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求他們三個的歷史淵~施耐德~徠卡~蔡司~賓得
賓得在膠片時代是王者,賓得6、70年代主戰(zhàn)場在歐美,對手全是歐美一些鼎鼎大名的牌子,但是賓得獲得了巨大成功,轉型期,也就是MF轉向AF時代,優(yōu)于賓得技術沒有及時跟緊,被佳能、尼康甩開、逐漸拉族差開差距。但是賓得本身特別是老鏡頭,比如A50 1.2 A85 1.4 S-M-C太苦瑪?shù)榷际请y得的好鏡頭。 而賓得目前的單反機身,還算是在這個塑料電子時代里比較厚道的。機身小巧,鏡頭也小巧。機身小但功能一個不少,特別是賓得研發(fā)的SR防抖,入門級單反也有此功能。所以賓得無防抖鏡頭。
蔡司,這個不多解釋,真正的發(fā)燒友,有錢的發(fā)燒友,選擇副廠鏡頭只有一個選擇,不是騰龍,也不是適馬、圖麗,而是蔡司。這個副廠鏡頭,兆渣皮可以梁殲說同焦段 比原廠的更好,不論做工,成像,保值。蔡司不是蓋的。
萊卡,很多時候 萊卡成為了如同 香奈兒 古馳 這樣的東西——配飾,掛在脖子上,當做一件飾品。給別人拍照。而不是自己拍照,就因為萊卡這種特有的氣質和品牌魅力。
世界上第一臺相機由法國人達蓋爾發(fā)明,第一臺商業(yè)產(chǎn)品相機出自福碧散倫達,福倫達-達蓋爾相機
蔡司曾經(jīng)控股過福倫達。蔡司和萊卡一直是互相角力。萊卡的前身是扒慧轎Leitz,則是第一臺35MM規(guī)格相機的發(fā)明者,賓春肆得則是使單鏡頭反光照相機平民化
這個不要點功力的,
二、只選一個的話施耐德35/2.8還是梅耶58/1.9啊?成像特點是什么?
要看他們都是哪巧物個時期的產(chǎn)品了
梅耶的鏡頭在歐洲很出名的
你這倆鏡頭根本就不是一個焦距段的笑寬友,要看你干什么用,用在什么機身上了。
我對梅耶比較有興趣。不過施耐德碰槐的二手行情應該不錯。
梅耶頭只有行家才會選。
買二手的關鍵是要看品相
本人推薦施耐德35/2.8 效果肯定好于前者~~~
三、schneider kreuznach 鏡頭 是什么 卡口
schneider kreuznach是施耐德鏡頭的一個系列,施耐德不產(chǎn)相機,所以為各個相機品牌生產(chǎn)匹配鏡頭,因此schneider kreuznach存顫姿在有很多卡口,從M42到移軸都有,你需要把鏡頭全稱寫出來才知道這個鏡頭行咐是什么卡口。就舉個例子,例如徠卡Summaron有M也有R,你需要將leica Summaron后面的(-M)或(-R)都寫出來,才知道是什么卡口,單問徠卡Summaron是不知道卡口檔洞純的。
光學鏡頭的設計,研發(fā)能力,生產(chǎn)工藝,技術要求等都是極其嚴格的!~都需要深厚的功底和領先的水平。德國的卡爾蔡司、萊卡、施耐德三位光學巨頭都是在長久的時間積累和技術研發(fā)之后才有了現(xiàn)在的成就,都是百年老廠。
日本的尼康、佳能、奧林巴斯、賓得等也是如此,都經(jīng)過了長久的時間積累到現(xiàn)在的成就。
索尼,松下,三星之輩沒有自己的研發(fā)實力,當然要聯(lián)誼有影響力的廠商來進軍市場了,索尼自從收購了柯尼卡美能達之后也開始進軍單反市場,三星近期也在聯(lián)合賓得開始發(fā)力單反市場,足見要研發(fā)專業(yè)級別的相機,不是僅僅有錢就能做到的。
給你找一點資料。可以去看一下:
因為鏡頭的技術門檻很高,只有德國和日本廠家掌握了研磨鏡頭的技術,德國用了近百年的時間,日本則用了半個世紀的時間。全世界的鏡頭全部出自這兩個國家,德國主要的有五家:哈蘇、祿來、卡爾蔡司、萊卡、施耐德。日本有七家:尼康、佳能、富士、美能達、奧林巴斯、柯尼卡、索尼。
