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焦點偏移
鏡頭焦點偏移。焦點偏移可能是許多小伙伴們經(jīng)常遇到的問題,明明已經(jīng)對焦了卻又排出了模糊的照片??赡苁窍鄼C出現(xiàn)了一些小問題。那么是什么問題呢?以下是鏡頭焦點偏移的參考
鏡頭焦點偏移1 1,焦點前/后移
單反可能會因為使用材質(zhì)磨損或原廠設計誤差的關系,造成鏡頭焦點、機身內(nèi)AF模組與感光元件間的距離產(chǎn)生偏差,導致移焦。因為與鏡頭焦點有關,因此有的機身也是會因搭配不同的鏡頭而產(chǎn)生移焦現(xiàn)象。
一般單反相機運作,光線進入鏡頭后,一般可簡化為三條路線,圖中L1透過反光鏡,反射通過對焦屏,并在五棱鏡中折射入觀景窗后的人眼中;L2則是后來按下快門曝光時,反光鏡翻起直接通向感光元件的光路;L3是在半按快門時一部分光線由副反光鏡導向自動對焦模組進行對焦。理論上,L1、L2、L3路徑長度相同時才是最佳狀態(tài),半按快門對焦時判斷的對焦處,的確在觀景窗內(nèi)看起來也是清晰的,于是在按下快鄭睜銷門后曝光后,結果也一樣是清晰的。
而移焦的狀況,則是3條路徑長短不一時。當L1的長度和其他兩者不同時,即便相機確實對到焦,但觀景窗看起來卻是模糊的;當L2不等長時,則會出現(xiàn)明明半按快門在觀景窗內(nèi)看到已合焦,拍出來卻是模糊的狀況,這是移焦比較常見的狀況;當L3與他人不等時,一樣在觀景窗內(nèi)就無法確認合焦狀態(tài)。L1、L2、L3的路徑長短不一,可能是相機本身在設計時就存在的些許誤差,還可能是相機使用久了出現(xiàn)的磨損導致,特別是反光鏡的部分。
反光鏡的磨損,也可能導致移焦問題的產(chǎn)生。
針對這常見的問題,有的相機廠商研發(fā)了「自動對焦微調(diào)」的功能,主要出現(xiàn)在一些中高階相機機身上,可實現(xiàn)在一定范圍內(nèi)的自動對焦調(diào)整,以盡量排除因機身與鏡頭在設計時產(chǎn)生的包容誤差而出現(xiàn)的移焦狀況。有的相機上的自動微調(diào)功能針對變焦鏡頭,也可分別在廣角端和望遠端進行微調(diào),確保變焦焦段內(nèi)自動對焦的精準度,并針對不同的鏡頭型號,進行調(diào)整資料保存。這樣的自動微調(diào)功能,也可結合一些鏡頭校正器來判斷相機進行調(diào)整,操作會更加容易。
調(diào)焦有的高階相機內(nèi)會有自動對焦微調(diào)的功能,可解決一部分移焦的問題。
2,焦點偏移
排除相機機身的問題,就鏡頭本身的光學設計,也有可能出現(xiàn)焦點偏移的狀況,最常見發(fā)生在大光圈鏡頭身上,尤其是F1.0-1.8的類型。由于球面鏡本身就存在球面像差的問題,當光圈孔徑較大時,盡管能吸收較多的光線,但從鏡頭中央及周邊進入的光線會因折射角度的不同,而產(chǎn)生焦點不齊而致成像模糊的狀況,也就是所謂的球面像差。盡管現(xiàn)在鏡頭為了抑制像差,大多會在鏡頭結構中使用非球面鏡片來補正,但是依據(jù)各鏡頭本身的出廠定位,會在設計、用料上有所差別,進而影響其在對于球面像差的抑制喊游力。
