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單反相機里的自己真實嗎
1、 如果是平面鏡,那么鏡子里的自己和真實的自己大小和真實的完全一樣,也不會有變形。
2、如果是手機照相機,根據(jù)透鏡成像原理和透鏡大小,照的像應該會有稍微變形,這其中有透鏡問題,也有透視原理。
3、手機正面照相機和背面照相機,應該涉及到透鏡的焦距問題。焦距小,照的面大,也就是視角廣,那么會有凸鏡那樣中間大四周小的變形情況,尤其鏡頭離自己越近,效果越強;焦距正常,則變形不明顯。我自己認為,手機正面的鏡頭正常,背面的鏡頭焦距小,變形厲害。
2. 單反相機里的自己好丑
我覺得有兩種原因:
1.人在平時生活中看自己會美化一些自己的容顏,就是你自己看到的自己可能跟別人看到的你都不是一個樣子;
2,拍照角度問題,會拍照的人會揚長避短
3. 單反中的自己是別人看到的自己嗎
是的,因為平時我們自拍看到的自己都是手機自動反映出的鏡像,這與我們照鏡子看到的自己是一樣的,所以稱為鏡像。而自拍不鏡像,就相當于別人拿手機給我們拍照,拍出的照片是從其他拍攝者視角的,所以這種照片反映的自己正是別人眼中的自己。
4. 單反拍出來的自己是真實的自己
鏡子和相機里的自己,都不是最真實的自己。
鏡子里的自己顏值要高于真實面貌,而相機里的,又低于真實面貌。
根據(jù)心理學家的分析來看,人們在照鏡子的時候,會自動的進行腦補,而且整個儀態(tài)也會在潛意識里自動調整,所以一般會比真實面貌好看30%左右。
但是在照相的時候,不管自己有沒有感覺得到,但其實都是有一些小緊張的,所以,整體都是比較僵硬的狀態(tài),再加上受光線以及角度的影響,最后呈現(xiàn)出的樣子確實要比我們實際長相差很多。
如果非要說,哪一種更接近真實的自己的話,那就是鏡子了。鏡子里的你,和別人看到的真實的你是最接近的,因為,我們照鏡子時覺得自己還不錯,有可能只是一種錯覺,其他方面不會發(fā)生任何改變,但鏡頭就不一樣了,受外界因素很多,技術高一點的拍出來會好看些,技術沒那么高的拍出來會丑一些,并不準確。
5. 單反相機里的自己是真實的自己嗎
目前來講單反沒辦法山寨或者組裝。或者說基本上沒人愿意去這么干。
1 機身。
主流的單反都是日本品牌,價格從3000~上萬, 其中值錢的地方是感光元件(CMOS)和處理器, CMOS負責把鏡頭透過來的光轉成數(shù)字信號, 處理器負責將其存儲為圖形文件(也負責對焦、測光等等機身操作), CMOS和處理器都是原裝進口的,而其他部分(機身)很多零部件會是國內(或泰國、越南等國家)生產或者組裝的。
那么最值錢的CMOS和處理器國內仿不出來,(不像手機的處理器,找個二手的或者過時的可以糊弄一下, 單反是高度集成的,不同型號相機的CMOS和處理器可能壓根就不兼容,甚至大小都不一樣), 不值錢的零部件又沒有利潤(比如快門、反光板),加上單反本身就屬于高精度器材,如果是更換零件很容易造成機身無法使用,風險太大,所以一般單反機身是不會有組裝機的。
2、鏡頭
鏡頭更加不會有組裝了, 鏡頭相比機身更難拆卸,而且鏡頭值錢的地方都在鏡片上,鏡片的加工就是工業(yè)的硬實力,國產的鏡頭無論透光度、鍍膜都和進口的高端鏡頭有一定差距。
而且各個鏡頭鏡片不通用,一個鏡頭又由很多鏡組組成,結構復雜。所以拆下來一片進口鏡片換成國產的,也沒有多大意義。
不過購買單反還是需要注意一些配件的真?zhèn)危?這也是目前最容易造假的地方。
目前網購港貨單反、或者是小店買的所謂行貨,電池基本上都是假的,因為中高端單反一塊原電就200-400不等,國產的70就可以搞定。
其次是接目鏡蓋和鏡頭的遮光罩。 這些東西其實本身就是可拆卸的, 而且仿制成本低,比較有利潤(以尼康24 70鏡頭為例,正品遮光罩單買要將近300,而仿制的估計30塊錢就拉倒了)。
不過這些東西基本不影響相機使用,只是影響心情。 但是買港貨不都圖個便宜,所以也就成了目前的行規(gu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