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拍攝風景用什么景別
景別——為了讓人們在銀幕上看到想要看的表現(xiàn)對象不同的距離、不同角度的形態(tài),就產(chǎn)生了鏡頭的不同景別。
景別主要是指攝影機同被攝對象間的距離的遠近,而造成畫面上形象的大小。
景別的大小也同攝影鏡頭的焦距有關(guān)。
焦距變動,視距相應(yīng)發(fā)生遠近的變化,取景范圍也就發(fā)生大小的變化。
景別的運用是影視藝術(shù)創(chuàng)作中的重要手段。
為了塑好鮮明的影視形象,要求創(chuàng)作者根據(jù)人物的主次、劇情的需要、觀眾的心理,處理好景別的大小、遠近。
景別的劃分沒有嚴格的界限,一般分為遠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寫。
為了使景別的劃分有個較統(tǒng)一的尺度,通常以畫面中人物的大小作為劃分景別的參照物。
如畫面中無人物,就按景物與人的比例來參照劃分。
1.遠景——攝影機遠距離拍攝事物的鏡頭。
鏡頭離拍攝對象比較遠,畫面就開闊,景深悠遠。
此種景別,能充分展示人物活動的環(huán)境空間,可以用來抒發(fā)感情,渲染氣氛,創(chuàng)造某種意境。
遠景中視距最遠的景別,稱為大遠景。
它的取景范圍最大,適宜表現(xiàn)遼闊廣袤的自然景色,能創(chuàng)造深邃的意境。
2.全景——出現(xiàn)人物全身形象或場景全貌的鏡頭。
此種景別的視野相對小些,既能看清人物又可看清環(huán)境,故可以表現(xiàn)人物的整體動作以及人物和周圍環(huán)境的關(guān)系,展示一定空間中人物的活動過程。
它常常用來拍攝人物在會場。
課堂、集市、商場等一定區(qū)域范圍中的動作,是塑環(huán)境中的人或物的主要手段。
3.中景——顯示人物膝蓋以上部分形象的鏡頭。
此種景別的人物占有空間的比例增大,觀眾能看清人物的形體動作,并比較清楚地觀察到人物的神態(tài)表情,從而反映出人物的內(nèi)心情緒。
在影視作品中是使用較多的基本景別。
中景在主要表現(xiàn)人物的同時,也提供人一定的活動范圍,如房間的一隅,院落的一角等。
一部影視鏡頭的成功一與否,主要看中景的運用處理。
4.近景——表現(xiàn)人物的腰部或胸部以上形象的鏡頭。
此種景別人像占據(jù)大部畫面,環(huán)境變得零碎而模糊。
觀眾已難于看全人物的動作,注意中心往往在人物的肖像和面部表情上。
所以常用來表現(xiàn)人物的感情、心理活動,它的作用相當于文學作品呂的肖像描寫,適宜于對人物音容笑貌、儀表神態(tài)、衣著服飾的刻畫,突出人物的神情和重要的動作,也可用來突出相當?shù)木拔?,是影視作品中大量運用的景別。
5.特寫——表現(xiàn)人物肩部以上部位或有關(guān)物體、景致的細微特征的鏡頭。
它是視距最近的一種景別,能把表現(xiàn)的對象從周圍環(huán)境中強調(diào)、突出出來,近使觀眾去注意某某關(guān)鍵性細節(jié),諸如驚愕的眼睛、欲滴的淚水、顫抖的睫毛、抽搐的肌肉等等,造成強烈而清晰的視覺形象。
當視距特近時,就稱為大特寫。
特寫鏡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可以介紹人物,突出影片的主體形象;可以突出貫穿的物體,可作轉(zhuǎn)換時空的手段;還可與其它景別鏡頭反復(fù),使速度節(jié)奏加快,造成緊張激烈的氣氛。
特寫鏡頭不宜毫不無節(jié)制的濫用,一般應(yīng)和全景結(jié)合起來使用。
2. 拍攝風景用什么鏡頭最好
這是兩個問題 ,也有交叉。一般來說人像頭最好選大光圈的頭子。風景最好選廣角鏡頭。有一套大三元鏡頭就好當然目前也有手機大光圈和廣角,50倍焦距合三為一的華為P30pro手機。俗稱小三元。以下不分佳能,尼康 適馬…
1.24-70(24-105)萬金油的焦段,可近可遠,不用頻繁的換鏡頭。缺點是帶入雜亂環(huán)境較多。后期剪裁麻煩。
2.70-200 是我拍人像最多的鏡頭,畫質(zhì)優(yōu)秀,長焦端的虛化,空間壓縮感都很棒,遠距離掃街偷拍抓拍無敵。但也因為距離遠 ,拍模特時溝通基本靠吼。
3.85mm鏡頭,無與倫比的虛化,適合半身人像,但室內(nèi)局促舒張不開。
4.50mm人像標頭,價格便宜,光圈大,畫質(zhì)好,視角可近可遠,適合初學者或經(jīng)濟不寬裕者使用。
5. 超廣角鏡頭,代表是16-35,17~35等。這些頭子多用來拍風景。
總之,這些鏡頭根據(jù)不同用途。既可以拍人像 也可以拍風光。想要大場景就多用廣角,站的近夠不著的就用70—200以上的,拍局部如逆光紅葉,銀杏葉,白樺樹等小品風景的 都可用上述大光圈的人像頭 。反之,特殊環(huán)境人像也可以使用超廣角鏡頭。
3. 拍攝風景一般用什么鏡頭
拍風景用什么定焦好?用佳能來說:拍大場景的風光片可以選擇14mm的。同樣的11-24和16-35變焦頭也是拍風光的利器。要是拍星空可以選擇大光圈的廣角頭。當然要拍類似于雪山的局部這樣的風景可以選擇200或者400的定焦,這種長焦定焦一般比較重,且價格高。變焦70-200或100-400也是較好的選擇。
4. 拍風景時應(yīng)該選擇什么樣的鏡頭?為什么?
