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尼康z卡口鏡頭群
你就是想找原生E卡口和Z卡口的副廠鏡頭吧,副廠鏡頭其實主要是適馬和騰龍兩家,其他牌子產(chǎn)品和市場占有率都比較低了,Z卡口因為剛出所以副廠鏡頭非常少(Z卡口的協(xié)議是需要破解的)。
E卡口的副廠鏡頭就很多了,一方面E卡口已經(jīng)經(jīng)營了一段時間了,另一方面E卡口是公開的,省了副廠破解的功夫,此外,E卡口機身市場份額不算低,但原廠鏡頭的價格多數(shù)都很高,副廠的生存空間比較大。
所以目前市面上的一些副廠鏡頭不只是原生E卡口,甚至就是專門為E卡口無反系統(tǒng)進行重新設計的,比如騰龍的28-75、17-28等等,非常值得購買。
2. 尼康z卡口單反
尼康相機一直使用F卡口,早期推出的了AIS、AF、P、AF-D、AF-G、AF-S等卡口,雖然這些卡口名稱和功能不一樣但是卡口規(guī)格都是一樣的。
尼康之前所有的卡口都可以在尼康相機中通用,所以任何一個尼康單反鏡頭都能裝在任何一臺尼康單反相機上,只是在功能上受到限制。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尼康在微單上采用了最新的Z卡口,尼康Z系列微單也采用了Z卡口。
3. 尼康最新z卡口鏡頭
尼康z2470比2450好。
尼康z2470鏡頭的口徑82mm,重量805g,比F卡口24-70mmF2.8鏡頭體積減少25%,重量減少18%。在手持時,重量和體積表現(xiàn)就是一支標準大三元鏡頭的感覺,并沒有明顯的優(yōu)勢和劣勢。搭配上尼康Z7微單的機身,重量體積的平衡性分配也比較合理。
4. 尼康z卡口廣角鏡頭
在收納狀態(tài)下鏡頭搭配尼康Z 7機身十分小巧,但因為依舊采用了沉胴式設計,拍攝狀態(tài)需要多旋轉一次。
14mm是這支鏡頭最長的狀態(tài),在變焦過程中鏡筒伸出長度變短,30mm是工作時體積最小的狀態(tài)。
鏡頭口徑82mm的平面前組14mm超廣角鏡頭,實現(xiàn)這樣的設計除了短法蘭距和大直徑卡口也有一定關系。鏡頭結構方面采用了12組14片設計,包括4枚低色散ED鏡片、4枚非球面鏡片,雖然體積小,用料還是比較足的。
這支鏡頭延續(xù)了尼康Z系列的整體設計,外觀比較簡潔。除了控制環(huán)和對焦模式切換按鈕,沒有更多的功能按鍵。
鏡頭尾部沒有太多亮點。尼康給這支鏡頭配了一個比較迷你的遮光罩,雖然短小不過還是建議大家一起配合使用。
總體上看,從外觀方面這支鏡頭完全符合我們對無反廣角鏡頭的預期。至于為什么覺得一支82mm口徑的鏡頭體積小,大家可以看一下鏡頭的剖面圖。尼康是比較有心機的,除了前組鏡筒,鏡身大部分收窄,所以視覺上體積并不大。
5. 尼康Z鏡頭群
尼康z系列的是微單相機,是不能直接用尼康的單反鏡頭,不過可以通過轉接環(huán)的方案。微單相機和單反相機的最大區(qū)別就是微單沒有反光鏡,所以厚度薄很多,法蘭距也短了,轉接環(huán)最大作用就是增加法蘭距,而且微單和單反的卡口不一樣,電子觸點協(xié)議也不一樣,所以轉接環(huán)要把信號轉換
6. 尼康z卡口變焦鏡頭
500克
基本參數(shù)
型號 尼康 Z24-70f4
鏡頭定位 全畫幅
鏡頭類型 變焦鏡頭
鏡頭卡口 尼康卡口
卡口 尼康Z卡口
鏡頭用途 廣角鏡頭,標準鏡頭
鏡頭結構 11組14片(包括1枚低色散ED鏡片,1枚非球面低色散ED鏡片,3枚非球面鏡片,帶納米結晶涂層的鏡片和帶氟涂層的前表面鏡片)
光圈葉片數(shù) 7片(圓形光圈孔)
涂層 納米結晶涂層、氟涂層
最大光圈 F4
最小光圈 F22
最近對焦距離 約0.3m(至焦平面,所有變焦位置)
7. 尼康 z卡口鏡頭
尼康Z口倒是沒聽說有副廠鏡頭,這跟佳能的RF口一樣,新出來的卡口,暫時沒有副廠鏡頭上市,可以轉接,但是普遍反應效果不好,這可能與尼康和佳能不開放卡口協(xié)議有關,索尼的E卡口協(xié)議是開放給了適馬和騰龍這兩個副廠鏡頭廠家的。
8. 尼康z卡口鏡頭群全部
尼康Z卡口的全畫幅和半畫幅鏡頭相互通用,即全畫幅鏡頭可以用在半畫幅相機上,半畫幅鏡頭也可以用在全畫幅相機上。但當全畫幅鏡頭用在半畫幅相機上,鏡頭焦距存在等效換算,即等效焦距=全幅焦距*1.5;當半畫幅鏡頭用在全畫幅相機上,相機會切換到半畫幅模式,即畫幅有裁切。
9. 尼康zfc鏡頭卡口
D7500現(xiàn)在買相當于解放后入國軍,因為更新的Z50、Zfc、Z30和D7500同一塊cmos,這三個新相機在視頻,對焦,連拍,鏡頭素質(zhì)各個方面都比D7500強不少,而且D7500也沒有價格優(yōu)勢。所以不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