大光圈鏡頭光圈全開時,由于不少光線透過鏡片周邊進入,會與從鏡片中間進入的光線在焦點上產(chǎn)生誤差,導致成像不清晰,即出現(xiàn)「像差」。
光圈較小的鏡頭全開時,光線大多透過鏡片中間進入,比較不容易出現(xiàn)「像差」。
了解球面像差產(chǎn)生的原因后,再來看看球面像差對于自動對焦之間的關系。一般相機自動對焦時,都是以其早廳最大光圈來進行對焦,再迅速縮至使用設定的光圈值進行拍攝,而光圈較大的鏡頭,就算本身在像差的部分有所抑制,但一樣會因為結構設計的精準度及鏡片用料的關系,而在開放光圈時判斷的焦點與縮小光圈拍攝后的實際焦點存在偏移,而導致明明在A點對焦卻變成B點清楚的情況。
明明對焦在左眼,實際對焦點卻偏移到嘴巴上,且由于大光圈景深淺的關系,眼睛完全在景深之外。
若遇到這樣的情況,不少前輩會告訴大家可以縮光圈的方法,來看看情況是否好轉(zhuǎn)。為什么以縮光圈拍攝的方式可以改善問題呢?不是說相機都是以鏡頭的開放光圈來進行自動對焦的?就算縮小光圈拍攝,它一樣是用最大光圈來判斷對焦??!不錯,最大光圈判斷對焦這點的確不會變,就算縮小光圈存在的焦點偏移一樣會存在,本來在A點對焦還是一樣會跑到B點,不過不要忘記,縮小光圈后,景深必然變深,畫面中可清晰的范圍越廣,是對焦點偏移的包容度也就可能變大,也就是說即便焦點有所偏移,卻都還在景深范圍內(nèi),對使用者想要的對焦效果比較沒什么影響。
縮小光圈拍攝后,景深變深,就算本來對焦左眼,實際對焦點偏移到嘴巴,但由于景深較深的關系,眼睛的`部分還是在景深之內(nèi)。
當然,焦點偏移依據(jù)不同的鏡頭、拍攝距離等狀況也會不同,一般拍攝時在觀景窗內(nèi)也較難查覺,往往要在拍攝后放大檢查時才發(fā)現(xiàn)。因此,如果是在使用F1.0-1.8這類大光圈鏡頭時,要特別注意焦點偏移的狀況,若有相機有景深預覽或LiveView功能,也可善加利用,增加拍攝的成功率。
鏡頭焦點偏移2 1. 什么是跑焦
跑焦,是指焦點發(fā)生偏移的現(xiàn)象,會給我們的拍攝帶來很多麻煩。
當你使用大光圈拍攝,或拍攝景深很淺的題材時,跑焦帶來的負面效果會更為嚴重。最典型的,就是微距題材。
更要命的是,鏡頭是否跑焦是不會在產(chǎn)品信息上標注出來的,需要你到手進行測試才能得出結果——而跑焦的個例十分常見,許多人都會“中獎”。
不同的廠家、品牌,都有出現(xiàn)跑焦現(xiàn)象的可能性,而且這和器材的檔次無關——無論是高端機還是低端機,都可能出現(xiàn)跑焦;某些品牌甚至被戲稱為“跑焦大王”。
另外,鏡頭在維修的過程中,可能會因為技術原因而改變原來的鏡頭內(nèi)部結構位置,造成嚴重跑焦。在進行二手鏡頭交易時一定格外小心。
鏡頭維修是跑焦的重要成因之一
除以上幾種情況外,還有鏡頭與機身的匹配問題——尤其是當鏡頭與機身屬于不同廠家的時候,跑焦現(xiàn)象會變得很普遍。
2. 跑焦怎么辦?
