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佳能照相機與攝影機的區(qū)別
這要看你自己的興趣或者說你的承受能力,其實不光有單反、攝像機,還有攝影機,就是拍電影用的。攝影機現在有的產品價格也在向大眾發(fā)展,并非遙不可及,存在一定的承受空間。阿萊、red、松下、索尼、佳能等廠家都有生產,也都有一些低端產品可以讓個人承受的起。但是他們配套的設備都很多,鏡頭、遮光罩、外置記錄設備、監(jiān)視器、跟焦器、云臺、三腳架等等。攝影機的拍攝寬容度很大,拍攝出來的素材質量也很高。相機的品牌很多,像松下、索尼、佳能、賓得、萊卡、富士等等,這些品牌的單反或者無反相機價格又都千差萬別,從入門級的,到中高端,再到高端,價格可以從幾千元到上萬甚至十幾萬,幾十萬。單反和數字攝影機因為感光元件比一般的攝像機大,因此同等條件下拍攝出來的素材質量要好。
2. 佳能照相機與攝影機的區(qū)別在哪里
最根本的區(qū)別還是系統(tǒng)的不同,EF卡口為佳能EOS單反相機所使用的卡口,RF卡口則是佳能EOS R微單相機所用卡口。而相對于更新的EOS R系統(tǒng)所使用的RF卡口最主要的特點或者說是優(yōu)勢主要有,短后對焦距離、54mm大口徑卡口和新通訊系統(tǒng)等這些關鍵技術的不同,只有這樣才能制造出實現高性能、配備高素質的光學鏡頭。并且佳能也表示過,RF卡口鏡頭是開發(fā)者基于制造能夠提升光學性能、耐久堅固、小型輕量化等優(yōu)勢的“理想鏡頭“的理念進行開發(fā)的。
也正是因為EOS R系統(tǒng)在鏡頭設計上擁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并且佳能完全是基于制造“完美鏡頭”的理念進行RF卡口鏡頭的開發(fā),讓在原來EF卡口上無法實現的設計目標變成可能。另外全新的RF卡口系統(tǒng)通訊速度提升迅猛,并還可為鏡頭增加了新的功能,比如多功能控制環(huán),在擁有更便捷的操控性的同時還提供了額外的自定義功能。
回到產品本身,此次佳能RF15-35mm F2.8 L IS USM首先在焦段上突破了EF卡口上16-35mm的范圍,實現了廣角端焦距的進一步擴展,讓廣角拍攝有更多創(chuàng)作可能。其次,鏡頭采用12組16片鏡頭結構,應用了多達5枚特殊鏡片,其中通過3枚玻璃模鑄非球面鏡片,實現了大光圈鏡頭的球面像差校正、廣角鏡頭失真像差校正和變焦鏡頭的小型化,同時還使用了2枚UD(超低色散)鏡片,盡管最大廣角為15mm,仍可有效抑制色差產生,從而獲得高水準的清晰度。
而作為一支經典焦段的常用變焦鏡頭,佳能RF24-70mm F2.8 L IS USM適用于從街景快照到風景、人像和短片等多種拍攝場景,在延續(xù)了佳能L級鏡頭高畫質特點同時,保持了緊湊化設計以及高使用可靠性等優(yōu)勢。RF24-70mm F2.8 L IS USM還通過加入3枚玻璃模鑄非球面鏡片和3枚UD(超低色散)鏡片對多種像差進行大幅度校正,以實現在整個變焦范圍內,從畫面中心到邊緣的高解析力表現。
雖然佳能RF70-200mm F2.8 L IS USM還未正式發(fā)布,詳細的產品信息也并未揭曉,但是其模型也好還是工程樣品也好都展示過不少次,至少在外觀方面相比EF卡口的70-200mm F2.8 L IS USM III來說完全又是一次創(chuàng)新。佳能RF 70-200mm F2.8 L IS USM作為大三元中的長焦鏡頭,它最大的改變是體積,比EF中的70-200mm F2.8略粗一點,但是長度縮減了非常多,這樣掛在EOS R或者EOS RP上就不會再頭重腳輕了。
3. 佳能各系列相機區(qū)別
佳能5D4的高端全畫幅單反相機。佳能r6是高端全畫幅微單相機。這兩款相機性能出眾,都是極好的。
在佳能單反相機的定位中,5D4是僅次于1DX系列的機型,處于絕對的高端地位。
佳能5D4繼承了佳能5D系列,特別是佳能5D2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在絕對性能上,以及在操控性上,都非常出眾,受到攝影人的歡迎。
佳能r6是佳能新發(fā)布的一款微單相機(佳能叫它專微相機)。這款相機的定位也是高端級別的……但是因為有r5壓著,似乎其定位并沒有那么高。不過,從絕對性能來說,佳能r6的性能還是非常出眾的,同樣是一款非常優(yōu)秀的機型。
