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相機曝光三要素的作用
相機的“光圈,快門,感光度(ISO)”這三個功能是拍攝的基本功,掌握了這三者之后才能把相機如臂指使,這樣就可以把自己想表達的畫面去拍攝出來了。
一、光圈
光圈就是指鏡頭里控制光線進入相機的圓孔,單位是F,光圈有以下幾個作用。
1、控制畫面的亮與暗
光圈越大,進入的光線越多,畫面越亮,反之亦是,光圈越小,進入的光線越少,畫面越暗。
2、控制畫面的虛與實
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反之亦是,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景深:畫面清晰的地方稱為景深,清晰的地方越多,景深越大,清晰的地方越少,景深越小。
1、光圈的數字越大,光圈的口徑越?。ɡ鏔/11)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小光圈”。一般用作商業(yè)拍攝、服裝、包包這些。(因為景深大,可以把物品拍得很清晰)
2、光圈的數字越小,光圈的口徑越大(例如F/2.8)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大光圈”,可以凸出主體,虛化背景,一般用來外拍或者拍外景人像。(因為景深小,可以突出人物)
二、快門
快門就是相機機身內控制曝光量的組件,單位是秒,比如1/6,我們讀作六份之一秒,意就是把1秒的時間分成6份,一份的時間用來打開快門。快門有以下作用:
1、控制畫面的明與暗,快門的速度越快,畫面越暗,反之亦是,快門的速度越慢,畫面越亮,例如同等參數下快門1/6的照片就會比快門1/50的照片更亮。
2、捕捉主體物,比如我們要拍一個飛速跑動的人,那么就要高速的快門例如1/500。如果我們要拍流星劃過夜空,那么就要用比較慢的快門,例如5秒或者8秒,不然拍攝到的流星就沒有長長的尾巴了。
想拍動物、鳥類,就要比較高速的快門,因為它們是不停地在運動的。如果是拍這種車燈的軌跡,那么我們就需要用到三腳架和比較慢的快門,讓相機的感光元件記錄下車燈劃過的光線。
三、感光度(ISO)
感光度又稱為ISO值,是指相機的感光元件對光線感應的靈敏程度。
ISO越高,畫面越亮,但是畫質會降低。ISO越低,畫面越暗,畫質會變得細膩。IOS在100-200的時候畫質是較為細膩的。提升到800后就開始產生較為粗糙的噪點。不過如今后期軟件無比強大,一般開到1600-3200左右的ISO都是可以接受的,可以通過后期降噪技術損失一些細節(jié)來降低噪點。
2. 相機曝光的三要素及其作用
1.
相機控制曝光三要素 光圈、快門、感光度 光圈越大越明亮 快門越慢越明亮 感光度越高越明亮
2.
曝光四要素 環(huán)境光、光圈、快門、感光度 環(huán)境光越強越明亮 其它同上面。
3.
閃光燈曝光五要素 功率、距離、光圈、感光度、焦距 閃光燈功率越大越明亮 閃光距離越近越.
4.
景深三要素 光圈、焦距、對焦距離 光圈越大景深越淺 焦距越長景深越淺 對焦距離越近景深越.
3. 攝影曝光三要素是什么
1、攝影美學。
2、拍攝對象布局。
3、攝影用光。
攝影是指使用某種專門設備進行影像記錄的過程,一般我們使用機械照相機或者數碼照相機進行攝影。有時攝影也會被稱為照相,也就是通過物體所發(fā)射或反射的光線使感光介質曝光的過程。
有人說過的一句精辟的語言:攝影家的能力是把日常生活中稍縱即逝的平凡事物轉化為不朽的視覺圖像。
畫面是否平衡
畫面中的比例是否合適
畫面能否傳達你想要表達的東西
畫面色彩是否合適
最簡單的,單一純粹。
規(guī)律、整齊、對稱
4. 相機曝光的基本要素
影響畫面的三要素有光圈、快門速度和ISO感光度,它們相互影響又相互制約。
學習曝光的前提是能正常曝光,只有這樣才能更深入地學習創(chuàng)意曝光。
遇到過曝或欠曝的情況下,要善于使用曝光補償解決,除此之外也可手動調節(jié)光圈、快門速度、I SO感光度等。
1.決定畫面曝光的三要素
學習曝光就要學習曝光的三要素:快門、光圈和感光度(ISO)。
快門速度是指相機快門從開啟到關閉的時間,通過這個來控制CCD的感光時間,通常我們用分數形式來表示,比如1/500、1/250等,快門速度越快透過鏡頭的光越少,反之越多,相鄰的快門速度之間的進光量相差一倍。
