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佳能24-70紅圈鏡頭
24-70 這款鏡頭 是佳能中焦段 變焦鏡頭 成像質(zhì)量最好的了~~很適合掛機使用 ,但是客觀的說 作為變焦鏡頭 他的意義是廣泛使用擁有銳利成像 準(zhǔn)確色彩歡迎的這款鏡頭 兼?zhèn)淙讼窈惋L(fēng)景 尤其出色的成像質(zhì)量 導(dǎo)致它分別在風(fēng)景和人像領(lǐng)域 都優(yōu)于沒有紅圈的鏡頭 但又次于專門用途紅圈鏡頭~~所以說 24-70 遠(yuǎn)近都能拍 人物都一樣~~是一款出色的中立鏡頭了~~無論人像和風(fēng)景的拍攝都能滿足一般攝影愛好者的要求~~不同意樓上一半說法哦~~135鏡頭安裝在C畫幅相機上 所謂的乘以系數(shù)得到的焦距并不是真的焦距哦~所以不存在上面說的所謂在C畫幅人像比風(fēng)景好一說~~之所以有這個系數(shù) 是因為C畫幅的CCD比較小 135鏡頭后組鏡片比那個大 所以等于僅僅使用了這個鏡頭中心的2/3大小區(qū)域~~而邊緣的1/3影響通過鏡頭后沒有投射在CCD上(超出了CCD大小范圍)所以導(dǎo)致這個時候成像的角度或者說范圍 等于同等焦距*1.6系數(shù)后的焦距的角度范圍~~而不是真實的就增加了焦距~~簡單的說 這款鏡頭用在C畫幅機身上 和全畫幅機身上對著一個位置同樣光源設(shè)置下拍照~C畫幅相機出的片子=全畫幅出的片的的中心2/3~ 全畫幅出的照片外側(cè)邊緣的圖像被裁掉一樣的~~因此 所謂乘以系數(shù)得來的焦距并不能加大人像攝影時背景的虛化程度(因為我們知道焦距變長虛化效果會更大)所以就是假焦距了~~所有樓上說的后半句不成立哦~~
2. 佳能24-70紅圈鏡頭焦距拉長還要調(diào)對焦環(huán)嗎
佳能eos M6伸縮鏡頭的方式,是手動伸縮鏡頭。也就是手動變焦的方式。
鏡頭伸縮,一般指鏡頭變焦的狀態(tài)。這是外變焦的變焦鏡頭的特點之一。
雖然某些鏡頭在對焦的時候也可能有鏡筒伸縮的現(xiàn)象,但是因為伸縮量非常小,所以這個情況就不做討論了。
外變焦的變焦鏡頭在進(jìn)行變焦的時候,有兩種操作方法:
1、手動變焦。
2、電動變焦。
其中,電動變焦鏡頭在變焦的時候只要操控相機即可完成。而手動變焦鏡頭在變焦的時候需要用戶用手去擰鏡頭的變焦環(huán),才能完成變焦的動作。
佳能eos M6使用的鏡頭,是手動變焦鏡頭,于是,想伸縮鏡頭,就要用手?jǐn)Q了……
但是,并不是所有佳能eos M6搭載的鏡頭都能伸縮的……
首先,定焦鏡頭就不能伸縮……定焦鏡頭的焦距固定,無法變焦,于是鏡頭就不能伸縮了(對焦的時候鏡筒伸縮的量極小,不做考慮)
其次,當(dāng)佳能eos M6搭配內(nèi)變焦的變焦鏡頭的時候,在變焦的時候,鏡頭的鏡筒就不伸縮,變焦機構(gòu)是在鏡頭鏡筒內(nèi)部做動作的……這時候,鏡頭就看不到有伸縮的情況了……佳能eos M6可以轉(zhuǎn)接佳能EF卡口單反鏡頭,而像70-200F2.8這樣的鏡頭就是內(nèi)變焦的……使用這樣的鏡頭,就無法伸縮了……
3. 佳能24-70紅圈鏡頭一代
