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佳能17-40和18-135
18-135就是個入門頭,不管哪年出的,成像質(zhì)量其實都差不多,新款的也就是換成步進馬達,對焦聲音小點,視頻對焦好點。
15-85不一樣了,屬于比較好的頭,在半幅頭里面,畫質(zhì)僅次于17-55,因為佳能紅圈都是全幅頭,所以15-85沒有紅圈,成像質(zhì)量不比17-40差多少。
2. 佳能17-40和24-105哪個好
17-40上市時間是2003年 24-105上市時間2005年8月22日,與EOS 5D的同一天
3. 佳能17-40和17-55
這三支鏡頭可以分為兩類。1,適合各種畫幅的只有24-105。2,17-55和15-85適合APS-C畫幅,不能裝在全畫幅相機上。
是否容易進灰,只有24-105密封效果不錯,因為是紅圈鏡頭,其他兩只基本相同。卻都比18-135好很多,所謂容易進灰,還是個別鏡頭,大多數(shù)沒有那么多問題。
成像質(zhì)量、銳度,17-55最優(yōu),24-105和15-85差不多。
色彩,佳能全線表現(xiàn)相同?;旧隙际腔颐擅傻?,但可調(diào)整的空間都很大,可以通過調(diào)高對比度、飽和度加以調(diào)整,使照片的色彩更加豐富。有人這樣形容這種灰蒙蒙的調(diào)子,是“佳能特有的高貴的灰”。是否喜歡全看個人。
4. 佳能17-40和適馬18-35
糾結這兩個不如看看適馬18-35 1.8art?一個能比肩牛定的鏡頭,但是值得考慮的是殘幅鏡頭不怎么保值(副廠更甚),所以原廠16-80也有其選擇的道理(嗯,原廠真香),適馬17-50(性價比之選)
5. 佳能17-40和18-55
半斤八兩,盡管17-55沒有L,不過是按2.8光圈設計的,素質(zhì)真心不低,單說成像性能很多情況是可以媲美17-40的,甚至更勝一籌。
我曾經(jīng)用過一年,后來出了,明顯感覺弱光拍攝優(yōu)勢很大,人像題材拍攝強于17-40,但在畸變、處理點光源、防塵防水性能等方面17-40就幾乎完勝了。
如果升級全幅機,顯然17-55就用不了了,只能用17-40,不過上全幅就成了廣角鏡頭。我記17-55比17-40還貴。結論,成像性能基本勢均力敵,綜合性能L就高出一大截了,所以從長遠考慮,17-40吧。
6. 佳能17-40和24-70哪個好
尼康,從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
但1740較1024的畸變小,如果追求廣角,推薦尼康的1424,佳能、尼康的定焦更好,最大特點是廣角端畸變小
7. 佳能17-40和18-135對比
真要說,你上面所提到的那些鏡頭,都是低端頭。
小小白怎么棒了?就因為它是白色的就表示高端么?買鏡頭,當然不是說只買貴的,是根據(jù)你自己的需求和經(jīng)濟能力決定的。你所說的這些鏡頭,我是沒看明白,你想干嘛。17-85或18-200或18-135,用來拍個到此一游還行,假如你打算就在這幾個鏡頭里選一個,那隨便哪個都一樣。
8. 佳能17-40和16-35對比
兩個都是紅圈廣角鏡頭,17-40最大光圈是F4,16-35最大光圈是F2.8,除了光圈不同,用料、做工也不相同,所以成像質(zhì)量也不相同,16-35好于17-40,價格也不同,16-35幾乎是17-40價格的2倍。推薦16-35,一直在用,很不錯?! ∈褂脧V角鏡頭注意事項: 1、廣角鏡頭拍攝的景物,近處大、遠處小,透視效果夸張。被攝體越靠近鏡頭夸張越明顯。所以,拍攝人像時,人物不能靠相機太近,否則很容易拍出“肥鼻鼠耳”的變形照片。當然,利用這種效果拍攝的藝術作品除外,例如《拉選票的手》,就是一張非常著名的照片?! ∮脧V角鏡頭拍攝建筑物時,上仰或下傾鏡頭都容易使建筑物邊緣輪廓的平行線在遠方呈收縮或相交狀。取景時注意把收縮點選在取景屏的中心線上,否則容易使建筑物的影像歪斜,給人以倒塌的錯覺 2、廣角鏡頭使用遮光罩或濾色鏡時,很容易遮擋鏡頭視角的周圍,使像場發(fā)暗,而這一情況,在取景時不容易察覺,但在照片上卻很明顯。因此,運用附件時, 一定要從說明書上了解清楚它們的使用范圍。如果說明書中沒有說明,拍攝時就要加倍小心?! ?、電子閃光燈閃光涵蓋角一般與135相機的35毫米鏡頭的視角相當。所以,使用小于35mm的廣角鏡頭進行閃光攝影時,要在閃光燈的閃光窗前加漫射罩,如果沒有,可包一層白紙或白手絹,以增加閃光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