可以說,在數(shù)碼時代,跑焦是非常普遍的現(xiàn)象。這個問題,只有在“你沒意識到它存在”的時候會造成危害。一旦你懂得如何調(diào)試、校正跑焦,它帶來的負面影響就完全消除了,你的鏡頭還是個好鏡頭。
以下就是校正跑焦鏡頭的具體步驟:
制作測試卡支撐板
你需要找一個 45° 角的平整斜面來放置測試卡。制作很簡單,把紙箱裁下一角,讓兩個直角邊的長度相等就可以了。
調(diào)平相機
現(xiàn)在大多數(shù)的相機都有內(nèi)置的電子水平儀。把實時取景打開,再啟用電子水平儀,這樣就可以確保相機完全水平。
如果沒有電子水平儀,可以用外置的氣泡水平儀來協(xié)助調(diào)平。
使相機和測試卡中心高度一致
你需要用卷尺測量測試卡中心的高度(即地面到測試卡中心的長度),再測量相機中心的高度,確保二者相等。
確定最近對焦距離
首先,觀察鏡頭上標注的最近對焦距離。
比如說,今天我們測試的是騰龍的 35/1.4,它的最短對焦距離是 0.3 米,即 30 厘米。
注意,這個距離并不是指鏡片到被攝體的距離,而是感光元件到被攝體的距離。
用卷尺確保測試卡中心到感光元件的距離為 30 厘米,這樣能得到最精確的測試結果。
開始測試
把鏡頭的光圈調(diào)到最大,開始測試。
以我手頭的鏡頭為例,對準測試卡中心拍攝時,得到的結果如下:
可以看出,鏡頭跑焦,向后偏移了 8 毫米。
調(diào)整校準
測好了跑焦距離,接下來就該進行調(diào)整校準了。
本次我們使用的是尼康相機,接下來就以尼康相機為例介紹如何進行跑焦校正。
你需要在相機菜單設置中找到 AF 微調(diào)設置:
在默認值選項里,我們就可以看到焦點的調(diào)節(jié)的標尺了。
通過上一步的測試,我們知道這個鏡頭的焦點向后偏移了 8 毫米,因此在這個界面我們把焦點往前移 8 毫米,再保存退出就可以了。
重新測試
校準完畢后,再按照剛才的方法,用最大光圈對準測試卡中心重新拍攝一張,看看是否還跑焦。
如果出現(xiàn)這樣的結果,焦點正好在 0 的刻度上,恭喜你,你的鏡頭已經(jīng)不跑焦了:
鏡頭焦點偏移3 為什么大口徑變焦鏡頭容易出現(xiàn)對焦偏移的話題,實際上在上一篇博文《知曉照相機鏡頭性能特點的一二三》一文中已經(jīng)提及過,因為這一話題非常之重要,所以有必要舊題重提,以引起廣大攝影愛好者的高度重視。為什么大口徑變焦鏡頭容易出現(xiàn)對焦偏移,在上一博文中是這樣描述的:“在一般情況下,照相機的變焦鏡頭其最大口徑應該為 F4,但通常用到 F3.5 也還可以接受。對口徑再大的變焦鏡頭(例如F2.8)就值得懷疑了。必須記住,現(xiàn)代單鏡頭反光相機總是在光圈開足的情況下調(diào)焦的,因此,如光圈縮小到實際拍攝所需值時,焦點稍稍有偏移,都會造成影像不夠清晰。通常,口徑大的變焦鏡頭更會造成焦點偏移,從而導致影像不清。”其實它的小標題已經(jīng)間接地把它的要害點得非常清楚了——(鏡頭)口徑(光圈)小一些更好。
不知大家有沒有這樣的感受,在拍攝風光照片時,尤其在陰天或光線不太好的情況下,利用照相機的自動對焦功能時,明明對焦調(diào)校得非?!罢_”,但拍攝出來的照片主體總是不太清晰,有時即使連續(xù)拍攝上百張照片其結果基本是一脈相承的,真是百思不得其解。難道照相機的自動對焦功能出了問題?還是自己的眼睛出了問題?還是在拍攝瞬間照相機都抖動了……
其實都不是,那罪魁禍首在哪里呢?
因為照相機在構圖和對主體對焦時,照相機是處于全開光圈狀態(tài),但一旦按下快門拍攝時,此時照相機的光圈是處于您所設置得既定光圈,通常拍攝的實際光圈都要大大小于全開光圈。當光圈一旦縮小時,實際的對焦點就會發(fā)生稍微的偏移,這是大光圈變焦鏡頭的一個共性,尤其在光線不太理想的情況時,出現(xiàn)的幾率就會大大增加,有時幾乎能達到“百分之百”。
那么如何克服這一問題,其對策是:
一、采用全時手動(帶有此功能的鏡頭),來進行拍攝時的微調(diào),以校正可能出現(xiàn)的對焦偏移,但此法失效率相對比較高;
二、在利用照相機自動對焦模式時,當在完成對主體對焦后,將照相機鏡頭的自動對焦模式關閉后進行拍攝,但此法比較麻煩;
三、最佳的方式是采用全手動對焦模式,這是最最可靠的辦法。
既然大口徑變焦鏡頭基本都具有這種不可“調(diào)?!钡墓残裕瑸榱四苁古臄z出來的照片(主體)張張清晰,知曉其特性并在拍攝過程中力加避免,作為攝影者這既是一個理論問題,更是一個拍攝技巧的問題,把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不犯迷糊是最最重要的。不妨您可以試試。