佳能Rf24-105紅圈專用鏡頭,鏡頭具有F4的恒定最大光圈,在最大光圈下就擁有很高的光學(xué)成像性能。
1、采用NANO USM超聲波馬達(dá),具備最高約0.05秒的自動對焦速度與安靜、順暢的焦點過渡,適合拍攝短片。
2、具備防塵防水滴結(jié)構(gòu)等,環(huán)境適應(yīng)性好。
3、小體積,高畫質(zhì)加之約4.4倍變焦,適合日常掛機拍攝。
4、鏡頭還采用了防反射效果好的ASC鍍膜,可提高鏡片的透射率,有效抑制畫面內(nèi)光源造成的眩光與鬼影,降低了逆光對成像的影響。帶來了清晰通透的照片效果。
4. 佳能24-70紅圈鏡頭為什么RF卡口畢比RF卡口貴很多
1、 焦距標(biāo)識:定焦鏡頭的焦距用單一數(shù)值標(biāo)識,比如35mm,50mm、85mm等。變焦鏡頭的焦距則用兩個數(shù)值來表示兩端的焦距,比如16-35mm或24-70mm等。
2、 光圈標(biāo)識:定焦鏡頭的光圈值是單一焦距值對單一光圈值,比如50mm f/1.8、85mm f/1.4等。變焦鏡頭的光圈值則是兩個數(shù)值,一個表示廣角端最大光圈值,一個表示長焦端最大光圈值。比如70-300mm f/4-5.6等。
3、 EF 佳能EOS相機的卡口名稱,也是EOS原廠鏡頭的系列名稱。
4、 EF-S鏡頭是佳能專為APS-C半畫幅相機設(shè)計的鏡頭,它們的像場較小,無法覆蓋全畫幅相機的感光元件,因此不能在全畫幅相機上使用。
5、 EF-M鏡頭是佳能為EF-M卡口單電相機而開發(fā)的鏡頭。這些鏡頭不能用于其他可換鏡頭單反相機。
6、 TS-E 是佳能的移軸鏡頭。T和S分別代表Tilt和Shift。TS-E鏡頭能夠控制透視和改變景深,其在建筑和風(fēng)光攝影中應(yīng)用廣泛。
7、 MP-E 是佳能的微距鏡頭,能夠?qū)ε臄z物體視線1:1或者1:2的放大效果。
8、 RF 是佳能的微單鏡頭。適用于佳能EOD R系列RF卡口的鏡頭。
9、 IS 是Image Stabilization的簡稱,即佳能防抖系統(tǒng)。
10、 DO 是Diffractive Optics 的簡稱,佳能將其稱為衍射光學(xué)元件。DO元件的作用是大幅減小鏡頭的尺寸并且保持鏡頭的光學(xué)成像質(zhì)量。
11、 USM 是超聲馬達(dá)UltraSound Motor 的簡稱。使用超聲馬達(dá)能夠幫助鏡頭更快、更安靜地完成對焦。
12、 STM 是佳能在發(fā)布18-135mmIS STM和40mm f/2.8 STM鏡頭時新引入的概念,意為步進(jìn)馬達(dá),其主要優(yōu)勢是能夠在視頻拍攝時更安靜地對焦。
13、 L 是Luxury 的簡稱,意為高級鏡頭,也就是佳能大名鼎鼎的紅圈鏡頭。所有L鏡頭上都有一圈紅圈標(biāo)記。畫質(zhì)出色、做工精湛是佳能L鏡頭的內(nèi)涵所在。
14、 II/III 表示該鏡頭是第幾代產(chǎn)品。
5. 佳能24-70紅圈鏡頭價格