鏡頭模組一般包括6片鏡片、無刷電機、電機驅動。之所以需要6片鏡片,是因為數(shù)碼相機使用的感光元件是無法獲得色彩信息的,必須需要分光棱鏡將顏色分為R、G、B三原色,然后交給數(shù)碼相機的感光元件處理。關鍵的當然是鏡頭本身了,每個廠家的鏡頭都具備不同的特色,價格也不一樣。收藏多個鏡頭的相機迷大有人在。
全球出名的鏡頭分八大門派:
1.尼康
日本第一大光學鏡頭制造廠家,同時也是全球第一大高品質光學鏡頭制造廠家。鏡頭名稱為尼柯爾Nikkor。以銳利成像和高反差聞名于世,倍受新聞攝影記者追捧,有“新聞的尼康,體育的佳能”之稱。代表作為尼康非單反系列數(shù)碼相機中的旗艦機型CoolPix 8700,使用的就是尼柯爾8倍光學變焦ED鏡頭。
2.佳能
佳能于2004年超越索尼成為全喚侍森球第一大數(shù)碼相機廠家,制勝法寶就是佳能能夠自行生產(chǎn)佳能數(shù)碼相機所需要的所有鏡頭模組。無論旗艦機型還是廉價機型,佳能都采用自己的鏡頭模組,成本可以降得很低。代表作為紅圈L鏡頭,用在頂級數(shù)碼相機800萬像素PRO ONE上。
3.柯尼卡-美能達--現(xiàn)已被索尼收購
兩者均有高素質鏡頭,尤以柯尼卡最為優(yōu)秀。兩者合并后,鏡頭技術也集成在一起。美能達的鏡頭名稱為GT系列,柯尼卡的鏡頭名稱為HEXANON,借鑒了六角形蜂巢結構。合并后鏡頭稱為GT/HEXANON。代表作為柯尼卡-美能達的Z3。
4.奧林巴斯
奧林巴斯的模擬相機鏡頭名稱為Zukio,意思是神的光芒。數(shù)碼時代,奧林巴斯特別開發(fā)了針對數(shù)碼相機的Zukio鏡頭,稱之為Zukio Digital。奧林巴斯主打高端的單反數(shù)碼相機,傳統(tǒng)的鏡頭利用率非常之低,只有39%,奧林巴斯開發(fā)的Zukio Digital特別配合4/3型超千萬像素的CMOS圖像感應器。鏡頭利用率超過80%,使實際分辨率大大提高。
5.Carl Zeiss卡爾蔡司
德國三大專業(yè)鏡頭廠家之一,大量對外銷售,品質優(yōu)秀。因為是專業(yè)鏡頭廠家,幾乎沒有數(shù)碼相機推出,因此是那些沒有能力自己生產(chǎn)鏡頭的廠家首選采購對象。但是由于價格高昂,主要用在頂級數(shù)碼相機上。索尼的高端產(chǎn)品大量使用該公司鏡頭。愛普生旗艦旁軸數(shù)碼機皇R-D1,模擬相機知名廠家CONTAX也大量采用該公司鏡頭。代表作為索尼DSC-F828。
6.Leica萊卡
與卡爾蔡司齊名,德國專業(yè)鏡頭廠家。有“萊卡皇族,蔡司貴族”之稱。萊和畝卡也有數(shù)碼相機推出,不過是松下代工的。因此萊卡只能有一個合作伙伴,那就是松下,松下廣泛使用萊卡的鏡頭。有些頂級數(shù)碼相機如愛普生的機皇可以將蔡司鏡頭更換為談握萊卡鏡頭。代表作為松下的LC1。
7.Schneider-KREUZNACH施耐德
施耐德是專業(yè)制造落地寬幅相機的主力廠家,其鏡頭在寬幅落地相機領域無可匹敵,不過在手持相機領域建樹不多。不過因為沒有數(shù)碼相機推出,不會和客戶競爭,也贏得了三星和柯達這樣的忠實客戶。三星高端V系列和柯達頂級單反系列全部使用施耐德鏡頭。
8.FUJINON富士瓏
富士自主開發(fā)的鏡頭產(chǎn)品,富士大部分產(chǎn)品都使用這種鏡頭,以高性價比著稱。高檔的富士瓏鏡頭使用超級EBC涂層,可以提高色彩的艷麗程度。代表作為Finepix S7000。
平價機的鏡頭就沒那么精彩了,相比而言都很一般化。特別的鏡頭,相機表面都會標明,雖然不一定是原廠制造的鏡頭,但是肯定是通過廠家品質認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