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平陸美麗的地方
運城-萬榮縣
1、閻景村
位于運城市萬榮縣高村鄉(xiāng),是一個有著濃厚鄉(xiāng)土文化的地方。穿梭在閻景村的街道上,每條巷子都有幾百年的歷史,記載著這里淳樸的民俗風情,仿佛向人們訴說著久遠傳承的故事。在閻景村最著名的建筑當屬清至民國時期晉南首富李子用的家宅——李家大院。
李家大院始建于清道光年間。主體建筑為豎井式聚財型四合院,同時吸納了徽式建筑風格,因李子用曾留學英國,部分院落為“哥特式”建筑,是南北融匯、中西合璧、三晉無匹的晉商大院。與喬家大院、王家大院并稱為“晉商三蒂蓮”,素有“喬家看名,王家看院,李家看善”之說。
運城-新絳縣
2、光村
位于運城市新絳縣澤掌鎮(zhèn),是一座地處姑射(yè)山下的美麗村莊,可與臨汾的丁村遺址(這里有被稱為最早的“中國”)相媲美。相傳,北齊時該地上空某夜倏顯晝光,五彩繽紛,耀眼奪目,奇絕麗極。遂以吉兆上報朝廷,龍顏大悅,恩準賜名光村。早在新石器時代,這里就有人類繁衍生息。
現(xiàn)村內隨處可見的古民居,多屬明清時期,代表著晉南傳統(tǒng)民居古樸典雅、精雕細琢的特色。“地上文物看山西”,在三晉大地,要找出“王家大院”那樣的豪宅大院戶并非難事,但像光村這么多豪宅大院集于一村之中,并不多見。
3、西莊村
位于運城市新絳縣北張鎮(zhèn),由古時期的采石匠人聚集而成。據傳,春秋時期有工匠從呂梁山取石,在山下開闊處形成石料場,隨著生產規(guī)模的擴大,為了方便生產,石匠們就住在石料場附近,至五代后周時期形成了村莊,因其在杜塢村西,故稱西莊。
宋朝時期,西莊村逐漸聚集成家、張、曹三大姓,并筑有防御性的城墻,形成城堡。村中,清代同治年間的朱子家訓碑刻,文字精美,兩邊的鏤空石雕木雕更是珍品。老宅院的石砌墻體體現(xiàn)了西莊"以石而居"的特色。
運城-稷山縣
4、馬跑泉村
位于運城市稷山縣西社鎮(zhèn),地處姑射山中,三面環(huán)山,環(huán)境幽靜。相傳馬跑泉村始建于唐代,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村莊整體建筑布局分為上下結構,從山上往山下延伸,現(xiàn)大部分居民已遷至山腳。村里的多數(shù)巷道依然保留的是清代時期的石板路。
村莊的生活用水來源于古泉,依靠人力肩挑。村中的兩棵古槐距今已經有一千五百余年,經歷了無數(shù)個朝代的更替,見證著古老村莊的歷史變遷。它們盤根交錯,曲折蜿蜒,彷佛在向人們訴說著馬跑泉村的滄桑歲月與興衰。
5、北陽城村
位于運城市稷山縣清河鎮(zhèn),據傳早在新石器時代就形成“聚落”,這里有五千多年的歷史和文化積淀,至今仍保留著古縣邑高涼城遺址。久遠的廟宇闡釋著它的厚重,古驛道訴說著它曾經的繁華,八路軍總部東征抗日留下的足跡記錄著那段艱苦的歲月。
這里的人文景觀、民間藝術豐富多彩,其中“高蹺走獸”獨辟蹊徑,堪稱一絕。它盛行于清朝雍正初年,出現(xiàn)在規(guī)模盛大的廟會活動中,經久不衰,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并在2006年入選國家級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6、西位村
位于運城市稷山縣翟店鎮(zhèn),自南北朝建村至今,已有一千五百余年歷史。西位村歷史悠久,古建筑比較多。抗日戰(zhàn)爭前,全村共有大小廟宇十八處,這些古建筑大部分在日軍侵華期間被燒毀和拆掉。現(xiàn)今僅存三義廟的一部分。
西位村的“三月三”古廟會,興起于明永樂年間(1403—1424年)。舊時的古廟會,由村里的東西南北四個社(社火組織)輪換負責組織安排,從每年的農歷二月十日準備活動開始,一直到農歷三月初四才告結束。
運城-絳縣
7、柴家坡村
位于運城市絳縣古絳鎮(zhèn),涑水河從村南緩緩流過,土地肥沃,水力資源豐富。村中樹影斑駁,古老的民居交相輝映在歷史的時光中。歲月在這里流淌而過,不曾留下絲毫的痕跡,入眼可見的只有那日漸衰敗傾倒的宅院,仿佛默默訴說著自己的故事。
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在這里共新發(fā)現(xiàn)了明清時期古民居十三處。其中至今仍在使用的明代古民居兩處、清代民居十一處,有四處保存較為完整的四合院,磚雕、石雕、木雕都十分精美,蘊含著豐富的文化信息,體現(xiàn)了古人建筑工藝的宏偉智慧。
8、堯寓村