600D~ 最入門機器配24-70 佳能中的鏡皇!好比,奇瑞安裝了奔馳的發(fā)動機! 但總好于奔馳車安裝奇瑞發(fā)動機。鏡皇的低位,在佳能EF鏡頭群中至今無人替代,不過馬上出2代24-70了。 可想而知出片的效果。而真正能發(fā)揮出其威力和魅力的機器,推薦還是全幅機! 入門機用有些太浪費了。
6. 佳能24-70紅圈鏡頭適合拍什么
這是一款平價的紅圈鏡頭,使用它最好是在陽光明媚的時候,由于光圈比較小,所以盡量在光線充足的時候使用它,它的廣角端拍人像是一絕 他的變形也是非常的小
7. 佳能24-70紅圈鏡頭多重
現(xiàn)在數(shù)碼相機的核心顯像部件不再像膠片那樣對紫外線過于敏感,UV鏡對紫外線的過濾功能被逐漸淡化,UV鏡的作用越來越小,質(zhì)量一般的UV鏡還可能會影響成像畫質(zhì)。
目前使用的UV鏡,基本上是充當(dāng)了保護(hù)鏡的角色--保護(hù)鏡頭嬌貴的鍍膜,因為油污、手印、劃傷對于鏡頭鍍膜的損傷很難避免。
1、UV鏡尺寸,佳能 EF 24-70mm f/2.8L II USM鏡頭濾鏡尺寸是82mm。
2、為減少的畫質(zhì)的影響,建議購買多層鍍膜的。
3、品牌推薦B+W,畢竟配的是萬元級的紅圈鏡頭。
4、價格,B+W、82mm、多層鍍膜的UV鏡價格在600以上。
8. 佳能24-70紅圈鏡頭一代二代比較
佳能24-105一代有14組17個鏡頭,一個超UD鏡頭和一個螢石鏡頭。第二代佳能24-105擁有16組21片的鏡頭結(jié)構(gòu),擁有一個超級UD鏡頭和一個螢石鏡頭。
老鏡頭因為它優(yōu)秀的焦段范圍、可便攜性強,色彩與真實度較高,但也有缺點。會有鏡頭暗面等糟心的地方。新鏡頭則改善了原先老佳能的缺點,但在改善的同時,也增加了它的重量。老佳能沒有的鏡頭鎖在新佳能上也有了,這樣新佳能用起來也比老佳能方便。
9. 佳能24-70紅圈鏡頭重量
佳能綠圈鏡頭是有的,就是佳能佳能 EF 70-300mm f/4.5-5.6 DO IS USM鏡頭,這個鏡頭俗稱是小綠。不過比起紅圈來這款綠圈鏡頭出了在體積上面更小,重量更輕意外,并沒有什么其他的優(yōu)勢了。價格還跟貴,在成像上面,雖然比銀圈鏡頭好點,但是比紅圈鏡頭差。這種鏡頭不適合購買。
10. 佳能24-70紅圈鏡頭是多少mm
佳能半畫幅機擁有的用戶也蠻多的,對于半幅機,針對半幅機專用的鏡頭非常有限,而用全畫幅的鏡頭又昂貴且發(fā)揮不出鏡頭的全部實力。
一般入手的半畫幅新機都配有一枚套機鏡頭,比如18-55mm或者是18-135mm,成像質(zhì)量一般,俗稱“狗頭”。今天介紹一枚可以用在半幅機身上,非常實用的紅圈掛機鏡頭,那就是EF24-105LII,恒定光圈變焦鏡頭,最大光圈F4。
為什么要推薦這枚鏡頭呢?主要有以下幾個理由:
性價比高,成像質(zhì)量可以秒殺所有狗頭
1、24-105這枚鏡頭是佳能當(dāng)作全畫幅機身的套機鏡頭之一,市場保有量非常大,所以建議買二手是非常劃算的,一般價格在1500元到2000元左右的價位,要看成色。買二手鏡頭不用像買二手機身那樣問題多,因為鏡頭出的問題算是很少的。
2、通過解讀該鏡頭的MTF曲線,在半幅機上成像非常好
這是官方給出這枚鏡頭的MTF曲線。許多人可能不太了解MTF曲線是什么意思,這里做簡單的科普一下:
橫坐標(biāo):橫坐標(biāo)表示的是成像中心點到邊緣的距離