光圈是一個用來控制光線透過鏡頭,進入機身內感光面的光量的裝置。我們平時所說的光圈值F2.8、F8、F16等是光圈“系數”,簡單地說,F(xiàn)值越大,光圈就愈小,比如F8的光圈就比F5.6的光圈小,光圈越大,能透過的光越多,反之越少,相鄰的光圈之間的進光量也是相差一倍。
ISO感光度,顧名思義,它反映的是相機CCD對光的敏感程度,200的ISO就要比100的ISO敏感度高,感光度不僅影響曝光,它還控制噪點,對畫質有影響。
那么,在了解了每種要素的含義及特性后再來理解曝光就容易了很多,我們把快門從開啟到關閉,CCD從開始感光到結束的這個過程稱為曝光。為了得到一張好的、滿意的照片,我們需要適當地把快門、光圈和感光度組合起來。下面我們通過例圖來說明。
例圖屬于人像攝影拍攝題材,一般這種題材我們首先使用的是光圈首先模式,以便于人為地選擇較大光圈,得到較淺景深效果,虛化背景,突出人物主體。選擇好了F2的光圈后,由于拍攝時的光線良好,所以設置ISO感光度為160,確保得到良好的畫質效果,并使用點測光模式對人物的臉部亮區(qū)測光,相機的測光系統(tǒng)自動給出1/4000s的快門速度。就這樣,恰當的光圈、合適的ISO、足夠的快門速度組合在一起拍攝下了這樣曝光準確的照片。
光圈可以用來控制景深的長短,相同的參數下,大光圈景深淺,小光圈景深長,所以在我們需要虛化背景的時候我們一般用大光圈,相反,想要得到更大的景深,就用盡量小的光圈。
拍攝運動物體的時候,我們想要凝固某個瞬間,比如運動員沖刺到終點的瞬間,水花濺起的瞬間,一般用快快門速度,這樣我們可以得到很清楚的照片。還是拍攝運動物體,但是我們想要表現(xiàn)主體的動感,那么我們就可以適當地調慢快門速度,故意讓畫面有些模糊,這樣看起來更有動感,再一個就是我們拍攝水流的時候,慢點的快門可以得到水流如絲絹般的效果。
2.正常曝光是最基本的曝光要求
學習曝光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攝影初學者一開始要做的是從正常曝光開始,因為只有學會了基礎的曝光,能靈活運用曝光的三要素,同時審美升華,才能將我們后面要提到的創(chuàng)意曝光發(fā)揮到極致。這就像一個剛要走路的孩子一樣,只有經過爬行的練習才能過渡到走的階段,這是一個必經的過程。而正常的曝光就是選擇適當的光圈與快門組合,以最符合人眼看到的場景,正確還原景物的亮度層次、反差和色彩等。
正常曝光的畫面和人眼看到景物場景基本一致,靚麗的色彩、蔚藍的天空、朵朵白云,有一種大氣的感覺。拍攝風光旖旎的大場景風光照時,一般使用正確的曝光值便已足夠。人像攝影、靜物攝影、人文攝影等大部分情況下使用正常曝光,有時會需要根據被攝主體和環(huán)境的變化而隨機應變,曝光補償的使用也是有效地讓畫面獲得正確曝光、豐富的層次與細節(jié)的重要手段。
3.曝光不足時的相機調整
很多時候相機的測光系統(tǒng)并不能達成人愿,會或多或少的出現(xiàn)偏差,影響畫面的曝光度。
比如大面積明亮的雪地,通過前面測光原理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相機的測光系統(tǒng)是以反射率為18%灰為基準測光,所以要是按照相機給予的測光數值進行曝光,那么必然會出現(xiàn)曝光不足的情況。此時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增加曝光補償,以提升雪的潔白,表現(xiàn)層次感。
另外,還可以通過降低快門速度,增大光圈,增加ISO感光度來處理欠曝的畫面。需要注意的是,曝光補償的提升不能過度,一般的相機都會有+3EV和-3EV的曝光補償量。
光圈:F8快門速度:1/250s感光度:ISO100焦距:80mm
因為選擇的是光圈優(yōu)先,根據現(xiàn)場光線和被攝體的亮度情況進行判斷,增加了0.7EV的曝光補償,快門速度由1/160s降低到1/100s,畫面實現(xiàn)了正確曝光。
以白色或淺色為主的拍攝對象,通常都需要設置一定的曝光補償,例如白色的雪地通常需要增加2擋的曝光補償,白色花卉需要增加1擋的曝光補償。尼康單反相機使用原廠的G型、D型鏡頭拍攝時若選擇了矩陣測光,則可以使用3D彩色矩陣測光進行測光,即相機可以偵測拍攝對象的色彩并自動考慮曝光補償設置曝光參數。
4.曝光過度時的相機調整
實際拍攝中,也經常會遇到曝光過度的情況,當然也可以借助曝光補償降低曝光量,還原正確曝光的畫面。不過有時即使曝光補償降低-3EV也未能全面地彌補過曝的畫面,遇到這種情況我們該怎么辦呢?建議攝影初學者使用M擋拍攝,從容地提高快門速度、減小光圈或是降低ISO感光度以校正曝光。
