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佳能24—70/f2.8二代值得嗎
整體來說,這支鏡頭較之老一代24-70鏡頭來說,其進步的幅度還是比較的大。特別是新鏡頭在邊緣成像方面有了長足的進步,而中心銳度方面則因老鏡頭已經有了很優(yōu)異的基礎,所以在新鏡頭上我們并沒有看出太過明顯的提升。
最后,我們再來聊聊這支鏡頭的售價。該鏡頭在經歷了近半年的拖延之后,終于在近期上市了,不過其接近1萬8千元的售價的確令很多C家粉絲望而卻步。同比市場上同級別的N家和S家鏡頭來看,佳能的這支標準變焦鏡頭的確“高貴”了幾分。此外,同焦段副廠鏡頭一直以高性價比的優(yōu)勢吸引著玩家購買,而佳能原廠的那支老24-70mm鏡頭在二手市場也有很多品相好價格低的選擇。因此,基于以上兩點看,玩家朋友也不必糾結于新鏡頭昂貴的價格,找出一套便宜又實用的解決方案現在還是非常容易的。
2. 佳能24 70f2.8一代
不值得入手了。目前來說,現在已經9102年了,17年前的鏡頭,拋開其他不談,2002年上市的鏡頭,就算庫存也不會庫存到現在呀,更何況二代也上市好幾年了,買一代雖然價格便宜,保不齊各種暗病,就算漆什么的都沒有磨損,建議還是不要買的好,轉手不知道多少手了!
3. 佳能24—70/f2.8一代
f2.8是相機光圈的光圈值,表示這時候的光圈是1/2.8,這時的光圈比較大,拍攝時的景深比較淺,應該仔細對焦,否則影像會模糊不清。相機的光圈有很多檔,光圈從大到小其值標稱為,2.8,4,5.6,8,11,16等,數值越大光圈越小,大光圈由于景深很淺,一般用來使背景模糊,以突出拍攝對象。
4. 佳能24-70 f2.8二代
拍好人像,就要突出人像,背景要虛化一點.光圈可以大點2.8-5.6, 用70段,對焦點在人的眼睛上,可以用光圈優(yōu)先,另外用光不要太強,直射臉上,可以用側光,補光,室外9-10點,下午4點左右,不要用那種照相機上的閃光燈(它是直射的).多拍多實踐,就會有感覺的.
5. 佳能24-70 2代
佳能24-70f4二代,24*70*4=6720的參數
6. 佳能24-70f2.8一代
非專業(yè)人士,不推薦購買。沒有那個必要,也不能充分發(fā)揮它的極限品質。 普通的24-105mm的鏡頭加上個1.4的定焦,價格才1萬元左右。就是很靠譜的了。除非專業(yè)需要,沒必要那么燒錢。
7. 佳能24-70f2.8二代值得買嗎
1、價格的區(qū)別
佳能EF 24-70mm f/2.8L II USM是24-70F2.8的二代鏡頭,恒定光圈2.8,價格較貴;EF 24-70mm f/4L IS USM是恒定光圈4的表變,價格比F2.8便宜很多。
2、鏡片的區(qū)別
F2.8鏡口大,鏡片多但沒有防抖(大光圈其實不需要),虛化能力更強;F4有防抖但鏡片少,虛化能力弱。
3、拍攝效果的區(qū)別
F2.8風景、人像拍攝效果佳;F4風景拍攝效果不錯,人像拍攝較弱。
8. 佳能24 70 2.8第二代評測
這個鏡頭我長期擁有過,現在來說性價比很高了,過人的地方在于1便宜,相對于24-702.8L,2畫質好,色彩厚重,要是對色彩厚重沒概念的話用適馬或者騰龍的頭拍一下就有了,拍人的話膚色還原特別好,尤其是小孩的臉看著很粉嫩。
3是結實耐用,外殼是金屬的經得起小磕小碰。
4是焦段不縮水,24-70的實際焦距是25-60,不解釋了吧。
缺點也有的,就是里面有膠合鏡片,在高溫環(huán)境容易開膠,導致起霧,起霧的幾率是看使用環(huán)境的,至少我的已經用了很多年沒起霧,就算起霧了淘寶也有店能處理到通透。
9. 佳能24 70 2.8第二代 還值得買嗎
這樣我下面發(fā)下兩鏡頭主要區(qū)別 24-70一代和二代 24-70二代完全是c家針對n家的24-70新出的一款升級產品,價格要比前一代高了近4-5000元。
之前的市場價格一代在8k多,上個月剛幫朋友買了一只二代的價格12900?,F在一代已經停產市面上已經沒有新貨可買。二代相對一代加了鍍膜和螢石鏡片加入超級ud鏡片, 由13組16片變大了18片。后對焦改為內對焦,多了防氟鍍膜,光圈頁數由8變成了9, 口徑由77變到了82,外觀和遮光罩有一定變化, 整體重量變輕了,進行了數據優(yōu)化,mtf曲線更好了。整體做工要好很多,顯得結實緊湊還增加了變焦鎖。出片成像銳度有較大提升。要說缺點個人覺得就是遮光罩改成了蓮花型,沒有之前的那么霸氣威猛。以上分析可以看出24-70二代更精致了 材料也貴 所以畫質略有提升 即使這樣認為24-70一代也是完全有價值入手的 畢竟差別并沒有多少
10. 佳能24-70 2.8二代上市時間
2008年佳能EF 70-200mm f/2.8L鏡頭已正式停產。
同年佳能70-200mm二代鏡頭預計將于7月上市發(fā)售,佳能EF 24-70mm f/2.8 L II USM鏡頭采用全新設計的光學結構,通過配置多片非球面鏡片和超級UD超級超低色散鏡片等特殊鏡片。
實現了整個變焦范圍內的更高畫質,該鏡EMD電磁驅動光圈搭載了9片葉片的圓形光圈,同時實現了滿足高像素時代需求的銳利畫質和柔和的大幅虛化效果。
在更新光學設計和鏡身設計的同時,采用重視各部分操作性的新設計理念,與上一代產品相比,鏡頭濾鏡口徑達到82mm,但鏡身縮短了約10.5毫米并減輕約145克,提高了拍攝時的機動性和便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