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攝影軸線原則有哪些
一、攝影注意事項:
1、應(yīng)盡量遠離那些色彩明艷的景物(如新油漆好的建筑物的外墻、大型遮陽棚等,否則那些景物的色彩會映射到人物身上,造成偏色。
2、注意不要在頂光時人物站在水泥地上拍照,因為水泥地表面較平整,且顏色淺淡, 這種自下而上的"腳光",往往造成一種恐怖效果,應(yīng)盡量避免。
3、注意不要立于樹旁拍照,光與影相輔相成,光愈強,影愈深。
4、注意不要采用高速片,在晴空烈日下,光線強度已很高,若再采用高速片,往往會迫使光圈收到極小,或無法使用較慢的快門速度。
二、攝影技巧:
1、拍攝時必須將相機安裝在一個三角架上以防止相機的晃動。盡量的將相機靠近被攝物體,并且注意不要引入不必要的陰影。
2、調(diào)焦軌能夠使相機以非常小的增距沿著X和Y軸線移動,能夠精確的控制相機的位置和畫面的景深。如果用移動三角支架來達到理想的位置則是非常麻煩的。
3、使用快門線安裝到了三角支架上,如果在按快門的時候不小心,仍然有可能使相機產(chǎn)生晃動,所以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fā)生,我建議你最好還是使用快門線。
4、在拍攝時,當(dāng)被攝物體的背景為黑色,那么就能夠使拍攝出來的圖象看起來最清楚。
5、使用一個白色的卡片或是用一張鋁箔包在卡片上,將光線反射在被攝物體上,以照亮物體上的陰影部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讓這張卡片出現(xiàn)在被拍攝范圍內(nèi)。
2. 拍攝軸線原則
是指由于被攝物體的朝向、運動的方向和物體之間的交流關(guān)系所形成的一條假想的虛擬直線。
軸線是建立畫面空間、形成畫面方位感、表現(xiàn)主體位置關(guān)系的基本要素。
3. 攝影軸線原則有哪些內(nèi)容
1. 推鏡頭
推鏡頭是視頻拍攝中常用的手法之一,攝像機鏡頭與畫面逐漸靠近,畫面外框逐漸縮小,畫面內(nèi)的景物逐漸放大,使觀眾的視線從整體看到某一布局,這種推鏡頭可以引導(dǎo)觀眾更深刻地感受角色的內(nèi)心活動,加強情緒氣氛的烘托。
2. 拉鏡頭
拉鏡頭是將攝影機放在移動車上,對著人物或景物向后拉遠所攝取的畫面。攝影機逐漸遠離被攝主體,畫面就從一個局部逐漸擴展,使觀眾視點后移,看到局部和整體之間的聯(lián)系。
3. 搖鏡頭
搖鏡頭是拍攝視頻中的一種拍攝手法,指的是當(dāng)攝像機機位不動,借助于三角架上的活動底盤或拍攝者自身做支點,變動攝像機光學(xué)鏡頭軸線的拍攝方法。
4. 特寫
特寫是指在電影中拍攝人像的面部,人體的某一局部,一件物品的某一細部的鏡頭。最早由美國早期電影導(dǎo)演格里菲斯等人創(chuàng)造、使用。它的出現(xiàn)和運用,豐富和增強了電影藝術(shù)獨特的表現(xiàn)力,歷來是電影美學(xué)。
5. 移軸
移軸所拍攝的照片效果就像是縮微模型一樣,非常特別。移軸鏡頭的作用,本來主要是用來修正以普通廣角鏡拍照時所產(chǎn)生出的透視問題,但后來卻被廣泛利用來創(chuàng)作變化景深聚焦點位置的攝影作品
4. 攝影軸線分為哪幾種
運動攝影的拍攝方式主要有以下七種:
一、推攝 推鏡頭是攝像機向被攝主體方向推進,或者變動鏡頭焦距使畫面框架由遠而近向被攝主體不斷接近的拍攝方法。用這種方式拍攝的運動畫面,稱為推鏡頭。
二、拉攝 拉攝是攝像機逐漸遠離被攝主體,或變動鏡頭焦距使畫面框架由近至遠與主體拉開距離的拍攝方法。用這種方法拍攝的電視畫面叫拉鏡頭。
三、搖攝 遙攝是指當(dāng)攝像機機位不動,借助于三角架上的活動底盤或拍攝者自身的人體,變動攝像機光學(xué)鏡頭軸線的拍攝方法。用遙攝的方式拍攝的電視畫面叫遙鏡頭。
四、移攝 移攝是將攝像機架在活動物體上隨之運動而進行的拍攝。用移動攝像的方法拍攝的電視畫面稱為移動鏡頭,簡稱移鏡頭。