因此,在單反相機領域,以及在微單相機領域,這兩款機型都非常好,都是值得選擇的。
但是,選擇這類可更換鏡頭相機可不能只看機身……鏡頭對于整機的成像效果至關重要。
對于佳能5D4和佳能r6來說,分別有佳能EF卡口單反鏡頭和佳能RF專微鏡頭來為其配套。整個鏡頭群非常豐富。用戶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進行針對性的選擇。
4. 攝影和相機的區(qū)別
攝影和攝像的區(qū)別:
攝影和攝像的本質區(qū)別就是性質不同。 攝影:攝影師通過物體反射的光線使感光介質曝光的過程。 攝像:是用攝像機把光學圖像信號轉變成電信號以便傳輸或者儲存的。
攝影是捕捉瞬間,把瞬間凝固成永恒;攝像是連續(xù)影象,記錄一段時間內每一個時刻。攝影可以使用閃光燈;攝像使用連續(xù)光。
對設備要求不同。攝影對像素(清晰度)要求更高,所以相機的像素高于攝像機。攝像對動態(tài)畫面處理(變焦)要求更高些,所以攝像機在焦距轉換上要求比相機的高。
5. 攝影機和單反區(qū)別
其實只分為照相機和攝影機即可,大部分只是翻譯問題和技術性區(qū)分產生的表述差異,而被定義成名詞。
首先,該類型器材統(tǒng)稱影像記錄儀器——也就是“Camera
”(也可翻譯為相機)。
Camera:泛指拍照用的相機;Video Camera:則指代錄制視頻用的攝影機(用膠片或者是數字式存儲卡);ENG Camera:則泛指新聞采訪使用的攝錄一體機(用磁帶進行錄制的攝影機,也叫攝像機)。
1.按記錄類型可分為:靜態(tài)照片記錄(照相機)、動態(tài)視頻記錄(攝影機)
2.按用途可分為:照片拍攝(照相機)、電影/電視影片拍攝(攝影機)、新聞采訪記錄(攝像機)、視頻記錄儀(監(jiān)控記錄儀)
其次,因為隨著現代技術的發(fā)展,照片記錄與視頻記錄已經不再相對獨立存在了,幾乎所有的數碼相機都可以拍照、拍視頻,而且甚至有一部分電影攝影機也可以拍照片,例如RED。
所以,按攝影技術標準區(qū)分名稱的話可以有以下幾種分類與現在的產品定位:
一、照相機:主要用于靜態(tài)照片的記錄,同時還可以錄制視頻與錄制聲音,分為數字照相機與膠片照相機。
按技術發(fā)展歷史分為:
膠片時代:暗箱式照相機、銀版照相機、單鏡頭反光式照相機(單反)、雙鏡頭反光式照相機(雙反)、拍立得照相機
在這個時期的照相機的演變主要是感光材料從銀版、黑白膠片發(fā)展到彩色膠片,而取景觀察的方式也從無法觀察、俯視取景器、旁軸取景器發(fā)展到現代的物理平視取景器(通過五棱鏡反射原理實現),照片的獲取方式也變的越來越快速便捷。
數字時代:單鏡頭反光式數碼照相機(單反/數字單反/DSLR)、便攜式數碼相機(卡片機)、無反光鏡可換鏡頭相機(微單),微型數碼相機、全景相機
到了數字時代照相機的光學成像質量在不斷上升的同時,也在向小型化、輕便化發(fā)展。在早期也就是2000年以前,微單的成像質量與單反的成像質量是天差地別的,而到了近兩年微單已經越來越多的取代了單反的使用,其實時取景觀察與預覽的取景方式,也讓業(yè)余的攝影愛好者能夠參與進來進行拍攝。
二、攝影機:主要用于動態(tài)視頻的記錄,可同時記錄視頻與聲音,按存儲媒介可分為膠片攝影機、磁帶攝影機和數字攝影機。
攝影機是從照相機演變而成,在早期的攝影機并不能同時同步記錄影像與聲音。隨著電視機的普及才有了新聞視頻,并且在20世紀70年代ENG(電子式新聞采集攝錄一體機)攝影機的出現逐漸取代了16mm膠片攝影機,通過磁帶的方式同時記錄視頻與聲音占領了的新聞視頻市場,才有了攝像機這個專有名詞。
直到現在我們影視行業(yè)內說的攝像機,指代的就是這類從新聞采訪機演變而來的ENG攝影機或是手持DV,并且現在大部分傳統(tǒng)的新聞媒體行業(yè)還依然在使用磁帶作為記錄媒介。
攝影機則是泛指拍攝電影、電視劇、短片等使用的電影攝影機,包括使用膠片和數字的記錄方式的攝影機。
三、錄像機:是一個被大眾弄混淆了的一個詞,錄像機其實是指代的是在CD普及之前,家中用來播放錄像帶且擁有翻錄功能的錄像帶播放機。其功能與播放音樂磁帶用的錄音機是相同的,具有播放和覆蓋錄制的功能。跟相機、攝影機、攝像機不是一類的?。?!