佳能的全幅機橫坐標(biāo)最大的位置是21.6mm,半幅機13.5mm,這個數(shù)字也就是感光元件對角線的一半。
縱坐標(biāo):縱坐標(biāo)的數(shù)字是一個百分比的數(shù)字,它代表是的是相機對比度和分辨率的數(shù)值,越接近1代表越高,成像素質(zhì)就越好
黑粗線:最大光圈下的對比度
藍(lán)粗線:F8光圈的對比度
黑細(xì)線:最大光圈下分辨率
藍(lán)細(xì)線:F8光圈下的分辨率
實線:子午方向,對角線往左上方向
虛線:弧矢方向,對角線往右上方向
從上面MTF曲線中,在24端成像,對比度和分辨率在畫面中心的數(shù)值是比較高的,往邊緣成下降趨勢,到達(dá)邊緣時急速下降。而105端邊緣成像稍好與廣角端。如果是在半畫幅機身上使用的話,曲線我們只需看到橫坐標(biāo)13.5的地方就可以,后面的不用管,因為已超出半幅機身的像場,所以如果不考慮感光元件大小對畫質(zhì)的影響,該枚鏡頭用在半幅機上成像要比在全幅機上好。
用在半幅機上的等效焦距,廣角端正好是最流行的“人文焦段”,其他焦段表現(xiàn)也不錯
全畫幅鏡頭用在半畫幅機身上有一個等效焦段的換算,佳能鏡頭需要乘1.6的系數(shù)。24-105mm用在半幅機上的等效焦段是38.4-168mm,廣角端與35mm定價視角效果差不多,而該焦段經(jīng)常被稱做“人文之眼”。而這枚鏡頭整個焦段涵蓋了70、85、135等等中長焦的黃金焦段,并且又有著F4的恒定光圈,所以在人像攝影中,表現(xiàn)力也相當(dāng)不錯,不管是焦外效果或者是焦內(nèi)銳度都比狗頭好太多了。
廣角端樣子
廣角端樣張
雖然用在半幅機上丟失了24的廣角端,變成了38mm,但是這個焦段拍風(fēng)景,也可以接受,視角效果也很耐看。
105端人像
由于該鏡頭有三級防抖功能,在長焦端把防抖功能開啟,拍攝人像也毫無壓力。
85mm焦距人像樣子
在最大光圈F4下,用85mm中長焦拍攝人像,可以得到良好的背景虛化效果,而且銳度也不錯。同時這個焦段也是人像攝影中經(jīng)常用到的焦段。這枚鏡頭的好處是可以開到最大光圈就可以得到很銳利的成像效果。
焦外柔化測試
最大光圈下半幅機用105端拍攝,焦外的光點成圓形狀,整體感覺很油潤。
總的來說,這枚鏡頭用在半幅機身上,還是可以考慮的,特別是二手,性價比非常高,但是,這枚鏡頭還是有自己的缺點,比如廣角端的桶形畸變和長焦端的枕形畸變,控制得不是很好,但是用在半幅機上桶形畸變不是很明顯。另外,這枚鏡頭在大光比下,紫便還是是很嚴(yán)重的。
廣角端
路基是高光部位,草從的陰影是暗部,在它們的邊界處產(chǎn)生了嚴(yán)重的紫邊。這是這枚鏡頭最大的缺點,光比很大的情況下容易產(chǎn)生。而中長焦端則有所改善。
中長焦端
不過,紫邊可以在LR軟件中,用鏡頭校正選項可以消除一部分。
總體來說,2000刀左右購入佳能的這枚紅圈鏡頭,當(dāng)作半幅機的掛機鏡頭還是非常實用的,基本可以做到一鏡走天下了,人文、分光、人像攝影都有不錯的表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