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照相機的鏡頭相當于一個什么鏡膠片相當于什么
物距:u,像距:v,焦距:f,光學中最基本的高斯成像公式:1/u+1/v=1/f,即物距的倒數(shù)加上像距的倒數(shù)等于焦距的倒數(shù)。當物距為無窮遠時,像距等于焦距,成像在焦平面上。
焦距是照相機中,從鏡片中心到底片或CCD等成像平面的距離。具有短焦距的光學系統(tǒng)比長焦距的光學系統(tǒng)有更佳聚集光的能力。簡單的說焦距是焦點到面鏡的頂點之間的距離.
相機的鏡頭是一組透鏡,當平行光線穿過透鏡時,會會聚到一點上,這個點叫做焦點,焦點到透鏡中心的距離,就稱為焦距。焦距固定的鏡頭,即定焦鏡頭;焦距可以調(diào)節(jié)變化的鏡頭,就是變焦鏡頭。
當一束平行光以與凸透鏡的主軸穿過凸透鏡時,在凸透鏡的另一側(cè)會被凸透鏡匯聚成一點,這一點叫做焦點,焦點到凸透鏡光心的距離就叫這個凸透鏡的焦距。一個凸透鏡的兩側(cè)各有一個焦點。
我們用的照相機的鏡頭就相當于一個凸透鏡,膠片(或是數(shù)碼相機的感光器件)就處在這個凸透鏡的焦點附近,或者說,膠片與凸透鏡光心的距離大至約等于這個凸透鏡的焦距。
凸透鏡能成像,一般用凸透鏡做照相機的鏡頭時,它成的最清晰的像一般不會正好落在點上,或者說,最清晰的像到光心的距離(像距)一般不等于焦距,而是略大于焦距。具體的距離與被照的物體與鏡頭的距離(物距)有關,物距越大,像距越小,(但實際上總是大于焦距)。
2. 鏡頭分為光學鏡頭和什么
8mm和12mm是鏡頭的焦距。我們常說的多少MM的鏡頭,指的是鏡頭的焦距,一般有2.8MM、4MM、6MM、8MM、12MM、16MM、25MM等,我們常見的攝像頭一般位2.8MM和4MM,搖頭機和卡片機就大多使用這兩種尺寸的鏡頭,通常他們的可視范圍的角度在120°以內(nèi)。所以在監(jiān)控區(qū)域存在死角,只能監(jiān)控局部范圍,(在角度以內(nèi))。搖頭機,雖然宣稱360°,但是也僅僅是可以實現(xiàn)方向的轉(zhuǎn)動,并不涉及鏡頭角度的改良。
一般2.8MM/4MM及以下的是廣角鏡頭,也就是照射的范圍比較寬,但是有效距離被拉遠了,畫面中的人和物體也會跟著距離變遠變小,適合店面或家庭空間使用,也就是被照物體距離3-5米的時候使用。
舉個例子:
某人距離攝像機10米。
要看清人臉,用20mm左右的鏡頭。
要看清人體輪廓,用10mm左右的鏡頭。
要監(jiān)控人的活動畫面,用5mm左右的鏡頭。
拓展資料:
焦距由于攝影機鏡頭的光學透鏡(lens)而形成。攝影機或放映機的金屬筒容納了一組兩邊或一邊有弧度(凸或凹)的透鏡,組成一個綜合鏡頭。從物體不同部分射出的光線,通過鏡頭之后,聚焦在底片的一個點上,使影像具有清晰的輪廓與真實的質(zhì)感,這個點就叫焦點(focus)。所謂焦距(focal length),正是從鏡頭之鏡片中間點到光線能清晰聚焦的那一點之間的距離。
當將攝影鏡頭調(diào)整到無限遠時,其實是一個有名無實的焦距。在設計上,是將透鏡的主平面與底片或成像傳感器的距離調(diào)整為焦距的長度,然后,遠離鏡頭的影像就能在底片或傳感器上形成清晰的影像。當鏡頭要拍攝比較接近的物體時,是鏡頭的實際焦距被改變了。
焦距通常使用毫米(mm)來標示,但仍然可能看見一些使用厘米(cm)或英吋標示的老鏡頭。視野的大小取決于鏡頭的焦距和底片大小的比例。由于最大眾化的是35mm規(guī)格,鏡頭的視野經(jīng)常是根據(jù)這種規(guī)格標示的。對標準鏡頭(50mm)、廣角鏡頭(24mm)、望遠鏡頭(500mm)視野都是不一樣的。對數(shù)碼相機上也是一樣,它們的感光器比一般傳統(tǒng)的35mm底片還要更小,所以相對的只要更短的焦距,就可以得到相同的影像。
3. 照相機的鏡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膠片相當于