6. 佳能單反相機區(qū)別
膠卷相機和單反相機的區(qū)別,膠片相機是用膠片作為儲存影像的載體,而單反相機是用CCD或存儲卡作為載體,兩者都是作為載體。
膠片相機使用取景尺寸和感光度各不相同的膠卷;單反相機使用預設的、感光性強、以CCD和CMOS為主的硅片。硅片決定了相機的取景尺寸和感光度,因此,通過相機的設置,可以模擬出使用不同膠卷的效果。
膠片相機用膠卷成本太高,而且不利于后期處理。膠卷出來的相片不利于在網絡時代交流,還要去掃描底片,很多膠片相機和單反最大的差別是成像元件不一樣,膠片單反是用感光膠片成像的,數碼單反用CMOS等感光傳感器成像。
用膠片機拍攝景物亮度反差小的時候,曝光多一些少一些對底片密度影響不大,單反的很難做到這點,一般來說膠片機器的成像始終是比數碼要好的多。
膠片相機用的35mm膠片大小的面積上含有10億左右的有效微粒,記錄著照片的信息,相當于數碼相機的10億像素,就目前的頂級單反相機和膠片相機的分辨率相比是沒辦法比擬的
7. 佳能照相機與攝影機的區(qū)別是什么
是
佳能制作。motioncamera相機是佳能制作的,佳能制作相機是比較久的,佳能成立于1937年,在機械相機時代,由于起步較晚,名聲并不響亮,而相機進入數碼時代佳能憑借自己先進的光學系統(tǒng)制造了很多相機,包括最先進的單反相
camera,英語單詞,名詞,意為“照相機;攝影機”。
8. 照相機和攝影機的區(qū)別
電影機有兩種,一種是電影放映機,只能在電影院里放映電影。另一種叫電影攝影機,是用來專門拍攝電影的,不能拍照片。所用的膠片為35mm膠片,畫面尺寸相當于數碼半畫幅。
而單反相機則是專門拍照片的,在設計單反取景器時,就壓根沒考慮過拍電影或視頻這一茬。
9. 佳能相機和手機相機拍的有什么區(qū)別
首先來說,單反相機的成像處理元件的主板和手機的主板相當,這就決定了相機在處理圖像上的硬件解析能力更勝手機一籌,我們可以拿變焦來說一下,智能手機相機可以讓你放大一個主題,但它使用軟件來實現特寫鏡頭。 數碼變焦的問題在于它根本不是真正的變焦,而是照片的放大。當您將計算機上的照片部分增加到超出其實際尺寸時,最終會出現像素化圖像 - 這正是手機上“縮放”時發(fā)生的情況。 智能手機制造商可能會試圖說服你增強的數碼變焦,但它無法永遠與光學對焦的圖片質量匹敵。
而單反相機通過光學變焦和更強大的圖像穩(wěn)定器,您可以調整鏡頭,從而為您提供更好的圖像質量。 大多單反相機都提供光學變焦,甚至是預算模型。 除了更好看的照片,數碼相機也有很長的變焦。 另一方面,智能手機由于尺寸限制而無法使用光學變焦鏡頭,或者通過第三方加裝一些理論上的變焦攝像頭。
10. 攝影機和單反相機的區(qū)別
1. 數碼相機和數碼攝像機首先區(qū)別是分辨率
數碼相機 的像素數高達數百萬,動態(tài)錄像的單幅圖像的像素數只要幾十萬,但動態(tài)錄像每秒鐘要記錄數十幀,總的數據量是非常龐大的,數碼相機的圖像處理芯片是專為處理靜態(tài)圖片設計的,要處理動態(tài)的流文件往往有些力不從心,因為DC、DV的圖像處理芯片都是專用芯片,其“高效率”來自于“功能專一”,要兼顧雙方,要么使用運算能力更為強大的處理器,要么犧牲處理效率,而前者意味著昂貴,后者意味著低能。另一方面,巨大的數據量需要龐大的存儲空間,所以現在主流的DV仍使用磁帶,因為即使采用高壓縮比的MPEG-4格式壓縮,512MB的存儲卡也只能存儲十幾分鐘的高精度錄像。