這要從兩個方面來回答,看你是以攝影為主還是以旅游為主,如果以攝影為主的話,對不起,根據(jù)自己的體力,攝影該帶的不要設(shè)備都得帶,而且為了成像效果,最好帶好一點的鏡頭,比如定焦必帶一個,35定或者50定,廣角16—35加70—200或者100—400,24—70可以不帶。如果以旅游為主,就可以盡量輕便一些,24—105或者28—300加一個大光圈的定焦即可。出去攝影是個很辛苦的事,必須量力而行!
不少朋友在線下分享會或者是線上,都會問我這個問題。根據(jù)我自己的經(jīng)驗,還有一些職業(yè)攝影師朋友的交流,其實旅行攝影所包括的內(nèi)容和題材比想象中廣泛得多。風光、人文、建筑、靜物、人物、運動、延時等常見的拍攝題材幾乎都能在旅行攝影中找到相應(yīng)的位置。但相比于商業(yè)拍攝或者主題拍攝,旅行攝影由于礙于要趕行程,讓人能夠深度體驗、思考、觀察的時間和機會都不多,因此在出品上會給人一種淺嘗輒止、隨性而為的感覺。
風光類:這一題材是旅行攝影中最為喜聞樂見的拍攝題材。風光大片、流光溢彩、大自然奇觀都是被眾多攝影愛好者們所津津樂道的。一般要拍這種題材的鏡頭,我會比較常用21mm以下焦段的超廣角鏡頭,最為常用的就是16-35,11-24、12-24、15-30越來越多人選擇。定焦的話16、21、24都是大光圈不二之選,拍星軌的時候超廣角+F1.4大光圈的配合就大有用武之地。
人文類:這一題材是我自己最喜歡,沒有之一。很多朋友在這個題材都會選擇24-70這個大小三元中最保險的焦段,畢竟覆蓋了從廣角到中焦段。這樣看似萬能保險焦段其實付出的代價很明顯:24-70mm/F2.8價格較高且重,24-70mm/F4相對便宜輕便但是比較尷尬。我自己一般使用定焦居多,28、35、50是我最為常用的定焦焦段。一來這范圍內(nèi)定焦鏡頭輕巧無比,二來最大光圈都在F2.0以上,三來這三個焦段即使在全開光圈之下背景也不至于被虛化的太厲害,足夠交代畫面整體環(huán)境。
特寫或遠景類:這樣的題材一般都是85,甚至70-200出場的時候了。85定焦拍攝人像可謂是適中的黃金焦段。而70-200這樣就比較適合把距離較遠的山頂、云彩拉近,把畫面元素再緊湊些。
還有一些攝影愛好者喜歡用70-200拍人文。我在不同場合或者文章里對此都不太贊同。無論大小三元,70-200體積就不小,而且通常機身都是白色涂裝,很顯眼。拿著這樣一個明顯的目標物在街上晃來晃去,除非是瞎的,不然對面的人肯定知道你是干嘛。再者,由于光學特性,中長焦端即使把光圈收到F8.0都會有明顯的背景虛化效果,這樣不利于畫面背景交代,只適合人物特寫。
5. 拍攝風景一般用什么模式
1、“分辨率”項設(shè)定為最大檔(Mate9最大為20MP),同時選擇打開RAW格式(記錄的原文件方便后期調(diào)整);
2、“參考線”項設(shè)定有幾種選擇,跟據(jù)個人的喜好,我選擇的是“黃金比例”;
3、“水平儀”項選擇打開,可以作為保證片子“橫平豎直”的參考線;
4、“拍攝靜音”項選擇打開,便于安心的創(chuàng)作;
5、“目標跟蹤”項選擇關(guān)閉,不至于拍攝時跑焦;
6、設(shè)置里的其它項,是否選持打開,或設(shè)定,需要結(jié)合個人具體拍攝情況做出選擇。比如:“定時拍照、聲控拍照”這兩個功能是可以用在自拍時使用。
手機攝影是指以帶有攝影功能的手機作為攝影工具的攝影形式。攝影作為一種迅速普及的興趣愛好,它不僅是一種簡單的休閑和娛樂,重要的是它能讓人們停下腳步,用攝影的方法觀察身邊的人和事,用全新的角度來欣賞生活。
手機作為現(xiàn)代人隨身攜帶的通訊工具,同時也成為了最便捷的拍攝工具,能讓人們用一種更平和、更細膩、更樸實的心態(tài)來觀察并記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隨著拍照手機技術(shù)的日益成熟和價格的下降,手機攝影日益普及。
如何用手機拍攝出好照片、好作品,成為許多攝影愛好者和普羅大眾迫切需要了解的問題。近年來,手機的攝影功能日趨完善,流行化的手機攝影必將成為新型攝影的重要部分。
6. 拍攝風景的一般選擇什么相機
其實拍寫真最關(guān)鍵的是攝影師本人,器材只是工具。如果攝影師擁有好的技術(shù),就能拍出靈感的照片,和其他人拍攝的不一樣的照片。當然器材也很重要。
剛剛接觸攝影。完全可以利用手機去拍攝。本人推薦一款手機成像效果特別好的機器。華為的p30pro,擁有廣角鏡頭,背景虛化也比較好,如果照片不是用作專業(yè)用途,可以滿足初學者的攝影需求。
拍攝一段時間后,如果覺得手機達不到你的要求,已經(jīng)滿足不了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