位于運城市絳縣古絳鎮(zhèn),中條山腳下,涑水河畔,據傳說這里是堯王故里。村莊歷史源遠流長,三座呈“品”字形的山,不僅從其地形證實了堯寓村是堯帝的出生地,而且該村出土的幾塊石碑和文物,更進一步證實了這里是堯王的故里。
“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眻蚝退炊际侵腥A人文始祖黃帝的后代,是中華五千年悠久文明史上的圣明的皇帝。作為中華民族文明始祖的堯帝,他究竟生長在什么地方?歷來是史學家潛心研究的課題。
運城-永濟市
9、西廂村
位于運城市永濟市蒲州鎮(zhèn)。“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這首膾炙人口的《登鸛雀樓》中的鸛雀樓就在西廂村的西面,地處永濟市內的黃河岸邊,同湖北武漢的黃鶴樓、湖南岳陽的岳陽樓、江西南昌的滕王閣一起,并稱中國的四大歷史文化名樓。
村內的普救寺始建于唐武則天時期,原名永清院,是一座佛教十方院。在元代著名劇作家王實甫《西廂記》中,這里是崔鶯鶯和張生緣定三生的地方,后來成了千千萬萬青年人追求愛情的圣地。一句“愿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更成為人們對追求愛情的祝愿和向往。
運城-平陸縣
10、郭原村
位于運城市平陸縣坡底鄉(xiāng),郭原村人杰地靈,鐘靈毓秀,黃河歷史文化悠久。村內原有六十多座明清時期遺留下來的四合院,一些年代久遠失修破敗,一些翻新重新修建,目前僅存十來座老院保存比較完好。
2. 關于平陸美風景美麗的作文
發(fā)揮想象力,可以寫云霞像什么,比如說,云霞紅的像一團火,整個天空都被染成了橙紅色。 用上擬人,排比句。比如說,紅色的云霞像小孩子紅撲撲的臉蛋兒。 可以用空間變換法,遠近高低不同方向描寫,從遠處看去云霞… 走近了卻發(fā)現(xiàn)… 可以介紹云霞,寫出云霞是什么? 怎么產生的? 可以寫看到云霞之后,"我"的內心感受是什么?
地震發(fā)生的前兆——震兆云霞。 1815年10月23日,山西平陸地震?!鞍硖炷洗蟪?,初昏半天有紅色如蠅注下,云如蒼狗?!?/p>
“夜有彤云自西北直亙東南,少頃始散,地大震如雷,天地通紅?!?/p>
1941年5月5日,黑龍江綏化6級地震前,西北天空有條云呈赤褐色,其縱面似乎有淡云遮住。
萬順地區(qū)地霧突起,空中猶如黑帶之物,東西向流動。
3. 平陸的景點
娘娘山風景區(qū)位于河南省靈寶市區(qū)西南,是著名的小秦嶺山脈最東端。娘娘山景區(qū)地處豫秦晉三省交界,南與陜西的洛南與河南的盧氏、洛寧接壤,北臨黃河與山西的芮城、平陸相望,東連鄭州、洛陽、三門峽,西接潼關、西安于一線,旅游資源接駁非常豐富,310、209國道、鄭西高鐵、連霍高速、隴海鐵路貫穿全境,交通十分便利。
娘娘山總面積60余平方公里,公司擁有28000畝的林權證,景區(qū)最高海拔為1563米,屬花崗巖地貌,它完整保存著距今25-30億年拆離斷層構造的地質遺跡,現(xiàn)已探明的礦藏達38種,景區(qū)內地質奇觀遍布、奇石羅列,尤以"石瀑布"更是蔚為壯觀,是中原腹地不可多得的一座地質寶庫。
4. 平陸美麗的地方有哪些
我就是山西運城聞喜的,對這個運城的女人我有很大的發(fā)言權。
聞喜北塬上的女人善良漂亮。
運城夏縣的女人,開朗,美麗大方。
運城平陸的女人溫柔,性格溫和,運城鹽湖區(qū)的女人性格開朗,最有個性的人。
5. 平陸美麗的地方視頻
運城周邊景點主要有:
1、歷山
歷山,是中條山脈的一段,位于山西南部地區(qū)翼城、垣曲、陽城、沁水4縣的交界處,總面積為100平方公里,最高峰舜王坪,海拔2358 2、平陸縣小三亞米湯溝
“小三亞”,其實就是美麗的糧宿灘,糧宿灘距離平陸縣城40公里,位于黃河沿岸,南邊懸崖峭壁、鳥兒啼鳴,中間河水平緩、碧波蕩漾,北側則是一片流沙地域,柔軟細膩、觸感舒適。因略有三亞風情,被當?shù)厝罕姺Q為“平陸小三亞”。
3、芮城縣大禹渡
大禹渡黃河風景游覽區(qū)位于中華民族發(fā)祥地河東大地,地處秦晉豫三省交界處的芮城縣縣城東南黃河之濱,依崖傍水,風景宜人,占地面積450余公頃,具有悠久的歷史遺存和故事傳說,文化底蘊深厚,區(qū)域特色明顯。
4、神潭大峽谷
神潭大峽谷景區(qū)是山西永濟市西南方向中條山北麓的一個山谷,它的范圍包括整個水峪口村以及村后的深山、峽谷和森林。奇石、瀑布、特殊的地質地貌,溪水、森林、自然的民俗村落,構成了神潭大峽谷景區(qū)的獨特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