五、跟攝 跟攝是攝像機始終跟隨運動的被攝主體一起運動而進行的拍攝。用這種方式拍攝的電視畫面稱跟鏡頭。
六、升降拍攝 攝像機借助升降裝置等一邊升降一邊拍攝的方式叫升降拍攝。用這種方法拍攝到的畫面叫升降鏡頭 。七、綜合運動攝像 綜合運動攝像是指攝像機在一個鏡頭中把推、拉、搖、移、跟、升降等各種運動攝像方式,不同程度地、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的拍攝。用這種方式拍到的電視畫面叫綜合運動鏡頭。
5. 攝影軸線的作用
跳軸
攝像術(shù)語,拍攝運動物體時,運動物體和運動方向之間形成一條虛擬的直線,稱之為軸線。攝像機機位只能處于軸線的一側(cè),如果越過軸線拍攝,就會造成畫面邏輯的混亂,就是所說的跳軸或越軸。
名詞釋義
主題人物在進出畫面時需要注意拍攝的總方向,從軸線一側(cè)拍,否則兩個畫面接在一起主體物就要"撞車",讓人覺得突兀。
在拍攝的時候,如果攝像機的位置始終在主體運動軸線的同一側(cè).那么構(gòu)成畫面的運動方向、放置方向都是一致的,這樣觀眾就會覺得自然.否則就會產(chǎn)生"跳軸"而讓人感覺突兀了,跳軸的畫面除了特殊的目的以外是無法組接的。
在前期拍攝時,由于攝像師未充分意識到軸線問題,或者即使前期拍攝時建立并遵守了軸線原則,但后期剪輯時需打亂原來的鏡頭次序重新組合,就可能產(chǎn)生"跳軸"現(xiàn)象。如果這個問題不加以解決,會造成觀眾理解上的混亂。
6. 攝影中軸線原理
所謂移軸,關(guān)鍵在鏡頭與機身的連接處。比如膠片攝影時期的大底片座機,多以皮腔為機背與鏡頭的連接中介,正常攝影時,鏡頭中軸線與底片平面成90度垂直角(包括現(xiàn)在的數(shù)碼相機原理)。
而改變鏡頭光軸與底片平面的角度,則可以改變遠小近大的透視原理,從而達到校正因攝影距離過近產(chǎn)生的建筑物變形現(xiàn)象。
后來相機小型化,型成固定金屬接口,無法改變鏡頭光軸角度。于是尼康公司專門生產(chǎn)了可在鏡頭內(nèi)移動光軸的鏡頭,以滿足愛好此類攝影師的需求。
7. 攝影軸線原則有哪些特點
從整體觀感、美感、主題、主體、含義、思想境界,或者光線、用光、光影,也可以是構(gòu)圖、結(jié)構(gòu)和色彩、層次來分析。攝影作品是通過攝影師或業(yè)余愛好者通過靈感,攝影技術(shù)等對自然、人物等客觀事物進行描繪、供人欣賞的藝術(shù)作品。
拍攝好的攝影作品需要掌握以下幾個技巧:
1、使用三角架
拍攝時必須將相機安裝在一個三角架上以防止相機的晃動。盡量的將相機靠近被攝物體,并且注意不要引入不必要的陰影。
2、調(diào)焦軌
雖然它不是拍攝時的必備品,但是調(diào)焦軌卻是一個很好的輔助裝置可以幫助你拍攝出好的特寫鏡頭。調(diào)焦軌能夠使相機以非常小的增距沿著X和Y軸線移動,能夠精確的控制相機的位置和畫面的景深。如果用移動三角支架來達到理想的位置則是非常麻煩的。
3、使用快門線
即使你已經(jīng)將相機安裝到了三角支架上,但是如果你在按快門的時候不小心,仍然有可能使相機產(chǎn)生晃動,所以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fā)生,我建議你最好還是使用快門線。
4、使用黑色或有色背景
在拍攝時,當(dāng)被攝物體的背景為黑色,那么就能夠使拍攝出來的圖象看起來最清楚。你也可以使用模糊的背景,特別是當(dāng)被攝物體的色彩很濃的時候。
8. 攝影中的軸線定義
影視在空間處理上有一條規(guī)則是:攝像機在選則不同角度拍攝的時候,不能隨意越過軸線,而只能在軸線一側(cè)的180度內(nèi)進行拍攝。
電視節(jié)目拍攝中,攝像師處理鏡頭調(diào)度時必須樹立軸線意識,遵循軸線規(guī)則,這是構(gòu)成畫面空間統(tǒng)一感、形成視覺方位一致性的基本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