們總是那么的貼心,你們總是那么的細致,你讓孩子記錄每一個成長的瞬間,兒童攝影真的是相當?shù)暮茫?/p>
3.兒童攝影,我覺得只有這樣才能展現(xiàn)兒童的每一時期的氣質,給兒子一份留下印象的深刻!
7. 國際攝影比賽網
在投稿首頁地步上傳自己的作品
8. 國際攝影大賽作品展示
當?shù)貢r間10月18日,由今日俄羅斯媒體集團主辦的安德烈?斯捷寧國際新聞攝影大賽公布了2021年度大賽最高獎得主,兩件參賽作品同時奪冠,一個是圣彼得堡攝影師瑪麗亞·吉爾曼攝影系列《M+T》,以及土耳其記者謝布內姆·科斯昆(Sebnem Coskun)單幅攝影作品《水下生命面臨的新危險:新冠廢物》(New danger to life below water: COVID-19 waste)。
兩幅榮獲最高獎的作品都是用攝影語言講述了真誠而動人的故事?!禡+T》系列講述了一對患有唐氏綜合征的老年夫婦在斯維特拉娜社會村感人的愛情故事
9. 國際攝影大賽作品允許后期制作
攝影作品上交前是需要做后期制作處理的,如同女士一樣都不喜歡自己素面示人一個道理。我們對待自己的作品在上交或參加比賽前必須要進行后期處理。但是,不同類別的比賽有不同的后期處理要求。
(1)紀實類的作品,一般都是要求可以適當調一下飽和度、對比度、亮度,裁剪,不得進行添加或刪除圖片里的內容做第二次創(chuàng)作,不可以更改它的原始內容。尤其是新聞紀實片,要求更高,不能改變其新聞的原創(chuàng)價值。
(2)藝術類的作品,這類作品在后期上就能進行第二次創(chuàng)作了,可作拼接,可作添減內容的技法。
以下是我的作品可作參考!看過請不要走了,燕過留痕點贊或留言吧!
10. 國際攝影大賽作品雪景
滑雪主題
1、速度與飛翔,歡樂與歡笑綻放。
2、雪堆易成峰,親子喜喜暖人。
3、幸福與雪滑翔,幸福與雪親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