光圈:F8快門速度:1/250s感光度:ISO100焦距:50mm
以光圈F8,快門速度1/1000s,ISO感光度為100的組合拍攝完第一張照片后發(fā)現(xiàn)畫面曝光過度,云層和水面等的細節(jié)都已喪失。不選擇使用降低曝光補償,而是將撥盤撥至M擋,人為調節(jié)快門速度,將快門速度設置為1/250s,其余的參數不變,然后拍攝,多次嘗試,得到了這張曝光準確的畫面。
調節(jié)光圈、快門速度,還是控制畫質的ISO感光度,則需要根據所要表現(xiàn)的畫面內容和主體來決定,只要記住變動這三者中的任何一個參數,曝光都會相應的變化,如果是遞變,那曝光也會跟隨遞變一個級別。
5.包圍曝光
盡管現(xiàn)在數碼相機的測光技術日臻完善,但由于光線條件、被攝主體的千變萬化,仍可能會有測光偏差。為了防止因測光失誤而錯失重要拍攝畫面,數碼單反相機多具備自動包圍曝光功能,自動包圍曝光通常是拍攝三張照片:即正常曝光、減少曝光、增加曝光。
其做法是先按正常測光值曝光一張,然后在其基礎上減少和增加曝光量各曝光一張,若仍無把握,可設置不同包圍增量進行拍攝,可按級差為0.3EV、0.7EV、1EV等來調節(jié)曝光量,每張照片的曝光量均不相同,從而保證總能有一張符合攝影者的曝光意圖。
通過對比可以看出,在包圍曝光拍攝的三張照片中,不增加EV值拍攝的照片曝光最合理,雖然連續(xù)拍攝了三張,但是這對于在追求重要畫面準確曝光的拍攝中,相機的自動包圍曝光功能幫助獲得想要的曝光效果。一般的單反相機都設置了正負0.7EV的自動包圍曝光,在實際拍攝時,相機將按照正常測光值拍攝一張、-0.7EV曝光拍攝一張和+0.7EV曝光拍攝一張的方式進行拍攝。
如果設置的是連拍則一次按下快門即拍攝三張,如果是單拍,則需要按下三次快門才會拍攝完這個包圍曝光組合的照片。當關閉電源或閃光燈閃光就緒時,設置的自動包圍曝光值將會自動取消。
6.曝光補償是矯正測光失誤或創(chuàng)意曝光的有效手段
幾乎所有的數碼相機都具備曝光補償的功能,它可以解決一些特定的拍攝環(huán)境中會存在測光不準確的問題,也可以營造創(chuàng)意曝光的畫面。曝光補償通常在P、S、A擋和一些創(chuàng)意模式下才能使用,其原理就是調整光圈大小或者快門速度高低,比如在光圈優(yōu)先模式下設置了曝光補償,則相機會調整快門速度來實現(xiàn)拍攝者設置的曝光補償以達成想要的曝光效果。
光圈:F8快門速度:1/500s感光度:ISO100焦距:150mm
逆光下的剪影本身就是創(chuàng)意曝光的良好題材,它拋開景物的明暗層次和線條,選擇體現(xiàn)環(huán)境特有的色調和氣氛,顯示攝影作品的獨特魅力。例圖中向太陽周圍區(qū)域測出一個反射光的光值,并對眼前的草對焦,還不以此為滿足,再將曝光補償降低0.7擋來曝光,獲得了具有特殊氛圍的畫面。
“曝光補償”鍵
曝光補償通常是以“+”和“-”標識,普通數碼相機曝光補償的范圍在3擋以內,高端的單反相機可以達到5擋。曝光補償可以按1/3EV、1/2EV或1EV進行調節(jié)。通過合理利用曝光補償,可以塑造非正常的曝光效果,比如故意曝光不足或者曝光過度。此外,在M擋下,曝光補償是失效的,這是因為在M擋下,與曝光有關的參數都是由拍攝者自行設定的,相機的測光系統(tǒng)實際上已經被迫下崗了。
5. 相機曝光三要素的作用是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因為室內和室外的明暗不同,室內通常比較暗,相機的快門調的比較慢,光圈開的比較大,iso也很高,這樣到了室外如果參數不調節(jié)就會出現(xiàn)曝光過度的情況。那么從室內到室外如何避免曝光過度呢?一下為調節(jié)方法。
第一:首先確定相機調到的是m檔,先調節(jié)快門,把快門速度調快,使分母變大。手持拍攝,快門不要小于1/125
第二:降低調節(jié)iso值,數字越小,值越小,拍出來的越暗
第三:最后調節(jié)光圈,光圈開的小一些,數字值調的越大,光圈越小,進光量越少,根據實際情況拍攝幾張進行測光,直到滿意為止。
根據我的經驗,室外如果是晴天大概的調節(jié)參數為:快門1/1000~1/2000,iso:100~400,光圈我都是開到最大,要是不想讓背景過于虛化,可以調節(jié)小一些。
通過調節(jié)以上參數,可使從室內到室外這個過程拍攝出正常曝光的照片,希望能夠幫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