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8-55鏡頭蓋多大
自然是18-135比較實用了。
以佳能的18-55以及18-135來比較,兩者的最大光圈都在3.5-5.6之間,而兩者也都屬于APS畫幅鏡頭。
相比較18-55,18-135的焦段比18-55的焦距要長,所以能夠拍攝比較遠的景物,帶出去時掃街拍人像都能兼顧。
相對的,價格也會相對比較昂貴。目前在京東查詢,18-55的價格介于5、600之間,而18-135的價格則要2000+。
最后,依自己需要以及能力來采購,那才是最適合自己的。
2. 18-135鏡頭蓋尺寸
眼鏡架型號大小有區(qū)別。比如54口18-135,就表示鏡框尺寸54mm,鼻梁尺寸18mm,鏡腿尺寸135mm。為了更方便用戶購買到合適的眼鏡框,一般鏡框銷售時都測量并標注了鏡框高度、鏡框外寬、鏡框內(nèi)寬等這幾個部位的尺寸。
眼鏡框各個部位尺寸的詳細解釋:鏡腿尺寸是從眼鏡框鉸鏈中心到鏡腿尾端的伸直長度,一般為125—156mm。
鼻梁尺寸:眼鏡框鼻梁所在水平線上的最寬的距離。一般為13—22mm。
鏡框尺寸:鏡框所在平面垂直線中點處,鏡圈兩邊內(nèi)側之間的距離。一般有方框法和基準線法兩種方法測量,所售眼鏡框尺寸均為方框法測量所得。一般為33—60mm。
鏡框內(nèi)寬:鏡圈平面后60mm處兩鏡腿內(nèi)側的距離。此處正好是鏡腿與人體太陽穴接觸點,若此處過緊或過松會影響佩戴舒適度。
鏡框高度:鏡框上下邊緣外側最寬距離。
3. 18-55鏡頭口徑
D5600套機中的18-55應該是n年前的D3000套機的18-55的升級換代版本,但性能上(畫質、對焦等)沒本質區(qū)別,可通用,即你可以只買D5600單機、搭配D3000上的18-55鏡頭。
但是D5600更建議搭配18-140mm鏡頭,焦段更廣,畫質上會比18-55略好,雖然光圈不大但通過長焦端還是能獲得不錯的虛化效果。買套機的話,這個鏡頭折算下來大概1500元左右。
另外建議再入一個35mmF1.8定焦鏡頭,人像專用。
4. 18-105鏡頭蓋尺寸
尼康AF-S DX 18-105mm的濾鏡尺寸是67mm,尼康AF 50mm f/1.8D的濾鏡尺寸為52mm。
5. 18-55鏡頭多長
18-55 這個鏡頭是白點的鏡頭 也就是EF-S 鏡頭 機身的鏡頭卡口處 有2個點{一個紅色的,一個白色的}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記住 白點 對白點 紅點對紅點 卸鏡頭的時候 ,旁邊有個鏡頭釋放鍵,按住鏡頭釋放鍵轉動鏡頭就可以卸下來了 建議:相機鏡頭是光學儀器中較精密的部件,自己還是不要隨意拆卸,專業(yè)部門組裝時要用儀器檢測下安裝,需要調試,自己恐怕沒有技術經(jīng)驗,沒有專業(yè)器材,即便安裝上成像效果也要大打折扣。為了保證使用效果還是送維修店吧。
6. 18-55mm鏡頭參數(shù)
1.拍近景時可以用18mm端,感光度在100-200之間,光圈在f4-f8的范圍,速度根據(jù)環(huán)境光線確定。
2.佳能600D相機是半畫幅相機,18-55mm鏡頭相當于全畫幅30-88mm的鏡頭。
3.拍遠處主體時也可以把鏡頭調整到55mm端把被拍體拉近拍攝。
7. 15-45mm鏡頭蓋多大
鏡頭光圈是f3.5。
EF-M 15-45mm鏡頭采用了全塑料的鏡身材質,一方面為了追求更輕的鏡身重量,另一方面,對于此類入門級別的鏡頭而言,采用全塑料材質也是佳能一貫的做法。比較遺憾的是,鏡頭的卡口部分也為塑料材質,因而盡管其足夠輕便,但在耐用性以及結實程度方面可能要打個折扣了。
8. 佳能18-55鏡頭蓋多大
52、58、67即是鏡頭前端可以安裝的濾鏡的尺寸。UV鏡的作用原來是消除紫外線入射對照片的影響,現(xiàn)在這方面的作用小了,但依然比較常用,是用來擋灰和保護鏡頭鍍膜的。UV鏡有單層鍍膜、多層鍍膜之分,單層的便宜,透光性一般;多層的貴一些,透光性好,對照片色彩的影響也小一些。18-55的鏡頭一般價格不高,不需要在UV上投入很大,就用一個普通的單層鍍膜UV鏡就行,主要保護鏡頭,省了鏡頭清潔費用。
尼康和賓得18-55鏡頭用52mm的UV鏡,佳能18-55用58mm的
9. 1855鏡頭蓋多大
18-55mm屬于微距鏡頭,應該是三倍變焦。微距鏡頭是一種用作微距攝影的特殊鏡頭,主要用于拍攝十分細微的物體,如花卉及昆蟲等。為了對距離極近的被攝物也能正確對焦,微距鏡頭通常被設計為能夠拉伸得更長,以使光學中心盡可能遠離感光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