DV當作DC用的難點首先要考慮的仍是分辨率,由于人們視覺感受的不同,對動態(tài)圖像精度的要求遠比靜態(tài)圖像低得多,標準PAL制式和NTSC制式的視頻信號,如果換算成像素來表示的話,單幅畫面的精度都不足30萬像素,VGA級(640x480,30萬像素)的視頻信號,已經算是高精度了,即使高清晰電視HDTV,單幅畫面也不過200萬像素(1920x1080像素),所以目前主流的DV仍是80萬像素。而就DC而言,目前300萬像素的機型,已經逐步退出主流市場,家用產品已經邁入500萬像素了。
2. 數碼相機和 數碼攝像機 其次區(qū)別是光電系統(tǒng)
拍攝單張照片時可以預先變焦、對焦,精確是第一要求,為了精確甚至可以舍棄一點速度。拍攝動態(tài)圖像時,變焦、對焦與圖像拍攝同時進行,要求光電系統(tǒng)的配合不但要準整,而且要快,甚至對“快”的要求超過了精度。所以,DC、DV兩者對光電系統(tǒng)配合的要求是不同的,很難兩邊兼顧。因此,現在很多DC雖然能夠拍攝錄像短片,卻不能在拍攝中途進行變焦操作,許多低端機型甚至在錄像開始后對焦距離也鎖定了。
數碼攝像機本來就不是專門用于攝影(靜態(tài)圖像)。它的主要功能優(yōu)勢有動態(tài)影像處理,高倍光學變焦,動態(tài)防抖處理等。
11. 佳能單反和數碼相機的區(qū)別
快門
在普通數碼相機中最快快門速度極為重要維持在1/1000秒左右,而單反數碼相機的最快快門速度輕松就能達到1/10000秒左右,這么快的快門速度讓普通數碼相機望塵莫及,非常適合拍攝生態(tài)環(huán)境。
鏡頭
單反數碼相機不單支持的配套鏡頭多,更重要的是在鏡頭指標上也有普通數碼相機達不到的高度。首先如廣角端的拍攝效果,普通數碼相機大都堅守35mm~38mm的陣地,少數高端機型的鏡頭支持到28mm廣角,但是單反數碼相機通常情況下使用原配鏡頭就可以拍攝出令人欣慰的廣角風景照片,配合特殊的廣角鏡頭甚至可以繼續(xù)擴大可視范圍。
數碼相機對抖動是很敏感的,在曝光過程中即便輕微晃動都會產生模糊的照片,如果普通數碼相機不是高倍變焦鏡頭機型的話,很多都不帶防抖動這一實用功能,而單反數碼相機則可以外加鏡頭來防止拍攝中持機不穩(wěn)抖動情況的發(fā)生。
普通數碼相機鏡頭的鏡片很小,與鏡筒口徑不成比例,有些機型的鏡片只有鏡筒口徑的1/3左右,而單反數碼相機鏡頭的鏡片基本與鏡筒口徑相當,這也造成了兩個系統(tǒng)光學性能表現力的巨大差異。
感光材料的面積差別
數碼單反相機大多數采用全片幅的2/3為感光材料,少數高端產品做到了全片幅(就是和35毫米膠片的大小一樣),往往比普通的數碼相機采用的ccd的面積大幾倍,所以數碼單反一般噪點非常小,而普通的數碼相機躁點控制要差很多,例如800w 的canon 20D 和800w的sony f828比躁點控制相差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