因為其攝像頭就是由一組透鏡組成的,其作用與凸透鏡一樣,是讓遠處物體(2倍焦距以外)經(jīng)鏡頭后成像在傳感器上(縮小倒立的實像)。 攝像頭的工作原理大致為:景物通過鏡頭(LENS)生成的光學圖像投射到圖像傳感器表面上,然后轉(zhuǎn)為電信號,經(jīng)過A/D(模數(shù)轉(zhuǎn)換)轉(zhuǎn)換后變?yōu)閿?shù)字圖像信號,再送到數(shù)字信號處理芯片(DSP)中加工處理,再通過USB接口傳輸?shù)诫娔X中處理,通過顯示器就可以看到圖像了
4. 照相機的鏡頭相當于一個什么鏡,膠卷相當于什么
晶狀體——鏡頭 瞳孔——光圈 眼球壁——暗箱壁 視網(wǎng)膜——膠卷 通過晶狀體的調(diào)節(jié)可以看得清楚 也就是成像清楚 通過瞳孔調(diào)節(jié)可以控制進光量,相當于大小光圈。
比如白天瞳孔縮小晚上瞳孔放大,如果你養(yǎng)過貓應該知道,這在貓的眼睛上有很好的體現(xiàn)。哈哈 包裹眼球的叫啥俺就不知道了,就叫它眼球壁吧。。。這樣形成一個暗室 視網(wǎng)膜就是感光元件了唄,對應膠片和數(shù)碼相機的CCD,CMOS.
5. 相當于相機鏡頭的是
鏡頭相當于凸透鏡,膠片就是成像的地方。暗箱是為了不讓別的光線干擾成的像的亮度。物距大于2f,像距小于2f大于f,成的是倒立縮小的實像,反過來就是放大的。有人沒有入鏡頭就站遠點,鏡頭往后縮,就能照到更多的人。
6. 照相機的鏡頭相當于什么底片相當于什么
如果把眼球比作照相機,則眼球的晶狀體相當于照相機的鏡頭;眼球的虹膜相當于照相機的光圈;眼球的視網(wǎng)膜相當于照相機中的膠卷底片;眼球的脈絡膜相當于照相機暗室的壁.
晶狀體相當于照相機的凸透鏡,視網(wǎng)膜相當于照相機的底片.無論是近處還是遠處的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都是大于2倍焦距,外界物體在視網(wǎng)膜上成倒立、縮小、實像
7. 照相機中膠片相當于什么
照相機成像的原理是凸透鏡成像,眼球的角膜相當于照相機的鏡頭,瞳孔相當于照相機的光圈,眼底相當于照相機暗室的壁,視網(wǎng)膜相當于照相機的膠卷.
8. 普通照相機的鏡頭相當于一個什么鏡
人眼的焦距為20mm左右(絕對不夠50mm, 人的眼球有那么大嗎?),它的視角和135相機的50mm鏡頭相當,所以可以說:人眼等效于35mm相機的50mm鏡頭。
人眼的瞳孔是會根據(jù)光線強弱自動調(diào)節(jié)孔徑的,從人眼的結(jié)構(gòu)圖估算,人眼的瞳孔的最大光圈(焦距除以瞳孔直徑)約為F8.0 另外需要說明的是,人眼的光圈雖然不大,但人眼相當于一臺相當精密的相機,對弱光的靈敏度比任何一臺相機強許多倍。 人眼的結(jié)構(gòu)尺寸請參見:
9. 從大類上,相機可分為膠片相機和( )相機
單反相機就是單鏡頭反光式照相機,是從相機結(jié)構(gòu)角度進行的分類。擁有反光板與五棱鏡兩個相對于旁軸相機等其他結(jié)構(gòu)相機的特有結(jié)構(gòu)吧。膠片相機與數(shù)碼相機的本質(zhì)區(qū)別是感光原件與儲存介質(zhì)。膠片相機是化學感光與儲存(膠片),數(shù)碼相機是電子原件感光與數(shù)字儲存。當然劃分相機的維度還可以是畫幅。所以嘛,其實命名一個類別的相機有點像排列組合,比如135膠片旁軸相機(135指畫幅,膠片指感光元件,旁軸相機指相機結(jié)構(gòu))、120膠片雙反相機、全畫幅數(shù)碼單反相機等等啦~問題中的“膠片機”和“數(shù)碼機”是同一個維度的劃分,“單反相機”與這兩個不在同一個維度中。
10. 照相機鏡頭的作用相當于一個什么透鏡
鏡頭成像的原理是利用凸透鏡成像的原理。
鏡頭是投影機、攝影機、照相機等設備的核心部件,鏡頭是由透鏡組成的,其作用相當于一個凸透鏡,是使物體成像?!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