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攝影作品的app
米拍、圖蟲、500px,推薦米拍的打分機制和公開課,其他兩家主要是作品展示
2. 攝影作品的保護期
50年,影視以及著作權財產權的保護期,根據作品性質和著作權主體的不同,其保護期規(guī)定如下:
1、作者為公民的期限:保護期為作者有生之年及死亡后50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
2、作者為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期限:保護期為50年,截止于作品首次發(fā)表后第50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創(chuàng)作完成后50年內未發(fā)表的,著作權法不再保護;
3、特殊作品的期限: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chuàng)作的作品及攝影作品,保護期為50年,截止于作品首次發(fā)表后第50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創(chuàng)作完成后50年內未發(fā)表的,著作權法不再保護。
著作權保護期是著作權制度的重要內容。著作權法律制度一方面要保護著作權人尤其是作者的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鼓勵作品的創(chuàng)作;另一方面要滿足社會公眾的精神需求。因此,從法律上直接規(guī)定著作權的保護期,平衡兩個方面的要求是非常必要的,這也是著作權制度建立的出發(fā)點。
擴展資料:
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以其使用權和獲得報酬權的保護期為作品首次發(fā)表后50年。這里的作者“身份不明”,多指作品因以假名、筆名、化名或者未署名發(fā)表,難以確定作者確定身份的情況。如在50年內確定了作者,則其著作權的保護期按所述之規(guī)定。
《著作權法》第二十一條:公民的作品,其發(fā)表權、本法第十條第一款第(五)項至第(十七)項規(guī)定的權利的保護期為作者終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
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作品、著作權(署名權除外)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享有的職務作品,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chuàng)作的作品、攝影作品,其發(fā)表權。
《著作權法》第十條第一款第(五)項至第(十七)項規(guī)定的權利的保護期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首次發(fā)表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創(chuàng)作完成后五十年內未發(fā)表的,本法不再保護。
《著作權法》第二十條:作者的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的保護期不受限制。
3. 攝影作品的著作財產權保護期為
一、不享有著作權保護的有哪些
根據我國著作權法的規(guī)定,有三種類型的作品不受法律保護。
第一種是依法禁止出版、傳播的作品。
第二種是不適用于著作權法的作品。它們包括下列作品:
(1)法律、法規(guī),國家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極其官方正式譯文;
(2)時事新聞;
(3)歷法、通用數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第三種是超過了著作權法規(guī)定的保護期限的作品。
二、著作權的保護期限是多久
(1)作者的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的保護期不受限制。
(2)公民的作品,其發(fā)表權、著作財產權的保護期為作者終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
(3)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chuàng)作的作品、攝影作品,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作品、著作權(署名權除外)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享有的職務作品其發(fā)表權、著作財產權的保護期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首次發(fā)表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創(chuàng)作完成后五十年內未發(fā)表的,著作權法不再保護。
(4)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其著作權法第十條第一款第五項至第十七項規(guī)定的權利的保護期截止于作品首次發(fā)表后第50年的12月31日。作者身份確定后,適用著作權法第二十一條的規(guī)定。
(5)作者生前未發(fā)表的作品,如果作者未明確表示不發(fā)表,作者死亡后50年內,其發(fā)表權可由繼承人或者受遺贈人行使;沒有繼承人又無人受遺贈的,由作品原件的所有人行使。
著作人身權中的署名權、修改權和保護作品完整權的保護期不受限制,可以獲得永久性保護,但著作人身權中的發(fā)表權的保護有時間限制。如果作者是法人或其他組織的,在其變更、終止后,其單位作品的署名權、修改權和保護作品完整權由承受其權利義務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保護。
4. 攝影作品的主題表達
粗淺地說,攝影主題就是所拍攝的主要題材。深入地說,應該是作品所展現的和作者想傳播讓讀者知曉的主要事實,或者作者想表現或表達的主要思想。
大多數情況下作者會用作品的標題給予明確的標注或引導。但也不乏一些思想內容比較深邃或隱晦的,或是作者有意營造開放性思維的作品,不給出標題而讓讀者按各自的感受去領悟。欣賞這類作品需要根據組成畫面的各種元素給自己的觀感去理解作品所表達的中心思想,有時還需要對作者及其創(chuàng)作歷程進行一定程度的了解才能更好地理解他們的作品。
舉例來說,解海龍老師拍的“大眼睛”系列,拍攝的主要題材是農村里的兒童,其思想主題則是揭示貧困地區(qū)兒童輟學這個社會現實問題,以引起社會廣泛重視并加以解決。
5. 攝影作品的評價與鑒賞
能夠看出作者意圖,理解作者所表達的意思,讀懂作者通過圖片所講述的故事,明白作者通過作品表現出的構圖、明暗、主次的良苦用心,這樣和作者形成共鳴,就可以欣賞、評論攝影作品了,而不應該以我為中心,根據自己的喜好來妄加評論,當然,還需要加強自己學養(yǎng)的積累,才能有的放矢、一語中的。
6. 分享攝影作品的app
photograph是一款熱門的攝影圖像軟件,功能齊全,操作簡單流暢,具備良好的用戶體驗。國外攝影師拍攝的美圖,包含山水、星空、食物等各種高清圖片,提供搜索功能,讓您可以體驗到攝影師拍到的各種不可思議的照片。應用功能非常強大,可以把你的手機照片變成GIF等格式的動圖。
7. 攝影作品的思想性,即作品的主題思想
主體是作品靈魂的載體,主體在作品中的表現對作品主題的表達和思想的深度有著決定性的作用。
主體意識是當今攝影創(chuàng)作者最重要的職業(yè)素質,創(chuàng)作者應強化攝影作品的主體意識,用直接突出主體和間接突出主體的方法可以突出畫面的主體。突出主體的主要技巧和方式有:虛實對比,色彩對比,明暗對比和面積對比.目前主流攝影主要采用兩種創(chuàng)作方法,一種是強調客體,延續(xù)以往抓拍方式,體現出一種當代的社會背景下的生命哲理性思考.另一個種強調攝影主體,通過攝影主體對拍攝環(huán)境,拍攝人物的控制,從而有效的表達攝影主體的思想.對于攝影的定義,我們不能僅僅以其機械復制性來定奪,照相機背后人的主體意識是無時無刻不滲透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這應該是攝影內涵中的一個重要且無法回避的內容.8. 攝影作品的文字說明怎么寫
要按照具體的圖片來說了,一般介紹景點,要說說是什么景點、什么季節(jié),要把這張照片最有特點的東西突出,用文字引人入勝,比如:寧靜、落英繽紛、陡峭如刀削。。。之類的,最好還能突出一些人文特色或者詩情畫意、山水寫意之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