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賓得dfa和fa
首先da35 2.4和后面的50mm就要分開說,因為視角都不一樣,誰也替代不了誰
其次在50m鏡頭里,賓得fa50 1.4性價比最高,大光圈、自動頭全有了,1600就能拿下,而且貨源充足。相比之下a50 1.4并沒有什么性價比(A50還真不如買da50 1.8呢)。
如果不考慮變焦鏡頭的話,賓得fa50 1.4和da 35 2.4是非常推薦的兩只鏡頭,至于先買哪個,看你是要拍什么了,da35在KS2上相當于全畫幅50mm,所以實際上是當標頭用的,就是萬金油類型,什么都能拍。fa50相當于全幅75mm,再加上大光圈,妥妥的人像鏡頭。
最后說幾只我覺得賓得家值得入的鏡頭(什么公主頭、星頭、餅干頭我都不說了,都是好東西,但是量力而行,我說說不長被提到的幾只):
dfa 100 2.8 wr這只防水百微,現(xiàn)在二手成色非常好的價格也就2500上下,色彩和銳度都非常好,做工也非常棒,最難的是還非常輕便。拍微距、人像、靜物都能hold住。
da 15 f4這只超廣角定焦,limited餅干造型,HD版還加了紅圈,外形簡直炫酷到?jīng)]朋友。成像畫質也很棒,最大光圈可用,雖然光圈有點小,但是廣角啊,大部分情況是小光圈拍的。二手價格低到不敢想,之前2000塊就淘到過。
變焦頭的話賓得目前比較尷尬,18-55想升級,除了副廠騰龍適馬的17-50 2.8,基本上只有da星16-50 2.8一條路了,17-70 f4的價格一直下不來,而且很多人被17-70的超聲波馬達坑苦了也不敢買。
2. 賓得dfa和da
是比較老的鏡頭了,百微更合適。有可能,自動對焦不太準確,即存在跑焦現(xiàn)象。可以改用手動對焦,用陷阱對焦模式。
3. 賓得fa100和dfa100
A 、M都是賓得手動頭(即對焦手動)A也可稱半自動,對焦手動、測光自動。M頭必須按綠鍵測光。你的50/1.4是什么系的,可以看鏡頭前鏡圈那里有標示。賓得在最早的takumar系列(即M42,卡口為螺口)后 相繼推出 F(第一代全自動頭)、FA、FAJ、DA、DFA、DAL(最大區(qū)別是塑料卡口)
4. 賓得afc
相機的菜單里面,選擇AF-S即為單次對焦,也是默認方式;選擇AF-C即為連續(xù)對焦。在連續(xù)對焦模式下,對焦方式也有影響:點對焦、偏中心對焦、智能模式等,只要半按快門并取景,對焦就會連續(xù)進行,可以聽到對焦馬達的聲音。
5. 賓得fa和dfa鏡頭區(qū)別
除了DA系列鏡頭,由于視野小的問題,只能用于apsc畫幅機身之外,其余的鏡頭都能使用。
能夠用于全幅的鏡頭,型號中都會包括F,如F、FA、DFA等系列。
早期的手動老鏡頭當然也能用,只是不方便,不太推薦,如M、A系列等。
6. 賓得dfa21 limited
微距鏡頭 (定焦);鏡頭卡口:賓得卡口;焦距范圍:100mm;濾鏡尺寸:49mm;鏡頭結構:8組9片;最大光圈:F2.8;最小光圈:F32;最近對焦距離:0.303m;
7. 賓得af ae-l
可以,有曝光鎖定按鍵啊,就是AE-L,不同機身的位置不一樣,入門機曝光鎖定沒有獨立按鍵,但是可以在菜單里指派給AF-L那個焦點鎖定按鈕。
8. 賓得da和fa區(qū)別
55要好很多,另外55也是全幅可用的,結構和*85不一樣的,而是更接近標頭結構 至于用途,則取決于焦距,這兩個頭焦距相近,光圈相仿,注定了用途也不會差多遠 兩個頭銳度有差距,F(xiàn)A50比較軟,55全開湊活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